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七十一章 偷襲 文 / 我就是胖

    潘虎帶領著他的族人行走在建安郡的山裡,為了保密自己的行蹤,他們晝伏夜出,不敢走大路。為了報仇,他帶出了族裡三分之二的青壯之人,別看他們都是山越人,成年生活在山裡,但是就是這樣,走在這深山老林裡面一樣是寸步難行,山上的毒蟲猛獸不說,就連蚊子跳蚤都一樣傷人。

    好不容易,潘虎帶著族人走出了建安郡,馬上就要進入臨海郡的境內了,潘虎讓士兵們停了下來,飽餐戰飯,好好的休息兩天。潘虎知道臨海郡已經落入了我軍的手中,不可能像在建安郡一樣可以安全的行軍了,必須小心謹慎才行,雖然山越人性情比較豪爽,但是能夠做到族長位置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有一定的心計,會審時度勢。當初潘臨就是看到自己沒有潘虎聰明,才主動放棄族長的位置,隨孫策從軍。也正因為這樣,潘虎和潘臨的關係才非常的和睦。

    此時的臨海郡內,主事的將領乃是焦觸,魯肅離開的時候給他留下了一萬士兵,再加上原來在臨海郡俘虜的守軍,大概還有一萬五千之眾,雖然相對於臨海郡的廣大地域來說人數不是很充足,但是他也知道,現在江東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長江沿線,和丹陽郡的建業,他這裡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就是這樣的一絲僥倖心理,讓潘虎鑽了空子。焦觸的一萬五千大軍其中七千人都在臨海郡的治所章安縣,其餘八千人分佈在臨海郡的各個縣城裡防守。要是和平時期這樣分兵也無可厚非,但是他現在是處在敵軍的內部,這樣一來就犯了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兵力分散,極易被人各個擊破,尤其他還是處在江東軍的統治區內,江東南面的幾個郡內多少都生活著一些山越人,那裡的民眾基礎還是比較向著江東孫家,向著山越自己人的。所以當潘虎帶著山越軍進入臨海郡以後,在地方百姓的配合下,臨海郡靠近建安郡的大部分縣城都被攻陷,守軍幾乎全軍覆沒,原來臨海郡的守軍幾乎都反戈一擊,魯肅帶來的水軍都被殺死。直到潘虎大軍到了永寧縣,焦觸才發現郡內出現了敵人,於是馬上收縮兵力全力防守章安縣,同時派人給會稽郡的張南送信求救。

    此時因為焦觸的分兵,整個章安縣的守軍只有不到萬人,而潘虎帶來的山越人,再加上在臨海郡境內收復原來的守軍和一些主動來投的山越人,加在一起大約有四萬人之眾,章安縣的局面十分的危機。張南接到焦觸的求救信以後不敢耽誤,馬上給魯肅傳書,告訴魯肅臨海郡發生的事情,同時馬上整軍準備去支援焦觸。此時焦觸已經和潘虎的大軍交上手了,潘虎四萬大軍圍城,已經展開了攻城戰鬥。好在焦觸現在手中的軍馬都是魯肅留下的水軍,戰鬥力十分的強悍,即使面對驃悍的山越人仍然能夠不落下風,再加上佔據地利之便,一時間殺得攻上城來的山越人是人仰馬翻,焦觸更是鼓起全身的力氣,和一個負責攻城的山越將領殺在了一起。焦觸到底和演義裡面河北有名的將領,功夫不凡,山越將領哪裡是焦觸的對手,幾下就被焦觸砍翻在地,山越士兵看到自己的將領都戰死了,嘩啦一聲就全線崩潰,兵敗如山倒了。城下的潘虎看到攻城的士兵被擊退,氣的哇哇大叫,一下就打翻了手裡的酒壺,轉身回大帳裡面去了。他身邊的幾個山越將領一看首領都回去了,於是收兵回營,山越的攻勢暫時被焦觸擊退了。

    魯肅接到山越人進攻臨海郡的消息,馬上和陸遜商量是否需要派兵回去援助,陸遜想了一下,說道:「這次山越人來的蹊蹺,本來按照山越人和漢人的關係來看,漢人內戰是山越人巴不得看到的,絕對不會插手,看來是有人挑撥的緣故。」魯肅說道:「會不會是山越人已經投靠了孫權?」陸遜還沒有說話,旁邊的文聘說道:「確實有這個可能,前次進攻吳縣的江東軍中就有一名貌似山越人的將領。」陸遜問道:「仲業,你確定有山越人加入了江東,並且已經做了將領?」文聘說道:「確定,不管山越人打扮的多像漢人,但是他們還是不時的會說出一些俚語,荊州境內也有一些山越人,他們的話我還是聽的出來的。」陸遜點頭,說道:「看來江東已經收復了山越人,最少也是收復了一部分,所以這次才會有山越人參戰,這樣我們就必須要狠狠的打擊一下他們了,讓他們不敢這麼放肆才好。不過派兵就有點小題大做了。讓文遠將軍一個人回去就可以了。相信以文遠將軍的才智對付這些山越蠻子還是手到擒來的。不過這次回去一定要狠狠的打擊一下他們的氣焰,讓他們短時間內不敢再出來搗亂,等到我們統一了江東以後,再想辦法對付他們。」魯肅一想也是,會稽和臨海郡的兵力加一起也有三萬之眾,就算開始損失一些,也不會出現什麼大的紕漏,張遼一個人過去就可以了。於是又對身邊的張遼吩咐了幾句,就讓張遼出去準備去了。張遼領命以後,馬上下去收拾行裝,然後帶著自己的二百親兵,快馬加鞭的趕回會稽郡。張遼往會稽郡趕的時候,張南已經接到了魯肅的傳書,帶著一萬士兵開往了臨海郡的邊界,準備支援焦觸,就等張遼一到,大軍就可以開拔了。

    卻說張遼到了以後,馬上整軍出征,兵貴神速,他多拖一天,臨海郡就多受一天的攻擊,局勢就會多一分危急。但是即使情勢再危機也不能盲目的就去救援,張遼臨時徵募了會稽郡的百姓,徵募了五千多人。然後讓張南帶領著兩千人馬和穿上鎧甲的百姓,詐稱一萬人,去救援章安,但是一路要小心行軍,不能露了馬腳。然後自己帶著八千士兵,曉行夜宿,在嚮導的帶領下抄小路前去救援焦觸。這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並不是十分的高明,但是暫時的掩人耳目還是可以做到的,只要自己行軍速度足夠快,就可以在敵人反應過來以前,達到自己的目的。事實也和張遼想的一樣,山越人的首領潘虎雖然有一些聰明,但卻是在管理上,他行軍打仗的本事遠不如已經戰死的潘臨,只瞭解一些簡單的軍事常識。張遼的計策還真把他給瞞住了,在得知援軍行進速度很慢的消息的時候,潘虎馬上命人日夜不停的攻打章安城,想要在援軍趕到前把章安拿下。他這樣日夜不停的攻城,雖然給焦觸帶來了相當大的麻煩,但是相對來說,也給自己的士兵增加了疲勞,每天攻城以後,士兵都非常的疲憊,本來這樣是沒有什麼,因為城裡的守軍比他們更累,而且人數還不戰優勢,他們可以放心的休息。但是這樣一來就給了張遼機會。其實張遼的大軍早就已經到了章安的附近,只是一隻隱藏在附近的山中,一直都在監視著潘虎的部隊。

    又過了幾天,潘虎攻城結束以後收兵回營,此時近四萬山越大軍已經損失了近萬,張遼估摸著焦觸可能也快堅持不住了,於是準備動手。這一夜,烏雲密佈,月亮早早的就躲回了自己的家裡,山越人攻了一天城,體力消耗極大,而連續十幾天的攻城,四萬大軍輪番上陣,可以說所有的山越大軍都很疲勞,這正是張遼需要的,兵力不戰優勢的時候,偷襲絕對是最正確的做法。所以張遼在天色到了三更半的時候,帶著八千士兵偷偷的埋伏在了潘虎的大營外面,這個時間正是人最容易困的時候,山越大營裡面的巡邏士兵已經大多都偷懶去了。張遼看準機會,命人偷偷的搬開了營門前的鹿角,然後打開營門以後,命副將帶領一千士兵去尋找敵軍的糧草,只等敵軍營裡火光亮起以後,馬上放火焚燒敵軍的糧食。吩咐完副將以後,張遼也不再耽誤了,馬上帶人就殺進了敵軍的大營。四處放起火來。

    卻說潘虎正在睡覺,忽然之間聽到外面一片嘈雜之聲,於是起身查看。出得帳外,只見到處都是喊殺之聲,四面全是火光,這下傻子都知道有人偷營了。於是馬上命令身邊的親兵給他披掛,準備戰鬥。但是敵軍趁夜而來,山越士兵又正是最疲勞的時候,根本沒有人去聽潘虎的指揮,正當潘虎在前面忙活的時候,後營裡面火光大起,一時間濃煙滾滾,潘虎一看,正是自己存放糧草的地方,當時大驚失色,想要去搶救糧草,但是他已經沒有機會了,張遼早就已經注意他了,整個敵軍大營亂成一團,就他一個還在那妄圖指揮混亂的士兵,其身份自然是一目瞭然,所以張遼已經偷偷的接近了潘虎,做為偷襲,張遼並沒有逞威風的意思,怎麼省力怎麼幹才是最好的策略,所以當張遼穿著士兵的盔甲出現的潘虎身邊的時候,潘虎只當他是一般的小兵,沒有放在心上。只是讓他的親兵去阻攔張遼,他有親兵,張遼也不是沒有,所以潘虎的親兵在沒有接觸到張遼的時候就已經被人攔了下來,而張遼仍然向著潘虎所在的位置前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