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奮鬥在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城 文 / 我就是胖

    在接到龐統投降的消息以後,我馬上命令陳宮派人護送龐統到三江口,我現在真是非常想見一見這個鳳雛,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想問一問,水鏡先生的徒弟都在我這裡任職,為什麼獨獨他龐統不想在我這裡做官?他怎麼就會想到要去孫權那裡做事,難道以他的智慧還看不到孫權的實力根本就不足以和我對抗嗎?至於潘璋和李異,我讓他們繼續帶領這那些江東士兵就地駐紮在蕃縣,並且向他們保證一旦我統一了江東,他們就可以回去過安穩的生活了。我想沒有了死亡的威脅,再加上有了回家的希望,他們不至於再發生動亂了,應該可以安心的在蕃縣駐紮了。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留下了豫州的陳到率領著五萬士兵繼續監視他們。

    蕃縣在龐統投降以後,十五萬大軍被解放出來,其中年紀大的老兵都留下給陳到,還剩下近十萬的新兵。雖然這只十五萬的部隊只是二線部隊,但是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是從原來一線部隊撤下來的老兵,在加上地方上一些新兵組成,雖然士兵混雜造成了他們戰鬥力的下降,但是也不能否認他們還是有著一定的戰鬥力的,尤其是當那些老兵把自己的戰鬥經驗傳授給新兵以後,新兵除了沒有上過戰場以外,基本上都是合格的士兵了,而且這次圍困蕃縣,雖然他們沒有戰鬥,但是也有了一定的戰場經驗,我想他們上了戰場以後能夠做的很好。所以我決定把他們送到戰場上歷練一番,現在最主要的戰場有兩處,一處是張郃的艾縣戰場,另外一處就是陸遜的建業戰場,現在這兩處戰場基本都是勢均力敵,兵力相當,就算將領方面不平衡,但是一方有城池之利,正好可以抵消對方的優勢。本著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道理,我決定把這十萬新軍全部都送到一處戰場上,這樣一來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全力打擊一處的敵人,選來選去,還是建業的戰場讓我更放心,一來陸遜和魯肅都在建業,二來建業的守將也不是周瑜,孫權那樣可以決定戰事勝負的將領,張昭只是個文人罷了。快點打下建業,就可以快速逼迫孫權投降,孫權投降,拿江東剩下的幾處郡縣就唾手可得。想罷,大筆一揮,十萬新軍全部劃到了陸遜的麾下。

    雖然十萬大軍行動不可能瞞過周瑜和孫權,但是他們自顧不暇,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止大軍的行動。大軍以劉延為主帥,還是從廣陵郡南下,直奔毗陵典農校尉部,在鍾紳的接應下進入了江東。然後劉延返回江北,兗州還需要他回去坐鎮。建業城外添兵,城裡的張昭是嚇得魂飛魄散不說,濡須口的孫權也是驚得不輕,他的一家老小可都在城裡面呢,別人不說,光是他的老娘,萬一攻城的時候受到點驚嚇,那還不連天都塌了?有心撤軍,卻被參軍闞澤死死勸住,闞澤說道:「主公,現在是非常時期,建業那裡陸遜得了十萬大軍,一定是把建業包圍的水洩不通,你現在回去也進不了建業,反而讓對面的關羽佔了優勢,尾隨我們過江,你想像,到時候關羽和陸遜兩軍聯合,那可是近二十五萬大軍,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擊敗他們。」孫權急道:「那你說怎麼辦?母親大人還被困城內,要是母親有個閃失,我怎麼對得起死去的父親和大哥?」闞澤說道:「那主公就更不能回軍了,您想一想,敵軍為什麼只是圍困建業,他們是想生擒國太,逼主公投降。之所以直到現在都沒有攻城,無非是怕萬一攻城,城裡面的國太受不了刺激,有個閃失,到時候主公一心報仇,局勢就不好控制了。但是如果主公回軍的話,被敵軍前後夾擊,以優勢兵力擊潰,那再圍困建業就沒有必要了,沒了主公,他們會管國太大人的死活?只要主公還手握大軍,敵軍就是抓住國太大人也不會為難她老人家,反之就不好說了。」闞澤說完,孫權也冷靜了下來,同意了闞澤的說法,暫時耐住性子沒有回軍。而闞澤也鬆了一口氣,他也只是說了一半,敵軍前些時候之所以不攻城,也有兵力不足的情況,現在兵力充足,攻城乃是必然,不過現在的情況確實如闞澤所說的一樣,回軍只會把現在的局勢變得更加的糟糕罷了。

    陸遜是不管孫權的想法,反正孫權那裡有他的老岳父攔著,他沒有後顧之憂,周瑜那裡還有我這個便宜伯父攔著,也不會給他造成什麼影響,他現在是兵力充足,將領足夠,攻城在所難免,尤其是他還得到了徐州陳登支持的一批攻城器械,氣勢更是十足。第二天,他就率領著十萬大軍出營備戰,建業城裡守軍有近五萬,就是他的十七萬大軍全上也不一定能夠攻打下來,此次出戰的目的是為了鍛煉一下剛來的新兵,同時把建業城的護城河給添了,為以後攻城做準備。十萬大軍擺開,建業城的四門都被圍了個水洩不通,這一下可把城裡的守將給嚇到了。宋謙和賈華還好一些,他們多少都參加過一些戰鬥,對軍旅之事熟悉一些,但是韓當的兒子韓琮和全柔卻不行了,韓琮雖然是將門之後,但是他的父親一直都忙於軍務,無暇照顧他這個兒子,結果現在韓琮不過是個紈褲子弟罷了,一些瞭解他的人礙於老將韓當的面子沒有難為他,這次把他弄出來張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誰讓韓琮還算是頗有勇力呢。全柔雖然也在建業城頗有勇名,但是他並沒有參加過戰鬥,甚至連軍營都沒有進過,這個時候害怕還是情有可原的。好在老張昭雖然是文人,而且一直主張投降,但是他還是頗有文人的傲骨,十萬大軍並沒有嚇到他。有了他這個主心骨,城裡的將領和守軍多少都放下心來,全力防守。

    這一天的攻城,在陸遜的霹靂車的轟炸和城上的守軍的弓箭之下進行著,城下的士兵兩人一組,一人頂著盾牌擋箭,一人背著裝著泥土的口袋添埋著建業城的護城河。張昭雖然想阻止陸遜的行動,奈何士兵不足,整個丹陽郡的士兵都集中在建業,在加上城裡大戶人家的家兵才勉強湊夠了五萬,但是四門一分,五萬大軍也不過是將將都用罷了,尤其是建業還是孫策和孫權準備做為都城的大城,經過擴建,又大了不少。一天下來,建業的護城河被陸遜的大軍給添的東一段,西一段的,成了小水塘,再有兩天,建業城將沒有護城河了。而陸遜的十萬新軍雖然有不少人都受了傷,但是真正陣亡的卻沒有幾個,也算是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鍛煉。

    張昭看著城下的護城河,嘴角拉出一抹苦笑。他忽然發現自己這段時間苦笑的次數真是比以前幾十年都多了,但是也沒有辦法。一天下來,張昭還得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來給國太請安,他張昭雖然年紀比國太要大(張昭只比孫堅小一歲),但是他和孫策是兄弟之交,是登堂拜母過的,國太就算是他張昭的乾娘了。張昭來到孫府的後宅,先是拜見了國太老夫人,老夫人問起今天的戰事,張昭苦笑著說了。國太沉吟了半晌,說道:「現在江東的局勢也真是難為子布了。」張昭連說:「不敢。」又沉默了一陣,國太說道:「來人,去把孫匡和孫瑜叫來。」不一會兒的功夫,孫匡和孫瑜到了,孫瑜本是孫靜的兒子,但是孫靜戰死,國太就把孫瑜給接到了府裡自己照顧,只聽國太說道:「現在江東的局勢你們也都知道,建業城外已經被敵人大軍圍城了。做為孫家的後代,你們必須要背負起這個責任來,小三兒(孫詡,孫堅的三兒子)已經和幼台(孫靜)戰死沙場,沒有辱沒了他父親和大哥的名聲,仲謀也在盡力抵擋敵軍的進攻,現在也到了你們出力的時候了。你們明天就去軍營報道,以一名普通將領的身份,保衛建業,幫你們的二哥守好這個後方。到了軍營以後一切聽子布的指揮,不能使性子耍脾氣,聽見沒有。」國太說完,孫匡和孫瑜點頭,孫瑜更是眼睛通紅,因為孫靜就是死在陸遜的手裡,他的心裡充滿了仇恨,相對來說,年紀較小的孫匡還不知道戰爭的可怕,相反還很憧憬,他希望像他的父親和大哥一樣能夠馳騁沙場。張昭看到吳國太竟然把僅剩的一個兒子和侄子都派給他了,心裡即感動又黯然,感動是因為國太的信任,黯然是為了江東的前途擔心,張昭自從跟孫策登堂拜母以後,就一直把孫家兄弟都放在了心裡,誰知道先是孫策遇刺,再是孫詡戰死沙場,讓張昭由心裡感到悲傷和疲憊,而現在連最小的孫匡都要上陣,不能不說江東真的到了窮途末路了。看了一眼這個比自己還要小的「母親」,張昭深施一禮,起身告退,孫匡和孫瑜也跟著張昭一起退了出去,出去後就聽見裡面傳來了壓抑著的哭聲,久久不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