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九章 水火二將 文 / 孤鴻夜飛

    張揚聽的石秀與柴進回來,便帶眾頭領一起往金沙灘迎接。

    柴進這番卻身份不同了,看到張揚親自在灘上迎接,忙跳下船,拜倒道:「柴進尚未謝過寨主救命之恩,又勞寨主下山迎接,實在該死。」

    張揚扶起柴進,道:「兄弟傷體未癒,如何行此大禮。山寨累次用兵,事務繁多,未能親自去救兄弟,還請兄弟莫怪。」

    柴進道:「寨主能派人去救,小弟已經感激不盡,怎敢勞寨主親至。」

    張揚扶著柴進,道:「你我也不用客套了,兄弟傷勢未癒,不宜久站,我們先上山。」

    柴進見張揚如此為自己著想,也是感動不已。

    張揚親自把柴進扶上山,直送到柴皇城的家小院子裡,又讓柴進修一封,遣人去滄州搬他家小,才與眾人告退。

    幾日後,柴進感覺身體利落了。

    張揚便在聚義廳為他擺宴接風,眾人宴飲間,柴進卻潸然淚下。

    張揚見狀,忙問道:「兄弟為何落淚?」

    柴進起身離席,拜倒在地,道:「小弟每每想起叔父慘死,便心痛如絞。雖然元兇授首,但首惡未除,那高唐州知府高廉平日貪贓枉法,欺壓良善。還請兄長能起兵剪除首惡,替天行道。」

    張揚也正想再次擴軍,高廉恰是高俅兄弟,若殺了他,必然引得大軍來剿,到時便可練兵、擴軍了。聞言道:「我也聽得高廉作惡多端,正是山寨剷除對象,明日我們便討論出兵的事情。」

    柴進也知道張揚出兵並不是要替天行道,不然早就動手了,哪還用等到現在。以為全是為了自己,不由感激涕零。

    次日,眾頭領便齊至聚義廳議事。

    張揚道:「戴宗先說說高唐州情況。」

    戴宗起身,道:「高唐州知府高廉是奸臣高俅叔伯兄弟,因此高俅撥了兩員武將單廷圭和魏定國,幫他守衛城池。單廷圭善能用水浸兵之法,人皆稱為聖水將軍。魏定國jing熟火攻兵法,上陣專能用火器取人,因此呼為神火將軍。此二人雖然有些將才,但每年軍餉都被高廉剋扣大半,因此手下只有千餘兵馬。」

    張揚道:「如此說來高唐州不堪一擊,誰願領兵前去?」

    林沖聽得是高俅兄弟,早已心中發狠,聞言出列,道:「我願領兵出征。」

    關勝剛剛上山,也想立功,出列道:「我與二人曾經有過一面之緣,願帶兵下山去勸降他們。若肯降時,帶上山來;若不肯投降,必當擒來,奉獻兄長,亦不須用眾頭領張弓挾矢,費力勞神。」

    張揚也不想引起二人紛爭,笑道:「如此你二人便帶本部騎兵同去,若他們不降時,你們便一同破城。」

    林沖目的在高廉,關勝目的在立功。倒也不衝突,聞言齊聲應喏。

    張揚又道:「石秀再領一百親兵混進城中,兵事起時,你們便奪門接應馬軍。」

    石秀接令,當下便帶一百親兵下山而去。

    次日,林沖、關勝也帶兵下山。當晚便到的高唐州城下,並不攻城。

    高廉聽的梁山兵馬到的城下,趕忙讓人召來單廷圭、魏定國商議。

    單廷圭道:「梁山賊人屢破城池,兵多將廣。目下又不知他們來了多少軍馬,為今之計,只有趁其還未包圍城池。先送信與太尉大人求救,待援兵到來,我們再裡應外合破賊。」

    高廉道:「只怕援兵還未來,賊人便攻破城了。只要兩位將軍可以保著我到的東京,我一定在兄長面前保舉你二人。」

    單廷圭道:「賊人深夜來襲,我們尚未摸清虛實,冒然出城,恐怕會中了賊人埋伏。不若等明日天明,我們再從長計議。」

    高廉現在性命全寄托再兩人身上,也不敢多言,讓人拿來金帛賞賜了二人。二人辭謝,別了高廉,同回軍營安歇。

    次日一早,關勝和林沖便領兵馬往城下搦戰。

    魏定國在城上見梁山兵馬不多,又探的梁山只有這一支兵馬下山,便對高廉道:「梁山兵馬不多,我們正好建功。」

    高廉聞言,也不由心動。

    上次自己兄長在泰安州設計捉人失敗,自己若能捉的一兩個賊人,解往東京,再有兄長幫襯,必然可以高昇。

    單廷圭見高廉有些意動,忙道:「賊人中也多有武勇之輩,不可輕敵,不若堅守待援。等援軍到來,再出戰不遲。」

    高廉想到美好前景,早把昨晚的畏懼丟到九霄雲外,堅定的道:「聽我哥哥說,你二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賊人不過二千人馬,只要二位出馬,必然是手到擒來。我先在這裡備下慶功酒等你們。」

    單廷圭聞言,也只好與魏定國去收拾軍馬,出城迎敵。

    兩軍對陣,關勝拍馬出陣,道:「二位將軍,別來久矣。」

    單廷圭指著關勝罵道:「無才小輩,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禮說?」

    關勝強忍怒意,道:「你二將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權,非親不用,非仇不彈。兄長張揚仁德施恩,替天行道。聽得高唐州知府高廉為官貪濫,特令關某等前來剷除。二位將軍何必為狗官賣命,不若與我等同歸山寨,替天行道。」

    單廷圭聽了也有些意動,魏定國卻搶道:「忘恩背主,負義匹夫,如何敢來說項。且看我大刀建功。」

    說完,一夾馬腹,便拍馬來取關勝。

    關勝副將宣贊見狀,也搶出陣來,敵住魏定國。

    兩人都是使刀好手,一時間,正鬥個旗鼓相當。

    片時間便便斗了二十來合,魏定國力氣漸衰,見宣贊反而越戰越勇,不由有些膽怯。逼開宣贊,撥轉馬頭,望本陣便走。

    宣贊也不追趕,取下鞍上弓箭,覷準魏定國後心便she。

    單廷圭在陣前見了,忙喊道:「小心暗箭。」

    魏定國聞聲,忙伏到鞍上,堪堪避過來箭,看著貼著馬頭飛過的箭只,更不敢再戰。

    關勝喝住還要放箭的宣贊,喊道:「某與張揚哥哥面前,多曾舉你們。特來相招二位將軍,同聚大義。還請兩位細思。」

    正說間,城門處已經殺作一團。單廷圭聞聲望去,只見城門已經被幾輛堆滿柴草的車子堵上,城頭的士卒也不斷被人砍下城來。

    原來石秀見城中精銳兵馬傾巢出動,城頭只剩下幾十老弱,便也堵了城門。

    單廷圭見城頭一身大紅官袍的高廉已經被人生擒,知道自己即使逃脫,高俅也不會放過自己,便勸魏定國一起降了。

    眾人進城取了高唐州錢糧,又把城中貪官污吏斬殺一空,才帶兵返回梁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