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大道小說網 第二章 方臘遣使 文 / 孤鴻夜飛

    陳宗善在梁山呆了十數日,眼見年關將近,張揚卻歸期不定,也漸漸失了耐心。只是王黼一心求成,傳話讓他安心等待,才未敢離去,但官威也是ri漲。

    這日,正與趙明誠閒談間,卻見吳用進來,道:「我家寨主已經回來了,請大人往聚義廳議事。」

    陳宗善聞言,忙起身隨吳用來到聚義廳。

    張揚見陳宗善來到,便迎來道:「張揚接駕來遲,還請天子恕罪。」

    陳宗善聞言,忙道:「梁山景色宜人,本官每日留戀美景,並未覺有幾日。還要多謝山寨款待。」

    張揚笑道:「大人客氣了,眼看年關將近,我等便也不浪費大人時間了,大人盡早宣詔,也好回家團聚。」

    陳宗善聞言,便也指點梁山眾人迎接聖職,香案擺開,陳宗善便捧出聖職,其中儘是些甜言美語。

    張揚領眾人接了聖職,道:「天子美意,我等盡已知曉,只是年關將近,不好搬兵。煩大人回去美言一二,待明歲開春,小子便領人馬親往東京謝罪。」

    陳宗善見張揚接了聖職,已是大喜,聞言笑道:「寨主放心,沿路艱難,我已看到。待本官回朝,必如實稟明天子,又有太師關照,想來不會有變。」

    張揚謝過陳宗善,便令人擺開宴席,共沐「天恩」。

    次日,陳宗善便告辭下山,張揚又讓趙明誠隨他一同上路,又帶了大量金銀,讓其往京師打點。

    趙明誠父親趙挺之曾任過宰相,門生故吏極多。趙明誠到的京師,拜罷故舊,便又花錢打點權jiān。

    正巧此時,童貫已經帶兵南下到蘇州,獲悉起義軍眾達數十萬,所到之處百姓夾道歡迎。童貫才知事態嚴重,為了挽回民心,便以天子名義將所有應奉局及花石綱,一概罷免。又將朱勉父子弟侄盡行革職,使得蘇、杭人心漸平。

    應奉局卻是王黼為逢迎天子和搜刮錢財所設,童貫此舉雖然削弱了起義軍的號召力,但卻觸犯了王黼的權益。王黼便一面在皇帝面前詆毀童貫,一面誇耀自己招安粱山之功,對梁山之事也多有關照。徽宗便也准了張揚之請。

    宣和二年正月,童貫、譚稹分兵兩路,由王稟、劉鎮等分別率領,向杭州和歙州進發,企圖在睦州會合。

    方臘此時卻錯估天下大勢,認為宋朝已經腐朽不堪,拒絕了前太學生呂將提出的「直據金陵,先立根本」的建議,只派遣方七佛領兵北伐,方臘自己則率領主力南征,相繼攻下婺、衢兩州。

    方七佛率部一舉攻下崇德縣,進圍杭州東北的秀州,並分兵進入湖州境內。正逢王稟率領東路宋軍南下,二部在秀州展開激戰,由於起義軍缺乏操練。此戰方七佛損兵九千,退守杭州。

    秀州之戰失利,杭州便也暴露在官兵攻擊下。王稟部陸續結集,二月進圍杭州。方臘此時才率部回援,但起義軍兵力仍處於劣勢。方臘又不願放棄血戰得來的杭城,拒絕了呂將立即撤出杭州的建議。

    經過十幾日苦戰,城內糧草將盡、傷亡也大增,方臘這才率部撤離杭州,留下方七佛部堅守杭城。二十八日,城內糧草斷絕,方七佛被迫率部開城突圍,一場激戰,只剩下一千餘人隨著方七佛殺出重圍,經富陽等地,退回青溪。

    三月一ri,方臘再次率部反攻杭州,奈何官軍訓練精良,起義軍失利南撤,所幸各地義軍拚死狙擊,才使得追擊的官軍放緩腳步。

    方臘逃回青溪幫源洞,忙招來手下商議。

    眾人見罷禮,方臘便道:「此戰朕不慎敗於宋軍之手,現下宋軍東路已經逼近到桐廬,西路宋軍也已逼至歙州,若官兵兩面來攻我幫源洞,恐無法抵敵。眾臣有何良計可轉敗為勝?」

    宰相方肥向前起居萬歲,便奏道:「宋軍兵強將勇,席捲而來,勢難迎敵。好在睦州、歙州各有天險可守,陛下只要派兵固守各地,必可阻擊宋軍多時。陛下再調南方各州兵馬北上勤王,待我軍聚齊,當可打敗宋軍。」

    方臘聞言,也點點頭,道:「宰相此言正合吾心,先前是朕小覷宋軍了,等南方諸將帶兵回來,朕再與宋軍一決勝負。」

    呂將卻有些不以為然,出列道:「宋軍儘是西北精兵,我軍多乃倉促聚攏,缺乏操練,恐無法取勝。臣以為當請北地豪傑起兵威脅汴京,以分宋軍兵勢,我國才好取勝。」

    方臘道:「淮西王慶、河東田虎不過兩個大盜,如何敢攻擊汴京?」

    呂將道:「臣指的是梁山張揚,此人麾下廣有精兵強將。宋朝各地又守備空虛,若能使其直攻汴京,宋徽宗必然會調童貫大軍北上回援,到時我軍銜尾追擊,當可大破宋軍。」

    方臘道:「朕聞此人已被宋朝招安,如何會再攻擊汴京。」

    呂將道:「此人早已擁兵數萬,卻一直潛伏梁山,使得宋朝君臣對其失了警惕,又打出替天行道的旗號,收買人心。以臣看來此人當乃世之梟雄,雖然接受宋朝招安,又不往東京受封,實在有些蹊蹺。陛下可派人遊說他起兵直逼汴京,約定日後以大江為界,二分天下,若他真有雄心,必會趁機起兵。」

    方臘此人卻是勇武過人,謀略不足,一心只想親手打敗宋軍,聞言道:「梁山離此路途遙遠,恐怕等他出兵,也不濟事了。我國還是要靠自己才能打敗宋軍。」

    軍師汪公老佛對不看好自家兵馬,聞言出列道:「陛下所言有理,但宋軍若再派援兵南下,恐怕我國便難以抵擋了。不若遣使往梁山遊說,成則可分散宋朝兵力,不成也無傷我國實力。」

    方臘見兩個主要謀士都出言贊同,便也道:「那依軍師看,朕該派何人去遊說張揚?」

    汪公老佛想了一陣,道:「依臣看,可派百花公主前往,一來公主機智,可堪大用。二來公主美麗不凡,若能與張揚結為姻親,也好使其盡早起兵。日後也可保其不背盟。」

    方臘聞言,怒道:「朕豈可把御妹許配於一個素未謀面之人,此事再議。各部沿途狙擊宋軍,同時急令呂師囊諸部北上。」說完便拂袖而去。

    眾臣見狀,也只好各自散去。

    不幾日,卻傳來歙州失陷的消息,起義軍只好沿村狙擊宋軍。但雙方實力懸殊,起義軍傷亡頗重。南方各將卻受到各地宋軍牽制,一時無法北上。

    呂將與汪公老佛見此情形,只好私下來拜見百花公主。

    百花公主聽二人分析了一番形勢,便也同意北上梁山。

    次日早朝,百花公主便上殿奏請出使梁山,方臘見其妹主意已定,只好又撥了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護送小妹。

    ~~~~~~~~~~~~~~~~~~

    還有40個精華,大家發個評,先到先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