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二章 北疆平定 文 / 孤鴻夜飛

    童貫正躊躇滿志之時,卻聽得南京留守已經率各州聯軍去勤王了。氣急敗壞的童貫也顧不得體恤士卒,一面祈禱梁山賊子可以多抵抗幾天,一面催促軍馬往東京而來。

    到的宿州之時,卻聽得南京聯軍大敗,童貫忙招來兩個心腹謀士商量。

    董耘道:「可以爆破的火藥,東京早已研製出來,只是一直保密。梁山賊人想必是從東京獲得配方的,南京兵馬未見過火藥之威,才一敗塗地。我軍在睦州已經用過火藥,士卒也多已見識,不懼賊人火炮。且賊人未能趁勢佔據南京,足見其兵馬不足,太傅正可揮兵北上,奪回京師。」

    童貫聞言,點頭道:「先生所言甚是,我軍便直攻東京。那李文道一心搶奪功勞,落得身死兵敗,正是報應。」

    馬擴卻道:「此時雖然是出兵良機,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賊人劫了南京府庫,我軍糧草已無法接濟。東京城又易守難攻,大軍必然無法快速攻下東京。太傅還得先派人從各州籌措糧草,方好攻城。」

    童貫聞言,眉頭也是一緊,若從各州籌措的話,短期內定然無法湊足。若使得梁山兵馬回援東京,以梁山兵馬的強悍,到時恐怕又勝負難料了。想及此,便對董耘道:「先生可有其他良計?」

    董耘聞言,自然也知道童貫對馬擴的主意不贊成了,但要不從各州籌措,便只能就地解決了。西夏倒是也從攻佔地方劫掠,但那是異國土地,若從自己國家強征,還無那樣的先例。雖然感覺不妥,但想到奪回東京後的功勞,還是道:「太傅可以以朝廷名義,向百姓征借,南京多有豪富之家,不需幾日,便也可湊足大軍所需糧草。」

    馬擴聞言,忙道:「征借軍糧,恐怕會激起民變,日後恐怕也會遭言官彈劾。」

    童貫想了一下,揮手道:「不用多說了,一切以盡快恢復京師為重。我們便先往南京,籌足軍糧便直攻東京。」

    童貫領軍到的南京,便開始大肆搜刮百姓,尤其是那些家中存糧甚多的豪富。使得那些原本懼怕天朝,期待恢復宋朝的地主階級,也對宋朝漸漸失望。

    ~~~~~~~~~~~~~~

    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逃回南京後,便令人收拾細軟,準備逃亡西京大同府避難。

    遼國留守官員聽得皇帝大敗而回,忙一齊往朝堂商量對策。眾人等了半天,卻不見皇帝出來。

    晉王耶律敖魯斡卻深知其父本性,見後宮並無人出來傳旨,眾大臣又亂成一團,便朗聲道:「各位大人稍安勿躁,本王自去宮中請父皇。」

    晉王平日處事果斷,頗有賢名。只是權臣蕭奉先yu擁立其妹所生秦王,上次誣陷耶律余睹眾人謀立晉王,使得耶律余睹降金,天祚帝也申斥了晉王一番,才使得眾大臣對晉王能否繼承大統,產生疑問。但平日累計的賢名,卻也不是秦王可比。

    眾人聽得晉王願往後宮請駕,便也都安心等待。

    晉王進的宮內,果然見皇宮正亂成一團,不少內侍匆匆把一箱箱東西裝到車上,不時有名貴的瓷器摔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晉王見狀,忙問清皇帝下落,逕直來見駕。

    天祚帝耶律延禧正指揮人收拾心愛的玩物,見晉王來到,忙道:「皇兒快去收拾一下,稍後咱們便去西京。」

    晉王見他果然又要逃跑,忙道:「父皇雖然小敗,但南國內憂外患,必然無力北侵。群臣正在大殿等候,父皇當出面安撫,怎可遠避他方。」

    天祚帝耶律延禧一路急趕,並不敢稍停,回的皇宮,便又指揮人收拾細軟,也未多思,聞言才腦子一清,問道:「邊境可有送來戰報?」

    晉王道:「沒有。」

    天祚帝耶律延禧聞言,才鬆了口氣,揮手道:「你隨朕上殿。」

    晉王聞言,忙閃身退到一邊,讓他先行。

    一旁內侍見皇帝要走,忙道:「大王,東西還要收拾嗎?」

    天祚帝耶律延禧想起那火炮之威,至今仍有些膽寒,回頭道:「收拾,讓眾人把朕從中京帶來的東西都裝好車,隨時準備出發。」

    晉王也知道父親自在護步答岡戰敗後,便已成驚弓之鳥,能上殿已是不錯,也不敢再強求什麼。

    天祚帝耶律延禧上殿,便讓蕭干把戰事給眾人說了一遍。

    眾大臣聽得北方女直興起後,南國又出現威力如此強大的火器,不由心中俱生出一絲涼意。

    幾個漢臣也隱約有了些想法。

    宰相李處溫道:「南國既有火器,我國也不可再開戰,以免兩面受敵,大王可遣使與南國議和。」

    天祚帝耶律延禧聞言,忙道:「卿所言正合吾意,只是恐怕那南朝蠻子不肯議和。」

    李處溫道:「澶淵之盟,我國歷年從南國所獲頗多,不若返還他們一些,該可使其罷戰。」

    晉王聞言,駁斥道:「前日西夏來,稱已經攻陷南國數州。而且南國蠻子剛剛奪了政權,內部必然也沒平定。即使議和,也該是保持澶淵之盟,南國繼續獻納歲幣,怎可顛倒。」

    天祚帝耶律延禧聞言,擺手道:「皇兒勿爭,現下形勢不同了,女直人在北邊鬧得也甚凶,我們先穩住南國要緊。些許金銀,給他也無妨。」說完又對李處溫,道:「卿口才尤佳,便往雄州走一遭,一定要使南國罷戰。」

    李處溫聞言,也只好接了旨。

    天祚帝耶律延禧見李處溫接了旨,也不待其他人說話,便退朝而去。

    李處溫尚未起身,張揚放的那個番將已回來報信。耶律延禧聽得張揚只要金銀贖人,並無起兵之意,忙吩咐眾臣籌集金銀牛馬。

    晉王聽得天朝要那許多金銀,忙進宮勸阻,奈何蕭奉先之妹元妃在側,反而被天祚帝耶律延禧斥責一番,趕出皇宮。

    ~~~~~~~~~~

    頂著咳嗽,又碼了一章。大家賜點票,強推榜裡好像我的票最少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