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八章 史進立功 文 / 孤鴻夜飛

    的太谷縣時,收到武松率部攻佔太原府的消息,便令行進,張揚先乘鷹往太原府而來。

    不到半個時辰,張揚便到的太原府。當值的徐寧趕忙出來迎接,同時令人去請武松和其他三個千夫長。

    張揚進的屋子不久,武松四人便也先後來到。

    待眾人坐定,張揚便道:「朕已擊殺西夏皇帝,不消幾日,西夏必然會退兵。只是王慶部已有十幾萬兵馬圍了東京,朕會先返一趟東京。你們可在太原府休整幾日,待盧俊義部到達後,再往延安府待命。」

    武松道:「聖上擊殺了西夏皇帝,此時正可追擊西夏兵馬。親衛隊人強馬壯,不用休整,也可上的戰場。」

    張揚聞言,搖頭道:「雖然親衛隊乃精銳之師,但自五月份出京以後,便馬不停蹄的轉戰河北、河東,便是鐵人也要吃不消了。等朕平定了王慶,也便要揮師攻滅西夏了,也不急在一時。各部也都要休整一段時間,你們便在太原交接了諸事後,再一起趕赴延安府。」

    武松現在也有了牽掛,聽得可以留在太原,正是公私兩便,不由也是暗喜。

    張揚又道:「你把進入河東之後的事情說一下。」

    武松雖然聽李玉提起高彥幫她之事,但武松對高彥讓李玉獻身之事,還是頗有些不滿,因此並未多替高彥說什麼好話。

    張揚聽完想了一下,道:「傳我旨意,原平定軍知州趙毅權知太原府。原太原府知府高彥權知威勝。」

    張揚又與眾人閒談了幾句。便乘鷹往汾州而來。

    到的汾州上空,張揚見西夏兵馬並未撤退,城中又戒備森嚴。便在城外找了個荒涼處落地。晚上便又潛入汾州,刺殺了幾十個西夏將領。

    次日一早,汾州西夏兵馬便發現城中將官幾乎被刺殺一空。加上已有不少晉州殘兵逃回,城中兵馬也已得知皇帝死訊,只是留守的大將因為沒有見到皇帝地屍體,才不肯退兵。沒了留守將官地約束。幾個殘餘將官便紛紛帶兵往國內逃去。

    張揚看著西夏兵開始撤退便又往延安府而來。

    ~~~~~~~~~~~~~~~~~~~~~~~~~

    烈日炎炎,靠近延安府的一條小路上卻行進著三四百壯漢。每個人都操著軍械,只是衣衫不整,看起來並不似軍隊,倒是有些像草寇。偶有經過的百姓,也是望風遠遁。

    史進對朱武道:「聽說前段時間有兵馬詐開城門,給西夏做內應,延安府幾乎失守。我們這時候來投。他們能相信我們嗎?」

    朱武笑道:「哥哥放心,呼延灼將軍剛剛出了西京地時候,便傳檄各地兵馬往延安府抗擊西夏,各地豪傑也可以去軍前效力。他是一軍統帥。斷不會失信於天下的,無論如何。他都會讓咱們進城的。」

    史進聞言,歎道:「進城又能怎樣?如果他不讓咱們上戰場,咱們也無法建功立業啊,早知如此,就應該去投我師父王進。」

    朱武也搖頭道:「我亦沒料到這麼快便有兵馬投降西夏了,畢竟呼延灼是天朝嫡系,種師道將軍雖然也在抗西夏,但打的仍是宋朝旗號。說不得擊退西夏後,他還會起兵復宋,但宋朝大勢已去,我等若去投他,日後也無法抽身。不若在呼延灼將軍麾下,一刀一槍,以哥哥武藝,也不難搏個封妻蔭子。」

    二人正說間,只見前方小道上揚起一股塵土。

    史進見那塵土來勢甚快,喝道:「是馬軍,而且人數似乎還不少,我去看看,眾人先閃到路邊。」

    朱武聞言,便令嘍囉們伏到兩旁。

    史進拍馬行不多遠,便見前方奔來兩個西夏兵。

    那兩個西夏兵也看到了史進,兩人低語了幾句,其中一個便拔刀向史進衝來,另一個則勒馬停住,取下弓來。

    史進知道西夏兵大多弓馬嫻熟,若拍馬而走,多半得被射死,見狀,拍馬迎來。

    那兩個西夏兵見史進不退反進,也知道對方不是普通路人。後面一人便張弓一箭向史進射來。

    史進剛剛閃過來箭,前面一人已到的近前,當頭一刀砍來。史進也不驚慌,手中大刀迅速上撩。

    一聲脆響,西夏兵只覺虎口一痛,手中彎刀也被震得向上彈去。胸前空門大開,史進順勢一刀便把西夏兵砍下馬去。也不停留,打馬便往後面西夏兵衝去。

    後面西夏兵見同伴一個照面便被砍下馬,也是吃了一驚。又見史進來勢兇猛,張弓向史進再射了一箭,也不管中沒中,撥馬便向來路逃去。

    史進閃過來箭,見已追之不上,便也牽了那匹戰馬回來。

    朱武見史進牽了一匹戰馬回來,便道:「對方是什麼人?」

    史進道:「我撞到兩個西夏兵,可能是探馬,後面大隊應該也是西夏兵。」

    朱武聞言,奇道:「西夏兵不是圍三缺一,沒有包圍南門嗎,怎麼有西夏兵出現在這裡。」

    跳澗虎陳達聞言,道:「管他為什麼在這兒呢,我們殺翻他們,提著頭去延安府,便有戰功了。」

    史進聞言,也道:「若能殺幾百西夏兵,便也可以證明咱們是真心投軍的了。」

    朱武看了看四周地勢,道:「這裡地勢陡峭,西夏馬軍也無法施展。倒也不妨一試,若不敵,我們也可逾山而走。」

    史進見眾人意見一致,便讓人把拉輜重地車子攔在當路。眾人剛剛佈置妥當,便見十餘騎西夏兵出現在遠處,打量了眾人一番,便又拍馬而去。

    嵬名仁禮聽得只是幾百草寇攔路,算算路程。已經快到延安府了。也不想再回頭繞路,便帶著兵馬向前而來。

    到的近處,看到史進眾人衣衫不齊。又用幾輛車堵住道路,正是攔路草寇的行徑。嵬名仁禮也未把這幾百草寇放在眼裡,見山路崎嶇,馬軍施展不開,當下便讓一百人下馬向前來趕史進眾人。

    朱武見西夏兵不過幾百,也放下心來。對楊chun道:「等下開始交戰後,你趁亂帶後面幾十個兄弟繞到西夏兵背後去。我這裡鼓聲一響,你就從背後攻擊西夏兵。」

    楊chun聞言,便退到隊伍後邊

    史進與陳達見西夏兵已上來,便也帶人衝上前去。西夏兵卻沒有能招架住二人地,加上少華山嘍囉也是悍勇無比,不多時便殺得西夏兵向後退去。

    嵬名仁禮見狀,忙又派了兩百士卒上前幫忙。二百人上去沒盞茶功夫。便又被史進和陳達二人殺得節節敗退。

    嵬名仁禮地親兵頭領,見狀便自告奮勇的帶了一百兵馬上前增援。

    朱武在一旁山坡上見後面西夏兵已經只剩幾十人,當先的嵬名仁禮戰馬和衣服又高人一等,也知道他是這一行地頭領了。見楊chun已經令人潛到後面。便讓人敲起鼓來。

    嵬名仁禮看親兵頭領擋住一個厲害地草寇,正心喜間。卻聽旁邊山上一陣鼓響,後面已殺來幾十人。

    嵬名仁禮忙令身邊留下的親兵上前抵擋,但這些兵馬大多是臨時徵調的牧民,在馬上也許還能抵擋一陣,但步戰卻不是這些悍勇嘍囉的對手。

    楊chun砍倒幾個西夏兵,見嵬名仁禮一身錦衣,便向他奔來。

    嵬名仁禮武藝卻是不行,見楊chun來勢洶洶,也不敢交戰。一面拍馬向前,一面呼喝著讓前面纏鬥地親兵護衛,但上前地親兵也沒人能擋得住楊chun。

    正與史進廝殺地親兵首領見自家主子被人追殺,一刀逼開史進,轉身就要回去護衛主子。

    史進早已看出他的心思,略一後退,便又縱身欺近,一刀把他砍翻在地。

    剩餘西夏兵早被史進殺怕,見唯一能擋住史進的人被殺,頓時四散逃去。

    朱武也恐楊chun追殺嵬名仁禮,便衝下山坡,讓人活捉了嵬名仁禮。

    嵬名仁禮被推到朱武面前,見剛才追殺自己的楊chun尚怒目而視,忙道:「好漢饒命,我願意拿一千兩白銀贖命。」

    朱武見他面貌是黨項人無疑,居然會說漢話,也是暗暗驚奇,止住正要說話的楊chun,笑道:「你能拿出一千兩白銀?」

    嵬名仁禮見朱武似乎愛財,忙道:「可以,可以。我哥哥便是嵬名仁忠,他的大營就在延安府外。只要好漢讓人送個信,他一定會贖我的。」

    原來嵬名仁禮那日在晉州見大勢已去,便先帶著親兵護著皇帝地屍體逃了。走不多遠,想起皇帝並沒指定繼承人,便起了私心,轉而向延安府而來,希望可以和哥哥一起回國擁立一個皇帝,好掌握更多權勢。

    朱武聽得自己捉了西夏領兵大將的弟弟,不由大樂,自己只要把他送到延安府,何愁不能受到重用呢。

    正想間,只聽後面一個嘍囉罵道:「真他娘的晦氣,這些西夏人怎麼帶著一個腐爛了的屍體啊。」

    嵬名仁禮見一個嘍囉把皇帝地屍體丟在地下,趕忙道:「請好漢不要丟了那個屍體,我願再拿一千兩銀子買回他。」

    朱武聞言,故意裝作貪財的樣子,道:「這兒地屍體很多啊,你都贖回去?」

    嵬名仁禮看了看地下散落的上百親兵屍體,忙道:「不一樣的,我只要那個屍體。」

    朱武好奇的道:「那是什麼人的屍體啊,值那麼多錢。」

    嵬名仁禮這回卻不敢實說了,道:「是我國一個皇族將領在河東戰死了,我奉命把他送回國內。」

    朱武聞言,笑道:「既然也是有身份的人,那就一起帶上。大家收拾收拾,我們上路,這次我們捉了兩條大魚,呼延灼將軍一定會重賞大家的。」

    嵬名仁禮聽得要把自己解往延安府,不由大驚,忙道:「好漢饒命,我願意出雙倍價錢,只要好漢送個信到我兄長軍營就行。」

    楊chun剛才聽得嵬名仁禮願意出一千兩白銀,眼睛便有些發亮,此時聽得願出雙倍價錢,忙道:「哥哥,送到延安府,說不定咱們的功勞會被人貪了,不如賣了這牛子。大家分了錢,各自回鄉,也能做個財主。」

    史進聞言,斥道:「我等七尺男兒,又學的一身本事,正要建功立業,博得個封妻蔭子才是正途。若要做個財主,我上山前便是財主了。我們把人送到延安府,呼延灼將軍一定會重賞我們的,到時錢財你都取去。」

    楊chun聞言,慚道:「小弟只是怕有人貪了咱們功勞。」

    史進搖頭道:「天朝軍紀十分嚴格,應該不會。而且我與魯智深哥哥有些交情,我早就聽聞他在梁山作頭領,想來現在的官職也很高,我們便先報他的名頭,應該不會有事。」

    朱武也道:「哥哥說的是,只要把他送到延安府,便是大功一件,軍功、賞銀都有,大家也不要再生其他念頭。」

    楊chun聞言,便也道:「是我多慮了。」

    說完便又喊道「孩兒們快些埋了兄弟們的屍體,大家上路了。」

    眾人埋了死難兄弟的屍體,又牽了那幾百好馬,便向延安府而來。

    呼延灼正與眾將商議軍情時,聽得少華山幾百人捉了西夏領兵大將的弟弟,忙令人請來史進四個頭領。

    呼延灼聽得四人是在城南捉住的人,也無法判斷真假,便令人又押來嵬名仁禮。

    嵬名仁禮卻不是個有骨氣的人,很快便托盤而出。

    花榮聽得張揚在河東擊殺了西夏皇帝,便道:「西夏兵馬得知這個消息,一定會退兵回國,我們正可趁勢破他一陣。」

    其他眾人也紛紛出言附和。

    朱武卻不知道張揚的手段,聽得眾人要出城殺敵,反而生出一絲疑慮,道:「這人捉的有些蹊蹺,不若稍等一下,待確定此事再說,以免中了賊人詭計。」

    呼延灼聞言,點頭道:「若聖上破了河東西夏兵馬,消息應該很快就會傳來,我們且等一等。」

    花榮道:「西夏兵馬攻佔了州,我軍傳遞消息得繞路,可能因此慢了。將軍不妨多派探馬,注意西夏兵馬動向,以防他們脫逃。」

    呼延灼聞言,便也傳令下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