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四章 宮中雜事 文 / 孤鴻夜飛

    眼,張揚回朝已是月餘,也漸漸熟悉了朝堂事務。

    邊疆戰事一停,朝堂之上也就基本都是些瑣事了。無非是哪條律令需要修改,哪個郡縣又見螞蝗成災,某條河流的某段壩堤又有決口的徵兆。

    這些事,張揚本來大可放手各部去處理,只是為了瞭解國情,才親歷親為。好在經過基因改造的張揚頭腦靈快,處理起政事來也是條理清晰。加上他只用確定大方針,細節方面自有眾臣完善,處理起來自然更加輕鬆自如了。

    這日早朝,張揚剛剛坐定,戴宗便出列奏道:「兩日前,河東石州方山縣有僧法海自稱彌勒佛轉世,聚眾造反,佔了方山縣治,招兵買馬,揚言要建立佛國。先前在分封土地時,皇上欽定佛教居末,各地僧眾和信佛百姓本就有些怨言。若不盡快絞殺,恐各地僧眾會紛紛效仿。伏乞聖斷。」

    張揚聞言,奇道:「這法海是何處僧人啊?」

    經過半年多完善,情報部已把觸角遍及全國各路。為了攻滅西夏,河東大戰之後,情報部在河東更是廣佈探馬。因此石州之事才發,河東情報部便運作起來,朝廷也得以第一時間得知狀況。

    法海資料也已隨著探馬呈遞到情報部,戴宗聞言也奇道:「這法海是石州靈泉寺住持,平日只知吃齋念佛,鑽研佛法,為人樂善好施,在石州頗有些名聲,因此引得數百人跟隨。只是此人平日一心向佛,不像有野心之人。只不知他為何會作亂。」

    這朝堂之上。歷來是一人上奏,然後皇上發話讓眾臣議議。眾人各述見解,皇帝再下定論。皇帝如果採納的是臣子言論。那麼人們便會說皇帝善於納諫,有明君之姿;如果與臣子意見相悖,那麼便會有臣子站出來說道說道,名之曰勸諫。

    如果你要一意孤行,那麼恭喜你了,接下來的是鋪天蓋地地轟炸。為了留個直諫地名聲。無數臣子會像飛蛾撲火般勸諫,樂此不疲。對他們則是,打打不得,殺殺不得,不然你便得頂上一個昏君的名頭。或者他們也希望你一怒之下殺了他,那樣他便能被記入史冊了,還美其名曰死諫。

    張揚倒也無心改變這個程序,雖然它看起來有些浪費時間。不過也正好看看眾臣才華。也好調整職位,讓他們各盡其才。同時也能集思廣益,聞言道:「眾卿有何見解?」

    戶部尚蔣敬出於工作習慣,聞言道:「河東多山。耕田嚴重不足,僧眾基本沒分到土地。會不會是逼於生計才出此下策?」

    戴宗搖頭道:「不會,以我部情報來看,那法海頗有些信徒,即使分不到土地,也斷不會有衣食之憂。而且那法海以往性格怯懦,並不敢與人爭鬥,因此寺中常被幾個潑皮欺辱。若非他是五台山智真長老的徒弟,也輪不到他做住持。這樣地人,即使真食不果腹,應該也不敢做出這種殺頭之舉。」

    吳用聞言,心下一動,出列道:「既然法海打的是佛國的旗號,他又出自五台山,會不會是五台山的命令呢?」

    話音剛落,魯智深便出列,瞪著吳用道:「軍師莫非是懷疑五台山,俺在五台山住過一段日子,智真長老雖然有些煩人,但絕不會造反的。」

    張揚見狀,忙道:「智深不用衝動,軍師也只是就事論事罷了。若智真長老沒做什麼違制之事,沒人會冤枉他的。你且退下。」

    魯智深雖然對智真長老地教誨不感興趣,但一直感念其恩德,因此聽到智真有些危險,便一反常態的搶出來。聽得張揚說話,才彎了彎腰,又退回武將行列中。

    戴宗此時,才有空道:「我部並未收到五台山的情報。因五台山僧眾頗多,臣早在五台山布了幾道眼線,若其真有異動,必會有消息傳回。或許真與五台山沒關係?」

    吳用聞言,點頭道:「既然不是宗教原因,或許這法海是受人脅迫。有人借他之名,蠱惑百姓作亂。也許又是西夏的細作所為。察哥與嵬名仁忠爭鬥不休,蕭合達坐山觀虎鬥,若我國出兵,他治下也是首當其衝,恐怕還不想讓我們太快平定河東。」

    戴宗聞言,道:「自朝廷剿殺邊境數處賊寇之後,有多時不見蕭合達再有動作了,不過料想他不會就此歇手。只是情報部還未探知此事是否與西夏有關。」

    張揚見一時理不出此事的背景,便也道:「不論這事與誰有關,一定要盡快剿滅此賊。再有十幾日便是新年了,朕可不希望新年之時,再為此事爭論。傳令關勝部協剿逆賊,新年前一定要平息戰火。」

    眾臣見皇上發言,便也接旨。

    又議了幾條需要修改的律令,早朝便結束了。

    張揚下朝之後,便直奔延福宮。到的門口,正撞著大內總管黃寶和幾個小太監。

    黃寶看見皇帝,趕忙大禮朝拜。

    張揚讓眾人起來,見後面一個小太監拿著幾本藍皮名冊,便道:「你這是要往哪裡去啊?」

    黃寶聞言,躬身道:「眼看新年要到了,奴才再清點一下各宮太監和宮女人數。皇上賞賜時,也好有個准數。」

    張揚打下東京後,在東京的日子也沒幾天,還沒來得及處理宮中事務。聞言點頭道:「現在宮中大致還有多少下人啊?」

    「前番,皇上准許京畿和山東地宮人還家,有一部分人出了宮,現在宮中還有二千四百多人。」

    張揚妻妾不過十幾人,聽得宮中有二千多宮人服侍,尤其其中又有一半陰陽怪氣的太監,不由頭皮一麻。聞言忙道:「現在天下已然一統,宮人若有想還家的。宮中每人賜發一百貫安家費,各地也會為他們分發土地。你把朕的旨意傳達下去,爭取讓他們回家過年。」

    黃寶聞言,自然又是一番吹捧。天下得遇明主了,奴才一定會感念浩蕩皇恩了。

    張揚也無心聽他吹捧,揮手讓他下去,便進宮中與妻兒逗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