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大道小說網 第八十六章 皇家船隊 文 / 孤鴻夜飛

    部尚也不過從二品,見宗穎獲得如此容易高昇的美有些羨慕宗澤。也不想他們出仕便是從二品,起點比宗穎高了不是一點半點。

    眾人正各有所思間,張揚又拋出了一個深水炸彈。

    「朕有意組建一支皇家船隊,從事遠洋貿易,也好緩解一下朝廷財政問題。」

    話音剛落,張叔夜便道:「皇上萬萬不可,朝廷行此商賈之事,一來會影響朝廷威望,二來恐怕會使許多小本經營的商戶破產,與民爭利,實不可取。」

    士農工商,商賈自來地位不高,甚至被歸入賤業,雖然宋朝稅收大半靠商業,但士人也不願提高商人地位,更別提以朝廷名義經商了。

    張揚早料到他們會反對,笑道:「仲此言差矣,士農工商,皆為國之柱石。商業能繁榮經濟,便利百姓,是一善舉,我等斷不該輕視商人。至於這商賈之事,歷朝也都有涉及,哪朝不是壟斷鹽茶等暴利行業,我朝不過又增加一項,而且百姓只要依法交稅,朕並不阻止他們出海。至於這與民爭利一說,恐怕也無從談起,皇家商隊經營的是貢品,而他們則經營各地特產,兩者正好互補,壟斷外國高低檔次市場。至多就是攤薄些他們的利潤,絕不至讓他們破產。」

    有幾個詞眾人雖然沒聽過,但還是能理解張揚要表達的意思的。

    趙明誠卻不以為然,道:「士農工商。農為立國之本,商人不過投機取巧。皇上若鼓勵從商,必然動搖國本,誠不可取。」

    張揚搖頭道:「重商並不是必然傷農,有了商人,才可以促進物資流通,百姓才可以買到農具、種子。也並不是每一個農夫都願意從商,因此兩者是互惠互利。而不是競爭之勢。而且現在無田百姓甚多。鼓勵商業。也是解決百姓溫飽地一大善舉。」

    張揚見趙明誠又要反駁,趕忙揮手道:「朕知道你們還有異議,但朕看好此事。大家不妨暫且擱置爭議,先試行一段時間。等占城三國使者到後,蔣敬可以與他們多交流交流,看看什麼貨物可以獲得厚利。等三國使者返國時,務必要組建起第一支商隊。有他們帶路,也省卻許多麻煩。」

    蔣敬聽得皇帝把這個任務交給戶部,趕忙起身接旨。

    各部尚告退後,張揚又令人去傳樂和。

    鐵叫子樂和由一個登州城裡看守監獄的小牢子做到現在的御林軍百夫長,也是春風得意,又是皇帝近衛,見官大一級,誰不賣他面子。樂和對張揚這個改變他一切的人自然也是死心塌地。聽得皇帝傳喚。馬上緊走幾步到的御房。

    張揚示意樂和坐下,笑道:「今日朕找你來,是希望你負責皇家船隊。皇家船隊專司外貿。主要是把一些貢品賣到外國,再從外國買進一些珍奇物品。每年貿易額至少也在幾百萬貫,非是一般人能做的。朕素知你沉穩機智,朕希望你負責這個船隊,你看如何?」

    樂和聽得至少幾百萬貫,擔憂道:「原本聖上吩咐臣不該有考慮,只是那般大的規模,臣怕有些力不能及。」

    張揚拍了拍樂和肩膀,笑道:「朕對你有信心,你也要對自己有信心嘛。」

    樂和受寵若驚的挺了挺腰,見皇帝如此信任自己,也生出士為知己者死地念頭,納頭拜道:「既然聖上如此信任臣,臣必鞠躬盡瘁,以報聖恩。」

    張揚對樂和地才智還是比較放心地,況且這海外貿易,拋去天然災害,鮮有不賺的,更何況皇家船隊的商品是獨一無二的貢品,是絕對的賣方市場。

    張揚扶起樂和,走到桌前,指著東南亞沿海,道:「這第一次出航,先積累經驗,便沿著大陸邊航行,與沿海各國交易便行。過幾天占城、真臘使者到來後,你可以和他們探聽一下何種貨物好賣,然後給戶部一個清單,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101『dut他們會為你們準備。你們可以順路搭載二國使者回國,有他們幫襯,這兩國貿易便也好做了。另外你們要把沿路海圖詳細繪出,以備我國船隻行駛。」

    樂和聽的有二國使者帶路,也鬆了口氣,這樣一來,起碼不會出去兩眼一抹黑了。

    「各國應該不敢對我朝商船動武,但也要防止海盜滋擾。你可以抽調

    軍千人隊護航,再從御林軍中抽調二個百人隊貼身保

    御林軍是皇帝的貼身近衛,也是皇家地象徵,歷朝也只有一些寵臣或者重要功臣或許才能有幸享受幾次他們的護衛。

    樂和身為御林軍百夫長自然知道,當朝的御林軍還未護衛過任何人呢。自己若是拔了這個頭籌,固然是足以自耀,但也會惹人非議。

    樂和連忙道:「臣一小小百夫長,怎敢勞動御林軍護衛。況且邊疆不寧,聖上又喜親身上陣,臣不能親身護駕,已是慚愧,怎敢再動皇上御林軍。」

    張揚笑道:「以朕身手,哪用你們保護,皇家船隊也代表著皇家威嚴,用御林軍也無可厚非。朕意已決,你稍後便去選二個百人隊。不過你也不能蠻幹,遇到不可抗因素,可以先丟掉貨物,保全性命。只要上了船,這世界上便沒有哪個國家的船能追上我們天朝的船隻了。」

    「便是丟了性命,也不能丟了東西。」

    樂和見皇上對自己如此愛護,也不由暗下決心。

    張揚看著樂和堅定的神色,也知道他的心思,笑道:「你也要愛惜朕的御林軍啊,他們折損一人,朕可要向你問個清楚地。」

    樂和看到皇帝玩味地眼神,知道自己的心思已被看破,尷尬道:「皇上放心。」

    ……

    正月十三,占城三國使者抵京。

    次日,張揚在集英殿中賜宴三國使者。

    十五日,三國使者正式遞交國,請為屬國。

    「占城國王楊卜麻疊,謙恭地把奏表呈到天朝大皇帝面前。

    下王非常謙卑地表示,在天朝大皇帝神聖和萬能地支配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像葵花向太陽低頭,世間萬民擁戴天朝大國之皇尊。

    下王雖然身在遙遠荒涼的占城為王,卻莫不深深感懷您天朝大國地浩蕩皇恩,因為您把我們的國家包容進了大禹的疆土。

    按照慣例,通過向天朝大國進獻所規定的貢品,我佔城可以納入您天朝大國的庇護之下,並且匯入了與嵩山讚頌皇帝陛下之吼的同一聲音。

    聽聞天朝皇帝統一了中原大邦,現在正是您屬國的下王們立刻向您進獻貢品的時候了。因此,我們恭敬地用金字寫成了這份奏表,同時送上壽星肖像一幅,五頭已馴服了的大象和其他一些本國製造的物品。所有這些貢品由一位特使負責,並代表下王恭敬地護送到皇宮之城門。

    我們謙恭地盼望,天朝大皇帝陛下能夠屈尊接受我們的貢品,並能親切傾聽您的臣民們對您的順從、尊敬和謙恭之情。在寫這封奏表時,下王的整個身心都充滿了難以言表的快樂和感激。

    在這封奏表的最後,下王衷心祝願大皇帝陛下萬歲、萬萬歲。」

    張揚耐著性子聽完占城使者搞笑的國,笑道:「朕接受占城國王的貢品,從今日起,占城國為天朝屬國,受我庇護。封楊卜麻疊為占城國王,世襲罔替。賜朝衣一襲,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瓷器各一套。」

    原本歷朝皇帝賞賜屬國多有金銀器帛,動輒賞賜便超過屬國貢品價值。張揚當然不可能做這個賠本生意,於是賞賜便也從真金白銀變成了瓷器。當然那五大名窯的瓷器在國外也是十分罕見的,張揚賞賜的更是貢品,說它千金難得也不為過,代表的更是皇帝的恩寵,皇家的待遇,這可不是那些金銀可以比較的。而這些貢品只要官窯保持技術壟斷,便可源源不斷的燒出來。既不失體面,又大賺一筆,可說是一大妙招。以後張揚的後人也都繼承了這個傳統。

    真臘、蒲甘國也大同小異,若非此乃朝堂之上,恐怕眾人早已被他們逗得前仰後合了。真臘貢品為一百隻象牙、一百根犀角、一萬斤胡椒、五萬斤蘇木,蒲甘則貢獻了一千斤金葉,一千斤銀葉。張揚則比照占城賞賜了二國,可說光憑這三國貢品,張揚便大賺了一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