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驚鴻星經

大道小說網 3 洞天福地(1) 文 / 餘者

    驚穹體悟了一會,便道:「為兄渡劫將近,事不宜遲,早一點準備就多一點把握。我這就帶你瞬移回去,也好早點將這門內之事交代下去。」

    話剛說完,孤鴻子便覺得有一股無形的元力將自己包裹起來,隨後便看見眼前的空間一陣波動,再後就到了一個五級台階大殿當中。

    這時,驚穹向孤鴻子點點頭,這才向外面傳音道:「傳本派所有弟子到天穹大殿來。」

    驚穹吩咐完了,便取出兩個蒲團放在大殿最裡面那個台階的平台之上,請孤鴻子坐下:「師弟,請坐。待為兄給你講講派內之事。」

    驚穹看到孤鴻子坐了下來,道,「本派立派千年,派內有一代弟子七名,都是分神期修為,各分一人到五脈做主事,另兩人為吾衣缽傳人,等一會我會一一介紹給你。另外派內還設有長老護法若干,長老如今唯師弟一人,護法為吾兩衣缽弟子;第二代弟子有二十四人,元嬰期修為,除派內常駐十二人外,還有八人鎮守其餘八個大陸的派內分部,另四人為派內巡察使,視察整個星球之事。三代弟子有八十一人,修為從築基到金丹不等。最後便是一些外門弟子,有上千之眾,由這顆星球的武林高手組成。」

    說到此時,大殿當中便已經集結了將近百人。這些人分為四部分,按各個台階分開而坐。越是接近裡面的,輩分便越高。像孤鴻子所在的下一個階台,便已經坐了五男二女,皆是分神期修為;再往下一個台階,坐了二十四人,元嬰期修為;其餘兩個台階坐的人數更多。這些人都一個個好奇地看著盤坐在驚鴻旁邊的孤鴻子。

    便在這時,驚穹回過頭來,對著整個大殿道:「好了,人來得也差不多了。」指著一旁的孤鴻子,對著眾人道,「旁邊這位是吾之師弟,道號驚鴻,為吾派長老,鎮守吾派。爾等都見過禮吧!」

    眾人紛紛坐在原地敬禮,孤鴻子也不怯場,對著整個大殿略為點頭,便算是還禮了。此刻又見驚穹按著順序指著下一個台階的七個人,對孤鴻子道:「師弟,此為吾之大弟子,道號天工,忝為器脈主事;此為二弟子,道號天舞,為丹脈主事;三弟子天星,為吾衣缽傳人,日後可為掌門;四弟子天驚,為劍脈主事;五弟子天香,為法脈主事;六弟子天奇,為陣脈主事。七弟子天劍,為吾衣缽傳人,尤善劍道,可為門中護法,對外總領。其餘人,為兄也就不多介紹了。」隨後又對座下道,「驚鴻師弟入吾派,可自立一脈。吾渡劫飛昇之後,天星為吾派掌門,天劍輔之,為副。驚鴻師弟平時隱居門內潛修,不輕易出動。爾等須得好生經營。」

    孤鴻子聽了這話,不由滿意地點點頭,也不管驚穹說這話的用意何在,在驚穹的示意之下,孤鴻子對座下道:「掌門師兄閉關之後,吾當在門外尋一福地潛修,自立鴻脈。有緣者可入吾脈。」

    驚穹滿意地點點頭,道:「一代弟子留下,其餘人等就散了吧。」

    眾人應是,按輩分次序一一出去。不一會,偌大的大殿便已經只剩下九人了。

    驚穹道:「驚鴻師弟乃是自銀河系修道界遠道而來,其見識當有獨到之處。他日後常駐派內天穹塔,專研各種功法,再融合本身學識,獨闢一脈。爾等可不要怠慢了。」

    七人聽了動容應允。想那銀河是何地,雖看似華麗璀璨,實則凶險異常,古往今來,都是有進無出,實為各界秘境之一。眼前這人既從裡面出來,比起師傅驚穹享譽修真界近萬年而言,本事更是了不得。眾人想到這,紛紛放心下來,卻那裡想到眼前端坐的人也不過只是相當於他們出竅期的修為,只不過是擁有相當於仙人的神識而已。

    驚穹又道:「驚鴻師弟志在逍遙天下,不會永久待在這裡。爾等須得好生修煉,早日進入合體期,這樣方能鎮守門中。雖然天穹星地處偏僻,但能到此地的人都是高手,當年吾帶你們到這裡,單在星空中挪移就用了百年之久。此時有驚鴻師弟坐鎮此處,吾也可放心渡劫飛昇了。不知師弟,可有什麼打算?」

    孤鴻子沉吟片刻,而後道:「嗯,小弟打算在附近尋一靈地,潛心修煉,傳下我鴻脈道統,多者五百年,少者三百年便可成事,想必他們當中也有人修到合體期了。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到時也就是小弟離開的時候了。」

    驚穹點點頭,道:「敢問師弟如今是何修為?跟幾劫散仙可以相比?」

    孤鴻子一怔,驚穹又道:「這倒是為兄的不是了,咱們劃分不同,而師弟又不瞭解修真劃分所代表的真正實力,比也比不出來。這個不說也罷。為兄相信師弟有這個能力就行。好了,時間緊,就這樣了。日後派內之事就拜託你們了。我就走了。」

    看到驚穹消失在自己的眼前,孤鴻子不由苦笑地看著在座下還盤坐著的七人,道:「好了,貧道剛到此地,還需要親自去找一個靈地,作為洞府。你們就按你們師傅所說的那樣去做吧。沒事情就不要來找貧道了。你們出去吧!」

    聽到孤鴻子的話,這七個人都露出苦笑的臉色,遂一一向孤鴻子告別離開。

    孤鴻子不由歎了一口氣。接下來,他便開始忙碌起來。

    孤鴻子先進入天人合一之境,由附近靈氣的走向來推斷附近方圓萬里之內所有的靈脈,很快便從中挑出一個極為隱秘的靈脈,將其所在的那個山谷作為自己的潛修之地。

    這是一個狹長的山谷,置於群山萬壑之間,周圍更是被八座大山按八卦方位排列形成的天然大陣所包圍掩蓋。這個天然大陣,方圓百餘里,大陣附近的山峰更是險峻異常,卻靈氣相對稀少。故從外面看,不經意間讓人難以發現其中另有一片天地。而靈脈所產生的靈氣更是被這座天然大陣束縛在裡面。這就導致千餘年來,即便是如驚穹這樣的人也沒有發現這個地方。

    孤鴻子若不是用此法推算出其方位,發現其無形中露出的天然威勢,得出裡面必定另有乾坤的結論,這才能尋到這一條大靈脈,恐怕即便是身處咫尺也發現不了這個妙地吧!

    山谷寬約二十里,長五十餘里。山谷盡頭是一個千丈懸崖,崖下是一個方圓十里的靈泉湖,湖中心卻是一個方圓一里的小島。而這個靈脈的靈氣出口便處在小島的中心。由於有靈脈的原因,這個山谷孕育著許多天材地寶,而小島所在地,各種奇珍材料遍地都是。

    山谷一旁有一條寬約三丈,高百丈的瀑布從山澗奔湧而下,注入靈泉當中。靈泉底下有一條神奇的地下河,瀑布水流而湖終年不漲。

    山谷之外,都是比八座大山要矮上一半的山丘,相比山谷而言,靈氣濃度稍次,但其中孕育的天材地寶也算是不錯。

    這個地方,讓孤鴻子感到十分滿意,他已經打算將它當作自己的私有領地圈起來了。至於說建立鴻脈一門,他還不放在心上。

    遵循修道界自己一貫的做法,收徒一事慎之又慎。孤鴻子對門下是按衣缽傳人、徒弟、弟子、不記名弟子、外門弟子來劃分對待的。他在地球上還沒有真正收過徒弟,弟子倒是有兩名的,不過是充當助手而已。在這裡,孤鴻子還是同樣的打算:徒不可輕收,道不可輕傳。凡事有緣,符合自己心目中的收徒標準才行。

    不過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大了點,方圓百餘里,一時之間,沒有充足的佈陣法寶,他是佈置不了的。他以前的煉製的法寶,都已經用到驚鴻谷當中,介子空間裡也沒有多少存貨。不過在靈脈中,裡面有的是玉石、靈石,運氣好的話,還可能有仙石。他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啊!雖然這樣不能在短時間內布成大型的陣法,但用這些材料布下小島中的陣法還是行的。至於大型的陣法,這天然大陣還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暫時不佈置也是可以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