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四十四章滿清建國 文 / 再次等候
「爾等不跪,把我大清置於何地?汝不怕千刀萬剮,朝鮮不怕大清悍卒來征嗎?」。多爾袞大聲地對朝鮮來使斥責道。
那朝鮮來使雖然嚇得是嗦嗦發抖,可是他依然站立不跪。要知道,在來賀前,朝鮮國王及攝政王可是向這位來使千叮嚀萬囑咐的,千萬不能向大清下跪,因為朝鮮還要維持著明朝藩屬國的地位。
如果這位來使失儀的話,那他將會被滅族。而現在最壞的結果也就是自己被後金這些蠻夷殺死,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使得那名來使還可以支撐著身子站立著。
見到那名朝鮮來使依然站立,後金的文武官員都看向了皇太極,就等著他的示下。可是皇太極雖然臉色鐵青,最後還是揮揮手說道:「把他趕下去!」
在崇禎八年(天聰九年),皇太極派遣多爾袞、岳託等往收林丹汗之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及其部眾。多爾袞意外地獲得了元朝的傳國璽。之後,諸貝勒大臣以遠人歸服、國勢ri隆為理由,請求為皇太極上尊號,未允。
其實關於這個「未允」,如果熟悉歷史的肯定都知道這一套,無非是要那些貝勒大臣反覆幾次,顯示出皇太極勉為其難接受尊號的樣子。反正古代的帝王就喜歡玩這一套。
果然,後來薩哈廉讓諸貝勒檢討過去,表示今後忠誠效力。於是,皇太極答應可以考慮了。然後皇太極又以「早正尊號」徵詢漢官儒臣的意見,鮑承先、寧完我、範文程、羅繡錦等都表示贊成。
薩哈廉又召集諸貝勒各書誓詞,向皇太極效忠。「外藩」諸貝勒聞訊也請求上尊號,皇太極終於同意了。上尊號的準備活動至崇禎九年(天聰十年)三月末大體就緒。
崇禎九年(崇德元年)的四月五日,滿洲諸貝勒、固山額真,蒙古八固山額真。六部大臣,孔、耿、尚,外藩蒙古貝勒及滿蒙漢文武官員齊集。多爾袞捧滿字表、巴達禮捧蒙字表、孔有德捧漢字表各一道,率諸貝勒大臣文武各官赴宮門跪下。
之後就是一系列繁複的禮儀活動。之後決定選擇吉日四月十一ri舉行登極大典。屆時正式祭告天地,受「寬溫仁聖皇帝」尊號,建國號大清。從此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清朝誕生了。皇太極下令國中之人皆稱滿洲原名,禁止稱諸申,一個少為世人所知的滿族因而擴大為舉世聞名的中華民族重要成員了。
皇太極的稱帝建國,不僅僅表現出其與明朝平起平坐的野心,而且在後金政權的完善上。也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的。
首先就是把後金四大貝勒議政的狀態完全廢除,增加了皇太極的中央集權。
皇太極即汗位以後,他廢除了三大貝勒按月分直的制度,削弱了諸貝勒的特權,使自己任命的官吏發揮更大的作用。把後金貴族議政制,改變成為皇太極獨斷的官員任命制。在所有的人都不能和他爭衡的情況下。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為此。皇太極也對挑戰他權威的行為進行了大力地制裁。例如:在其稱帝前半年,代善和哈達公主曾有輕視他的舉動,皇太極大怒,召集諸貝勒大臣,讓他們「別舉一強有力者為君」,靠了他們的跪請。才出朝聽政。
而對於其他怠慢皇太極的行為,他也分別做出了剝奪牛錄、削爵等處罰。等到崇德年間,就再也沒有後金貴族敢向皇太極的權威挑戰了。
而其中做的比較好的就是多爾袞。他對皇太極的態度是萬分恭敬,從來不敢失去禮儀。以致於最後多爾袞的地位節節高昇,逐漸升到了滿清貴族中,僅次於皇太極的地位。
皇太極當然知道多爾袞是對其一脈最有威脅的人物,可他依然給予多爾袞封賞。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皇太極是一位很成熟的政治家。萬事處置都不是出於自己的好惡,而是遵循著規矩來。當然,皇太極的成熟給後世影視劇的編導帶來了很大的福音,因為多爾袞和大玉兒的故事,給予了他們極大、極大、極大的想像空間。
其次,就是滿清建立了完整的國家政治體系。
滿清入關前雖然沒有內閣的名稱,但是皇太極統治下的大清已初具內閣性質的內三院。雖任職者均為大學士、學士,但分工更明確了,有的負責編考歷史,有的起草敕諭及註釋古今政事得失,還有的向皇帝進講。崇德以後內三院的大學士、學士們對皇太極的決策有了更大的影響。
此外,在機構設置上也作了相應的改革和進一步完善。皇太極對議政王大臣會議這個機構作了調整,議政王大臣會議從此有了固定的程式,也更成了**主義皇權的工具了。
皇太極又成立了都察院,給他們稽察一切官員的大權。為了處理蒙古事務曾設的蒙古衙門,現改為理藩院。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構成了有名的八衙門。
皇太極更定八衙門官制,每衙門只設滿洲承政一人,以下酌設左右參政、理事、副理事、主事等官,由二等變成五等。這就強化了以他為首的國家統治權力。
第三就是完善滿清的軍制。
皇太極的統治還繼續利用了八旗這個軍政合一的組織。他使八旗通過變革越發充滿生機。而八旗旗主的很大一部分權力,也被皇太極逐漸剝奪了。
為此,皇太極做了兩個重要的步驟:
一是對滿洲八旗不斷補充新的成員。皇太極對黑龍江等地多次用兵,帶來大批少數民族加入滿洲共同體,被稱為「伊徹滿洲」,即新滿洲。皇太極把新滿洲編入八旗。由於這批少數民族大多數處在漁獵氏族的時代,他們還保留著很強的野性,所以很快成為了滿清軍隊的主力。
二是完善和擴大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尤其是蒙八旗和漢八旗都是由皇太極直接指揮的,這又增強了皇太極在滿清之中的軍事地位。
這種擴大滿洲八旗和建立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既增強了滿清的武裝力量,也對滿蒙漢的廣大人民實行了深一層的控制。尤其是為了奪取全中國統治權,皇太極創立的漢軍八旗有著重要意義。
第四是內政的完善。
為使國家統治久遠,皇太極雖沒有改變掠奪財富的手段,但卻更注意發展本地區的生產了。他稱帝后立刻把保護土地牲畜作為法典規定下來。以後幾乎每年都把督促耕種作為重要活動,一再強調搞好農業生產。
所以在此後,滿清的糧食就不太缺乏,這與這種努力是分不開的。而且滿清的手工業生產也大有進步,再加上俘掠了大量明朝的工匠,所以滿清的軍事裝備,農具家用器物的生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使得滿清逐漸地可以做到自己自足了。當然,可以做到不等於會去做,滿清那種搶掠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
此外,皇太極還大力發展商業貿易,在境內有之,與明及朝鮮也均有之。而在這種貿易活動中,晉商的八大家迅速地發展壯大。他們源源不斷地給滿清「輸血」,而且把關內大明的情報也告知給了滿清,晉商八大家為了財富都成為了令人不齒的漢奸。
而且皇太極的民族政策做的也不錯。在他的統治下,雖然不再發生大批漢人被殺,或漢人投毒、攔路劫殺等反抗事件了,但皇太極卻仍然注意緩和滿清的社會矛盾。他命令臣下做好「養人」的事情,尤其是對新掠取或來降的滿洲、蒙古、漢人做好安置。
皇太極更下令把從前哈達、葉赫、烏拉、輝發和蒙古諸部所接受的明朝敕書全部收上來燒掉。以此表明從此他們都是清朝的臣民,再也不能對明朝存在幻想了。
應該說,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源自於皇太極的滿清民族政策是做的較好的一個,有很多民族政策甚至沿用到了現代。但說句題外話,不管怎麼說,被異族統治,後腦掛上一根大辮子,這總讓筆者感到十分的反感。
最後就是皇太極為滿清制定的爭霸天下戰略了。
皇太極的設想將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統一東北;第二步擴大到黃河以北;第三步才是統治全中國。而這時候,滿清其實已經從第一步向第二步跨越了。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其實在二戰中,日軍侵略中國的戰略是與皇太極驚人的相似。無非是在盧溝橋的時候,中**隊開始奮起反抗,引起全面抗戰了。
我們更能夠發現,皇太極所做的一切,與吳世恭在汝寧軍中所做的相當類似。而吳世恭怎麼樣也是位穿越人士,他能夠從現代的教育和資訊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皇太極竟然可以媲美和超過多了二、三百年知識的吳世恭,這不禁讓人感歎:皇太極真是雄才大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