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改寫大明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五章名將輩出 文 / 暮雨冰雪

    九月四ri,這一段時間可以說,大明朝廷迎來最為穩定的時刻,在崇禎上台之後,真的從來沒有這樣太平過,讓大家甚至以為這是太平盛世的時代。

    八月初五這天可以說是大明的轉折點,楊嗣昌雖然著重招降義軍,但是結果卻是讓李自成破口大罵,由他派出的使者,可以說是灰溜溜的跑了會來,這讓楊嗣昌在朝廷當中成為笑柄,楊嗣昌心情當然可想而知,與那些言官一合計,既然軟的不行,咱麼就來硬的,把他們打怕了打服了,那他們還不乖乖投降,楊嗣昌也是個精明的人,一轉眼就知道這非常可取,當即向崇禎建議,調河北右參政盧象升為宣大副總督,兼山西軍務,這倒是讓崇禎很快就同意了。

    盧象升少年時愛讀兵書,喜習騎射。明天啟二年進士,後任大名知府,當時,許多地方為了諂媚魏忠賢,紛紛為其建造生祠。大名府也有官員倡議籌建,請盧象升參與,遭到拒絕。在大名府他平抑了多起冤獄,嚴懲了惡霸、貪官,吏治為之一新。皇太極帶兵兵圍běijing城的時候,他二話不說募兵萬人,日夜不停趕往běijing城,就連劉明遠也是在他之後,才到達běijing城,běijing城一戰,盧象升受到崇禎嘉獎,官進右參政,命他整治大名、廣平、順德三府兵備,盧象升到了這裡,不到三個月,把部下訓練成一隻強兵,人稱天雄軍。

    此次調任盧象升可以說,真是了不得的英明之舉。而盧象升也沒令人失望,在山西總兵左光先岌岌可危之際,盧象升先是帶兵到達宣大兩府,二話不說直接打開軍備,開始招募新兵,短短兩日招募新兵三萬之後,帶著部下天雄軍十萬,迅速開往山西,而他到達山西,卻兜了一個大圈子,繞到張獻忠大軍後方,趁天黑之際,用詐兵之計,破的張獻忠大部隊,一路上追擊張獻忠數百里之遠,從而解除了山西之圍,同時在張獻忠逃跑之後,更是會師左光先等人,再次與李自成大軍進行決戰,擊退李自成數十萬大軍,此一戰讓山西叛軍膽寒,盧象升大明傳遍山西一帶,更是讓崇禎高興不已。當即命他為山西、宣府、大同總督兼理糧餉。

    而張獻忠看到李自成敗退,毫不猶豫跑會了四川老窩,正巧秦良玉回川的兒子馬祥麟前後夾擊,在夔州打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自此一戰義軍的苗火算是打壓下來。

    秦良玉此人是位女子,但是這位女子在明朝可是響噹噹的人物,歷史上遂與她的評價不可謂不高,也是歷史上正式被當朝皇帝冊封為女將軍的。

    萬曆二年正月初二申時,良玉出生於一個歲貢生的家庭。她自幼深受忠義家庭「執干戈以衛社稷」的思想影響,從其父秦葵操練武藝,演習陣法,顯露出一般女子所難企及的軍事才能,素以「饒膽智、善騎射、熟韜略、工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稱著於世。幼年時代秦良玉就樹立了一顆掌軍掛帥的雄心。秦葵曾對她說:「惜不冠耳,汝兄弟皆不及也。」她答道:「使兒掌兵柄,夫人城,娘子軍不足道也」。

    萬曆二十三年嫁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為妻,她激勵其夫並幫助馬千乘,在石柱建立了一支「戎伍肅然」為遠近所憚的白桿兵。

    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與其夫千乘到播州,參加平定楊應龍叛亂之戰,扼賊鄧坎。「女將軍」的稱號遂傳開。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馬千乘因開礦事得罪太監邱乘雲,瘐死雲陽獄中。按土司夫死子襲,子幼則妻襲之制,秦良玉襲任石砫宣撫使。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後金兵入侵遼東,朝廷詔令徵兵援遼。良玉遣其兄邦屏、弟民屏率五千白桿兵先行,接著自統jing卒三千與子祥麟趕赴遼東戰場。邦屏、民屏率兵抵遼陽後奉命鎮守瀋陽西南渾河附近。

    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後金兵圍困瀋陽。邦屏等奉命馳援,兵至渾河,悉瀋陽失守,眾軍同仇敵愾,「白桿兵」一馬當先,勇渡渾河。在橋北結營未緒,即遭敵四面襲擊,與友軍以萬餘人抵敵數萬人,殺敵數千人。惡戰中敵主力趕到,明軍寡不敵眾,邦屏率部英勇拚殺,和士兵千餘捐軀沙場,民屏身負重傷突圍脫險。史載此次血戰為「遼左用兵以來的第一血戰」,四月,秦良玉親統jing卒三千北上,鎮守榆關在附近與後金兵遭遇,激戰中,祥麟目中箭,尤拔矢逐賊,斬獲如故,敵驚退,被軍中譽為「趙子龍」、「小馬超」。朝廷聞報,熹宗御賜「忠義可嘉」匾額,並賜良玉誥命夫人,進二品服,並命良玉回川再徵兵二千赴援。

    同年(1621年),九月,永寧宣撫奢崇明叛,適逢良玉回川,奢遣使結盟,良玉斬使留銀,轉戰chongqing、成都和瀘州等地,收復新都。

    天啟二年(1622年),白桿兵解成都之圍。回師克二郎關、佛圖關,復chongqing。命封夫人,賜誥命,復授都督僉事,充總兵官。

    天啟三年(1623年),秦良玉打敗永寧奢崇明軍,平定全川;同年平定「松藩叛亂」。

    崇禎京城被圍,永平四城失守,畿輔震動,詔天下勤王,各方將領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獨秦良玉慷慨誓眾,率翼明捐資濟餉、裹糧率師,晝夜兼程,再次馳援京師。與當時劉明遠會面,在劉明遠的計策下,大破清軍。皇帝優詔褒美,封為都督同知,掛鎮東將軍印。召見平台,賜彩帛羊酒,並賦四詩旌其功。之後返回四川,但是其部下馬祥麟、張鳳儀、秦翼明留守京師。馬祥麟為秦良玉之子,張鳳儀為馬祥麟之妻,秦翼明為秦良玉之兄。

    此次大破張獻忠大軍,可以說秦良玉功不可沒,真乃大明第一女將軍。

    而在張獻忠,李自成並不好過的同時,浙江鄭芝龍卻干的生龍活虎,先後聯繫大量造船工人,建造數桅大船,另外有聯繫到弗朗機人,購買三艘弗朗機船隻,其中一隻作為船工觀摩仿造,另兩隻船隻則用於平常訓練,在倭寇海盜再次攻打福建,鄭芝龍帶領大明第一海軍,開著數百艘戰船,追擊敵人千里海域,可以說這是大明崇禎時期,第一次出海作戰,這一場戰役的意義們可以說影響深遠。

    在大明數位名將出手,倒是讓大明岌岌可危的大樓,再一次有了支柱,緩解了不少助力,但是劉明遠還活著的消息,卻被有心人悄悄攔截,甚至邊關有的將領已經慢慢猜測,是否崇禎已經開始排斥劉明遠,要不然為什麼不派人接回這位一字並肩王。但是在京城高坐的崇禎,真的是不知道劉明遠還活著的消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