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改寫大明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四章各地起義 文 / 暮雨冰雪

    這半年的發展,已經讓劉明遠在草原上,有了一定的勢力,他也先滿意足的想要過著,這平淡由溫馨的日子,整日與妻子們相伴,又多了個小女兒的伴隨,每天到部落走走體察民情,然後再回到城主府看看政務,下午去趟軍營檢查他們的訓練,剩下的時間就回到家中。這種ri倒是讓劉明遠每天有事可做,可是接下來的兩個月,卻讓他心中不由擔憂起來。

    崇禎三年五月七日,這天開始山東等地,爆發又一次的起義,雖然很快被鎮壓下來,但是卻讓人們苦惱起義之火不斷,山東本來在劉明遠處理之後,已經安定下來,而且上任官員很在乎劉明遠給他們的建議,那就是修理河道引水各地已結旱災,可是自從山東省布政司方剛調離山東,事情就發生轉變,新上任的就是周延儒的侄子周學斌,周學斌上任之後,先是幫助周延儒吞併山東大明金行,看到自家叔伯可是敢於劉明遠作對,這膽子就開始大張了,先是停止引水修渠,把這筆費用直接揣進腰包,然後開始把山東的糧草賣給商人,這下子山東省可是大怒了,甚至群起向朝廷狠狠地參了一本周學斌,周學斌也因此被自己的叔伯,狠狠地大罵一頓,把他調離旁出,但是那些參本卻被周延儒從中攔截銷毀掉了。

    周學斌雖然調走,但是這次他去的卻是河南,而山東的錢銀糧草都被他帶走了,讓山東新上任的官員簡直是有苦說不出,老百姓再一次生活在水深火熱,自然也就再一次揭竿造反了。周學斌猶如蝗蟲般的掃過河南,所用手段和山東一模一樣,完事後拍拍屁股走人,接著禍害下個行省,就這樣下來,他走後的地方起義紛紛開始,所造反的行省多六個,這是大明自開國以來,從來沒有的事情。

    山西,山西,山東,河南,湖廣,四川造反之地,只有一個湖廣他沒有去過,可見他禍害的能力,就這樣第二次明朝大型起義,就這樣被一個小人物挑了起來,等事情被崇禎知道,沒把崇禎氣死,歷經一年的時間,沒想到剛剛評定的戰事,竟讓這個禍害鬧起來了,崇禎真的氣的七竅生煙,下旨追查此事的時候,周學斌已經自殺,對於周延儒崇禎倒是不好強加處罰,畢竟要株連九族,這位周內閣就要牽連進去,再加上朝中大臣紛紛勸阻。崇禎也只好下令,撤銷周延儒的一切職務,打發他回老家了,並且從今往後再也不能踏進京城一步。此等處罰看似比株連九族要好,但是對於一位官居朝廷的大員,卻是十分苛刻了,這等於斷送周延儒今後的官路,一點希望都沒給他留,溫體仁倒台死掉,周延儒倒台離去,楊嗣昌終於等到了今天,他被皇上下旨進了內個,終於達到今天的地位,他卻發現原來自己,並沒有成功,因為與溫體仁、周延儒不同的是,現在朝廷還有一人能與他抗衡,那就是接替自己的兵部尚書盧象升,盧象升其實並不應該登上此位,因為這人與劉明遠上任的時候很像,劉明遠就是在各地起義不斷的時候,被崇禎啟用,從而開始一段大明傳奇的經歷,為崇禎辦了很多敢想卻未能辦的事情。而盧象升也是這樣,山西叛匪不斷他去了,在很短時間內就解決了,之後聯合四川秦良玉等人大敗張獻忠,自此叛匪傷筋動骨,已經翻不起什麼波浪來,之後去遼東足足大半年的時間,為讓清軍踏入一步。

    這時候崇禎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盧象升,所以一道聖旨召盧象升進京,兩人徹夜長談一晚上,盧象升見到崇禎問話,只有一個字:「戰。」

    崇禎又問:「什麼意思?說的細緻一些。」

    盧象升接著回答:「對內而戰,對外也得戰。」

    崇禎低頭想想又問:「你準備如何而戰?」

    盧象升這時候喝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接著道:「臣,在內心只佩服一人,當屬一字並將王劉王爺,那時候在大明岌岌可危的時候,他一人出馬,僅僅帶領錦衣衛、西廠不到萬人,平定陝西、山東、河南、南京四地匪患,可以說王爺功不可沒,其後不計個人安危,深入清朝復地收復廣寧衛,雖然葬身廣寧,但是他卻為我大明收復關寧防線,可以說沒有關寧防線,就沒有如今對清軍有力的防禦,我大明處境將受到清軍的威脅。而那時候王爺提出的對內戰,對外先守後攻,是因為王爺知道,清軍實力很強,我大明軍衛兵士不敵也,但是這半年來我在遼東大力訓練兵士,戰力已經於清軍持平,可以為之一戰,對內只是蝦兵蟹將,平定他們只要聯合幾人,必定輕鬆平定他們,所以臣才說,對內而戰,對外也得戰,只有我們用戰爭擊敗敵人,才能讓他們俯首稱臣,才會徹底的歸順我們大明。」

    崇禎聽完與劉明遠之前的話對比,倒是覺得盧象升所說,還真的有那麼一點意思,當即下旨讓他擔任兵部尚書,封他為平匪大將軍,讓他總領六省總兵平定匪患。

    盧象升當晚告辭離去,直奔山西省,因為他知道山西乃是京師之門,雖然山東、河南也很重要,但是他知道那兩個地方一時半刻,也鬧不出來多大花樣,只有一個人能對大明產生威脅,那就是李自成,只要擋住李自成,那麼其餘部眾皆可退也,他想的是很好,但是真的能讓他如願麼?到了山西盧象升在短短半個月就平定山西匪患,接著趕往河南,本以為山西就此沒事,但是他錯了,錯的太厲害,他不知道劉明遠用的可是釜底抽薪的計劃,要不是崇禎多次催促,他不可能以武力解決,而當時劉明遠還有一個比較有力的的身份,那就是待皇上巡視四方,這個身份對於劉明遠可是十分有利的,這讓他可以直接插手四省政務,而且可以總領四聲軍衛,而且劉明遠先做的是解決黎民百姓的生計,對於那些頑劣拒不投降的叛匪,才行使用兵伐之,可以說這點對於平定匪患,乃是上上之計釜底抽薪,要不然根本就解決不了事情,而盧象升恰恰就是犯了盲點,想要只用戰爭征伐,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這就造成平完一地匪患,那麼大軍剛離開,起義又開始出現,這讓他四處奔走好不心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