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改寫大明

大道小說網 第144章利器出擊 文 / 暮雨冰雪

    看著各部大軍離開,劉明遠才回身與程普說道:「大哥,看現在的四軍如何?」

    「賢弟,現在四軍已經成為一支鐵血大軍,沒想到短短半年不見,你竟然把四軍訓練的如此摸樣,大哥真是佩服。」程普由衷的說道。

    「嗯,這幫小子也不是讓人省心,現在雖然看似韃靼草原十分平靜,可誰知道這平靜的波瀾之後,是怎樣的狂風暴雨,我不得不提前準備。」劉明遠道。

    「怎麼了賢弟,是不是要發生什麼事情?」程普急忙道。

    「走吧,邊走邊說。」劉明遠與程普邊走邊聊,把這一段時間的事情,紛紛與程普說道。

    五位商隊的首領已經全部回到懷明城,現在商隊已經走入正軌,所以五位倒是可以回到懷明城坐鎮就行。可是就在上個月,商隊傳來消息,幾個消息讓劉明遠不得不謹慎對待。

    其一就是皇太極上次兵馬損失太大,經過四年多的發展,皇太極兵力倒是有所恢復,再加上這當中不少明將投靠,倒使得他現在兵力恢復元氣,還有大明議和給他帶來的錢銀與糧草,這讓他平靜的內心,再掀起很大的波瀾,那就是在對草原用兵。

    此時清朝兵力大約達到二百七十萬之多。雖然兵力上有所減少,但是皇太極卻重新的打造了滿漢八旗,這十六支部隊可以說現在戰鬥力十分不錯,可謂精兵強將,看來他這一段時間隱隱不出,也是和劉明遠打著一個主意,工yu善其事,必先利於器,這句話倒可以代表兩個人的心聲吧。

    皇太極與劉明遠說來有一定的相似,不得不說兩人有一定程度的默契。這四年來皇太極從未在對草原出擊,而劉明遠也不敢向清朝侵佔一步,兩人心中都清楚,要是那個時候交戰,兩人誰也討不到一點好果子。劉明遠在草原改革,而皇太極也在大力整治清朝內部,同樣的結果就出現了,只不過劉明遠這邊是自願融合,而皇太極卻是以強硬地手段,讓投靠他的所有人被逼融合在一起,當然這點他還是有所分寸的。劉明遠整頓軍隊訓練強兵,而皇太極也沒閒著,從新組建滿漢八旗,讓滿漢八旗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大的程度讓滿漢兩族很好地融合一處。劉明遠大力之處農耕,是草原糧食不斷積累,現在聯盟可以說自給自足,只有少部分是從大明進購,也是為積累糧食所用,而皇太極也大力支持畜牧業,從新組建數個馬場,為自己大軍的戰騎做了準備,而且同時支持漢族人口在清朝從事耕農,這樣糧食雖然沒有達到自給自足,但是也算大有改善。不得不說兩個人打的主意出奇相似,都是想修生養息以待來日再戰。

    其二那就是沙皇一方面,沙皇一詞源於中亞古國對國王的稱呼沙阿,波斯帝國皇帝的正式稱號眾王之王。後保加利亞君主西蒙大帝自稱沙皇,其詞源即來源於沙阿,是為沙皇的最早使用,沙皇相當於國王而非皇帝。

    而此時的沙皇是指的沙皇俄國,在中世紀的俄國,沙皇這個稱號指最高統治者。早期俄羅斯人認為拜占庭帝國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是宇宙的中心。俄羅斯人尊稱拜占庭的君主為「沙皇」,而認為俄羅斯的大公們是拜占庭沙皇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們也稱呼舊約的人物為沙皇。

    13世紀,蒙古韃靼人的駭人聽聞的統治,加上強盛的蒙古大汗娶了拜占庭的公主為皇后,使俄羅斯人轉而尊稱蒙古大汗為「沙皇」,俄羅斯大公即又是蒙古「沙皇」的大臣了。但隨著蒙古人的衰落,俄羅斯人不樂意再尊稱蒙古大汗為沙皇了,但始終不敢正式自稱沙皇。

    1547年1月16ri,莫斯科大公國大公伊凡四世發表了重要講話,將大公升格為沙皇,國號即被稱為沙皇俄國,伊凡四世打破了對沙皇的一切權力限制,領主政體改為了沙皇**政體,於是伊凡大帝成了第一位沙皇。

    此時統治沙皇的人就是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米哈伊爾可以說是個傳奇的人物,他能成為俄國沙皇,並不是因為他自己的意願,而是被當時全俄縉紳大會選舉的結果。

    米哈伊爾當時還是一個16歲的少年,此前名不見經傳。如果按照家譜算起來,米哈伊爾也可以算是皇親國戚,和留裡克王朝有些淵源:他是伊凡雷帝的第一個妻子,也就是皇后阿納斯塔西婭的侄孫。此外,羅曼諾夫家族在俄羅斯內憂外患交迫的「混亂時代」也因為大義不屈的舉動贏得俄羅斯人的愛戴,獲得一定的聲譽。當年戈東諾夫強行把米哈伊爾的父親,也就是費奧多爾·羅曼諾夫強行送進修道院,當了教士,改名為神父菲拉列特;後來偽季米特裡二世又把菲拉列特神父掠走,任命他做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在波蘭被米寧和波扎爾斯基起義軍趕出莫斯科後,菲拉列特大牧首拒絕與波蘭國王西格蒙德合作,在民族利益上不作絲毫讓步,遭到波蘭軍隊逮捕並被長期關押。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狀態下,米哈伊爾十分不願意登上沙皇之位,因為他知道那可是燙手的山芋,一個不好自己就會丟掉性命,在這種情況下,莫斯科來的使者們苦苦勸說,反覆闡述米哈伊爾必須做沙皇的理由,不外乎是已經傳詔四處,全國臣民均宣誓效忠完畢,木已成舟,若逆民意而行,必遭天譴等等。

    米哈伊爾實在不願做這個沙皇,因此而引來殺身之禍,於是提出各種苛刻的條件,再三托推。沒想到無論米哈伊爾提出什麼條件,莫斯科使團一概應允。軟磨硬泡之下,米哈伊爾無奈,只好被人架上沙皇位子。

    米哈伊爾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能力治理國家。他本人性格軟弱,沒有duli人格,對母親和身邊近臣的話言聽計從,根本不具備一個統治者所應有的意志力。這樣儘管米哈伊爾名義上是沙皇,但實際上大權被掌握在朝中的大貴族們的手中。

    米哈伊爾登基後,朝中大貴族們不遺餘力地開始平定俄羅斯內亂,對外則試圖通過談判歸還被外敵佔領的國土。俄羅斯先是同瑞典進行了長期談判,兩國終於在1617年簽訂合約,瑞典將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等五座城市歸還給了俄羅斯。但是作為交換,俄羅斯被迫將環繞芬蘭灣的亞姆、伊萬城等五座城市割讓給瑞典,實際上是切斷了俄羅斯通向波羅的海的通道。為形勢所迫,俄羅斯不得已簽訂了這個條約,失去了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

    俄羅斯同波蘭的關係更為複雜,不可能採取對待瑞典那樣,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根本原因在於波蘭不承認米哈伊爾是俄羅斯的沙皇,堅持應該讓波蘭王子弗拉迪斯拉夫做沙皇。俄羅斯試圖勸說南方的克裡木汗國和土耳其援助俄羅斯,共同進攻波蘭,但是這一計劃沒能夠得以實現。米哈伊爾曾發兵斯摩稜斯克,軍事行動也以失敗告終。

    1617年,西格蒙德三世派弗拉迪斯拉夫領兵,前來攻打莫斯科,想要以武力奪取俄羅斯沙皇寶座。

    此時也是崇禎六年六月,米哈伊爾雖然是名義上的沙皇,但是卻是各大貴族掌握手中的兵力及政權,波蘭這次凶狠狠的對俄國開戰,雖然各大貴族集中兵力抵抗,但是也有不少不看好這次戰爭的貴族,就是這些人對劉明遠產生極大的威脅,因為他們的逃跑方向,正是向南而來,據估計很有可能對韃靼草原有很大的威脅,這就不得不讓劉明遠慎重對待,因為這些沙皇俄國的人,可是各個凶殘無比,基本這次來了,就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了,這對於韃靼草原並不是件好事情。

    一方面是清朝皇太極的蠢蠢欲動,一方面是來自沙皇的侵略,這讓劉明遠也大為頭痛,可以說自己面對一個敵人還好,兩個加一起,劉明遠真的沒有勝算。

    聽完劉明遠說完,程普才知道為什麼劉明遠對於沙皇這樣重視,原來就是怕腹背受敵,自己這個腦袋真的沒有好辦法,不由也為劉明遠著急,但卻無可奈何。

    兩人此時已經回到城主府,進到前廳兩人坐下,程普開口道:「賢弟,這件事情,我還真的沒有什麼辦法,和人交手打仗你大可交給我,再說也不必多慮大不了我們就戰,沒打過誰知道什麼情況,實在不想我們就先出手,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大哥不懂軍事,但是卻為知道先下手為強的道理,而且打群仗就是要抓住一個,先打死他讓旁人感到你的凶狠,那麼才有機會擊敗其他人。」

    劉明遠聽完程普說完,眼睛不由微微一亮,對呀現在皇太極雖然有所動作,但是不也沒有直接出兵麼?倒是沙皇那批外逃人員是個禍害,當務之急還是要解決他們的好,想了想不由心中有所定計,開口說道:「大哥,還真別說,被你這麼一說,小弟才醒悟過來,恩謝過大哥,我這就去準備佈置一下,等一會在於大哥聊那件事情,稍等小弟片刻。」

    說著就往外走,程普不知道自己一番亂語既然點醒這位賢弟,還真是好奇劉明遠想到什麼好辦法,不由起身說道:「賢弟,要是我不影響你,我倒是可以跟著去看看,怎麼樣?」

    看著程普好奇的樣子,劉明遠笑笑說道:「大哥說的是哪裡話,本以為大哥一路回來想必累了,沒想到大哥還是精神奕奕的,那就和小弟同去將軍府,看小弟如何佈置的吧。」

    說完二人一同向將軍府走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