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改寫大明

大道小說網 第150章岌岌可危 文 / 暮雨冰雪

    崇禎六年八月十八日,皇太極集結百萬大軍屯軍與高台堡,讓大明大為震驚,這也讓崇禎大為著急,隨即命熊文燦任命遼東總督,以抗清軍攻勢,同時調令各部大軍三十萬,隨即支援山海關。熊文燦本來受傷在家療養,現在已經沒有大礙,看到大明如此內憂外患,心中不慎著急,再接到崇禎命令下達之後,連夜帶領大軍奔赴山海關去了。

    此時楊嗣昌本來就因為督戰各軍不利,致使他的計劃根本沒法施行,本來想借助當今聖上,壓迫各軍聽從命令,可誰知清軍這一插足,更是讓崇禎下令抽調部分大軍,而這一部分大多數則是他的鐵桿支持者,這樣他下達的命令如同虛設,更加無法指揮全軍。

    崇禎八月二十三日,張獻忠帶領部眾三十萬,攻破襄陽殺襄王朱翊銘,一時之間朝野大驚,楊嗣昌更是聞之後大病不起,剿匪明軍一時之間失去領導人,被義軍各部大敗,致使李自成連克江北,河南等地,又入陝西,在寧州擊殺明副總兵艾萬年等。旋在真寧再敗明軍,迫總兵曹文詔自殺,自此一役之後,李自成重新掌握陝西全境,同時再次分兵一路進兵河南,向南進攻,以和張獻忠部合力夾擊明軍,明軍剿匪大軍一時之間被圍湖廣、河南一帶。而李自成親自帶隊一路向北,直攻河南開封。

    崇禎聞之襄王被賊寇殺死大怒,責令楊嗣昌督軍不利,令楊嗣昌回京受罰,其目的也是在保護楊嗣昌而已,但是楊嗣昌本就重病在床,等到黃門小斯告知他之後,楊嗣昌一時之間憂思大作,連吐數口血塊仰天道:「臣無臉再見聖上,襄王之死雖然聖上未能歸罪與我,但終究難辭究責。」隨即倒床不起,第二日身亡。

    崇禎聞之後十分可惜,但也算給襄王之死,有了個交代,面臨如此戰事,崇禎下令熊文燦為兵部尚書一職,總督遼東清軍戰役。遂令在獄半年的孫傳庭釋放,再度起用孫傳庭為兵部右侍郎。崇禎親臨文御殿詢問孫傳庭有關鎮壓起義軍的方略,並設宴款待,為他壓驚,熊文燦隨後速命孫傳庭率禁衛軍馳援開封。

    孫傳庭在主持陝西軍務期間,不斷擴充自己的軍力和糧餉。西安周圍原屯積軍隊2.4萬,田地二萬餘項,後來田地都歸屬於豪門,兵丁只是虛設在花名冊上。孫傳庭接管這裡後,經過治理,得士卒1.1萬,年收稅計銀14.5萬兩,米麥1.35萬石。

    為盡早徹底剿滅農民起義軍,明廷採納了兵部尚書楊嗣昌的「四正六隅」的全面圍剿方略(又稱「十面埋伏」),並為完成此計劃增兵12萬,加派軍餉銀280萬兩。但是,孫傳庭對此持有異議。他認為:因軍兵屢戰,多經潰乏受挫之苦,況且連年征戰,民力疲竭,此舉未必能收到預期效果。由於孫傳庭料知他的計劃不會被採納,便著手清點私產,得銀兩4.8萬,並招兵買馬,自辦圍剿所需的人力及資財。當明廷彙集各處上報的招兵募馬的數額時,唯獨孫傳庭的奏疏未送到。素與孫傳庭有隙的楊嗣昌於是乘機發難,抱怨朝廷的軍法在陝西竟行不通。孫傳庭對此上疏申辯道:「使臣如他撫,籍郡縣民兵之上,遂謂及額,則臣先所報屯兵已及額矣。況更有募練馬步軍,數目逾萬,何當不遵部議。至百日之期,商、洛之訊守,臣皆不敢委。然使賊入商、洛,而臣不能御,則治臣罪。若臣扼商、洛,而逾期不能滅賊,誤則事者必非臣。」

    孫傳庭折衷了兵部「堵截正面,固守商洛」的議定,派重兵扼守商洛一帶的戰略要地。當大天王率領的起義軍進襲慶陽、寶雞時,孫傳庭迅速回師在合水將其擊敗。過天星、混天星的起義軍從徽,秦等地經鳳翔將通向澄城時,孫傳庭指揮其部分五路合擊該起義軍於楊家嶺、黃龍山一帶,捕殺二千餘人,又在鹿州以西、合水以東的方圓三、四百里的深溝峽谷內採用分兵堵截,機動設伏的戰術再敗起義軍,並打退了馳援陝西起義軍的馬進忠、馬光玉所率領的宛、洛之部後,又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闖王李自成部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僅以18騎兵突圍而走。至此,陝西境內的起義軍幾被鎮壓下去。

    可以說孫傳庭在剿滅反賊功不可麼,但是因為他極力主張以戰平敵,正好與楊嗣昌的思維相反,在半年前因為做戰不利,被楊嗣昌拘捕入獄,好在熊文燦等人說與,在壓他在獄中思過,此事得到崇禎的重用,不得不說熊文燦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

    不敢怎麼說孫傳**位了,那麼就代表以前的議和手段,在崇禎這裡行不通了,其後孫傳庭督師各軍,從新組織兵力與反賊開始進行對抗,李自成與所帥兵馬十萬先在孫傳庭展開對決,對於這位以前的老對手,李自成深知自己不能力敵,只好捨棄開封,轉戰汝寧府,與張獻忠等人,在德安府與明軍展開對決,義軍以三十萬兵力的傷亡,大破明軍百萬,自此明軍開始逐漸退卻,再無可戰之力,隨即與九月七日,李自成帶領大軍兵圍開封府,孫傳庭聚集明軍殘部,與李自成部開始展開持久的消耗戰。

    張獻忠自德安一戰之後,帶領自己所率部下進攻武昌,另有數部義軍在各地與明軍展開對決,大明一時之間岌岌可危,平賊將軍左良玉此時帶兵支援武昌,因為在楊嗣昌指揮中心,左良玉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此時崇禎為了能盡快消滅起義軍,容他戴罪立功,左良玉本來已經下定決心,與義軍開戰,不了張獻忠在武昌城南設計,使得左良玉數十萬大軍死傷無數,自此再無可戰之力,隨後張獻忠佔領武昌,揮師直奔長沙,長沙知府攜家中老小投降,自此湖廣大部分之地落入張獻忠之手,張獻忠更是下令赦免三年錢糧,自稱大西王,立武昌為王城,一時之間眾起義軍紛紛投靠,張獻忠實力逐漸增長,開始對於長江下游開始進攻,一時間張獻忠部隊所過之處明軍紛紛投降,南京、江西、浙江三省盡被張獻忠騷擾,倒是為李自成牽制大部分的明軍。

    李自成和孫傳庭僵持半月之後,突然帶兵進攻鄭州,由於守軍失誤被詐開城門,李自成從容的佔領鄭州,隨後率軍疾行數日,到達大名府隨後攻克,接著帶兵北上,直指京師重地,一時之間朝廷人人惶恐,有的人已經開始慢慢逃往外地。孫傳庭急忙從後面追擊李自成大軍,但是為時已晚。

    崇禎六年十一月,遠在北方的劉明遠終於決定出兵支援京師,本來在一個半月前駱養xing已經到了,奈何聯盟眾人紛紛不願意讓劉明遠離去,劉明遠無奈只好駐留此地,與大家協商萬全之策,終於在十月十五日,才勸得眾人放行,但是劉明遠也無奈擔當了,韃靼草原可汗之名,而隨之而來的情報卻讓他大吃一驚,明軍的節節敗退,清軍的虎視眈眈,讓身在他鄉劉明遠也感到深深的無奈,但是此時已經由不得他思慮,隨即帶領黑狼、白鷹兩軍到達居庸關,已達到盡快到達京師,以抗李自成大軍,雖然劉明遠前生不怎麼知道大明歷史,但是也知道李自成就是最終導致大明滅亡的最終禍首,此時李自成要是戴軍進攻běijing,那麼想必崇禎一定會死,所以劉明遠幾乎日夜不停,趕往居庸關。

    居庸關又稱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餘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並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三關。此處關卡一般時候都是封閉狀態,並不是通行關卡,自崇禎上台清軍屢屢進犯,居庸關根本無人可以靠近千米之處,所犯千米之處皆備視為敵軍,對於這點劉明遠當然知道,但是此時為了盡快趕回大明也別無所選。好在現任居庸關總兵正是張浩遠。

    說來也是巧合,張浩遠在京城城衛所任職的時候,有劉明遠在自然過得很好,但是劉明遠一死,情況可就大大不妙,溫體仁倒台之後,周延儒上位對於劉明遠的人,當然不喜歡,但是張浩遠可謂兢兢業業,也找不出來什麼理由收拾他,就在這時候周延儒採用明升暗降,先是提拔了他當五營副都督一職,但是很快就以管理五營不當為由,把張浩遠提出了京城,派往了居庸關,居庸關這裡可謂是易守難攻之地,根本就不可能遭到敵人進攻,雖然安全無比,但是這裡也被稱為將士死地,到了這裡的將士,根本上不了戰場,沒有戰功那麼還能升職麼?所以來到這裡的將士基本就是廢人一個,再想聖上一步那可謂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張浩遠到了這裡,倒是沒墜了劉明遠的名聲。隨之開始整頓軍備,訓練軍勇衛兵,倒是讓居庸關的士兵換了大樣,可是在沒有軍餉沒有糧食的支援,再好的士兵也沒用,人家人本不鳥你啊,張浩遠一著麼沒有糧食,好我們自己中,這牛脾氣一上來,還正是讓他弄出成就來,直到現在居庸關沒拿過大明一糧一草,但是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了。在紅繡娘他們離開劉府之後,劉府開始四分五類,這小子當即收攏劉府眾人,把他們接到自己的居庸關裡面,甚至讓人在關中雕刻劉明遠的石像,每日拜祭從不落下,哪怕風吹雨打也從為斷過一天,這件事情被忠貞知道後,倒是被張浩遠的忠心所感動,隨即命人升他為居庸關總兵,又派人大加賞賜一番,這倒讓人不敢小視與他,自然也就沒有人找他麻煩了,這倒讓他太太平平的過著小日子。也算大明軍將中一位難得的清閒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