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秋蟬的春天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二章,頑固的陳舊體制 文 / 劉長壽

    第三十二章

    1,頑固的陳舊體制

    田雅琴通過不限努力最終贏來了一場時代的改革春風,面對挑戰和勇往直前,是機遇、壓力把她文雅的笑臉吹拂得更有生氣。

    昨天,她和王廠長交談之後,心裡有了明確的方向,準確的概念,把她勇往直前的信心裸露出來。是改革的時代給了她勇氣;又是時間使她思考的問題贏得了機遇;還是這個吹人奮進的時代使她明白應該怎麼去樣做。

    然而她相信她說的話是正確的,是勇者的格言。她說:「對於干一切忠於事業的人來說,都會有時間和空間的機會,當這種敢於拚搏的時代機會呈現在眼前的時候,而時間和空間又是拚搏者起步的迫切需要。」

    因而她信守這句話是她發自內心的聲音,此時她很高興,很激動,心頭有一股強烈的電感般的激情,迫使她的心跳得那麼利害,跳得咚咚地直響。然而就在這種時候,好像她的心真的快要蹦出豐滿的胸房,內在的力量支持她有能力去完成這項改革艱巨任務,也是七八零改革者拚搏的戰場。

    「田主任,今天我們要在你這裡開個碰頭會。當然羅,今天你是主角,和這些科管的大員們交流勾通,讓他們知道一些情況是好事,不是壞事。」張少先和趙秘書,還有調度室張建國主任,技術科副科長曾秋蟬,企業管理科李科長,原供科馮科長,財務科韓科長到了細紗分公司。

    張少先是試點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廠長是組長。張少先主管田主任細紗分公司的試點工作,這位老男人哥哥除了對雅琴拋情引鑒外,現在兩人是直線工作關係,重大問題有權向王廠長直接匯報。

    「細紗分公司今天就算成立了,企業實行經濟承包,引入竟爭機制,是為了改善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創造了必要條件,但承包本身不等於是解決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承包是改革開放的前奏曲,現代企業制度,是產權明晰,多種經濟形勢;股份合作等多種經濟為主體的市場經濟,才是現代企業發展的方向。

    「企業承包,加強管理,健全制度,嚴格紀律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現在要形成一種機制,使虧損部門自負其責。中國的改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穩步推進,割肉似的改革,對經營不善難以為持的企業可以破產,可以關停並轉,使承包兼併真正成為優化組合。南紡廠細紗分公司田雅琴同志接了第一棒,勇氣可佳,調度室張主任在調計方面要大力支持,為田主任開綠燈,生產技術科曾副科長,要在第一時間拿出技術數據,為田主任的生產經營保架護航。李科長和馮科長也不例外,韓科長手上是掌管真金白銀的大管家,資金支持少不了你,其它部門的協調工作由我去做,田主任,你給大家講講。」

    張少先瘦高個頭,戴一副金邊眼鏡,西裝領帶穿打在身上很是協調,四十歲不到頭上就長出了白頭髮。他干了五年副廠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和田雅琴第一次跳舞,就被她的純潔吸引著。他抽著煙,面前放有一個茶杯,不時瞟一眼田主任大膽的講話。

    田雅琴白皙的臉上點綴著青春的紅光,有點激動。她在心裡沉澱了很久的話,今天終於有機會說了。

    「謝謝張廠長給我這個機會。謝謝各位科長對我的支持。是的,既然我有這麼大的勇氣接第一棒,第一個人衝出來接榜,就有這個勇氣幹下去,哪怕是第一次嘗試權力和命運的挑戰,我也不怕。」

    田雅琴雖然話這麼說,要管理好**百人的細紗分公司,談和容易。

    「權力不可怕,命運被權力掌握著,又被權力壟斷著,只有把握著權力和命運的關係,才有可能成為使用權力的人。我對權力不可怕,我可怕亂用權力的人;因為我也是人,別人能夠幹得很好的事,我也一定能夠幹得很好,很出色。中國人不是有句諺語「泥人都是人做的嗎?」我同樣會把泥人做得有神采,有形象。也就是說各人的風格不一樣,奮鬥的方法就變成泥人的經驗。」

    雅琴說這句諺語,在坐的人都笑了。

    「田主任,現在技術科的工作重點就會放在細紗分公司,為你的改革服務。」秋蟬上任頭天,就和雅琴合作,處理的頭件事就是細紗分公司技術參數指標。

    張建國坐在秋蟬對面,兩人雖然沒說話,眼睛的情光突然碰撞出閃光的火花:「我是調度科長,不但要為雅琴的工作開綠燈,還會協調她的其它工作。不支持能行嗎?現在她是王廠長的開路先峰,是南紡廠的希望。」

    「張主任講得好啊!李科長,馮科長,你兩位不要拖改革的後腿。」張廠長看似一句玩笑話,卻是在敲打一些人的保守思想。

    「企管科按照王廠長報告裡的精神,轉變工作作風,轉變科室職能,為南紡廠的改革走在前面,全力支持田主任的工作。」李科長緊跟王廠長,而且是浮在水面上的浮油科長,專營猾頭,見風使舵,誰有利他就倒向誰一邊。當然這種人不會得罪人,也沒有人和他過意不去,一但靠山倒了他的使命也就結束了。

    「田主任,前面幾位都表了態,我馮剛只講一句話。細紗分公司的原材料隨時要,我會隨時送到。」馮科長有一群酒肉朋友,當然他的工作也離不開這些朋友。

    「好啊,一個和尚三個幫,一個泥人三個樁,有你們的支持,我和雅琴信心更足嘛!」張廠長說完哈哈大笑:「雅琴,繼續往下講。」

    雅琴想起一句話,不懂經濟規律的經理,不是個好經理。在改革的潮流中,一個人就好比一個分數,她的實際才華好比分子,而她自己好像是分母,分母愈大,而分數值就愈小。她就是一個很小的分數值,卻閃爍著光茫。

    「是的,以往的經驗告訴我,也許要經過一段很曲折的矛盾,也許要和某些人發生工作衝突。這是很自然的事,真理才能識別方向,也符合客觀規律。任何事情都有矛盾的鬥爭性,也有矛盾的主動性,改革是新生事物,它的鬥爭性是向陳舊體制衝擊,因此就可以說明這個關係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新的東西和舊東西總有區別,新思想和舊觀念又有區別產生,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關係,這種區別的產生在工作中循環,哪怕是最突出的代表,最典型的人物特徵,最終新東西會成立,舊東西要淘汰。

    「雅琴在一個典型的時代,是典型的代表,她親眼見證社會與社會變革的在現,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七八零後時代。她想,現實的生活就是這樣,開始是這樣,哪怕在現實生活中有種種限制,而這完全和她追求的目標是兩回事。她的根本目標是改革,和舊觀念進行挑戰——敢碰硬的承包頭。這些話不用她多解釋,往往問題的根本就是過多解釋帶來麻煩,拖長時間,影響全局。她告訴下面所有員工,規章制度會約束每個人,也會給每個人豐厚的回報,這就是她管理運作的簡單格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