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釋怒

大道小說網 四十三章 落寞 文 / 虛風

    正月三十,酉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夜空無星也無月,今夜是一個月中最黑的一夜。

    北城箭樓裡,張素元端坐大椅上,他知道今夜就是決戰的時刻,只要能挨過今明兩天的血戰,勝利就已在望,只要能挨到初二,離人雖悍不畏死,但士氣一而盛,再而衰的道理,離人即便再驍勇也不可能例外,慘重的傷亡也必將大大打擊他們的士氣,何況天上只要有一絲星月的光輝,大炮就又是收割離人性命的死神鐮刀。這個道理他明白,吉坦巴赤也不可能不明白,所以勝負必將在兩天內決出。

    戰時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有些完全無從預測,但有些是可以的,如吉坦巴赤可能藉著夜幕攻城,這種情況張素元當然不會遺漏。當初,炮營總管張明泰向他建議以城外的地形地物作為大炮發射的參照物時,他即提出了敵人若在暗夜攻城時的問題。

    根據張明泰的建議,張素元下令在四城邊上分別挖四個一米方圓、丈許深的圓洞,然後在洞中埋下特別為此燒製的圓缸。

    這種特別燒製的圓缸不僅形狀特別,而且材質也與一般的缸不同,當然,不論是形狀還是材質,選擇的標準都只有一個,就是監聽的效果,當初為了燒製這幾口缸,張明泰費了多少心力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後張明泰又奉令在軍中挑選了十六名耳音特好的士兵加以訓練。

    為了慎重起見,張素元又在來助他守城的武林高手中篩選了四位具有伏地聽音功夫的人負責監聽工作。戰前,張素元最後一次親自驗證監聽的功效,以確實到底可以達到什麼程度。驗證的結果讓他非常滿意,千軍萬馬的行動不管如何隱秘,只要抵達一定的距離就絕瞞不過監聽人的耳朵。

    張素元命他們務必要反覆訓練,以盡可能準確地從聲音裡確定離人的數目和大致的距離、方位。

    「稟大人,離人已經出動,現距城四里左右。」傳令兵躬身說道。

    「掛燈!」端坐在大椅上,張素元銳利的目光直射進漆黑的夜幕裡。

    隨著張素元的命令出口,各種顏色的燈號在城下並排豎裡的八根高桿上此起彼落,驚天動地的轟鳴也隨之開始搖撼著四野蒼穹。

    一顆顆炮彈在人群中炸開,成千上百的離人殞命。短暫的混亂過後,離人不再慌亂,甚至連吶喊聲都沒有,人人都只是潑了命般向前衝去。

    數十輛楯車接連重重地撞擊在城牆上,楯車前面探出的巨大尖刺深深地刺入城牆中,轟鳴聲中,城牆一絲絲龜裂。

    推車的士兵一震之後,就趕緊鑽入車中,但十亭又有七亭永遠留在了寧遠城下,他們都被城上如雨般傾下的滾木擂石軋成了肉泥。

    鑽進車中的士兵立刻扔下刀槍,拿起鍬鎬就開始發瘋般地順著城牆的裂紋挖城掏洞。

    車頂上一尺厚的木板擋住了滾木擂石,為挖城的士兵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但木板卻沒有擋住隨之而來的浸滿火油和裝滿火藥的棉被。隱身在城洞中的離人有的被燒死在往外逃的路上,但更多的死時手中依然握著鍬鎬。

    城上城下,箭如飛蝗;城下城上,命如草芥。

    不管生命如何殞歿,朝陽依然在升起的時候升起。伴著依稀的晨光,是戰場上裊裊的青煙,戰鬥依然在繼續,但離人已是強弩之末。

    城外的高坡之上,吉坦巴赤怒視著彈丸之地的寧遠,他在為將士的死亡而憤怒,他更為沒有攻下寧遠而憤怒,這是他的恥辱,莫大的恥辱。

    吉坦巴赤身後,是整裝待發的兩萬鐵騎,這才是他倚之縱橫天下的不敗雄獅,整整一夜,他們都在等待城牆塌陷的一刻,但這一刻他們卻一直都沒有等到。

    吉坦巴赤咬了咬牙,緩緩舉起天王杵命令道:「收兵!」

    離人潮水般退去。

    「范先生,接下來我們該當如何?」吉坦巴赤沉著臉向身邊的範文海問道。

    「該當如何?該當退兵。」範文海心中說道,但他卻不能這麼說,以前沒說,現在就更不能說,他知道吉坦巴赤不是問他別的什麼,而是問他如何攻城。

    攻城至今已有四ri,離人已至少有一萬五千人傷亡,在昨晚的攻城戰中,吉坦巴赤又死了兩個孫子和一個侄子,所以吉坦巴赤沒有碰得頭破血流,不到他無力攻城的時候是決不會退兵的。

    經過昨晚一夜的大戰後,在範文海看來,吉坦巴赤敗局已定,不論最後能不能攻下寧遠,吉坦巴赤都已經敗了。

    如果吉坦巴赤決心不計代價,那毫無疑問,他最終一定能攻下寧遠,但這樣的結果卻毫無意義,吉坦巴赤在戰略上已經輸了。

    根據這幾天的觀察,範文海發現帝國守軍防守的從容不迫,而這就充分說明了寧遠主將張素元已經把戰時種種可能發生的情況都作了預測,並為之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不僅如此,如果張素元能做到這一步,他也必然會想盡辦法激勵城中軍民的士氣。

    範文海相信張素元一定能做到的,何況離人這幾年對待遼東唐人如此殘忍暴虐,張素元就更有條件做到這一點。如果張素元成功激發起城內軍民誓死守衛的決心,那吉坦巴赤攻陷寧遠後得付出多大的傷亡?

    如果付出巨大的傷亡後攻陷寧遠,到時吉坦巴赤不僅無力駐兵寧遠,而且遼東唐人的反抗也勢必更加猛烈,因為這十三萬兵馬是後箭的傾國之兵,如果傷亡過半,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後果,最糟糕的後果是寧遠玉碎的精神和離人慘重的傷亡都必將極大地鼓舞帝國朝廷和軍民的士氣,以此為契機,遼東的戰略態勢必將完全改觀。

    如果現在退兵,至少還能保持高行義來之前的局面,但吉坦巴赤卻決不會同意他的意見,看來滅亡帝國的時間必將無限期地往後推遲。

    看著硝煙瀰漫的戰場,範文海落寞地答道:「汗王,請您立刻傳令多伐樹木,要盡可能多地建造楯車和投石車,然後在夜晚攻城時繼續衝擊昨晚已挖出坑洞的地方,衝到城下後,要在坑洞裡多放火藥,同時利用投石車猛擊同一段城牆,只有多弄出幾個豁口才能保證一擊成功。」

    「范先生所言甚是。」吉坦巴赤點頭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