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釋怒

大道小說網 五十六章 香餌 文 / 虛風

    監軍府內,王丙元和江上慶二人相對無言地喝著悶酒。這都已經第三天了,但他們還沒能從那一刻的震駭中完全恢復過來。

    二位雖沒有明說,但都知道對方心裡怎麼想的。他們在一起也有小三十年了,這點默契還是有的。他們都認識到兩點:第一,他們絕不能觸怒張素元;第二,張素元在寧遠並沒有絕對的權威,他們也得小心那些赳赳武夫,出了事,張素元也不一定總能罩得主他們,總之一句話,他們在寧遠得悠著點,凡事小心,時時謹慎。

    這樣的認知不可能是愉快的,對他們而言就更是如此,但好在他們都年紀一大把了,雖然倍感壓抑、氣悶,卻也不會意氣用事。

    這就是他們相對無言喝悶酒的原因,但除此而外,他們還有一個煩惱不知該如何解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給九千歲他老人家寫他們的第一份工作匯報。

    說壞話嗎,張素元做的說的可都是順著他們的心意來的,對九千歲更是恭敬有加,他們基本上挑不出什麼毛病,何況若九千歲因他們不實的小報告而怪罪張素元,張素元必然得遷怒他們,而這卻是他們萬萬也不想面對的,但不說壞話就等於說張素元好話,這樣他們又實在心不甘,情不願。

    正在二位監軍大人舉棋不定,左右為難的一刻,張素元到訪。

    再次見面,張素元雖依舊謙恭有禮,但王丙元和江上慶二人的底氣明顯大不如前,拘謹了很多。

    殘席撤下,重新排擺上張素元帶來的,他從寧遠最大的酒樓觀海樓定做的酒菜。

    三人落座後,張素元對侍立一旁的佘義吩咐道:「本撫要和二位監軍大人商議些事情,你去門外守候,沒有二位監軍大人和本撫的話不許旁人靠近。」

    聽張素元這樣說,王丙元也令屋中侍候的小太監離開。

    一干人等都退出去後,張素元欠身離座,對著王、江二人掃地一躬說道:「二位大人,本撫本該早來拜望,但奈何事起突然,本撫不得不離開寧遠,今天午時方才趕回來。二位大人,貴屬下被打,本撫卻沒能嚴懲打人者,實在愧對二位大人,還請二位大人看在軍中不比地方,多是些不懂禮數的粗魯武人面上,海涵一二。」

    慌慌張張隨張素元站起身來的二位監軍大人又被張素元這番話送入了五里霧中,正如他們現在本能地畏懼張素元一樣,他們也本能地不相信張素元的話,但張素元語出真誠,他們又看不出絲毫破綻。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張素元的所言所行對他們而言無不是似是而非,他們對此真是煩惱無比,但煩惱歸煩惱,既然已把小心謹慎確立為他們在寧遠的最高行為準則,那說話辦事通情達理就是基本的功課。

    「張大人,您這是說的哪裡話,那倆兔崽子原本死有餘辜,是大人您給他們留了一條生路,我們代他們感念張大人都還不及,哪裡還會責怪您。張大人,言重了,言重了。」

    又是一番客套之後,三人重新落座。

    「二位大人,本撫此來,一是致歉,二是有事相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張素元鄭重說道。

    聽到張素元說有事相求,二位監軍大人精神不禁為之一振,但隨即神情一暗,又恢復了常態。以往他們要是聽人說有事相求,無不精神大振,因為他們同時也聽到了黃金白銀那無比親切的呼喚聲。對他們而言,這些都早已習慣成自然,此刻聽到張素元說有事相求,他們的精神也自然得震一下,意思意思,但他們也隨即就認識到說這話的人是張素元。

    「張大人,有什麼話請儘管說,不管我們能不能辦到,一定盡力而為。」王丙元信誓旦旦地說道。

    看著二人的神色變化,張素元心中一笑,他之所以此時才到監軍府來,就是要給他們些時間平靜平靜,現在看二人的言談舉止,頭腦已相當清醒,他可以實施下一步計劃了。

    「多謝二位大人,本撫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來,本撫敬二位大人一杯,乾!」

    酒杯放下後,張素元接著說道:「王大人,江大人,你們到寧遠的日子雖不多,但大致的情況想必都已經知道。大捷後,關外形勢巨變,遼東如今可以說百廢待興,只要我們抓住這一時機,整個遼東的局面必將全然改觀,但所有這些都需要錢,需要銀子。二位大人,俗話說真人面前不說假話,本撫也就不說那些場面話,咱們今個兒有什麼就說什麼。本撫想請二位大人作引見人,今後只要九千歲他老人家旦有所命,本撫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聽了這話,王丙元和江上慶二人相互對了對眼,而後王丙元說道:「張大人若有此等心意,九千歲他老人家定會深感欣慰,但不知張大人需要九千歲做些什麼呢?」

    「銀子!遼東的軍餉今後還需九千歲他老人家鼎力相助。」

    看到王、江二人眼中閃爍的嘲弄之意,張素元全當沒看到,繼續說道:「二位大人,遼東今後的軍餉本撫要拿出三成,交由二位大人全權處置。」

    張素元此言一出,王丙元、江上慶悚然動容,他們震驚的不是三成軍餉,他們震驚的是張素元說這三成軍餉全權交由他們處置。

    他們知道高行義任職遼東經略時,遼東的軍餉至少有五成進了九千歲的腰包,所以張素元要拿出的三成軍餉並不算多,但張素元的意思是他不管他們怎麼用這些銀子!

    王丙元、江上慶二人就是再笨,他們現在也知道張素元和那些削尖了腦袋想要拜在九千歲門下,以身為他老人家乾兒子、乾孫子為榮的官兒不一樣,像張素元這樣的人是不想與九千歲有什麼瓜葛的,既然如此,張素元也就不會在意他們把銀子是給了九千歲,還是他們自己私吞了。

    離京之時,九千歲交待給他們兩個任務,一是監視張素元,二是拉攏張素元,既然九千歲想拉攏張素元,也就自然不會想在張素元身上刮多少油水,那麼,那麼……。

    白酒紅人面,財帛動人心,對王丙元、江上慶這樣胸無大志的太監而言,銀子遠比權力可愛,因為權力是五月花、六月雪,而銀子則是一年四季,分分秒秒都貼身又貼心的小棉襖。

    銀子太可愛了,可愛得多少都是少,此時,二位監軍大人心中就如藏了一千隻小耗子,四千隻小爪子同時在撓他們的心肝肺。

    看著兩位監軍大人漸漸充血的眼睛,張素元心道成了,只要他們貪念一起,這二位也就成了他手裡的麵團,怎麼捏怎麼是,全隨他的意,至於軍餉,他也自然不會讓他們輕易拿走。

    一番虛頭八腦的場面話後,張素元看著二人欲言又止的樣子,心中一笑,說道:「二位大人,本撫還有一事相商,望二位大人能體諒一二。」

    「張大人,有話儘管說,跟我們還客氣什麼。」江上慶熱情地說道。

    「二位大人,雖說九千歲如今在朝堂上一言九鼎,但背不住還會有不開眼的傢伙,所以為了慎重起見,本撫覺得還是將軍餉先運到寧遠,然後再轉運回京城為好,雖然費點事,但這樣做穩妥,不知二位大人以為如何?」

    張素元這話正中王、江二人下懷。京城中到處都有九千歲的耳目,如果那三成軍餉不運出京城,他們又怎敢私自吞下這麼多銀子?他們剛才想說又不好開口的就是這個,如今聽張素元這麼一說,他們可謂憂心盡去。

    話已說到這個份上,餘下的自當盡在不言中,屋中的氣氛也隨之變得融洽而和諧。三人輕鬆愉快地閒聊了一會兒後,張素元又拋出了一個更香更大更誘人的魚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