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黑椒炒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章 誰能救大漢? 文 / 黑椒炒三國

    手下文官嚴重缺乏的劉備甚至讓張飛和關羽也客串起了文職。童軍對於這樣的安排很是無奈,同時也想看看張三爺放下長矛以後,那隻手是怎樣拿毛筆的。

    讓童軍吃驚的是,張三爺居然能寫出一手好字,絲毫不遜色於簡雍。童老大手下的軍士也放下了訓練,從早到晚搭建窩棚。有帳篷搭帳篷,沒帳篷砍樹木來搭,實在不行就用泥土和茅草搭起來,讓那些趕到洛陽的難民,或者即將趕來的難民有個遮風避雨的場所。

    童軍準備等到秋收之後,再慢慢搭建民居。作為看慣解放軍搶險救災場面的童老大對這些感到很是平常,既然想讓人家來,就要給人家一個睡覺的地方。

    但那些難民卻是感動異常,一雙雙望向童老大的眼睛裡都盛滿淚水,他們根本不知道,如果不是眼前這個看上去很和藹的人聯絡那些黃巾,他們根本不用流離失所。

    他們只知道,官兵為他們這些人搭建住所,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不光這些人不習慣,就連劉備這樣在演義中愛民如子的人也頗有埋怨,說:「如果你有時間,就來幫幫我。」

    童老大卻堅持讓軍士們搭建窩棚,為了做足表面工作,童老大甚至自己也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裡面,周圍全是他的佃戶。

    現在應該說這些人不算是佃戶了,童軍告訴他們,你們自己種地吧,只要土地上是你們自己撒的種子,那片地就是你們自己的。

    李平等人對這樣的事情深信不疑,因為他們從沒有懷疑過童軍。

    還有一些外來的流民,因為家中勞力的喪失,生活很是困難。胡奶奶帶著年幼的孫子和孫女,也在耕種著土地。沒有壯勞力的家庭幹這樣的活是很吃力的,對於連一個成年人也沒有的家庭來說,這更是一項艱難的工作。

    而且,她們以前也算是大戶人家,只是家中被黃巾搶了,她的兩個兒子都死在了來洛陽的路上。所以從沒有幹過這粗重的農活的老奶奶,帶著兩個孩子也在耕種土地。

    童軍見他們的樣子,想讓他們放棄。胡奶奶卻是不答應,她說,她年紀大了,孫女過些年也要嫁人的,趁著還能幫上忙,給年幼的孫子留些田產,將來也有個依靠。

    童軍把自己的馬留了下來給犁田,還找了兩個軍士專門幫他們耕種。

    老奶奶非常感激,跪在地上給童軍磕頭。童老大忽然想到,如果自己不讓張燕下山,她們一家人就不用生離死別,不用背井離鄉了。

    儘管有那點點良心忽然發現了,但是童軍馬上用自己的理想掩蓋了良心。

    人,還是少了,必須讓張燕再鬧下去。

    又是一批難民趕到洛陽,這是童軍進入洛陽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批人,足有兩萬之多。劉備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趕過來和童軍一起安置這些人。

    茅草屋加上木架房也不能一次容留這麼多人,即便十十幾平米的房間擠上二十多人,依然有很多人要住在外面。

    對於這些趕到洛陽的難民,童老大首先是將他們集中在一起,然後挨個的登記造冊。登記過後,才能領到食物,才能安排住所。

    劉備對童軍這個方法很是贊同,由於沒有足夠的文職人員,為了快速安置好這兩萬多難民,凡是會寫字的軍士都被拉過來負責登記。

    一共三十多張負責登記的桌案,雖然數字不少,速度卻不敢恭維。

    「你叫什麼名字?」行中拿著手中筆,抬頭看了眼前這個比較清瘦的男人一眼。

    那男人說道:「華歆。」

    然後看著行中拿筆的手,皺起了眉頭。行中也皺起了眉頭,把筆咬在嘴裡思考了一下,馬上寫下:「華新。」

    華歆看著,出聲提醒道:「軍爺,您寫錯了。」

    行中一揮手,不耐煩說道:「都一樣,都一樣。」然後又巡例問:「哪裡來的?」

    華歆說道:「長安。」

    行中笑了:「長安?我們這幾天都是從東邊接人,你是第一個從西邊來的。」

    華歆說道:「我聽說有人來重建洛陽,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所以特意從長安趕回來。」

    行中卻不關心他為什麼回來,接著問道:「認識字麼?」

    華歆回道:「自幼四書五經便可背誦,孔子百篇均有研習。」

    行中點點頭,在那冊子上寫下兩字:「識字。」

    然後手指粥棚,遞給華歆一塊木牌:「去後面先領碗粥,排隊在那等著,會有人安排給你住宿的。」

    華歆愕然。

    盛粥的碗大多是破的,但這並不影響華歆喝粥的心情。輕輕吹了口氣,華歆發現這粥還不算太稀,居然有幾粒米從碗底飄來上來,心中有些驚喜。一口下肚之後,感覺肚子舒服不少。

    華歆也是士人,雖然士人都看不起他,但是他看得起自己。董卓和士人開打之後,華歆雖然沒有站出來,但是內心著實期盼聯軍能擊敗董卓。

    偏偏那聯軍是來勢洶洶,去勢也洶洶。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聯軍已經不再是聯軍了。

    隨董卓去了長安之後,華歆看出董卓已經是日落西山,本想打道回府,可又聽說有人接下了修葺洛陽這個差事。這個消息馬上激起的華歆的好奇心,想看看誰有這個氣魄,敢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他本來不是難民,遇到這批難民之後,把自己的食物都分了出去,於是,他也就成了難民。

    童軍?劉備?華歆默默念著這兩個名字,劉備好像沒聽說過,那童子安倒是有一面之緣。

    先前在洛陽,除了給這童子安和袁魁擦過一次屁股之外,也沒打什麼交道。不過從這個人救濟難民的舉措來看,是個人物。最少他來這麼短的時間,已經讓洛陽這一片死地有了一點生機,有了希望。

    身邊有一個軍士,光著膀子抬起一根很粗的木頭,放在兩片已經搭建好的土牆之上。那木頭很粗,華歆估計就是十個自己也未必抬得上去。

    軍士放好木頭之後,在土牆上做些什麼。片刻之後聽他喊道:「給根繩子。」下面有同伴馬上遞了根繩上去,那人看過之後卻又扔了下來:「太細了,用著繩子架不住風吹,換粗的。」

    等那人綁好木頭,華歆的粥也喝完了。馬上有軍士抱著一捆捆的稻草上去,鋪在那綁好的木頭上,房頂基本成形。

    那軍士也不用梯子,直接從房頂跳了下來。華歆上前一步,抱拳說道:「請問軍爺,洛陽太守劉備劉大人現在何處?」

    那軍士聽見有人問他,回頭看了華歆一眼,兩個人都愣了一下,華歆忽然一笑:「原來是童將軍,倒是下官失敬了。」

    童軍跟著笑了:「沒想到在這裡再次見到華大人,華大人現在來洛陽,所謂何事?」

    華歆道:「只想能為重建洛陽略出薄力,不知道將軍能否給下官一席之地?」

    童軍點點頭,喊來行中道:「帶華歆先生下去休息,給先生換身乾淨的衣服。」

    華歆卻是拒絕了,「下官知道現在將軍急缺人手,敢向將軍請命。」

    這是第一個前來投奔的名士,即便他的名聲實在不怎麼樣,童軍依然非常的高興。

    華歆的能力馬上突出的顯現出來,他坐在行中的位置上,拿起行中筆,一個人的造冊速度要比十幾個人加在一起還快。

    童老大相信這些名士的眼光,既然他們肯來,說明現在洛陽已經有了一樣東西——希望。

    兩天之後,第一批救援的物資被送到洛陽,這讓劉備和童軍都很高興。讓他們意外的是,這批物資並不是劉虞答應送來的那批。這些物資大多是糧食和布匹,還有一些破舊的衣服,是曹操送來的。

    金燕子一度非常的差異,當曹操舉起屠刀,毫無理由的屠殺徐州居民之時,所有的人都認為曹操是個混蛋,金燕子也是這樣想的。

    她不能理解曹操的所作所為,因為曹操殺了很多無辜的人。自己身邊這些難民之中,就有許多是徐州人,他們的家被曹操毀了,親人被曹操殺了。現在,曹操又給他們送來物資。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金燕子很困惑的問童軍。

    童軍說道:「曹操是個英雄,我知道他一定會給我們送物資來的,他也希望我們能重新把洛陽建起來。」

    金燕子還是有些無法贊同:「如果殺了那麼多無辜的人還能被叫做英雄,那我寧願這世界上沒有英雄這兩個字。你們男人是不是都認為人殺的多了,就是英雄?」

    童軍說:「那要看該殺不該殺。」

    金燕子問道:「徐州的居民都該殺麼?」

    童軍點頭:「是。因為曹操當然要毀了徐州,就像董卓一定要毀了洛陽一樣。」

    金燕子有些不懂,聞言,看向劉備,顯然是覺得童老大的謬論她無法接受。

    劉備見金燕子的眼神,馬上明白她是讓自己說話,笑笑說道:「徐州一向富庶,不管是劉虞,袁紹,袁術中誰得到徐州,對曹操來說都是致命的威脅。偏偏曹操現在的實力無法佔領徐州,而陶謙也無力守護徐州。所以,自己得不到,就毀掉。」

    金燕子很是氣憤:「他想做什麼?他不知道天子在幽州麼?為什麼他不做一個忠臣,專心輔佐天子呢?」

    劉備哈哈大笑:「因為曹操認為,只有他能救大漢,劉虞不行,袁紹更不行。所以他要保住自己。」

    金燕子若有所悟,沉思半晌之後忽然問道:「若是你們兩處在曹操那個位置上,也會這樣做麼?」

    劉備的臉上忽然凝重起來,其實,劉備和曹操都是同一種人,劉備也認為,能拯救大漢的只有自己,所以才會放棄和劉虞一起走。

    如果自己處在曹操的位置上?劉備想了良久,沒有回答金燕子的問題,而是看著童軍。童老大也沒有回答金燕子,去迎了劉備的目光,片刻之後,兩人哈哈大笑。

    (老黑今天問了編輯,編輯給我的回答是,這本書死定了。心中很是鬱悶,想了一中午,死,就死吧。老黑是一個很執拗的人,就算真的要死,也希望自己留一個全屍,可以入土,可以有一個墳墓,可以讓路過的兄弟知道,曾經,有這樣一本書,是這樣死掉的。所以,老黑不會太監。書寫的不好,是我的水平問題。但是不寫完,就是我的態度問題。我已經沒有了水平,不能再沒有態度。一天兩更,直到結束!只是期待給為兄弟給老黑一些票票,權當祭奠本書的鮮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