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黑椒炒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三章 名將審配 文 / 黑椒炒三國

    在這種情況之下,劉備和童老大的那桿「重建洛陽,復興大漢。」的旗幟,別樣的耀眼。這兩個以前默默無聞的人,在諸侯為了那些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利益拚死廝殺的時候,做著一個忠臣該做的事情。

    當然,從心底來說,劉備生怕董卓這時候來打洛陽,如果董卓來了,洛陽剛剛有了的那點希望,馬上就會如肥皂沫一般的破滅。

    童軍卻告訴他,董卓這時候不會來。因為董卓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現在這番局面,如果因為這時候董卓打洛陽而使諸侯感到威脅,很可能紛紛罷戰,董卓很聰明,所以不會來。

    童老大的推測非常合理,劉備聽完之後也覺得,如果自己是董卓的話,不會在這個時候打洛陽。但這只是推測,劉備絲毫不敢大意,一天三次催促陳天路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抓緊練兵。

    兩人加起來的兵力只有五千人馬,新近又招收了一些流民,人數未滿一萬。而且幾乎沒有進行訓練,童老大一天到晚就帶著人馬給那些難民種地,蓋房。

    新加入的軍士甚至有人連刀都沒摸過。

    劉備對此很是著急,童軍卻依然不慌不忙的樣子,他對劉備說:「放心吧,打仗的事情有我,沒問題的」。

    童老大並不是不著急,只是有些事情不能急。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很清楚老毛是怎麼憑著手中幾桿爛槍把老將趕到台灣去的,軍民一體的好處劉備無法理解。

    軍民一體,可以讓軍士有充足的戰鬥能力,可以讓自己有足夠的軍源保證!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讓軍士明白,自己為什麼拿刀。只有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拿起刀,才能讓手中的刀成為最致命的武器。

    所以童軍告訴手下的軍士,告訴劉備:「我現在唯一想的事情,就是這些難民。你看看他們,他們幾乎沒有可以遮體的衣服,我想,我要做的,就是在冬天來臨之前,讓他們每個人都能穿上一件棉衣。」

    怎麼樣?說的義正言辭吧?這就是領導,領導說話都這樣。

    這個理想雖然不高,但現在看來想要實現卻是非常的渺茫。因為諸侯又開始打仗了,更多的難民又一次湧向洛陽。

    張燕也趁著諸侯大戰,再一次下山乘火打劫,他不是打劫上癮了,他的目標是為了讓黑山之上的近百萬黃巾能活下去。

    前段時間,童軍讓他打劫,他做的非常好。可是卻遭到了袁紹的報復,袁紹派大將顏良帶著五千騎兵橫掃黑山,張燕丟下了很多物資,現在必須重新搶過。『

    這對童老大來說就是很嚴峻的問題。因為現在已經過了耕種的季節,如果難民接著大量的湧入,就會讓明年饑荒繼續。最理想的是,明年耕種的時候他們再來。

    但是童軍又不能關閉虎牢關,將那些難民擋在洛陽之外,因為那對童老大的形象非常不好。

    現在,在那些難民的心中,童老大就是一個標準的救世大神,慈善家。

    你不要不信一個黑社會大哥可以有這個形象,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黑社會大哥,他給很多寺廟都捐錢,而且一出手就是非常可觀的數字。

    老黑問過他,為什麼會一邊拿刀,一邊信佛?

    他說的那句話很經典,他說:「你不信佛,是因為你心裡沒有鬼。」

    話回正題,劉備實在無法接受不斷湧入的難民,他想讓童老大關閉虎牢關,將那些難民擋在洛陽之外。

    童軍拒絕了,他去找了張燕,問張燕:「你今年過冬沒問題了吧?」

    張燕不知道童軍問這話是什麼意思,誠實答道:「應該不會死人了,只要天氣不是太冷。」

    童老大又說:「那你別再下山了,如果你再下山,我就要死了。我死之前,一定會拉上你。」

    張燕非常的惱怒,從來沒有人考慮過他們的死活,為什麼現在要他們考慮別人的死活?

    他們兩個人吵了起來。

    不過都沒有動手,因為,童軍還需要張燕明年繼續下山,而張燕也在等待童軍給他的那個希望。

    「兩年!」爭吵的最後,童軍伸出兩根手指:「還有兩年,我保證能讓洛陽的人活下來!到時候,我接你們下山,接你們去洛陽。」

    張燕和楊鳳商量了一下,最後伸出一個巴掌:「好,我們今年冬天不下山了。記住你說的話!」

    童老大與他擊掌起誓。

    關於袁紹攻擊幽州,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其過程必定是漫長的,戰況肯定是慘烈的。

    可是真實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審配率領那支五萬人的新軍,和麴義在上谷鏖戰半月之後,連設巧計燒燬麴義的糧草。

    麴義無奈,只能率兵撤退。路上又被審配接連設伏,損失慘重。

    審配趁著麴義無力反擊,袁紹的大軍又被盧植牽制在涿縣,一股作氣殺入袁紹的翼州,兵圍鄴城。

    袁紹聞訊大驚,繼續與盧植作戰取勝也是無望,有心撤退又怕盧植追擊,無奈之下,袁紹只能求和。

    袁紹上表給劉辨的奏章讓幽州的一眾大員欣喜過望,也包括還在涿縣的盧植。

    劉辨非常的高興,這一仗的勝利對於他來說,對於那些一心想匡扶漢室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一仗,向那些所有懷有異心的諸侯展示了劉辨所擁有的力量。從今以後,自己的奏章再也不會被那些諸侯當做廢紙一樣看待了。

    劉虞等大臣也知道,從今日起,這裡傳出去的每一句話,都會讓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深思。

    慶祝,自然是少不了的。眾人彈冠相慶之餘,關於怎麼處置袁紹也作為一個議題擺上了桌面。

    劉虞認為,袁紹還是忠於大漢的,只是一時想歪了才會做這樣的舉動,對他給以懲戒就可以了。

    也有些人認為,對於這樣敢向天子亮刀的人,應該殺一儆百。

    劉辨還是很信任盧植,派快馬徵詢盧植的意見。盧植對於審配能如此迅速的擊敗麴義也很是驚喜,其中喜的程度遠遠大於那份驚訝。

    因為能這麼快結束戰爭,就意味著幽州的損失要小許多,許多百姓可以安居在自己的土地上,盧植當然高興。

    他接到劉辨的詔書之後,馬上回書:「皇上可以派人去問審配,如果他能打下鄴城,我們就滅了袁紹,如果他打不下來,還是接受袁紹求和的好。」

    審配很快回書,他說,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打下鄴城。

    鄴城是袁紹的老巢,由袁紹長子袁譚防衛,兵力最少有三萬人,防守非常的嚴密。最要命的是麴義,這傢伙雖然敗了,但卻很快穩定了軍心,現在已經帶著部隊趕了過來,就徘徊在自己周圍,而且袁紹其他的軍馬也正在趕來,如果不能早做處置,那就不是怎麼處置袁紹的問題,而是自己這五萬軍士能不能回的去的問題了。

    盧植知道,審配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於是他建議劉辨接受袁紹的求和。

    劉辨更是省事,袁紹不就在盧植那裡麼?你們談吧。

    袁紹就這樣踏入了盧植的軍營,盧植看著袁紹,冷冷說了一句:「你終於肯來見我了?」

    袁紹面色羞慚。

    盧植和袁紹的談判幾乎沒有什麼好談的,盧植說的話,袁紹不敢反駁。

    前線也不斷的再次傳來好消息,審配主動放棄圍城,派出軍隊,將那些趕來救援鄴城的袁紹部隊一支又一支的擊潰,給盧植的談判不斷增加著籌碼,讓盧植的口氣可以越來越強硬,袁紹也只能步步退讓。

    戰場上和談判桌上的喜訊讓幽州朝堂充滿了喜悅的氣氛,也讓那些原本在後方磨刀的幽州軍士心下大定。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們不用再上戰場了。

    有些人是不能閒下來的,閒下來他就會給自己,也給別人找些事情來做,顯奕就是這樣的人。

    顯奕是烏丸人,他們整個部落都投奔了大漢,像他們這樣的異族歸屬大漢之後,劉虞總是好生安撫,給他們一些良田,再定期給些銀兩。

    作為回報,顯奕他們這些人組成了幽州的騎兵,一旦有戰爭,他們將跟隨劉虞作戰。

    當然,劉虞很少真的讓他們上戰場。第一是劉虞對這些人並不太放心,第二麼,這些人如果死人了,劉虞將支付一筆很大的撫恤。

    不會被剋扣軍餉,還很少上戰場,這樣的兵實在讓其他的漢軍羨慕。

    但顯奕卻並不這樣想。劉虞給了他很多田,他不放在心上,因為他根本不會種。

    劉虞沒有短他們的軍餉,可那些軍餉只能滿足那些奴隸,無法滿足顯奕的開銷。顯奕喜歡上戰場,戰場上,他不光能滿足自己殺人的**,還能搶到一些額外的收入。

    這些額外不用分給底下的奴隸,所以收入遠遠高於自己的軍餉。仗打不起來了,也就意味著這一次自己又是只能拿些軍餉回去了。

    這對他來說,和空手而回沒什麼區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