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黑椒炒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322章 傳說中的漢軍威武 文 / 黑椒炒三國

    童老大派了一隊陷陣營將士去協助小笠原次郎的行動。人數不多,五十人。

    為什麼這樣做?

    童軍知道,自己這一次西征,或許要很長時間才能回來。只要這五十人堅持到自己的大軍趕到赤谷城,那麼這五十人將歸自己指揮,想怎麼安排他們都行。

    所以,他讓把蔡偉也拉入了這五十人之中。

    蔡偉沒有殺錯人,童軍心中非常清楚。但有些事情不是用對和錯能分辨的。

    在這件事情上,蔡偉沒錯,劉協更沒錯。

    讓蔡偉留在這裡,只會使得呂布和劉協關係尷尬,好在他年紀小,就跟著自己去征戰幾年吧。

    接下來,童老大要做的,就是去見見那個什麼阿蘭的使者了。

    既然雙方準備合作,童軍就需要清楚的知道,對方能給自己什麼樣的幫助。對方的國力和軍力如何,有沒有和匈奴人一戰的力量,有沒有合作的價值。

    一見到這個阿蘭使者,童老大的腦海裡忽然顯現出來另一個人的名字:柴多里夫!無論是膚色還是頭髮,或者是那褐色的眼睛,都是很相像的。

    阿蘭使者非常恭敬的一個九十度鞠躬:「尊敬的大元帥,我代表我們的國王殿下向您轉到最崇高的問候。」

    他說的是鮮卑話,童軍能聽的懂。童老大客氣了兩句,詢問他有關阿蘭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地盤多大,人口多少。還有最主要的問題是,如果合作的話,阿蘭能出兵多少。

    對於這個在歷史上沒有留下痕跡的國家,童軍本來沒有報多大的希望,但是出乎預料,阿蘭的使者卻是保證,如何雙方結成同盟,阿蘭將派出二十萬純騎兵參加戰鬥。

    二十萬?這是什麼概念?這個時候世界上的人口並不是很密集,如果阿蘭真的有二十萬人,為什麼在自己的記憶中沒有這個國家的印象?

    童軍有些懷疑使者的話,雙方第一次接觸之後,他快馬從遼東調柴多里夫前來。

    同時讓軻比能嘗試去探查阿蘭這個國家的情況。

    呂布來了,聽說童老大要走之後,呂布馬上意識到這其中的原因,他馬上來到童軍的家裡,手裡拿起童軍的齊眉棍:「你要是生氣,就打我兩下。」

    童軍一笑:「你幹什麼?玩負荊請罪啊?」

    呂布訕訕一笑:「前幾天我實在有些煩惱,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說出那樣的話。子安,不要往心裡去。」

    童軍搖頭:「你我這麼多年,有些話是不用說的。」

    呂布看看童軍:「你也五十了吧?別亂跑了。西域那邊,就讓文遠和文長去玩玩吧。」

    童老大呵呵一笑:「奉先兄,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在想什麼。」

    呂布問道:「你想什麼和我說。」

    童軍想了一會,忽然歎口氣:「人生太短呀。」

    呂布看著他:「你如何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童老大伸手拔下一根白髮:「你看看,我頭上也有吧?」呂布沒有說話。

    童軍繼續說道:「這些年,我們四處征戰,治下了這偌大的江山,我們把年輕時候的理想都已經實現了。但是現在,我心中還有兩個願望,沒有實現。」

    呂布奇怪的問道:「哪兩個願望?」

    童軍手指西方:「哪裡,有一個強大的國度,叫羅馬,我要和它較量一下。」

    呂布的雙眼也冒出光芒來:「有多強大?」

    童軍搖頭:「不知道,我也只是聽說,很強大!我的第一個願望,就是和它較量一下,看看他是不是如同傳說中的那樣!」

    呂布點頭,表示自己能理解:「那你的第二個願望呢?」

    童老大慢慢轉過身來:「我希望,我們能回大漢。」

    呂布拍拍他的肩膀:「好吧,你去西邊,我相信你肯定能打贏那個國家。等你打贏了就回來。我保證,到時候在洛陽為你接風!」

    童老大呵呵笑了,伸出手來:「我們也來擊掌盟誓?」

    呂布一巴掌拍了上來。兩人都是哈哈大笑,大笑之後,童軍忽然說道:「奉先兄,回大漢不比征伐大漠,還是少些殺戮的好。」

    呂布點頭:「我知道的,放心吧,我會做足工作的。其實這個問題我早已經想過,現在肯定不行,現在回去,就算我們打敗了劉備和曹丕、孫權,大漢的損傷也會很大。我要等,等到大漢的百姓對於戰爭已經厭煩的時候,一擊而中。」

    童軍這才放下心來。呂布嘿嘿笑道:「你不知道吧,我已經派人去大漢的民間做鼓動了,把我們這裡吹噓的天花亂墜,這幾年你都在打仗,其實大漢每年逃來我們這裡的人口是相當的多。」

    童老大笑了:「看不出你還會這手?」

    呂布摟著他的肩膀,「跟你在一起時間長了,什麼學不會呀?咱兩是不是去單滾一下?我怕你再回來的時候,我已經走不動了。」

    童軍點頭:「好,輸了怎麼辦?」

    呂布說的斬釘截鐵:「學狗叫。」

    兩人並肩向童老大家的後院走去。

    飛虎軍團的出兵正在準備,黃月英雖然沒有給童軍研究出石雷,但是一種類似炸藥包的東西卻已經研發出來。

    這種東西的爆炸威力遠不如日後的炸藥包,但是在這個年代,已經是劃時代的產品了。

    兩個多月之後,柴多里夫從三韓趕了過來,向童老大證實了那個阿蘭的國家就在自己的部落旁邊。並且證明了那個使者說的都是實話,阿蘭的戰鬥力非常可觀。

    童軍看著柴多里夫:「從那裡到我遇到你的地方,足有上萬里的路程,你的經歷一定非常傳奇,能說給我聽聽麼?」

    柴多里夫嘿嘿一笑:「不滿大帥,我父親原來是我們部落的首領,我本來可以繼承他的位置的。」

    顯然,這是一個王子遠離家鄉的故事,童軍更是來了興趣,仔細的聽著。

    柴多里夫繼續說道:「怪只能怪我對軍事非常著迷,而且一個傳說深深吸引了我。」

    童老大終於發問了:「什麼樣的傳說?關於軍事的麼?」

    柴多里夫點點頭,打開了話匣子:「在我爺爺的時代,我的部落只有兩百餘人,經常被周邊的人欺負。我們除了忍讓之外,就是不斷的遷移。直到後來,我的爺爺在河邊救起了幾個負傷的士兵。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哪裡人,當時真的不知道。不過現在我知道了,他們是北匈奴的騎兵。那些士兵非常的勇猛,他們帶著我們和周邊的部落打仗。他們的戰術非常出色,指揮也是靈活。我爺爺那個時候才知道,自己以前根本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打架。就在那幾個士兵的幫助下,我們打贏了周邊的部落,我們將那些以往欺負我們的人全部變成了我們的奴隸,我的部落地盤也是越來越大。直到我父親的時候,阿蘭雖然強盛,也不敢隨便招惹我們。我父親經常說,如果我們的部落有阿蘭那樣多的人口,我們就能擊敗阿蘭。我父親非常的自信。那些北匈奴的騎兵,被我們當做貴客一樣的招待,我們都很感激他們。他們也在我們這裡結婚,生子。我十四歲的那年,他們中間只有一個人還活著了。我的父親問過那個老人一個問題,當時我就站在旁邊。我的父親問,如果兵力相同,我們的部落是不是一流的軍隊?」

    柴多里夫忽然兩隻眼睛放出光芒:「當時,那個老人只說了一句話。」

    童軍再也忍不住了:「他說什麼?」

    柴多里夫說道:「他告訴我的父親,如果,聽見自己的對手喊出漢軍威武這四個字,就轉身逃命去吧!」

    童老大感覺自己的血液在沸騰,感覺自己的皮膚在顫抖!

    柴多里夫帶著一絲失落:「我一路東來,就是希望能找到喊著這支口號的軍隊,可惜,到現在還沒有找到。」

    童軍拍拍他的肩膀,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曾經的漢軍威武,到底到哪裡去了?

    或許,那只是一個時代吧,一個漢軍威武的時代,一個一去不返的時代,一個讓人無法找尋,只能去追憶的時代。

    漢軍威武,童軍拋開這四個字給自己帶來的雜念,對柴多里夫說道:「我打算任命你為我們的特使,出使阿蘭國,和他們商議共同出兵的事宜。我們和北匈奴的戰爭,將在三四個月之後打響。阿蘭國哪裡,現在也早已經開始準備,你的任務是聯繫我們雙方之間的協作。雖然在作戰的時候我們無法配合,但是我希望,我們能同時發起攻擊,這樣會讓匈奴人前後不能兼顧。時間不多了,明天,你就和他們的使者一起上路。」

    柴多里夫非常高興的接受了這個建議,並且告訴童老大,他可以順道說服自己的部落出兵。

    他的部落在他離開的時候,已經有了可以出動兩萬騎兵的能力,他們一直夾在匈奴人和阿蘭人之間,靈活的尋找著生存之道。

    柴多里夫當然是為自己的部落著想,他很清楚阿蘭國的實力,也十分瞭解漢北的戰鬥力。

    這兩個勢力聯合在一起,匈奴人是沒有機會的。

    匈奴人失敗之後,在阿蘭和漢北之間,柴多里夫更看好漢北。

    童老大的大軍,已經準備妥當,什麼時候可以出征,還要看小笠原次郎的行動決定。

    最理想的時機,就是烏孫地區發來求援信的時候。

    小笠原,已經成功的完成了第一步計劃。他帶著第一批倭兵退出戰鬥之後,匈奴人一度以為他不會再來了,放鬆了自己的警惕。

    當第二批更多的倭兵忽然殺入的時候,匈奴人措手不及,損失比第一次更加嚴重。

    直到匈奴集結了四萬重兵前來圍剿的時候,小笠原次郎才開始撤退。

    退入漢北郡境地之後,馬上換上了漢北郡的軍服。匈奴人已經被這個比自己更殘暴的對手激怒了,即便小笠原次郎換上了漢北軍的軍服,匈奴人也跟著他的尾巴一路追殺。

    沿路,他們學著那些倭兵在匈奴的所作所為,將烏孫地區的村落夷為平地。

    烏孫人慌張了,他們向高昌發來求救信,並且控訴那些匈奴人的暴行。

    同時,那些逃難的烏孫人也把匈奴人的行為傳播到西域各地。

    同樣被他們傳播的,還有小笠原次郎那支獵犬軍團的作為。

    當然,他們不知道這是漢北軍的獵犬軍團,他們只是告訴其他的西域人,有一支漢北軍為了掩護他們安全撤退,面對匈奴人的幾萬鐵騎,毅然衝了上去!

    等他們逃到安全地帶的時候,那支漢北軍全部戰死了。

    他們告訴那些現在還很安全的西域人,在他們落入匈奴人的魔爪之時,是一支漢北軍救他們出來的,為了救他們,那支漢北軍被匈奴人包圍了,不知道後來如何。

    戰爭的時候,那些難民的宣傳往往比官方的宣傳更有效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