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黑椒炒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337章 戰鬥吧,我的奴隸兄弟! 文 / 黑椒炒三國

    柴多里夫並沒有做統帥的資格,在遼東這裡,比他有資格的人很多。比如周宏,比如蔡偉,比如呂琦玲。

    但是童軍偏偏任命他作為那些遼東商人衛隊組成的軍隊的統帥,原因很簡單,他以前是奴隸!誰都知道這個獵犬軍團的將軍本來只是一個奴隸,還被別人幾次轉手。

    英雄是怎麼來的?英雄是時勢造出來的。

    童老大現在需要柴多里夫去做英雄,所以儘管他不夠資格,也必須去做。

    遼東方面花了巨資,印刷了無數份小冊子,小冊子的開頭是童老大的《元帥令》,後面則是由遼東大軍統帥柴多里夫將軍親手撰寫的檄文《戰鬥吧,我的奴隸兄弟》。

    如果說《元帥令》只是為那些奴隸帶來了希望,那麼柴多里夫的檄文則是教那些奴隸該怎麼去做才能迎來希望。

    這個小冊子以最快的速度在漢北傳播著,一個月之後,典韋非常無奈的宣佈,接受童老大的領導,漠北正式站在了遼東這邊,參加了這場戰鬥。同時,剛剛成年的典滿帶著漠北的騎兵襲擊慕容九成的身後。

    已經帶著部隊深入挹婁的慕容九成,後路面臨被典韋切斷的威脅。同時他身邊的三十多萬奴隸組成的部隊,已經從最可靠的戰鬥力量,轉變為一個火藥桶,隨時可能爆炸。

    慕容九成非常著急,他要趁著這火藥桶還沒有爆炸,快點找到和遼東軍決戰的機會。

    張燕顯然意識到事情的嚴重,他知道,對於他和慕容九成來說,現在已經是最關鍵的時候了。童老大一紙元帥令,改變了整個戰爭的形勢!張燕不顧自己還沒有完全掌握住軍隊,就向駐守在對岸的遼東軍發起了攻擊,以期待在正面戰場形成突破,以正面戰場的絕對優勢,來挽回身後逐漸不利的局面。

    可以這樣說,張燕的選擇是高昌最無奈的選擇,他們必須盡快的結束戰爭。

    這個局面是慕容九成提前不準備用的,也是童老大不願意接受的。隔河對峙的兩支軍隊都是漢北軍的正規軍,西邊人多,東邊地利,一旦他們碰撞起來,死傷必定慘重。

    這些,都是漢北軍的軍事力量。這些軍隊是呂布用來平定大漢的,是本來準備並肩作戰的戰友。

    可是現在,他們向自己的同袍亮出了軍刀。

    張燕的能力還是那樣出眾,面對河對岸十多萬佔據地利的遼東軍,張燕集中所有的力量猛攻遼東軍的右翼,雙方的戰鬥非常慘烈,每日的死傷都達到上萬人。

    遼東軍兵力不足,在張燕的絞殺之下,右翼的陣地更是彷彿成了一個吸食人命的無底漩渦。

    半個月之後,周宏支持不住,主動放棄了右翼的陣地,沿河第一道防線被張燕突破,遼東軍的地勢之利不存在了。

    呂琦玲親自帶著大軍反擊,希望能把過河的敵人驅趕回去,但是張燕鼓勵士兵背水一戰,粉碎了呂琦玲的策略。

    雙方在遼東軍的第二道防線前面僵持了下來。

    十日之後,張燕率領小隊人馬襲擊遼東軍的物資補給基地得手,以一萬人的代價殲滅遼東軍兩萬餘人,同時燒燬大批糧草,呂琦玲和周宏一時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馬日召,在這個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請周宏給他五千騎兵,對張燕還以顏色。

    周宏一開始並不同意,但是馬日召卻說:「如果我們不想辦法扭轉局勢,那麼我們不可能堅持到大元帥打贏北面的戰爭之後。」

    周宏給了馬日召五千人,馬日召帶著五千騎兵,於夜晚襲擊了張燕的大營。

    張燕根本沒有想到士氣如此低迷的遼東軍還敢主動出擊,也無法判斷對方到底來了多少人。

    混戰之中張燕選擇了撤退。

    馬日召隨即放火燒營,並且轉頭擊潰一股前來救援的部隊之後,帶著五千騎兵安全的回營。

    這一戰,是遼東軍的第一場勝利,為他們鼓舞信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說周宏等人和張燕相比,相差最多的就是信心和經驗。

    張燕並沒有給他們第二個機會,隨後就發動了總攻,五十萬大軍呼嘯而下,周宏等人抵擋不住,只能逐步撤退。

    攻陷遼東軍第二道防線之後,張燕兵分兩路,一路向北進軍,前去匯合形勢非常不利的慕容九成。

    而張燕自率一路東進下,兵鋒直指遼東腹地。

    張燕大軍的速度震驚了遼東的所有人,大家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那些剛剛獲得自由的奴隸,為了捍衛自己來之不易的自由,果斷的拿起武器,走向了戰場。

    商人們也是傾盡全力,支持周宏將戰爭繼續打下去。

    馬日召非常害怕一旦遼東軍堅持不住,後方就會恐慌起來,沒有想到關鍵的時刻,由於那些奴隸情緒的激昂,自己的後方居然空前的團結。

    他抓住這個同仇敵愾的良機,四處奔走,施展他高超的政治才能建立了又一道防線,遼東人,商人,奴隸,甚至三韓人,以最快的速度組成了一支新的部隊前來增援,就連遼東的那些農場主們,也將自己的家丁組織了起來。

    當張燕帶領部隊殺到遼東軍新的防線前面時,這裡守軍的人數居然已經到達了二十五萬人!

    張燕清楚的認識到,一場新的決戰,馬上就要打響了。

    兩支軍隊,各自擺開決戰的陣勢。遼東軍方面,由周宏親率退下來的士兵八萬多人組成左翼軍團,馬日召率領五萬軍隊居於中間,右側則是呂琦玲率領的由剛獲得自由的奴隸組成的十二萬大軍。

    這個陣勢是馬日召佈置的,這樣部署相當冒險,因為他把最弱的部分放在中間,非常容易被張燕的軍隊從中心突破,將整個陣線攔腰斬斷;從另一方面講,中心突破的張燕大軍也有被遼東軍從兩翼包抄的危險。

    機會,總是和危險並存的,所以才會又危機這個詞語,馬日召非常清楚這個道理。

    張燕當然也知道,他針鋒相對,親率精銳士兵居中,意圖就是撕開對方的中路。

    兩支部隊都太瞭解自己的對手了,對方會使出什麼樣的手段,心中都非常有數。同樣,自己這邊有幾板斧,對方也十分清楚。

    這場戰鬥注定將是慘烈的,能不能拖住張燕的腳步,馬日召真的沒有把握。

    會戰終於打響,張燕首先發動進攻,在遮天蔽日的箭雨掩護下,精騎風馳電掣一般衝向遼東軍的中央,由一群的烏合之眾組成的中央自然陣線抵擋不住,被張燕以楔形深深插了進去。

    然後張燕指揮騎兵開始向左旋轉,意圖在遼東軍反應過來之前,匯合左側部隊包圍呂琦玲率領的那個最龐大的敵人陣型。

    馬日召讓自己冷靜下來,努力做到對戰局洞若觀火,他知道自己在張燕面前沒有絲毫優勢,如果說有那麼一點點的話,也是被那些奴隸決死一戰的決心激發出來的。

    所以,他需要用那些人的性命,來把握這場戰爭的進程。

    這時張燕的兩翼也開始一起壓上來,壓向呂琦玲的身旁。

    「不准後退!」漢北軍最嘹亮的口號在兩邊同時響起,郭隆手拿長刀,一刀把一個正想衝入自己這個小方陣的傢伙放倒,而另一把正刺過來的長槍他已經無法抵擋,只能就地一個翻滾。

    可對手顯然不想放過他,跟著又是一槍刺了過來。身邊一把長槍將殺來的敵人逼退,郭隆這才站起身來。幫他逼退敵人的,是一個和自己一起從礦山走出來的三韓奴隸。

    郭隆記得,以前自己沒有少打他。

    那人端著長槍沒沖兩步,就被對方砍下了腦袋。這些奴隸的戰鬥素質確實差了許多,頭腦一發熱,就不顧一切。郭隆知道,自己現在必須指揮他們!

    「李凱澤!李凱澤!帶著你的人向右,向右攻擊!不要管我這裡!」郭隆大聲喊道。

    呂琦玲帶著那些獲得了自由的奴隸,打的非常英勇,張燕迅速解決戰鬥的想法落空,會戰到此已經變為一場混戰。而遼東軍的劣勢依舊非常明顯,形勢危急。

    馬日召沒有增援呂琦玲,反而揮動令旗,讓一旁的周宏率領精銳殺向張燕的後方,和張燕開始了搶時間的戰爭遊戲。

    上萬人的方陣一個接一個的向對手衝去,衝撞在對方那厚厚的防禦陣型之上,馬上消散的無影無蹤。

    接著,就是又一個方陣衝上來,一直這樣撞著,直到把對方的陣地撞的越來越薄弱。

    那些奴隸還在堅持!呂琦玲騎著大馬,四處衝殺著,衝殺這那些衝入自己大陣之中的敵人,她都感覺到非常的疲憊了,但是跟在她身後的那個奴隸卻彷彿還有精神。

    這個奴隸才十七歲,以前是挹婁人。他跟著呂琦玲的身後,用手中的長槍不斷扎向敵人的胸口。對方的弓弩無窮無盡的朝著這些防衛措施並不完備的新兵身上射來,但是他們內心之中的勇氣卻讓呂琦玲非常的驚訝,只要還有一口氣,只要沒被射中要害,他們就能向對手發起反擊。

    長時間的奴隸生活造就了他們異常堅韌的性格,也讓他們比常人更能忍受。

    一個方陣,又一個萬人衝鋒隊,又來一個,呂琦玲的陣型已經遙遙欲墜,彷彿張燕再派一個萬人隊衝上來,這個陣型就會崩潰一樣。

    但是,那些衝鋒的萬人隊都沒有回來,呂琦玲的方陣在不斷的縮小,卻始終還在堅持。

    直到第六個萬人隊的衝鋒失敗之後,張燕心中都非常奇怪,這些剛剛組織起來的新兵,怎麼會有這麼強的戰鬥力?

    十幾萬士兵倒在那片戰場之上,這個結果不是張燕希望看到的。但是戰爭就是這樣,在進行了過程中,你會看到許多你不想看見的事情。張燕派出了第七個萬人隊,他清楚的看到,呂琦玲身邊的那些人,已經非常的疲憊了,而且人數也不多了,這個萬人隊應該能收到效果了吧?

    他這裡也不好過,周宏同樣對他發起了攻擊,一波接一波的攻擊,這個一萬人,也是張燕身邊能抽調的最後一萬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