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黑椒炒三國

大道小說網 第345章 挑起戰火 文 / 黑椒炒三國

    馬日召看著童軍,好半天沒有說話。

    直到童軍催問他接下來的計劃時,才有些恍惚的說道:「關於農業,我們一直是扶植的,但是打贏了內戰之後,很多農場主都把他們的土地建成作坊,有些甚至直接拋棄了土地,去做生意去了。所以今年我們的糧食產量下降的非常厲害。」

    童軍點頭:「你說的這一點我已經知道了,你是不是想讓農業恢復以前的狀況?」

    馬日召搖頭:「不是,我的想法是,能不能象徵性的減少一些稅收?」

    童軍微笑搖頭:「這樣不好,那些商人會恨我的,你看我的想法怎麼樣,我打算農業的稅收可以讓這些人以種植林場來取代。只要你在沙漠中種植一畝地的林地,成活之後,我就退還你一畝地五年的稅收。」

    漢北郡有很多沙漠,問沙漠要良田,是童老大的中心思路。

    雖然最早的一批林木還不能砍伐,但是沙地的減少確實不爭的事實。

    若干年之後,就算不能種田,建廠房做作坊總是可以的。

    把田地賣給人做作坊的錢,足以彌補稅收的損失了。馬日召點頭說道:「大帥英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那些平民的徭役。」

    漢北平民的不需要納稅,因為你總要幹活吃飯的,如果你給商人幹活,你的稅賦就從商人的頭上扣了,如果你給農場幹活,則由農場主負擔。

    所以平民不需要納稅,但是必須服徭役。如果遇到當地有重大工程開工,或者由兵事,那徭役就很重了。

    劉協已經和童軍說過這個問題,這也算是劉協的一個優點吧。這個王爺雖然四處泡妞,但泡妞的時候往往為那些生活在漢北最底層的居民抱打不平。

    還是童軍出兵平定西域的時候,劉協就因為幫助一些平民對抗奸商,差點被人家的護衛隊打死。

    關鍵時候,呂布的親衛隊趕來,救了劉協的性命,也把那個商人嚇了個半死。

    童軍對馬日召說道:「徭役這個問題,我打算取消了。」

    「取消了?」馬日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童軍卻非常明白的又說了一遍:「是,既然已經是爆發矛盾的問題,就取消了。」

    就拿去年修建烏魯木齊的護城河說吧,總共動用民夫四萬多人,耗費了近五個月的時間才修成。

    這五個多月,四萬民夫的吃喝住行,總計花費的銀子如果僱傭商人來挖河的話,估計也差不了多少了。

    就算多上一點,童老大也是願意掏的,畢竟手裡現在不是沒有錢。

    馬日召猶豫很長時間,才說道:「大帥,我只是打算慢慢的減少,您這一下子減去這麼多收入,如何維持軍隊?」

    童軍嘿嘿一笑:「你不懂,軍隊,有時候是不需要我們自己掏錢養的。」

    養軍隊童軍有辦法,和老美學習,賣武器。

    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保證自己的軍備,也可以向外界展示自己的部隊實力。

    還有,就是打仗不能白打。

    比如這次幫助安息保住國家,就必須收取一定的報酬。幫薩珊建國,也要報報酬。

    當然,和盟友是不能直接要錢的,可以通商麼,只要通了商貿,錢是遲早會回來的。

    和敵人就不能客氣了,童軍收到軍報,小笠原次郎的動作非常快,倭兵已經全部到位,只要糧草跟上,隨時可以發起攻擊。那些被滅掉的羅馬附屬國,將為漢北軍的先期軍事行動買單。

    後期能不能有收穫,要看羅馬被打成什麼樣了。

    童老大放出話來,為了在即將到來的大戰之中,保持盟友的戰鬥能力,漢北為盟友提供大量的軍事裝備,價格低廉,可以分期付款。

    甚至像薩珊這樣的新建立的國家,童軍也願意幫助他們武裝起來,至於錢麼,可以在戰後對羅馬索要的賠償中扣除。不夠的部分,雙方簽訂還款協議,慢慢還。

    這個做法不光能賺到錢,還能促進自己軍工產業的生產積極性。還能保證即將到來的戰鬥之中,自己這邊的戰鬥力大幅度提高,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為了能讓這些盟國有一種緊迫感,有些一種處在危險當中的感覺,童軍命令已經到達安息的倭兵,馬上挑起和羅馬人之間的戰爭。

    這樣做有些牽強,因為漢北的軍隊和物資都還沒有完全到位。但是童軍認為,羅馬人現在已經有所察覺,在等下去,就是給羅馬機會。

    阿爾達希爾對此非常的贊同,是,漢北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可是羅馬人的準備工作剛剛開始。

    接到童軍的命令後,他在亞美尼亞第一個挑起了戰火。他很是奇怪,自己帶領的這些人為什麼武器裝備那樣差?當然,是和漢北軍的正規軍相比。

    為什麼童軍寧願武裝自己的盟友,也不給這些人像樣一點的武器裝備?

    這些人手中的連弩穿透力明顯沒有當初自己面對那些漢北軍的弓弩的穿透力強。

    不過,打亞美尼亞應該夠了。

    二十萬多人忽然開進亞美尼亞,對方的軍隊根本沒有任何反應。阿爾達希爾所面臨的唯一的抵抗,也就是羅馬駐亞美尼亞的一個軍團,人數一萬多人。

    倭兵們在半夜的時候襲開對方的軍營,從四面殺入,這一萬羅馬人進行了簡單抵抗。確認不能挽回自己的命運之後,他們選擇了向阿爾達希爾投降。

    這在阿爾達希爾看來就是勝利了,但是倭兵不這樣想。

    小笠原次郎對他們灌輸的宗旨就是,勝利,就在你們砍下對方腦袋之後。

    他們依照以前的規矩,把已經投降的俘虜捆綁起來,阿爾達希爾這時候還不清楚這些剛才還能完全貫徹自己指令的士兵要做什麼,直到屠殺開始。

    阿爾達希爾大為憤怒:「他們的指揮官呢?是誰指揮他們屠殺俘虜的?」

    旁邊的翻譯搖頭:「將軍大人,這是他們一向的做法。」

    阿爾達希爾氣憤的說道:「叫他們那個將軍進來見我!」

    翻譯非常同情的看了阿爾達希爾一眼,這個人,壓根不知道自己帶的是什麼樣的一支部隊。

    翻譯說道:「他們打秋風去了。」

    阿爾達希爾有些疑惑:「打秋風?」

    這個詞對他有些深奧,翻譯只能說的更明白一些:「就是出去搶劫。」

    阿爾達希爾大為憤怒:「他們是強盜還是軍隊?叫他們回來!」

    可以這樣說,亞美尼亞算是幸運的,因為阿爾達希爾還能對倭兵的行為作出一定程度的限制。

    敘利亞和卡帕多西亞就有些慘不忍睹了,小笠原次郎和島庫揆一,這兩個傢伙出征的就說好了,看誰的收穫更多一些。

    所謂的收穫,就是敵人的生命。為了不讓自己被對方落下,砍下平民的腦袋來充數,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何況,砍下平民的腦袋,還可以搶走別人的財物,搶來一些吃的,改善一下生活。

    這就決定了,他們走過的地方,注定是要成為無人區的。而倭兵們就是依靠著這個辦法,在童軍前期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依靠有限的補給作戰的。他們不光不會花錢,還很會替童老大賺錢。

    漢北軍的行動可謂是非常的迅速,在羅馬人還在考慮到底要派多少人來給漢北一個教訓,讓漢北接受他們的條件,放回被漢北軍俘虜的那一萬多羅馬士兵並支付賠款的時候,小笠原次郎,島庫揆一,阿爾達希爾就帶著四十萬倭兵,以閃電般的速度滅掉了卡帕多西亞,亞美尼亞,敘利亞三個羅馬附屬國,隨後接替他們的部隊,是阿蘭,安息,薩珊三國。

    按照協議,三個羅馬附屬國的地盤,將會被這三個漢北的藩屬國瓜分。而阿爾達希爾則指揮著匯合之後的四十萬倭兵,在羅馬還處在震驚之中,還在商議如何應對這番局面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殺入美索不達米亞。

    羅馬人早就把周圍的一些小國家全部打服了,包括阿蘭和安息這樣稍微大一些的國度,往往也是看見幾個羅馬的萬人隊之後,馬上派使者求和。

    所以他們一直以為漢北軍也會像以前的那些小國家那樣。哪怕是知道了漢北軍想和他們打一仗,羅馬人也認為漢北就是那個自大的夜郎。直到現在,三個屬國轉瞬間不再屬於他們,美索不達米亞受到威脅,漢北軍就像一個蠻橫的強盜,一腳踹在羅馬人大門上的時候,他們才真正的意識到,這可能是他們遇到的最強的一個對手。

    馬日召早就開始為軍隊準備後勤物資,但是當童軍忽然讓戰爭真正打響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措手不及。

    因為物資的運送和部隊前進的速度明顯不能協調一致,這導致了推進過快的倭兵無法得到補給。

    他把這一意外情況告訴了童老大,希望童老大能讓倭兵停一下,不然很可能導致倭兵無糧的境地。

    而童老大讓馬日召放心,不必為倭兵的補給發愁,按照先前的計劃,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這一現實情況,直接導致了羅馬人的慘劇。

    倭兵當然不願意挨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獲得了補給。

    阿爾達希爾在制定整個作戰方案的時候,打後勤戰是主導的思想。他要求部隊停下來,等待補給。

    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和馬日召一樣,一樣不瞭解倭兵。

    小笠原次郎和島庫揆一都對這個提議不滿,小笠原次郎說道:「將軍大人,雖然您是這次行動的最高指揮,但是對於您的錯誤判斷,我還是要提出自己的意見,我認為,我們應該趁對方的兵力還沒有到達的時候,盡可能的對對方的領地發起攻擊,以破壞他們將來可能得到的支援。」

    阿爾達希爾搖頭:「小笠原次郎將軍,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如果沒有糧食,我們四十萬人將不戰自敗!那樣會直接導致整個戰役的失敗!」

    島庫揆一笑了:「將軍大人您是杞人憂天了,沒有糧食就不能打仗,那是那些懦弱的部隊,我們的戰士,即便幾天不吃飯,也一樣能向敵人揮舞刀劍!」

    小笠原次郎說道:「將軍大人,請您相信我的部下,我們有能力克服眼前的困難,希望將軍不要貽誤戰機!」

    阿爾達希爾最後說道:「你們是不是又要去打劫?」

    小笠原次郎和島庫揆一相視看了一下,面色絲毫不變:「將軍大人,打劫,是強盜才做的事情,我們只是盤查,盤查一些有沒有將來會不利於我們的作戰因素。」

    他們兩個最終說服了阿爾達希爾,阿爾達希爾後來非常後悔,自己為什麼會被這兩個人說服?小笠原次郎說的很對,他們確實不是強盜,因為強盜是搶東西的壞人。而倭兵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