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祥龍演義

大道小說網 第三九回:群仙太國臨法會 三巫賭勝逞邪功 文 / 十八公

    千里始於足下,淨悟廣闊心胸。無愁無妄智慧明,遠離顛倒夢境。

    眼觀邪魔種種,正是災難原因。難分高下惡隨形,所以迷途永困。

    話表三郎師徒離了佛國踏上歸程。不覺又是深秋時節。正是那:

    一林楓葉紅,蟬寂懶鳴聲。斜陽光無力,正侯晚黃昏。

    幾個沿路踏賞秋景,談笑不覺。佛兒問道:「師父,你何時再回佛國?」三郎道:「如今已離佛國,如何再回?」倩倩道:「那你怎麼與那國王說自有歸來之日?卻不是欺君麼?」三郎道:「佛國功果已完,歸不歸來有何意義?若說欺君,陛下乃是個賢明之君,怎麼妄怪三郎?倒是你這丫頭,此處有你亡夫,正好要時常來拜祭拜祭!」倩倩惱道:「你這三郎甚不成人,想我與那賊怪並無情意,不是要你成功,我怎麼屈膝他下?你不知恩便罷,怎麼說他是我亡夫?污我清名?氣殺我也!」

    三郎笑道:「無過就是個玩笑,你就認真了?」倩倩不言。張魁道:「都莫亂談,如今佛國完工,我等早回中國。這裡水土不服,弄得我連日都不舒服!」佛兒道:「好個師兄,麗水蕩魔也沒見你做甚事。回歸之日,皇宮美味佳餚憑你盡情享用;也不見你說不舒服。怎地就水土不服麼?」張魁道:「死佛兒,我怎麼沒做事?那麗水大蟒,卻不是我之功勞?」三郎道:「且休計較這些小事。我等這便回去了。」四個正行間;只見大路遠處一個外邦人士;牽著三匹白馬在那裡盼望。見三郎師徒近來,慌忙迎道:「先生仁三郎否?」三郎道:「然也,閣下何人?」

    那人慌忙躬身唱喏道:「果然是陶先生!在下在此相侯多時了。」三郎道:「我與你素不相識,你怎麼侯我多時?」那人道:「上告陶先生,我乃太國使臣是也。乃奉我邦國王聖旨;特意來迎請三郎於八月十五去往我邦國都;去參加萬仙法會的。」張魁道:「你這廝也忒無禮!既是迎請我師;就當去佛國國都迎請。豈有在此相侯多日,短路迎請之理?這便是你國王的禮貌麼?」

    那使臣驚慌道:「客人莫怪,聽我說來。我邦國王向來崇佛敬道。因此外邦奇人異士紛紛來投麾下。我邦國王十分歡喜,便立了個萬仙大會,欲要看盡天下神通。因想到中國乃是文明大邦,又與我邦世代友好。這次法會,端無不請中國之理。久聞中國陶三郎是個仁人義士,曠世奇人,大有神通!故此我國王親遣小臣前往中國盛邀先生。只是先生雲遊四海,難覓行蹤,我國王卻限我三月之內務要請來先生赴會。是我五月初五前去中國打探先生消息,卻在雲南聽人傳說,先生等人已至佛國施為。我便又趕至佛國打探,得知你等果在佛國。只因我邦與佛國有些交契不好;未得國王聖旨,不敢擅入佛城。此路乃是回中國必經之路。無奈便在此處等候先生,已經一個多月了。且喜盼得先生今日到來!只好在此短路迎請,禮遇不周之處,請先生莫怪!」又獻上他國國王帖子。

    三郎覽帖子畢;笑道:「貴國國王盛情相邀,教三郎等人萬分惶恐!既要赴會,還等三郎師徒商議一番才好!」那使臣道:「請便!請便!」三郎師徒轉過路旁商議道:「如今欲要回國,怎奈太國國王有請,怎的好?」佛兒歡喜道:「那裡是個大象國都,我等去望望大象也好!」倩倩道:「那裡也是黃袍佛都,我們去看看也好!」張魁道:「你等好興致,這番邀請,不是教我們去望大象,也不是教我們去禮佛看風景。乃是去參加萬仙法會。你想天下奇人盡聚此國;都想一展風采。若無真實本事,那個敢去?真個表演的好,吃人讚歎幾句,若還一絲差池,卻不丟醜麼?我說師父休去。早早回國才是!」

    三郎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魁哥之說,不無道理!只是我等受他國王盛意相邀,這叫做盛情難卻。再者,別個國家都去了,我們不去,有何顏面?教他們傳說,名聲就不好了。不要怕;去望象也好,赴法會也罷,且去走一遭看看。」遂至使臣面前說道:「蒙貴邦盛情邀請,三郎怎有不去之理?請大人前面引路!」使臣大喜道:「請先生師徒上馬!」張魁埋怨道:「這一去,幾時回去麼,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知何時是頭了?」三郎與倩倩一騎,張魁與佛兒一騎。使臣一騎在前面引路。

    三白馬頓時放盞如飛。行夠三百里開外;忽見一條大河擋道;河邊一艘帆船停泊。使臣下馬道:「上告三郎,餘下行程須是走水路才到國都。請先生師徒下馬!」三郎師徒棄馬上船。使臣即命水手拽帆啟航!水手飽拽風帆;似箭離弦駛將開去。三郎師徒沿途觀賞兩岸風光,倒也愜意!行夠半日工夫才至國都城池所在。但見好座大城!正是:

    奇方真福地,一島寶珠城。三環臨天水,金湯固至尊。

    御朝興千古,像化建都雄。威儀神州府。祥雲佈滿空。

    船至城門停泊。使臣請下三郎師徒;當時入城。城外猶可,入內更驚!但見:

    故宮多色彩,巍峨塔如林。曉日將旗映,明輦大道清。

    天使宏城市,富裕又和平。黃袍真佛所,當街遍尼僧。

    三郎師徒隨使臣一路行來,逕至一處會所。乃是;『大城會所』。使臣引進三郎師徒道:「勞先生師徒在此暫歇,待我進宮復了皇命;專侯聖裁!」三郎道:「有勞大人!」使臣喚過裡面差官道:「這幾位乃是中國客人,你等且好生服事,莫交怠慢了是!」那差官忙來作揖道:「大人今日才接來先生,陛下多番使人來問;交我也不好回得。你此去覆命;只怕還有些怪你!」使臣道:「可知今日才接的來。不知我受了許多苦楚哩!你這裡接待;等我去覆命去來。」使臣告別三郎去了。

    那差官禮貌道:「先生們都隨小人進來!」三郎道:「多蒙貴邦禮遇,三郎師徒萬分感激!」差官道:「說那裡話?來者都是客,只恐怠慢了客人!請隨我去廂房休息。」三郎師徒隨差官上樓休息。直至黃昏;差官送來飯食。三郎問道:「多勞大人了,三郎有一事不明,要煩問大人?」差官道:「是何事,先生請問不妨!」三郎道:「貴國原說要立個萬仙法會,天下奇人齊聚。我想本該熱鬧非凡!卻為何會館裡面這般冷清,止我師徒在此?」差官笑道:「先生不知;我邦自五月立下萬仙法會時,就有許多邦外奇人異士紛紛來投。那時會館就已客滿。十分熱鬧!我王定於八月十五舉行法會。今日已經八月十四;故都受我王之請齊到碧佛寺去了的。你等來的遲些;故此不曾會面。且在此暫居一晚;只等使臣來信,先生就可去碧佛寺了。」

    倩倩道:「不知這次法會,都有那些奇人異士來此表演?」差官道:「姑娘若是問此;我也說不上來!可多了。但小人知道的;乃是佛道二教人士居多。也有少數大食法教,天主教人士。若論邦國,還是我邦人士居多,佔了大半。餘者就有荷蘭人,佛國人,大不列顛人,合眾國人,雅典人,蒙古人,印度人,印第安人,大利國人,馬來國人,阿拉伯人,葡萄國人。還有那海上不知名的修行煉氣人士。再有許多我都不認得的。」倩倩道:「我中國有多少人赴會?」差官道:「我們這裡居住的華人也有許多。但是這番法會,我王只請了陶先生四人。」

    三郎道:「你那王上是怎樣的君王,你可告知我,明日見面我也不失禮貌!」差官道:「我邦自如來大帝立都至今;已是兩百多年。今聖傳第十六代天子。是個賢明仁愛君王;猶喜崇敬僧道,故才立下萬仙法會。先生明日見朝;大可不必擔憂。」三郎道:「多謝大人!」差官道:「既無他事,小的告退!」差官去了。三郎四個吃了晚飯各自安寢;一夜無詞。

    次早剛過寅時;就聽見門外叫喚:「陶先生,陶先生,速速起身;隨我面聖去來。」幾個聽言急急起床來。門外原來使臣叫喚。使臣道:「先生莫怪,我昨已面聖;告知聖上請得先生來。當時得聖上之旨;今早迎請先生師徒去碧佛寺赴萬仙法會也!」三郎道:「多勞大人。」使臣道:「請先生隨我同去。」三郎師徒各自隱了兵器,戴上四頂帽兒;就同使臣望碧佛寺來。不多時;果見一座佛寺高聳雲霄!正是:

    碧佛真名剎,入雲勢崢嶸。承禪扎靈脈,浮屠駐慧根。

    侍香千日盛,接引萬聖門。果然卍法境,國寺梵王宮。

    四個隨使臣走來;只見街上農士工商;文人墨客;凡夫俗子齊垓垓的阻塞通道。都說:「看萬法會去也!」三郎問道:「大人,你這裡百姓與我華人好相似的!」使臣笑道:「先生說的是;我這裡持齋受戒,衣物服妝;頗類中國。」來至寺前;只見御林軍把守通關。見使臣到來;見禮道:「大人來了!」使臣道:「來了,來了。」軍官教放行。幾個進來裡面;果見外國奇人;本土異士;許許多多;都在那裡守候議論。正是:

    一國興法會,外邦動萬名。衣妝雜五彩,禮貌各不同。

    還見紅膚色,黑白灰面容。都是奇人士,聚滿極樂廳。

    卻說倩倩走到當中;與張魁笑道:「原來外國人都是這許多樣子!真好耍子。」三郎狠狠捻她一把;她這才醒悟,不亂做聲。那使臣道:「先生少待;我王少時就至。」只見旁邊幾個黑臉僧人議論道:「你等看那個少年,就是中國陶三郎哩!果然生的威凜。幾個徒弟,就那個大漢生得醜了些!」張魁聽說惱道:「你等是哪裡燒窯的漢子?敢來議論爺我,討打麼?」那黑臉僧道:「不敢不敢!我等乃是阿非利加洲僧人。並非燒窯者也!」張魁笑道:「你等不是燒窯,怎就面皮這等烏黑了?」

    黑臉僧道:「我等是尼格羅族系,世代都黑。也做的和尚;你怎麼笑我們?」倩倩聞言越發笑道:「只道你等是個光頭,原來也是和尚!其實不像呀!」黑臉僧道:「這丫頭,望著秀氣,怎麼全不知禮貌?」三郎道:「列位莫怪;我這幾個徒弟向來不懂禮貌。你等多多包涵!」黑臉僧笑道:「先生徒弟雖然無禮,倒也爽快。不怪不怪!」又有許多奇人異士紛紛前來見面禮貌!正熱鬧間;只見一官飛馬來報:「國王駕到!」果見御林軍列隊相迎;萬千百姓山呼萬歲!使臣慌忙向眾道:「列位賓客,我王駕到;且都整齊整齊!」眾人果整齊排列。一壁廂鐘鼓撞響!大眾翹首以盼;只見先鋒官旌旗招展;鑼鳴鏗鏘!背後吆喝一聲:「萬歲駕到!」只見那朝天子坐騎白象而來。

    後面三宮皇后;六院嬪妃;太子;公主;俱騎白象而來。碧佛寺僧人及多官及時下拜;各邦奇人控背躬身。正是:

    一國興王駕,騎象到賢君。百官多下拜,山呼動萬民。

    三郎看得分明;暗裡讚歎!多官擁下那朝國王;正是;慈眉善目,一邦賢君。真龍風韻,聖體威嚴。碧佛寺僧與百官齊道:「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國王道:「都到齊了!且隨朕禮佛去來。」百官寺僧謝恩起身。御林軍撤出白象。眾簇擁國王嬪妃同入碧佛寺中。但見那寺中:

    釋迦牟尼幾丈身,南無三千揭諦神。文殊普賢真法相,南無慈悲觀世音。

    南無比丘優夷塞,五百阿羅智慧僧。西方極樂諸菩薩,碧佛寺中拔等倫。

    國王率大眾拈香禮佛已畢;復出寺中;安了御座。眾嬪妃太子依次而坐。傳下御旨;教本國奇人立於左廂,外邦異士安於右廂。各設繡墩賜坐。當朝賜了御酒;眾賓客謝恩!國王謂大眾道:「朕自少年立極,已經一十六載;克仁克己;當此太平之世;立一盛會;名曰『萬仙法會』廣聚天下奇人,容納萬種神通!班中不論國度,不分男女。但有一技之長;且十分出色者;都請來試演神通容孤王一觀!果然是稀罕絕技,當世少有者。朕當予以大大賞賜;御前聽封。」

    大眾聞言喜悅!第一班乃是僧部;當有黑臉僧御前見禮道:「陛下,我等乃阿非利加洲僧人;願來御前獻藝也!」國王道:「高僧有何技藝來獻?」

    黑臉僧解下一領黑色袈裟;當空一展;喝聲:「去!」那袈裟半空去了,不見蹤影!眾人大驚;國王歡喜!黑臉僧又道:「貧僧有禮物要獻上聖上!」國王笑道:「你是出家之人,吃百家之飯。卻有什麼禮物送我?」說不了;只見半空中袈裟回來;直至聖前。托地跳下一隻猴兒來!使雙手捧顆明珠;十分奪目!黑臉僧道:「陛下,此乃我邦佛法寺聚寶珠也;貧僧將來獻上!」國王大喜;命朝官收了;記下名諱。眾見黑臉僧獻上好藝;拍手稱讚!那猴兒跳上袈裟,依舊半空中去了。須臾袈裟回來就不見了猴兒。黑臉僧收了袈裟,回歸座位。

    卻說三郎見黑臉僧之法;笑謂倩倩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丫頭你見識了?日後休得狂妄也!」倩倩道:「不敢,不敢!」又有僧人朝上行禮道:「陛下,我乃印度僧人也,也有**來獻。」國王道:「聖僧是何藝術表現?」僧人乃抓一把米,望空一掀。刷拉拉落在地上擺做個龍形。朝上道:「貧僧請陛下乘龍遨遊太空去!」國王笑道:「聖僧休來說笑,龍乃傳說之物,都不能看見,卻那得來坐?」僧人道:「請陛下屈尊!」國王果離座走將下來。僧人教國王坐下。口唸咒語;叫聲:「陛下坐穩!」只見那米粒變做真龍;馱著國王忽剌剌望空起去!真個:

    飛騰顯變化,繞霧又盤雲。神龍真風采,當空載帝君。

    那龍鱗是鱗爪是爪,托起國王半空中飛舞去了。眾人大驚!慌得那多官喝僧人道:「乞僧侶。將我王攝將那裡去了?」僧人笑道:「莫惱,莫惱!你看;萬歲回來了哩!」

    說不了;果見那龍平安落地。慌得多官護住,百姓下拜;叫道:「乘龍天子也!」國王原上來坐了。眾嬪妃問道:「陛下方才乘龍那裡去了?都見些什麼物事來?」國王笑道:「這個麼?只我方才升天之時;心中驚慌;不敢睜眼!只覺耳邊風響;不知到了那裡?更不曾見什麼物事!等我睜眼之時;就落地了。」眾妃子聞言大笑!看那龍時;依舊是條米粒做的。著僧人一把攬入兜中道:「陛下受驚了!」國王笑道:「聖僧好本事!」教記下名諱。僧人謝恩歸座。又見一僧人朝上禮貌道:「陛下,我乃瀾滄國僧人。前來獻藝也!」國王道:「請!」

    那僧人去人群拽過一個漢子;向御林軍討了把刀;教漢子拿了。說:「你將刀來砍我!」那漢子驚慌,哪敢動手?國王叫道:「聖僧,寡人要看你的本事。不是教你去死也!你怎麼能教他砍你?」僧人笑道:「若砍死我了,就不是本事了。」叫那漢子:「你來,真個傷了我性命;也不怨你!」那漢子果然膽大;攔腰一刀;將僧人砍做兩段,匹然倒地!只見變作兩個和尚一般無二,朝上唱喏!大眾見了驚道:「才一刀砍斷了,怎就變出兩個?返賺了一個。這是個好本事!」那國王笑道:「聖僧!聖僧也!」

    下面僧人道:「陛下,好戲在後頭哩!」兩個僧人各自討刀在手;互相一刀砍做四段;變作四個僧人;拿著四把大刀。四個又砍;變作八個,八個又砍;變作一十六個。越砍越小!一共砍夠四千九百九十九刀;變作九千九百九十八個僧人;都只寸來大小,熙熙攘攘湊做個『萬歲』字樣出來。國王看了歡喜,與大眾拍手叫好!九千九百九十八個僧人又湊個人形;就地上托地跳起來;依舊還是那個僧人,絲毫無損!正是:

    禪合一法無限僧,來來去去本相同。畢竟佛門多妙用,造就浮屠果道真。

    國王看罷笑道:「聖僧,你這刀砍分身法寡人見識了。莫大的神通也!」也教記下名諱。僧人歸位。又有多班僧人上來獻藝。國王教一一記下名諱,待評劣勝。僧部表演已畢第二班乃是道部;班中走出一個道士朝上禮貌道:「陛下,海外異人來獻藝也!」國王教請!道士道:「我今有一件劇術要交陛下看!」遂取出一張剪紙;做得有頭有腳。劈空一展;放在地下道:「也請陛下遨遊太空去。」國王驚道:「前番坐龍,交寡人怕了!」問左右大臣道:「你等那個也去坐看?」

    多官不敢答應。內中一個少年明眸皓齒,俊朗不凡,乃太子也。起身說道:「父王,交孩兒去坐看!」國王歡喜道:「難得我兒有這份膽識,著你下去坐吧!」那太子謝畢;走將下來。問道:「老師,你這剪紙之物怎生坐得?」道士道:「交殿下坐得就是!」口中唸唸有詞;喝聲:「疾!」那紙物地上立將起來;變作一隻吊睛白額大蟲;但見:

    項短身圓耳小,眉錐白額銀攤。爪蹄輕盞疾如飛,跳洞如同平地。

    剪尾能驚獐鹿,咆哮嚇殺狐狸。卞莊墾勇怎生施,子路也難當抵。

    道士叫道:「殿下請坐上去。」太子果然跨上虎背,道士道:「你喊一聲起!」太子依言喊了一聲。只見那虎肋生雙翼;雙翅一展望空便起,須臾遠縱雲霄看不見。少時歸來;老虎伏做地上,依舊是紙做的。道士收了;太子喜悅道:「老師,你這件剪紙劇術我喜歡,你肯教我否?」道士笑道:「若殿下肯學時;莫大榮幸!」太子上來向國王道:「父王,孩兒稀罕這門法術,要向老師學習。不知父王肯未?」國王道:「我兒知曉上進,由你學習便是!」即下旨意命海外異人為太子之師,授以法術!道士謝恩歸位。

    卻說國王看罷多時;神通無數,應有盡有;龍顏大悅!忽問多官道:「寡人聞今中國陶三郎師徒也來赴會。為何多班獻藝,獨不見他,何也?」一旁閃過使臣奏道:「陛下,只因陶三郎最後赴會,故只壓軸表演的。」國王聽說;心心唸唸;只要看三郎表演。不覺各國奇人獻藝已畢。共計三班;七十二行,三百六十種法術。果見三郎朝上唱喏道:「陛下,中國陶三郎御前獻藝來也!」

    國王一見;不覺歡喜道:「陶先生,朕左顧右盼終望得你來了!」三郎道:「陛下,三郎無過化外閒人;蒙君恩如此禮待。教三郎惶恐之至!」國王笑道:「先生替天行道,怎說閒人二字?先生如此謙恭之士;果然不失你中國仁義禮智之教!未知先生此來要獻上何等技藝?」三郎道:「陛下,三郎初去南海,學得來一般蓮瓣載人飛空之法;今來御前表演!」國王歡喜道:「這蓮瓣又輕又薄;如何載得人哩?」三郎笑道:「陛下,玄門法術博大精深;就此而論,還是粗淺工夫哩!」

    國王道:「先生本事,寡人早也聽聞。只是現值八月之中,荷塘花葉枯萎;何來蓮瓣交先生表演?」三郎笑道:「這個容易耳!」就懷中摸出一粒蓮子來。去那地上種了。取過水噙一口;撲的一口噴在地上;念動咒語;就那地上土開發芽!漸漸長大。便見荷葉生長;結就一朵蓮花出來!國王與大眾見此歡喜無限。三郎劈下一瓣蓮花;望空一撇。縱身輕輕踏上蓮瓣;就在半空中飛來飛去!國王見此驚道:「神人也!神人也!」三郎表演多時;收了蓮花,朝上道:「陛下,三郎獻醜了!」

    國王笑道:「聽聞先生神通廣大,今見果然!請勿吝己身本事,當眾多來展示,交寡人開開眼界!」三郎道:「陛下,今日蒙貴國盛情,天下群英盡聚於此。當真高手如雲各有所長。三郎不敢妄自尊大亂顯本事,多來表演展示,亂了行規。陛下若要看時;三郎幾位徒兒本事不差,盡出我之傳授。就請我徒兒代為展示如何?」國王道:「既如此,就請先生小徒表演示眾也好!」三郎謝恩歸位。喚出張魁,張魁冒冒失失走將上來,朝上禮畢;問三郎道:「師父教我表演什麼?」

    三郎道:「為師教你許多,臨陣你返來問我怎的?」張魁聽說朝上道:「陛下,若說巧妙法術,我也不多會,我今就來變個大象與陛下看看!」國王喜道:「果然變作個大象,寡人重重有賞!」張魁聽說有賞,巴不得一聲。當眾就弄本事;捻著決;將身子一伏;地上就變出個大象來;真個長鼻大耳,矗立眾前!大眾鼓掌叫好!國王與眾嬪妃公主太子;無不稱讚!張魁收了法相問道:「陛下,我可變得好麼?」國王哈哈笑道:「好個徒兒,法力無邊也!會後有賞。」張魁大喜,回歸本位。

    三郎又叫佛兒出列。佛兒出來朝上禮畢;道:「萬歲,小和尚今要來演示一個仙劍載人飛空之法!」國王問道:「小徒兒,仙劍果載得人麼?」佛兒笑道:「載得載得,等我表演了,陛下方知我言不虛!」佛兒掣出仙劍;當眾舞弄幾回;劈手丟去半空,翻一觔斗縱上仙劍;飄飄蕩蕩去了!須臾回來;收了仙劍。國王歡喜道:「好本事,小徒兒才自一去,都到那裡去了?」佛兒笑道:「不瞞陛下,小和尚才自這遭;轉過了三山五嶽,八海四瀆才回來的。」國王驚道:「只這一盞茶兒工夫,你怎生到得那許遠呢?」

    佛兒道:「自古道;朝游北海,暮宿蒼梧,算是騰雲。小和尚得師父真傳,自悟飛昇,一去就有十萬八千里!怎麼去不許遠?」國王驚道:「先生徒兒尚且如此神通,可見先生是何等本事了哩!今番先生師徒獻藝;足以技壓群雄;實當第一!列位高僧神道可有不服者;可站出來與之比試比試!」眾人不見答應;正議論間;半空忽然一陣寒風襲來;飄來幾朵怪雲;當中跳下幾個化外巫師,二男一女。一個扛匹木馬,一個執柄掃把,一個肩頭站隻貓頭鷹。他們樣貌稀奇,裝束各異。

    他三人半空落下,卻被御林軍兵器阻擋,喝道:「來者何人,膽敢驚擾法會?」三巫道:「列位休怕,我等並非歹人,乃是心善的巫士,有道的法師!聽聞貴國舉行萬仙法會,特來御前獻藝。在那半空中觀看多時;群英獻藝;都推中國陶三郎本事第一;有些不服,故此現身下來較量,要奪頭籌!」張魁聽說心頭惱火;就欲出來言論。卻被三郎制止;說道:「且莫冒失。先看他怎樣?」國王道:「你等既來獻藝,且將名諱報個明白來!」那執木馬者道:「我叫做鐵臂金剛!」攜貓頭鷹者道:「我叫做銅頭羅漢。」那拿掃把者道:「我叫做魔娘巫師!」倩倩聞言哈哈大笑!

    三個視之;不覺怒道:「那丫頭無禮,你笑什麼?」倩倩笑道:「我笑你等不知羞恥!你等都是巫者打扮。羅漢金剛乃是釋家名諱;你兩個妝扮那些兒像?你那個巫婆號稱魔娘;只是這個『娘』字還是你尊稱不得的。應當叫做魔鬼才對哩!」三個惱道:「你且莫論我等名號,我們來此不是與你鬥嘴的,且站出來和我等比試比試!」張魁按奈不住,出首喝道:「若說打鬥,爺我贊同,決不怕你!」三巫呵呵笑道:「打鬥乃是我三人看家本事,既然你等好生不自量力,會會你等毛神也好!」

    倩倩笑道:「我等走遍大江南北,廣會三家。其實不曾撞見對手,你等三個巫半仙敢來與我等比試,就不怕獻醜麼?」三巫道:「這丫頭倒會弄嘴;先來打上一仗便知勝負!」張魁道:「比試什麼,你們來說!」三巫道:「我等雲端看見你等誇口善騰雲;就來比試雲腳怎樣?」倩倩道:「如何比法?快說!」三巫笑道:「就請陛下來做個見證,如今乃是八月之中;尚無冰雪。惟獨崑崙峰頂冰雪不化,卻遠在千萬里之外;你我便以沙漏為限。誰能在一沙漏未盡之時於崑崙峰頂取來冰雪;尚且不化,獻於御前者,算是他贏!」

    倩倩跳起來道:「就依你之言;不必以一沙漏為限;但是去崑崙峰頂先取來冰雪獻於御前者,是他勝了。你道如何?」國王上面聽說叫道:「那女徒弟,若不以沙漏為限;崑崙路途遙遠,假如你等一日不回;卻不苦了我等在此等麼?」倩倩朝上笑道:「陛下不知,一漏沙少說也有半個時辰。這三個人本事我不知道,就依我們的本事;一漏沙期間去崑崙往返上七八遭兒沒甚打緊,那裡等得一日?陛下多慮了。」

    國王聽說大喜!三巫道:「就依你言語。我們巫家遣魔娘參賽!」國王問三郎道:「先生道家交何人參賽?」三郎出首道:「陛下,我道家遣佛兒小徒參賽!」國王教設下御案,專侯二者奉冰雪歸來。命狙擊手鳴鑼為號。佛兒與那巫婆並排站立。只聽見噹的一聲鑼響!佛兒踏上仙劍早已前去!那巫婆卻才跨上掃把嗖的一聲也去了。倩倩望空驚道:「原來掃把也會飛耶!」他兩個須臾不見。不料鑼音剛絕;佛兒踏仙劍歸來。使雙手捧冰雪獻上御案道:「陛下,小和尚奉冰雪來也!」二巫見此驚道:「才去就來,其中有詐!」

    佛兒道:「你等好不知羞,若說有詐,請陛下來驗冰雪!」國王徑離御座下來;將手摸冰塊,但覺冰涼涼的。說道:「果然是冰塊!」原上來坐了,與多官道:「那巫婆怎不見歸來?」正說間;只見巫婆掃把歸來,也奉上冰雪道:「陛下,這小和尚比我先去,故此先行回來。可見他勝之不武!」倩倩大叫道:「你這老婆子好不知恥!原說鳴鑼為號,我家鑼響就走,只怨你等反應遲緩;輸了便輸了,怎敢說勝之不武?還請陛下聖裁!」國王與多官商議道:「道家以鳴鑼為號,先行回來奉上冰雪,並未犯規。乃是道家為勝!」

    大眾歡呼叫好!三巫道:「只此一局勝出,未為端的,我等不服!」國王道:「你等還要來比試麼?」三巫道:「我等廣大神通,當然要比!」張魁叫道:「比什麼?」三巫道:「我等學來一般變化之術,可將死物變活,又多又妙。今來與你等指物變化,誰變得多,變得巧妙,就是誰勝!」三郎肚中暗笑道:「這些本事,也好拿來現世?這番准贏!」乃叫道:「若是這門法術,我等倒也會得些,究竟那個厲害,且來比試方知。」倩倩高叫道:「若依我之言須是規範些,只將一件死物指變化,變得多的為勝。」三巫道:「這個不妨,這局由我巫金剛來賭賽。」

    倩倩笑道:「本姑娘便來陪你這廝頑頑。」巫金剛笑道:「量你這黃毛丫頭有什麼本事與我較量?」倩倩笑道:「且頑一頑!」國王命扎做一個高台,設下圍欄。巫金剛跳上來,擺下木馬道:「我便指木馬來賭變化!」倩倩跳上來笑道:「你這廝敢是人長智不長!幾十歲了,還頑木馬?」那巫金剛惱道:「丫頭莫弄嘴,你將什麼來賭鬥?」倩倩瞅見台下一條板凳。朝上笑道:「陛下,還請借台下板凳一用!」國王命送上板凳。倩倩拿過且一屁股坐下道:「怪漢子,你且變個我來看看!」

    巫金剛口唸咒語;把手去木馬一指;嗖的一聲;木馬變作一頭高大駿馬,渾身雪白也似!聳頭擺尾十分活潑!大眾看見驚道:「果然變做馬哩!」巫金剛喝倩倩道:「你且變個來!」倩倩起身笑道:「交你知道我的厲害!」她安好板凳,口中不住亂念道:「扁擔寬板凳長,扁擔想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板凳偏偏不讓扁擔綁在那板凳上,到底扁擔寬還是板凳長。」下面二巫士見此喝道:「那穿紅衣服的,你嘴裡亂念些什麼扁擔板凳?怎麼不變個來?」

    倩倩笑道:「莫急莫急,我與你們不是一道的,故此咒語不同!」她念夠多時,將手去板凳一指;板凳立時變做一隻花斑豹出來!那白馬見了花斑豹,驚得四蹄亂跳!巫者見此大驚,將手一指,白馬變做一隻小鳥飛去!倩倩念動真言;將豹子變做一隻老鷹;抖翅鑽上來就捉小鳥。巫者喝一聲;小鳥定在樹上變做長蛇!倩倩喝一聲;老鷹半空中翻幾觔斗,變做一把寶劍;徑斬長蛇。巫者趕得急了;喝一聲;長蛇托地化作一陣清風去了。倩倩寶劍落下,化作一隻白兔蹲在那裡。巫者一陣清風吹來依舊變做白馬。倩倩喝一聲;白兔變做獅子把口一張;將白活活吞了。

    巫者大喝道:「丫頭變化吞噬白馬,壞了規矩,是她輸了。」倩倩把手一指;獅子吐出白馬。依舊是只木馬。獅子依舊變回板凳。倩倩說道:「我吞了你的白馬,破了你的妖法。誰勝誰負請陛下聖裁。」

    未知國王如何裁決?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