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祥龍演義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三回:張魁敦煌揭皇榜 文 / 十八公

    心不生,法自滅,識此禪機、無為心如鐵。

    鷲嶺雲深有明月,得過漕溪、功成朝天闕。

    認如來,須悟徹,空說積年、個中誰辨別。

    究竟塵塵與葉葉,是是非非、一篇無心訣。

    這篇詞牌名:《蘇幕遮》。

    話說三郎與龍虎匠人回至城堡,只因連日勞累,都餓了。去那廚下尋些食物飽食一頓,兩兄弟方才來至廠篷,盡揀上等好鐵來打造焚天爐。三郎幾個在那裡不覺等了一個月,龍虎兄弟方才打造完了工,請三郎師徒來至火焰山收天火。三郎手把焚天爐,劈手拋起半空中,那爐子底朝天,口朝下,只好片刻工夫,將那八百里火焰盡皆吸去爐中。只見漫天雲漠漠,風習習,霎時不見一些火光痕跡。

    兩兄弟對三郎幾個感謝不盡道:「不是先生神功,焉得妖精除,火焰滅?這是莫大之功果也!」三郎將焚天爐還給兩兄弟道:「這爐子盡收天火,他朝若再不慎倒出來,卻又是一番災難,你二人可將此爐子供養在魔鬼城中,受你西域百姓之煙火祭祀,久而久之;可保內中天火再不得發!」兩兄弟諾諾領命。三郎道:「甚好,我們就此告辭。」兩兄弟道:「不去我家裡見我父親了麼?」

    三郎道:「不去了,這裡耽擱太多時候,該走的了。」兩兄弟這才道:「恭送先生。」三郎幾個轉身離去,忽然見到火焰山中金光閃閃。三郎問:「那裡因何閃光?」兩兄弟道:「那是星星甲放光。」三郎道:「你兄弟可將它一同帶去,莫留在這裡,叫壞人拾得,不是好事。」兩兄弟應下來。三郎這才離去。後龍虎匠人將焚天爐星星甲金孔雀雙雙放入魔鬼城中,改名為伏火宮,讓三件都受世人香火供養,但願天火永世不發,災難永世不來。

    三郎幾個過了星星峽,離了西域,到得甘肅之時,已經是來年春天。但見:

    日曬花心艷,百鳥喜輝晴。高山潺潺水,田上草青青。

    和風時送暖,野外淡流雲。楊柳垂絲碧,幾處發芽新。

    幾個正當踏賞春景,佛兒叫道:「師父,我要去敦煌玩。」三郎道:「去那裡玩什麼?」佛兒道:「那裡有個千佛洞,去看看菩薩雕像麼!」倩倩笑道:「呆子,就是去靈山看真佛,真菩薩,也沒甚看頭。那些泥塑的雕像哪裡好看?」三郎道:「難得佛兒要去,就去敦煌看一看。」倩倩暗裡與張魁說道:「你師父就是專一的偏袒佛兒。」張魁笑道:「師父最偏袒的還是你,只是嘴上不說罷了。」倩倩道:「才怪!」

    次日,來至敦煌,見到那裡:

    城池懶修俱殘敗,重重古殿蕭疏。風播樓柳空千里,荒漠空曠地,流沙別一天。

    白日不見行人走,夜晚相應鴉眠。往昔輝煌之去所,居民今何在?原來盡舉遷。

    倩倩見此拍著手叫道:「好耍子,好耍子!偌大個城池州府,竟是這樣空曠,這等狼狽凋零!」三郎道:「你們不知,只因此處早年被吐蕃佔據,所以嘉靖爺廢棄瓜沙二州府,下旨閉塞嘉峪關,將此居民盡皆遷走。故此冷落了這個敦煌。」張魁道:「師父既然知道此處廢止荒蕪,如何還來此處?」三郎道:「敦煌雖被廢止,可千佛洞還是在的,就來看看何妨?」幾個往前走來。忽見到前面一座土地廟,前後芳草淒淒,殘牆長滿青苔,似乎就要倒塌。卻在那破門扇上巴著一張皇榜,被風揭得嘩啦啦的響。倩倩道:「怪哉,此處都無行人來往,何人卻在此張掛榜文?」張魁上前一把扯下來,念誦道:

    「大明王朝西寧州太守司馬:近年因青海西寧衛;溫波錯青海湖有水怪作亂,傷人畜無數,漁民失業。周左百里範疇莫敢人居,端的禍害至極!下官因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泱泱華夏,焉許這等精怪擾民?特一旨奏明聖上;今上英明,特許下官皇榜奉請有道術士,招納高明法師。因此;不論五湖四海,但有得道之士,會降妖捉怪,除邪請神。可發慈悲之心腸,懷報效之願望,速來西寧州府應見下官。果能除怪安民;自不惜以黃金千兩酬謝。

    嘉靖二十八年冬日:西寧州官司馬氏出榜。」

    張魁讀罷,將皇榜收進懷裡。佛兒笑道:「師兄你收它何為?」張魁道:「你這佛兒,隨師父這麼久了還不省事,這捉妖精是好事,是善事。我們修行之人逢之,怎麼能彀不去做?」倩倩笑道:「好,魁哥有志氣!只是這皇榜是你揭得,到時拿妖精可不干我三人之事了!」張魁聽說急道:「師父,你看這丫頭忒不像話了!我揭皇榜還不是要師父成個功果,怎麼有要我一個人去的道理?」

    佛兒呵呵笑道:「你個嘴臉!你只怕是衝著那黃金千兩才要去哩!」張魁道:「一來捉妖,二來掙錢,可不是兩全其美,怎麼不去?」三郎道:「且去看看。」倩倩道:「這榜是去歲冬日出的,更是朝廷皇榜,三江五湖到處張掛。如今相隔甚久,那妖精只怕被高人捉了,我們還去幹麼?」三郎道:「果然捉了,我們再走他方,要是沒有,去盡一份力也好。」張魁道:「師父說的是,假如我們不去,加之那妖精又厲害,至今未曾捉得,卻不錯過了。端不誤了多少人命?」

    三郎道:「說的有理。走,速去看看!」轉身往青海而來。只有佛兒大不喜歡道:「說好去千佛洞,怎麼要去青海湖?就是去,略緩一兩天,待看了千佛洞再去麼!」三郎道:「好佛兒,千佛洞在那裡也不會走,遲些時候沒關係。那青海湖水怪為禍,遲則要損傷人命。個中孰輕孰重,佛兒要知曉的。」佛兒道:「佛兒分得輕重,無過是怕師父降伏了青海湖水怪已了,就不會記得去千佛洞之事哩!」三郎笑道:「哪能彀?等青海湖除妖完事,定然來千佛洞看看,管教佛兒如願。」佛兒聽說喜道:「好,師父說了話,就先去青海湖罷。」幾個遂投西寧州而來。

    一路上,見到張貼的皇榜到處都有。三郎道:「你們看這皇榜甚多,可見那妖精厲害,事情緊急,不得已將皇榜招賢的。」不覺來至西寧府。張魁從懷中拿出來皇榜向府門官兵叫道:「速去告知你等大人,降妖高人揭榜來見。」那門外眾官聽說,急去府中稟報;那州官司馬,聞報不及整衣,素服出外迎接道:「何方高人要見下官?」張魁把三郎往前面只一推,叫道:「這個就是高人,可替你西寧除妖!」州官司馬氏聽說,上前面做個大揖道:「下官司馬氏,只因青海湖水怪為禍,望高人先生興手擒拿,這份恩德,下官西寧一州百姓銘記!這份功勳,定然上奏朝廷,載入青史!」

    三郎慌忙道:「不敢不敢!但要小民效力之處,大人只管開口。若論恩德酬謝,都不必說了。」司馬氏大喜道:「果然高人!都請裡面說話!」道聲請!幾個隨那司馬進來府內。裡面,敘了座次,司馬氏命下屬看茶,擺點心。三郎幾個道了謝,司馬氏卻才開口道:「先生幾位都是何方高人?那裡得道?今日來我西寧做好事!」張魁口中含著點心,含糊的叫道:「司馬氏,你也不認得我師父,我師父就是平麒麟,破西域,要黃泉救母的陶三郎哩!」那司馬聽說大驚!

    起身至三郎跟前低頭再做個揖道:「原來是仁義陶先生駕臨!我西寧左顧右盼,終盼得先生來也!」三郎道:「大人切休如此多禮!請坐!」司馬氏卻才坐下。三郎道:「不知大人出榜招賢,要捉的是何樣水怪?那色妖精?它又是幾年的怪物,禍害西寧多時了?」司馬氏聞言歎道:「若論及此,下官可謂日夜揪心,坐立不寧!早在三年前,有漁民出船西海,說在湖心見到怪物,十分龐大。一時謠言四起,西寧州人心惶惶。我想朗朗乾坤,悠悠西海,何來怪物?定然是個謠言。下官為了闢謠,便引官兵親去西海打探虛實。到得那裡,只見到一湖碧水,盡皆發黃,且波浪搖拽,洪濤滾滾!隨行之人,無不驚慌!說西海向來安寧,如今無故發怒,定然是妖怪作亂!」

    倩倩道:「你只見到湖水變色,可曾見來妖怪?」司馬道:「我見到西海異象,當時正有所思。忽然那湖中推波的一聲響亮!果跳上來一個怪物,他生得丈二長短,眼若銅鈴,青面獠牙,手執一柄開山大斧,開口大喝道:『州官司馬,我乃水將軍,碧水大王,因你這方百姓做了不是。故此要三年內亂你西寧,五年內吃盡你西寧百姓!』我問他:『我這方百姓做了那些不是,觸犯大王威嚴,還請說明。自當知錯能改,懇請大王慈悲,饒恕我這方百姓!』那妖精哈哈大笑道:『無知司馬,大王我說言必行,但講五年吃盡西寧,一日也不會多。你求我無益!』說畢撲通地跳下湖波去了。自此之後,西海周左居民十停少卻二停,盡被那妖孽吃了。漁民更不敢出湖作業,連我西寧百姓也終日人心惶惶。無奈出榜招賢,只是我西寧地小人稀,出榜一年多沒見影響。下官不得不將此事上報朝廷,虧得朝廷甚賢,這才准許下官各處州府皇榜招納高人法師。」

    張魁聽說哈哈大笑道:「你原來是個無知的州官。既然知曉我師父乃蕩魔先生,還請出什麼皇榜招賢?何不來找我師父了帳?」司馬道:「賢徒所說,下官怎麼不知?正是機緣淺薄,無法與先生早做相識的。」倩倩道:「你不認識三郎,就不會著人去請麼?」司馬道:「早在先生平四川麒麟劫之時,下官便著人去四川請先生師徒來我西寧施為。到得那裡,只聽災民說先生師徒已經於除夕雪夜不辭而別去了。故此與先生無緣相見。等到去歲又聽人說先生在西域藏地與牛魔王周旋。下官這又匆匆遣人前往藏地。下官料必這番準能請到先生,不想聽那甘丹寺僧侶們說,先生已經前往葉爾羌去了!下官前去之人聽此消息,都不及與我回稟,隨後就來葉爾羌追趕先生。等至星星峽那裡。又有當地居民說先生已經出了星星峽,不知何往了?所以下官說與先生無緣相見,因由在此哩!」

    三郎道:「也難為大人了。我師徒自去歲離了星星峽,一路行至甘肅敦煌地界。是我這小徒弟吵著要去看看千佛洞的石窟雕塑。我們意思要去那裡玩一玩,碰巧在敦煌見到大人張掛的皇榜,所以放下玩賞之事,這才特意前來西寧助大人一臂之力的。」那司馬聽說,道一聲:「慚愧,去歲張貼皇榜的人前來告知我,說在敦煌也張掛了皇榜一張。我當時還訓斥了他一頓,說敦煌那廂已無人跡來往,你去那裡張掛皇榜與誰看?不想就是這一張不該掛的皇榜,救了我西寧一郡之百姓!慚愧慚愧!」

    三郎道:「大人,自請得皇榜招納,可曾有何高人之輩前來西寧?」司馬道:「畢竟是朝廷皇榜,況且又有黃金千兩,前來自稱有法降妖之人不可勝計。」倩倩道:「都是一些什麼人?他們是怎樣拿妖精的?」司馬道:「先來的是一群喇嘛和尚,生得牛高馬大,雙臂如猿,也是說雲遊四海,不知拿過多少妖精,打過多少魔怪?我聽說大喜!將盛宴款待了他們。之後引去青海湖捉拿妖精。不想等到了那裡,見到青海湖種種異象,卻都說道:『我們都是北方番僧,不會得水,須要有稍子撐船送我們去。』我便叫了膽大手下將船送他們去湖心。他們當中就有人說肚子痛,去不得。餘下的或說頭痛,或是要出恭了,都佯佯的走了。」

    倩倩聽說哈哈大笑道:「原來是一幫混飯吃的無賴,那裡有什麼真本事拿妖精?虧你還如此信任!」司馬長歎道:「這也是沒辦法呀!」三郎道:「後來又有些什麼人來降妖?」司馬道:「有乞討的叫花子,有殘廢了的跛子,還有流浪的和尚道士與尼姑……總之全是一群沒本事的騙子!妖精不曾去捉,叫我伙食銀子也不知花費了多少!」三郎道:「就沒有一個去與那妖精打過?」司馬搖頭道:「沒有哩!」佛兒道:「你可曾求神明法降降妖?」司馬道:「求了那正一天師道張天師,請他法降降妖。是夜便做一夢,張天師說:『你西寧該有三年妖精災劫,求神無用。只等三年過後,自有收妖之人。』」

    佛兒呵呵笑道:「你可知道,張天師說的就是我師父哩!」司馬道:「定然是的,要不先生怎麼在敦煌那無人跡之地揭下這張皇榜?」三郎道:「承大人這等看重三郎,西寧這個妖精,三郎替大人捉了便是!」司馬聞言大喜道:「不知先生要幾多幫手,什麼兵器?下官替先生置辦妥當。」三郎笑道:「都不用了,只我師徒幾個就彀了,兵器我們自己都有,不用勞煩大人置辦。」司馬歡喜道:「這樣,司馬代西寧一郡先行謝過陶先生了!不知先生打算幾時啟程去青海湖拿妖精?」

    三郎道:「今日天晚了,只等明日就可動身前去。」司馬大喜!遂命屬下安排食宿招待三郎師徒。一夜無詞。次日清早,司馬謂三郎道:「先生,今日天氣甚好,正是好拿那妖精!」張魁笑道:「司馬州官,你道這拿妖精似你坐衙門一般輕鬆,少不得動刀動槍,弄不好頭破血流,一命傾矣。說什麼好日子?」司馬笑道:「你等都是神通高人,要拿那個妖精,沒命的是他。」三郎道:「勞大人做個指引,去那青海湖看看。」

    司馬帶上幾個膽大的士兵,在前引路望青海湖而來。不消半日工夫,早已望見浩瀚的青海湖。但見那:

    日月環西海,溫波錯藍洋。寶鏡圖上地,翡翠下高崗。

    遠山含煙岫,湖水連碧光。蒼茫無邊際,浩瀚一泓荒。

    那司馬道:「先生,這茫茫一派便是青海湖了!」三郎道:「大人不是說青海湖被妖怪佔據,湖水發黃,且巨浪滔天。眼前所見,一派平靜。那裡就有妖精氣象?到似有微微青氣沖天而起哩!」司馬道:「我不知什麼青氣黑氣。但我所知,這裡就有一個妖精,吃了西寧許多良民,亂卻我西寧三年之久。往常時節這裡都是大不平靜的。不知今日為何這等安詳?也許是知道了先生師徒到來,所以害怕,不敢興風作浪。」倩倩道:「那妖精巢穴何在?」

    司馬道:「湖心有個龍駒島,島上有個水將軍府。那裡就是妖精老巢。」三郎道:「好,我們已知妖精去所,請大人先行迴避。那妖精等我去擺佈。」司馬言謝道:「有勞了,不知先生幾時可以拿住妖精?幾時回歸西寧?我西寧府好做宴會感謝!」三郎道:「感謝不必了,這妖精少則五日,多則半月,就要給大人回個喜訊。」司馬在那湖畔深深鞠個躬道:「先生果然替我西寧除此妖孽,我西寧百姓世代神恩銘記!」三郎笑道:「記得有我陶三郎這個人就好,至於神恩,那消記掛?大人請回去吧!」那司馬再三感謝,方才與手下回去。

    畢竟三郎降妖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