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祥龍演義

大道小說網 第149回:開雪蓮地獄迎母 文 / 十八公

    卻說三郎斬了江西孽龍,當時拜謝如來與佛門大眾已畢,復出山門,下來靈山。早見接引佛在山下等候,三郎帥徒弟幾人見禮已畢,接引佛笑道:「孽龍已被誅殺,不知你有何打算?」三郎道:「天山雪蓮即將開放,我且上山去等它罷。」隨即將乾坤袋與火鴉袋,三塊金磚交給接引佛。接引佛見三郎去了,開口叫道:「老僧在這裡等你回來!」三郎回頭笑道:「我會回來的。」

    即引著徒弟漸漸遠去。三郎下來靈山,倩倩便不走了。張魁笑道:「丫頭怎麼不走了?」倩倩道:「時至今日,天山雪蓮即將開放,三郎已是功德圓滿,我想我也沒有再跟下去的必要了吧?」三郎聽說心中一驚,問道:「你……你打算去哪裡?」倩倩聞言鼻子一酸,竟掉下眼淚來,叫道:「陶三郎,你還想讓我去哪裡?難道我跟你吃了這麼多年的苦,你還沒有做出一個打算出來麼?」

    三郎道:「你想讓我做什麼打算?」倩倩道:「等你救了你的母親,是不是打算去驪山接情姐姐,和她成親?」三郎道:「這是必然的,不過還得問一問我的母親。」倩倩道:「你們兩好了,那我呢?你到底打算怎麼辦?」三郎見問,便又支吾不說話。張魁見三郎沉默,笑道:「你這丫頭好糊塗,你看師父都不說話了,你還問他?」倩倩聞言歡喜道:「你這是答應娶我了麼?」

    三郎道:「我幾時說的,我不妨告訴你。你我始終是人妖殊途,是不能開花結果的,我勸你死了這條心吧。」倩倩聽說絕望了,哭道:「沒想到你還是這樣心狠,也罷。你去吧,我不再為難你了。」說畢就要離去。三郎她離去,心中終是捨不得。便叫道:「你且慢。」倩倩道:「你還有何話說?」三郎道:「黃河之上有一座龍門,你果然有心,速去魚躍龍門升仙,那時節,即便我母親反對,我也娶你。」

    說畢和張魁佛兒離去。倩倩聞言大喜道:「陶三郎,我就知道你不會這樣沒良心的,你等著,我便跳龍門成仙去來!」倩倩即往黃河龍門而來。且說三郎師徒來至天山腳下,但覺冷氣逼人,十分寒冷刺骨。張魁與佛兒問道:「師父,這山上真的有雪蓮麼?莫不是騙人的。」三郎聞言苦笑道:「果然是這樣,他玉帝休想龍床坐得安穩,如來亦莫想安享靈山仙境!」隨即引著張魁佛兒登上天山。

    及至天山頂上,但見到處白雪皚皚,冰天雪地,連一顆青草也不曾看見。佛兒張魁被凍得直打哆嗦,便問:「師父,雪蓮在哪裡啊?」三郎亦是四處尋覓,苦是尋它不見。只得說道:「照我的估算,雪蓮應是開放了的,你等不可懈怠,再仔細找一找。」不說他師徒在天山上冒寒尋覓雪蓮。再說那高天玉帝這日坐鎮凌霄寶殿,與眾神齊聚。忽有地府閻君上殿啟奏道:「陛下,微臣有事啟奏。」

    玉帝便問:「你有何事啟奏?」閻王道:「陛下,蓮花公主自在我地府十載有餘,旦夕唸經,已然超度無數亡魂,諸多餓鬼。近來不知何故,地府酆都之處餓鬼喧嘩,冤魂咆哮,口口聲聲天地不仁,要求放蓮花公主重返陽世,地府諸般鬼卒鬼判制伏不住,教我陰司日夜不得安寧,我地府沒有擅權法則,所以微臣特來告之陛下,懇請聖恩裁決!」說不了,又有西方阿難與迦葉到來,殿前禮畢。

    說道:「我佛如來叫我弟子二人前來告之陛下,說三郎已將江西孽龍正法,陽世救母之路功德圓滿,目下正帥弟子在天山求雪蓮而去。」玉帝聞言,即命去請太上道祖來。須臾太上老君來至。玉帝便道:「道祖,如今三郎陽世功德已滿,正於天山之頂求雪蓮開放。不知道祖以為如何?」老君聽說,笑道:「老道且請陛下王母與眾仙同出南天門外,且看他求蓮如何?」玉帝聞言,道:「言之有理。」

    即擺駕,同王母老君,四大天師,李靖父子,眾文選武選仙卿一同來至南天門,打開天門,撥開雲霧遙觀。時有阿難迦葉回至雷音寶剎,佛前啟知。言玉帝老君眾神正在南天門外觀看三郎求蓮。如來聞言,即下蓮台,同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著幢幡寶蓋,異寶仙花,擺列在靈山仙境,都要看三郎天山求蓮如何。卻說三郎師徒在天山之上尋了半日,那得雪蓮蹤跡。

    不覺笑道:「我莫非被觀音哄了?似此極寒之地,連草也尋不見一棵,何來生長雪蓮?」佛兒與張魁早已凍得臉面發紫,便道:「莫不是師父來早了,這雪蓮還沒生長呢?」三郎道:「生沒生長,難道我還不知道麼?」張魁道:「似此偌大天山,知它長在何處的?我看師父莫費神了。」三郎罵道:「你果然不濟,你我紅塵勞碌數年,只為今日。你如何說教我莫費神了?」佛兒本是最能吃苦的。

    此時亦是受不住了,叫道:「師父,徒兒好冷啊,我們還是下去吧,即便沒有雪蓮,我也要替師父救出師母來。」三郎聞言,竟然沒了主意。一時間坐在地上哭將起來,一時思緒萬千,想起自家以往受的種種磨難,到頭來竟是這樣一種無望結局。此時已經入夜,呼嘯的狂風益發猛烈起來,夾雜著鵝毛大雪漫天飛舞。三郎見尋蓮無望,無奈坐在地上哭泣,死也不肯走。佛兒見此,謂張魁道:「師兄,師父是鐵定不肯走了,想你我追隨師父多年,若論及死字,也早該死一千次一萬次了,難不成今天就怕死了不成?我們還是留下來陪著師父吧。」

    張魁點頭道:「說的正是。」隨即也坐將下來,三個人抱做一團,意思要暖和一點。誰料那猛烈的狂風,無情的冰雪,最終將他師徒凍做一塊。卻說玉帝與佛祖各自在高高上盼望著三郎尋求雪蓮,忽然看見他師徒三人被冰凍做一塊,俱都議論道:「怎麼會這樣,難道是錯了時機麼,怎麼三郎尋不到天山雪蓮呢?」雙方又各自觀看多時,仍不見他三個有何動靜。便有人說道:「這番三郎絕撒了,定然被凍死了。」

    一個個都覺心中傷感不已,卻也無可奈何,便各自歸去。如來復登蓮台,問觀音道:「菩薩看三郎此番如何?」觀音道:「弟子無從知曉,還請佛祖明示根本。」如來笑道:「公主即將脫離地府苦難也!」概眾聞言,一個個合掌稱頌,無邊喜悅。再說玉帝返回靈霄,便問老君道:「莫非三郎陽世功德未滿麼?如何他師徒三人盡被凍死也不見雪蓮花開?」老君聞言笑而不答。

    卻有王母見三郎尋蓮不成,亦覺心中煩惱,當即告辭玉帝徑返瑤池。早有眾花仙於瑤池迎住王母道:「娘娘回來了。」王母搖頭道:「今日見三郎求蓮不成,返被凍死在天山之上,哀家亦覺心寒,你等且都退下,待我好生休養。」花仙子們聞言抿著嘴笑道:「人說那陶三郎是個聰明人,原來是個呆子。」王母道:「怎麼說?」花仙子即扯住王母來至瑤池邊觀看道:「這雪蓮分明從瑤池生根出來,不知他去那天山上找尋什麼,不是個呆子麼?」

    王母聞言看時,池中果然生長出一朵雪蓮,雖是含苞待放,卻瓊香繚繞,瑞靄繽紛,照耀得滿池通明。王母不覺大喜,急忙趨步趕往通明殿,眾仙見王母這等慌張,便問:「娘娘何事慌張?」王母直至帝前啟奏道:「陛下,快快著人請三郎回來,那雪蓮原來不在天山生根,在瑤池中也!」玉帝聞言驚駭道:「有這等事?」隨即擺駕瑤池,看時,果然是真。即命李靖調兵前往天山接陶先生上來面聖。

    李靖當時領旨,即調三十六員雷將與二十八宿同出南天門,下天山接三郎而來。李靖眾人在天山之上找了許久,亦是凍得渾身發抖,卻不見他師徒蹤跡?叫苦道:「三郎啊,你莫不會這般命苦,感化得雪蓮開花,救得親母,卻把自家性命斷送!你究竟在哪裡呵!」眾神叫喊多時,終是尋找不見。正當無奈之際,卻見青衣素娥二仙到來,李靖問:「你二人哪裡來的?」青衣笑道:「我等乃掌管霜雪之神,青衣素娥,自幼居於天山之上,天王問我們哪裡來的?」李靖道:「可知陶先生下落?」

    青衣將手指道:「他師徒已然被凍做一塊冰山,即便天王拿去,也救不活了。」李靖聞言,即命雷將星宿將冰山撬開,將他師徒三人救出,看時,已是死了。李靖不覺哭道:「三郎,李靖來晚了啊!」眾雷將勸慰道:「天王且休傷感,還是將他三人屍首帶回,教玉帝發落便罷。」李靖無奈,命眾神將他師徒屍首扛起,駕雲返靈霄而來。李靖將三郎師徒屍首置於帝前,說:「陛下,臣等這番去得遲了,三郎師徒已被凍死。」

    玉帝聞言感歎道:「還是這孩子命苦了呀!」當殿眾神無不感慨,只有太上老君道:「你等且休哀傷,三郎師徒待老道救回。」眾神聞言喜道:「能夠救活麼?」老君笑道:「老道自有方兒。」即命黃巾力士將三人扛回兜率宮去救治。卻說三郎被送至兜率宮,安放在八卦爐邊上。老君看著三郎,暗道:「三郎曾於車衛國壞我事情,雖是結局圓滿,卻叫我名聲有些不好,如今我要害他,只告訴玉帝說無法可醫便是。」

    這老君一時間也琢磨不定,正當躊躇,忽然聽得張天師到訪,老君這才命童兒將三人衣服剝去,等師父救人。張天師與老君禮畢,問道:「三郎可能救活?」老君道:「老道已在陛下之前說過話了的,若救不活,豈不是欺君之罪?」張天師聞言笑道:「這就好。」老君聽說便問:「張道陵,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莫不成你認我會害三郎不是?」張天師笑道:「豈敢豈敢!三郎乃是仁義無雙之輩,老君豈有害他之理?但不知老君如何救他。」

    老君料來張天師不見三郎活回來,必不肯離去。即放步來看三郎,將手試探時,發覺三個已是返了熱氣,便命拿葫蘆來,將金丹倒出三粒。將他三人嘴唇扳開,一人送上一粒金丹。須臾間,只見佛兒跳將起來,叫一聲:「師父!」看時,見老君與張天師大眾在場,又發覺自家一絲不掛。這才慌慌張張地躲在八卦爐後面叫道:「那個把我衣服剝了呀?」說不了,三郎與張魁亦是醒了,見自家沒穿衣服,也都舉步躲在爐子後面叫喊拿衣服來。

    老君命送上衣服,三人各自穿了,才出來與老君張天師見禮。張天師道出前後原委,告知雪蓮已在瑤池生根出來,以及是太上老君救了他師徒性命之事說了一通,三郎聞言大喜,當即對老君感激不盡。老君笑道:「不必謝我,要謝你要謝謝張天師。」三郎隨即又謝過張天師。張天師道:「你快莫遲疑,速去通明殿面聖,好接去地府迎母之旨也!」三郎聽說此話,好似做夢一般,不覺滾下眼淚來。

    張魁與佛兒亦是滴淚道:「師父,我們苦了這麼多年,為的就是這一張聖旨,都不要哭了,快快面聖去來。」三郎這才引著徒弟,與老君張天師一道趕往通明殿而來。玉帝與王母見三郎復活,心中也是歡喜,三郎隨即跪下道:「陛下,三郎於紅塵一十二年,掃蕩妖魔不計其數,為民做主亦是不可勝舉。如今雪蓮重開瑤池,天宮喜添祥瑞,這是對我三郎一片孝心最好的證見。我此番面聖,不求一毫功勳,不要一厘賞賜,但請陛下發下一紙文書,赦宥在地府和我同樣受苦多年的可憐母親,教我母子歡喜團員,三郎感恩不盡。」

    當殿眾神聞言,無不感動下淚,齊齊跪倒奏道:「請陛下開恩,赦免蓮花公主之罪!」玉帝即時發下玉旨,著三郎地府迎母,重返陽世。大眾聽說無邊喜悅,時有閻君在旁,叫道:「先生快快接旨,隨我地府迎母去來。」三郎即時接旨,謝過玉帝王母聖恩,又與張天師李靖等人一一拜謝。方才隨閻君往地府迎母而來。有詩曰:

    紅塵蕩魔十二年,歷盡萬苦與千辛。化開雪蓮傳天下,最終母子大團圓。

    又詩曰:

    堪歎紅塵仁義師,千辛萬苦只自知。縱然好事多磨難,誰像三郎救母時?

    卻說三郎隨著閻君來至地府鬼門關,早有牛頭馬面,鬼判鬼卒等地府大小官員前來迎接。眾多地府官員簇擁著三郎師徒來至阿鼻獄門前,三郎吩咐張魁佛兒道:「你二人且與閻君等人在門外侯我,我與母親多年未見,有話要說。」大眾齊齊答應道:「先生請便。」便命打開獄門,讓先生進去。三郎行入獄中,見母親仍在唸經,雙膝跪下,忍不住哀哀哭道:「母親,孩兒不孝,來接您來了!」

    蓮花轉頭視之,見是三郎,母子抱頭痛哭。三郎恐母親哭壞身子,謂蓮花道:「孩兒陽世功德已滿,雪蓮重生,今日是得了上帝大赦,特來接母親出去享福的。」蓮花聞言又驚又喜,道:「我兒果然成此大功,不枉娘親坐這十二年地獄之苦!」說罷,淚流不止。三郎親手拭去母親眼淚道:「娘親休要哀傷,教孩兒心中也疼。孩兒這就接娘親出去。」親攜母親之手走出阿鼻獄中。

    早有閻君等人齊來恭賀公主,三郎亦教張魁佛兒來拜見母親,早有地府諸多餓鬼冤魂見公主出獄,無不歡呼禮拜,就連酆都枉死城中也是一片沸騰,此等場面亙古未見,足見公主乃大仁大義之母也!一行出來地獄,公主道:「三郎且慢,母親此番脫離地獄苦難,非地藏王不能拜謝,你且隨我見地藏王去來。」三郎點頭道是,母子遂又趕往翠雲宮,拜上地藏王。地藏王笑道:「你母子皆是仁義之師,能有今日並非偶然,何必謝我?」

    母子聞言再謝而退。三郎引著母親與徒弟出來地府,公主道:「三郎,玉帝與王母娘娘於我有莫大恩惠,此番出來,須是拜謝,不可無禮。」三郎道:「全憑母親做主,待孩兒送你去南天門便罷。」公主道:「你怎麼不去?」三郎道:「孩兒在陽世尚有事情未了,不能陪母親同去,請母親見諒。」公主聽說心中明朗,只道:「也好!」隨即送公主上來南天門,早有眾神在天門外迎接,三郎道:「母親可隨諸位兄長前去面聖,孩兒先行退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