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六章 與英為友 文 / 珞驊
第六章與英為友
最後一個官員離開的時候,沈哲看了一眼窗外,恭親王的房間和他的是一個朝向,通過窗戶正好可以看見大本鐘,此時指針正好指向九點一刻的位置,房間中陡然開闊了許多,沈哲卻沒留意迅速圍繞在他身邊的空曠感,他此時的心思完全放在了揣測恭親王的態度上,他本來覺得自己以遼東為籌碼定然可以說服恭親王與英國交好,可是直到先前會議的最後,恭親王都沒有表現出傾向於任何一方的意思,穩穩當當地做了兩手準備。
「沈公子,你是否在想,本王方才為何只是詢問眾人對你意見的看法,而沒有定下背俄之綱?」奕訢語氣平靜,卻一針見血地將沈哲的心思說了個通透。
沈哲慌忙施禮,下意識地替自己辯解:「方纔言論不過下官一己之愚見,怎敢奢求王爺垂青。」
奕訢聞言哭笑不得地哼了一聲,這般不溫不火的作風真不愧是李鴻章那精明人調教出來的,搖搖頭道:「本王可對沈公子的見解佩服得緊的,至於本王剛才為什麼只是問了官員們的態度是……」
「王爺行事周到,是沈哲疏漏了。現在……王爺無論做出何種決定,剛才那些大人們其實都已經和王爺站在了一條船上。」沈哲猛地靈光一閃,豁然開朗,可話一出口他又後悔,官場大忌不是讀懂上司的心思,而是看出了上司的心思還不思掩飾反而在上司面前賣弄。
「哦?何以見得?」恭親王饒有興致地挑了一下眉毛。
沈哲無法,咬了下嘴唇生硬地道:「沈哲不敢揣度王爺的心思。」
奕訢的臉色冷了下來:「本王和沈公子難道不在一條船上嗎?」
沈哲猛地緊張起來,雖然他從來沒覺得恭親王有多平易近人,但一直是喜怒不形於色,波瀾不驚的。現在突然動怒他不得不嚴陣以待,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他們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恭親王身邊的可用之人實在不多,而他還這麼一副明哲保身,拒人千里之外的態度的確是有點不上道了。罷了,罷了,以他對歷史上那個恭親王的瞭解不能說是個百分之百的好人那起碼也是個正常人,他又沒有要某朝篡位,通敵叛國,那恭親王也沒理由會對他怎麼樣,索性就大家開誠佈公算了,一直打官腔,用密語,一句話得想個半分鐘他自己也累的慌啊。
「如果王爺最終決定與俄國同盟,那是應了剛才的大人們說的俄國這好那好,中俄感情深厚云云;如果王爺要與英國締結同盟,那麼沈哲剛才說俄國居心叵測不堪為友,也沒有人反對。至於王爺為什麼沒有剛才就做決定而是要做這兩手準備。宣瑜(沈哲的字)以為王爺有兩點顧忌,其一,是英國雖然為當今世界的第一強國但斷沒有以一己之力單挑法俄的氣魄,法俄雖然較英國實力微弱但不是沒有扭轉乾坤的機會;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甚者頓了一下,不失時機地望了一眼恭親王略為壓低了聲音道:「英國憑什麼接受大清?」
恭親王點了下頭表示對沈哲推斷的認可:「我等肩負大清興亡之重任,不得不先天下之憂而憂。」
「關於這兩點王爺大可不必煩心。」沈哲頗為自負地笑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摸樣「花旗國建國只有百餘年,其事實上還與英國有著類似於父子的感情,一旦發生爭端,在不會嚴重妨害到自己經濟利益的前提下,花旗國無論從立場上還是情感上都會站在英國一方,而剛剛崛起的普魯士被夾在法俄兩個國家之間,為了自保也勢必會倒向英國勢力,因此英國看似勢單,實際上則是一呼百應。我大清有英國作為後盾,實際上也是與花旗國和普魯士站在了同一陣線上,不但可以仰仗英國人的勢力收回俄國法國的在華利益,也可以打消美德在華繼續擴張的野心,對我大清豈不是一箭雙鵰的好事。」
「但這好事現在也只是空談。」奕訢苦笑了一下,意味深長地看了沈哲一眼,他的第二個顧忌還沒有打消呢。
「定然不是癡人說夢,英人有他必須接受的理由。」沈哲瞥了一眼站在門口的那名年輕侍衛「只是剛才人多嘴雜,不堪言明。」
奕訢頓時明白了沈哲的意思,只是那侍衛是他看著長大的,對他奕訢忠心耿耿,此次留下他也是自己有意為之。「此處在無外人,瑄瑜但言無妨。」
沈哲也不是傻子,見恭親王這麼說,立馬意識到眼前這個還有幾分稚氣的侍衛是支不可小瞧的潛力股,便沖那侍衛笑了笑,那侍衛愣了一下,也對沈哲點了下頭。
「英國雖然是當前世界上最強大的邦國,但是絕沒有高枕無憂的資本,論錢財,他的資本大部分投資到了藩屬國上,國內的流動錢款不及法國,從軍事方面而言,海軍雖然實力優勝,但在陸軍方面相較俄國又有所欠缺,而與他對立的法俄兩國,一個擁有歐陸最雄厚的財力,一個擁有歐陸最強悍的陸軍,這種情況隨時有導致歐洲各國力量失衡的結果,怎麼能讓一向秉承大陸均勢政策的英國睡得踏實,在歐陸,現在他可以通過歐洲新貴——普魯士遏製法俄兩國的勢力擴散,但是在遠東的利益仍然處於無所保護的危險境地,英國的軍事力量雖然駐紮在印度,算是在東方有個落腳點,但印度畢竟不是他英國的一個省,他有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信仰,自己的靈魂,印度的駐軍除了要隨時準備對東方進行軍事上威懾之外還必然要應對來自印度內部民族鬥爭的反抗,而俄國與東方諸國山水相連,其對東方的控制有英國防塵莫及的優勢,關於這點相信英國高層已經開始有所警覺,現在英國與俄國正在爭奪中東,又與法國爭奪東南亞,而美國也在與西班牙爭奪菲律賓,以大清的地理優勢正好可以對這些地方形成制約,更何況大清能供給給各國的利益就那麼一點,在英國人看來,自己獨享當然好過和法俄去分。況且我們現在沒有讓他放棄在華利益,只是我們收回別人利益的時候他別插手管就可以了,對英國來說是不下本錢光賺利潤的事,英人都是生意人這筆買賣他們為什麼不做,至於我大清的理由自然可以是不堪俄國威壓,而另外尋求庇護罷了。」
奕訢讚賞地拍了下手:「瑄瑜果然是傳承林公血脈,端是見解超群。這件事需盡快與英國交涉。」
「瑄瑜還以為此事絕不可大張旗鼓,應是中英雙方心知肚明即可,一面法俄狗急跳牆,對大清進行報復。」
奕訢思索片刻道:「本王與英國額爾金勳爵還有些私交,看來此時應當與英國進行一次密談。」
「王爺英明。」和聰明人交流還是省事些。
「其實本王來英國之前就有一件事想要問瑄瑜你。」經過這一番對話,恭親王和沈哲之間的關係顯然是拉近了不少,沈哲沒再自稱下官,奕訢也沒一口一個「沈公子」。
「王爺請講。」
「瑄瑜你是個讚賞歐洲的人,不同於那些死抱著聖賢書的腐儒,當初為何也反對開辦工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