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血色戰國

大道小說網 09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文 / 風雪亭

    中山王宮。

    太子重,不,現在說應該是中山公姬重身著黑色金線繡著五爪飛龍袍,頭戴王冠,坐在大殿之上的王座上,面色陰沉,一隻手狠狠抓著王座上的扶手,陰鷙的目光狠狠盯著王座下跪著的那些大臣。

    中山國亂已經兩年有餘。兩年來姬重可以說幾乎沒有一件順心的事。

    自從中山國亂,弒父奪位以來,與他一直處處作對的十四弟公子羽亡命在外,不僅大敗了他派出去圍追堵截的所有人馬,還將自己手下最得力的殺手趙衝殺了;聽說現在居然在衛國鄄邑做了鄄邑縣令,鄄邑現在經過公子羽的精心治理,兵強馬壯,氣勢正盛,而且聽說他的軍隊也叫鐵羽軍,這報仇奪位,與自己叫板之意昭然若揭。

    在滹沱河上,姬重追擊公子羽,閭丘小昭為了讓公子羽脫身,毅然隨太子重回到中山王宮。姬重大喜,雖然走了公子羽,小昭卻回來了,公子羽還可以慢慢收拾。可是小昭回來以後,再也從來沒有對他笑過;為了討小昭歡心,姬重不惜重金人力,大興土木,專門在王宮之外為小昭修了一座美輪美奐的行宮別院——重昭宮。

    重昭宮,將兩個人的名字放在一起,姬重的用意當然明顯,是想喚回小昭當初對自己的美好回憶;起初姬重幾乎每天都在重昭宮,想盡一切辦法討小昭歡心,莫說是要天上星星月亮,就是要他的心,姬重也是願意掏出來。

    可是任他如何費力,小昭對他依然是冷面相對,兩人雖然已經是名義上的夫妻,可是每次姬重要和小昭求歡,小昭都嚴詞拒絕,姬重逼得緊了,小昭便以自盡自衛。姬重無法,又到老師閭丘左處相求。中山國亂之中,閭丘左便被太子重帶到了太子府中,以能夠日夜討教為名,其實是在軟禁。閭丘左也看透太子重本質,只是埋首書海,絕不與他搭訕。太子重求閭丘左勸說小昭,閭丘左只是推說自己老了,也做不了年輕人的主。姬重惱羞成怒,後來便將小昭趕出重昭宮,將她和父親閭丘左關在宮中一處廢棄院子。

    自此以後姬重更是放縱無忌,朝政大事,有司馬喜專政,鐵羽軍大權交給了風起舞,大修宮殿,廣納美女,日夜笙歌美酒紙醉金迷。為了滿足窮奢極欲的生活,橫徵暴斂,搞得民怨沸騰。兩年來王城中就發生多起民眾造反之事,公子照和公子垂也乘勢攪風攪雨,妄圖起兵奪宮;雖然這些叛亂最後都已鎮壓下去,公子照和公子垂都已伏法,滿門抄斬,可這些事也在王城掀起不小風浪,搞得他頭昏腦脹。

    現在,趙國主父趙武靈王又派趙鞅為大將軍率十萬大軍來征討中山國。中山國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勢岌岌可危。以現在中山國的實力,那裡是趙國對手?

    趙國自趙主父武靈王以來,胡服騎射,銳意改革,國力強盛,文有肥義、樂池、樓緩、仇液,武有廉頗、趙奢、李牧,鐵騎百萬現在在戰國七雄之中一時風頭無兩,趙國儼然是北方的新霸主,除了秦國之外,有誰能是敵手?

    中山國處於趙國之間,將趙國的兩個中心代郡和邯鄲一分為二,這樣的情勢對趙國來說,無疑在心臟插了一把刀,趙武靈王一代英主,豈能容忍?討伐中山是遲早之事!趙武靈王好色,當年中山公姬窟的陰姬和江姬爭寵,陰姬問計國相司馬喜。司馬喜便跑到趙國對趙武靈王說:人都說趙國出美女,可我這次走城過鎮,卻壓根沒見到有天姿國色的美女。我周遊各地,無所不至,從沒有見過像中山國的陰姬那樣漂亮的女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仙女下凡,她的艷麗用言語簡直不能描畫。她的容貌姿色實在超出一般的美女,她的眉眼、鼻子、臉蛋、額角,那頭形,那天庭,都是當帝王之後的長相,只做諸侯的嬪妃實在可惜。趙武靈王便有興趣打探陰姬下落。

    這件事促成了陰姬做了王妃,可是也激怒了趙武靈王。儘管後來史書說從此「趙王亦無請言也」(《戰國策·中山策》)—趙武靈王不再提娶陰姬的事了,但他卻發誓要徹底把中山國給滅了,拔去這顆眼中釘,肉中刺。

    現在,趙武靈王十萬大軍眼看就要大兵壓境,姬重在朝堂大殿問計眾臣。可是現在文臣以司馬喜為首,武將一風起舞為首,並無一人敢出聲。

    這些文武大臣平時在朝堂之上,滔滔不絕,似乎無所不能,只要姬重想到的,必定有人屁顛兒屁顛兒忙著去辦;姬重沒有想到的,也會有人為他出主意想辦法,只求能得到大王寵信。可是現在真要有了事情,這些人卻都啞口無言成了悶葫蘆。

    姬重心中惱怒,一拍王座扶手,站了起來道:

    「你們這些人,拿著國家公帑,平日裡口若懸河,現在有了國難,卻都成了啞巴。哼,一群酒囊飯袋。司馬喜,你說說,應該如何禦敵?」

    司馬喜心中一哆嗦,要他出主意怎麼害人還可以,要讓他出主意抵禦強敵安邦定國,這哪裡是他的強項?可是現在大王垂問,又不得不答,只得躬身趨前,跪倒在王座前道:「回大王,微臣只是文臣,這抵禦外敵之事應該問大將軍風起舞。」

    姬重又將目光轉向風起舞,問道:「風大將軍,你說說吧。」

    風起舞也趨步上前,拱手稟道:「大王,這次趙國發兵步卒十萬,馬軍一萬,戰車三千,聲勢浩大,來勢洶洶,是志在必得;我中山國舉全國之力,也不過三萬之眾,戰車千乘,精銳鐵羽軍也不過七千人馬,明顯是敵強我弱。以微臣之見,不如集全國兵馬,固守王城。」

    「嗯。」姬重點點頭,「這也不失一個辦法。可是若全國之力都集中在王城,一旦王城被圍,我軍不能破敵,那邊是滅國之危。」

    「這——」風起舞有些猶豫不決道:「微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姬重有些不耐煩風起舞的婆婆媽媽。

    「以咱們現在實力,抵擋趙國十萬大軍,確如以卵擊石。不過,咱們還有一支生力軍啊。」

    「嗯?」集中有些不明白。

    風起舞又道:「大王,十四公子羽現在在衛國鄄邑,兵精糧足,風頭正盛,六王叔公子恪現在也到了鄄邑。我們不如修書一封,請公子羽揮軍北上,以解國危。」

    姬重大怒:「胡說!公子羽乃是中山國叛賊,本王如何能相求與他?」

    「大王,這也是權宜之計。現在唯一之計,只有兩處合一,我們固守王城,公子羽北上,兩面夾擊,或可破敵。再說,我們可以先讓公子羽對敵,等他們拚個魚死網破,我們再出手,殲滅趙軍,再順手將公子羽消滅,豈不是兩全其美之事?」

    「哈哈哈,卿真是妙計。」姬重聽了風起舞計策,不由大笑。

    可是轉念一想又道:「這十四弟能來嗎?」

    風起舞道:「大王,以微臣對公子羽瞭解,他一定會來。中山國畢竟是他的故國。國難當頭,他豈能袖手旁觀?再說還有公子恪。只要咱們謙恭,就說若是能擊退強敵,大王願意讓位與公子恪,他們必定回來!」

    「嗯,就照你說的去辦吧。」姬重翻身坐回王座。

    「大王聖明!」群臣在司馬喜帶領下一起跪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