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縱橫三國史

正文 第十七節 呂溫候怒戰華雄 張文遠名揚穎川 文 / 貼拉所依朵

    笠ri,臧霸早引軍站定,我和張遼同送過箕谷。臧霸道:「就此作別,將軍請回吧。」

    我將書信給了臧霸,囑咐他一路保重。臧霸策馬西去,給我留了張遼和800騎兵,再加上高順留下來的步兵250人,已是支千人隊。

    張遼知道了我和臧霸昨晚所謀之事,馬上要去殺高統,以免將來高統作亂,我忙制止道:「其實那高統早在箕谷之戰中被眾賊給殺死,我信中提他只是做個幌子而已。」張遼這才放下心來。

    我聽從臧霸的計策,和張遼引軍往穎川小路進發,而非奔往許昌。沒想到這一走,竟錯失了與陳豐匯合的機會,兩人差點沒機會再相逢,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路上我回想起箕谷之戰,這和高順大戰之將,何其勇猛,想那演義裡李儒並無如此勇將,玩過三國誌的人都知道,高順武力接近90,那李儒的手下,就算盡數董卓的將領,也沒有幾個武力高過80的(不算呂布眾將)。不由奇道:「文遠可知那日大戰高將軍者是何人?」

    張遼答道:「此人肯定是華雄。」

    我聽的一驚,想起那日陳豐告訴我徐晃大戰華雄的事情,最後那華雄被張遼擒往大牢,怎麼幾天後就成了李儒的人,還差點害了我性命。忙問:「華雄不是為文遠所擒,他不待在大牢裡,怎麼跑來害我!」

    張遼回道:「此事說來話長。」

    原來那日張遼將華雄押到大牢,吩咐手下好好看守,此時呂布和李儒正從相府出來,見華雄在牢中大鬧,便前來觀看,張遼見呂布過來,便上前將華雄如何犯事,如何被擒敘述了一遍。不料李儒譏諷道:「以二敵一,方擒賊而回,若單打獨鬥,怕被賊所擒耳,儒看將軍府上,非將軍無人能敵此賊。」

    布見手下丟臉,甚感臉面無光,恰好那華雄不知死活,竟在牢中嚷嚷:「有種就跟俺單挑,以眾欺寡,非英雄所為。」

    呂布大怒,叫左右取來赤兔畫戟,逕自來提華雄,那李儒見華雄生的腰大傍圓,甚是危猛,又聽說他竟鬥得下張遼,早生收留之心,怕呂布害之,忙遣人去叫董卓。

    這邊呂布將華雄一把提出,捻斷其身上繩索道:「賊如此猖狂,可速取兵器來,布若十回合之內,不取汝首級,任由汝離去。」

    華雄初見呂布,已心生恐俱,又見他捻斷粗繩,更是害怕,只是這呂布誇口十回合,心中鬥志滿滿,暗道即便是無敵將軍,也斷無可能十合敗吾,遂提刀來戰呂布,突見呂布跨下赤兔非比尋常,不敢應戰,喝道:「俺不善騎馬,敢步戰否。」

    呂布聽的一個敢字,心中怒極,飛身下馬,直取華雄,可憐那華雄,仗著力大,竟提刀硬接一戟,想那呂布憤怒一擊,華雄如何抵擋的住,只震得虎口出血,刀幾欲脫手。華雄大驚,心知自己除了力大,招式,防守一無是處,若硬接或防衛只怕撐不到三個回合,只有硬起頭皮搶攻,或許還有條生路,於是不等呂布第二戟到,唰的一刀朝布砍來,一看便知是不要命的砍法。

    呂布向來要命,再加上若為比武取勝而為賊所傷,豈不一點面子也沒有,心下大怒,確也一時半刻無計可施,待到了第九回合,呂布終於怒氣衝天了,只見他奮力一刺,華雄眼一花,陡見四把畫戟同時刺了過來,竟無處可避,無法阻擋。張遼見呂布竟使出絕招,想那華雄必敗無疑,正待歡呼叫好,只聽得門口一人喝道:奉仙且住。」

    來人正是董卓,那董卓見華雄如此了得,也甚是歡喜,即拜為校慰,又怕呂布加害,遂命其在李儒帳下效力,見呂布不歡,命人賜黃金千兩,明珠數十顆,呂布才喜而回府。

    聽張遼說到這裡,接下來的事就一下子明瞭了,難怪那將竟如此厲害,連高順都搞不定。我與張遼一路談笑風聲,不知不覺竟來到穎川境內。

    剛到羊山腳下,只聽一聲炮響,從山上跑下無數人來,來者皆是黃巾裹頭,一看便知是黃巾賊。我見賊數量眾多,少說也有幾千賊兵,心裡害怕,想繞道而行,只是那黃巾賊來得近了,yu退已不及。我正待於張遼商量逃跑之事,只見賊營中一將步行出戰,頭裹黃巾,身披綠襖,手提鐵棒,大叫:「我乃截天夜叉何曼也!誰敢與我廝鬥?」

    張遼見了,大喝一聲,提刀步出。兩下向陣前廝殺,斗十合,勝負不分。張遼詐敗而走,何曼趕來。張遼用拖刀背砍計,轉身一踅,砍中何曼,再復一刀殺死。

    我還來不及指揮作戰,這邊騎兵早已從兩翼衝出,如虎狼入羊群,那黃巾賊在騎兵面前真是不堪一擊,紛紛敗走。我軍大獲全勝,經過此役,我終於知道什麼是統率了,能將兵士訓練得無所畏懼,一舉一動皆能配合主將行動這個能力的方為統率,如張遼就是個統率極高之人,像華雄,徐晃雖有能力單打獨鬥,可卻都不是帶兵之料。

    張遼收拾好戰場,建議道:「將軍何不趁此剿滅黃巾,一來為民除害,二來黃金賊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糧食,可奪之以養三軍,此朝廷喜,百姓悅,順天之事也。」

    我想起演義裡曹操起家的青州軍,可不正是改編的黃巾賊,現在我拿來效仿倒真正不錯,於是安排提前造飯,等將士飽餐後直奔賊營。

    卻說那賊頭目原叫黃劭,自張角敗後一直率眾聚集在穎川羊山一帶,無惡不作,這次聽嘍囉來報,有數人騎馬過羊山,本意是下山搶掠一番,不料大敗而歸,又折了何曼,正在營中喝悶酒。

    忽聽嘍囉來報,有人在寨前叫罵,遂引軍而出,無奈接近開飯時間,眾賊皆餓著肚子應戰,再加上剛才一敗,士氣全無,我看一個個垂頭喪氣,而我軍各個精神飽滿,心想此戰必勝無疑。

    那邊黃劭知手下鬥志喪盡,遂出營叫戰,想一戰以漲軍威,這邊張遼早出,只一合,將那黃劭生擒活捉過來,我趁機大喊:「投降不殺。」

    部下騎兵步兵一起吶喊,如雷聲響起,再加上山谷回音,眾賊紛紛拜倒投降,我叫張遼砍了黃劭(怕日後造反),又要張遼將賊軍改編,我則清點戰利品,將之分於各個將士,以收滿兵心。

    想山寨糧食充足,而眾賊只怕心還不服,若遇戰爭,只怕做鳥獸撒,遂決定現在羊山按營練兵。自此,我已有了近5000將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