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縱橫三國史

正文 12節 撞呂布徐晃心驚 救兄嫂公明投操 文 / 貼拉所依朵

    陳豐的酒量本來就不怎麼樣,這一番狂飲,只喝的天昏地暗,酩酊大醉,連自己是怎麼回的長沙府都渾然不知。笠ri,陳豐搖了搖頭,感覺還是很頭疼,顯然是酒勁還沒完全消失。陳豐用手撫著頭,下的床來,就靠窗的一張桌子上取了一杯水,往口中就到。一杯水下肚,感覺清醒了許多,只是還不過癮,便把杯子往桌上放去,準備再到一杯,不料睡眼惺忪中竟將杯子放到了桌角,那杯子沒有放穩,「乒」的一聲摔到了地上。

    陳豐正待喚人前來,忽然屋門大開,小郭衝進來道,「主公,您醒了,發生了什麼事?」

    陳豐搖了搖頭,「沒什麼事,怎麼是你?那些婢女下人呢?」

    「哦,我見主公正睡的香,怕她們打擾您,便將她們全都調走了。」

    「不錯,」陳豐點了點頭,忽然想起徐晃問道,「徐將軍怎麼樣了?」

    「徐將軍沒什麼事,已經醒過來。」小郭高興的回答,兩眼卻疑惑的盯著陳豐,「主公,我能不能問個問題?」

    「什麼事?」

    「主公,您昨晚喊皺氏喊了一百八十遍,那皺氏究竟是誰?」

    「這……」陳豐頓時被問的語塞了,半晌也答不上來,無奈轉移目標道,「去問徐將軍吧,他知道的。」

    小郭應聲走了,陳豐望著再度關上的屋門,心中思念之情再次氾濫,更加思念起皺氏來。「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哎∼」陳豐長歎一聲,倚著床沿坐了下來,眼前又浮現出客棧與皺氏相遇的情形來,那靦腆迷人的笑容,如今只能在夢中相見了……

    相思不是一種病,可發作起來卻要人命!這不,陳豐自從襄陽回來以後,越發思念皺氏,整日以酒澆愁。小郭,黃忠都是焦急萬分。徐晃的身體不久便痊癒了,見陳豐日漸消瘦,知他是為情所困,心裡十分難受,因為只有他知道鄒氏和陳豐的感情。想那日陳豐將鄒氏托付給王允,曾信誓旦旦告訴鄒氏:等和林霧相遇之後,必來接她。只是後來洛陽巨變,根本沒來的及做什麼,如今只能分割兩地,飽受相思之苦。徐晃受不了陳豐如此苦楚,終於下定決心,留書一封給陳豐,連夜直奔洛陽,來找鄒氏。

    因徐晃當時為都督,劉表境內何人敢攔?不幾日,便出了襄陽,往宛城過弘農奔長安而去。卻說那張繡,娶妻不成,早生怨恨,後又從華雄口中得知,是陳豐和徐晃拐走的鄒氏,心裡早恨極了兩人,只是那兩人現在劉表的地盤,一時奈何不了他們,時間一長也慢慢遺忘,只是對鄒氏的美貌,還留戀不捨,常派人四處打探。

    大概過了一個月左右,徐晃終於摸到了長安,這年頭沒有比長安更亂的了,董卓舊部郭汜、張濟、樊稠等皆擁兵自立,成一方割據軍閥;呂布,皇甫嵩四處搜尋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長安百姓個個人心惶惶,碩大一條街上,除了往來軍馬,連雞犬都不見半個,真正是:打仗晦氣老百姓!

    徐晃進的城來,還不及找人問路,早有那巡城嘍囉看上徐晃的包裹,借搜查之名來奪,這徐晃那忍受的了這種鳥氣,就把斧頭一橫,可憐那嘍囉連包裹裡是什麼東西都沒看見就被攔腰砍斷。周圍的士兵見有人鬧事,都圍了過來,有幾個膽小的,忙去將軍府報信了。料那些兵如何抵敵得住徐晃,只見兩把大斧飛揚,不多時,人屍,馬屍橫了一地,長安街又靜了下來。

    徐晃抹去斧上的鮮血,單人匹馬沿長街而來,在夕陽的映照下,利斧鐵馬,真是一孤膽英雄。忽然遠處一馬嘶聲傳來,徐晃跨下的白馬竟停止不前,還略帶抖動。徐晃大驚,知是來馬不善,朝聲源望去,不久便見街的盡頭閃出一騎。那人和馬一入眼簾,徐晃就感覺氣血沸騰,那馬自然不用說了,渾身火紅,充滿活力;人更是高大危猛,殺氣騰騰。那人馳到徐晃跟前厲聲喝道:「汝是何人,竟敢在長安街上殺我士卒,欺我呂布夫!」

    徐晃一聽竟是天下聞名的呂布,心下大駭,暗道,只怕今日救不得鄒氏,還得把自己陪進去,無奈答道:「莫乃昔日林中郎帳下,徐晃是也,今日特有要事求見司徒王大人,因不知士卒是將軍手下,是矣無理,請見諒。」

    卻說呂布自從迷上了貂嬋,對王允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這徐晃報出王允命來,呂布亦發作不得,遂擺馬道:「即是如此,快隨吾來。」看來,這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確實是真理!

    徐晃跟著呂布,不久便到了王允府上,那王允對陳豐和徐晃的昔日風采,猶惦記的很,見公明來訪,大喜,當下安排酒菜,給徐晃接風洗塵。酒席過後,呂布等人皆一一離去,只剩下徐晃和王允二人,徐晃便把來意說了。見王允對自己如此款待,勸道:「這長安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呂布雖勇,奈何少謀,怕最多也只是一方霸主,難成氣候,大人不如和晃一起去長沙。」

    王允以前在朝中一直不得志,今董卓一除,呂布又是自己心腹,但得自己一呼,莫有不從者。這種專權的生活剛剛開始,如何肯捨棄,所以王允明知呂布非明主,亦不忍去長沙,敷衍道:「容允考慮,來日再答覆。」

    第二日,徐晃起來便不見了王允,鄒氏相告道:「大人今早要上朝整頓朝綱,怕要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回府,桌上那一包盤纏為將軍路上所用,門外有五百御林軍助將軍上路。」徐晃知那王允不願離去,歎了口氣,怕長安亂而有變,即刻帶兵往長沙而來。

    途經宛城,因張繡認識御林軍,本倒也沒什麼事,只是快出城的時候,那鄒氏肚子疼,在客棧方便了一下,不料有張繡部下認識鄒氏,報於張繡。張繡大怒,忙領兵出城來追。

    那徐晃出了宛城,心想沒幾日即可到劉表領地,也算是大功告成了,不料後面塵土飛揚,馬聲如雷而至,大駭,急中生智,令一百兵馬帶著鄒氏朝南屯於魯山,令一隊兵士差流星馬請劉表來援,自己領兵以阻繡兵。只是這路面實在太過寬廣,張繡兵眾,徐晃部將被團團圍住,如何抵敵的住。這張繡見所圍之人中沒有鄒氏,又聽到馬蹄聲朝魯山方向奔去,忙叫一牙將領兵去追,徐晃見有人追趕鄒氏,那裡還管的及這御林軍?把那大斧舞的獵獵生風,殺出血路,去追牙將。

    這徐晃胯下之馬,可是王允從西涼進貢中挑出來的大宛馬,四蹄一揚,尋常馬匹便被甩在身後了。那牙將見徐晃追的近了,提槍來鬥,不三合,便成了徐晃的斧下鬼,其餘眾人見主帥一死,如何敢攔,讓徐晃奔往魯山去了。

    那張繡滅了御林軍,統一萬大軍把魯山的各條道路,圍得嚴嚴實實,只是怕徐晃勇猛,才不敢上山,是想把那徐晃活活餓死。

    卻說曹操在陳留招兵買馬,羽翼已豐,今聞董卓一死,長安大亂,早有入主長安之心,遂帶眾兵往洛陽而來。途今魯山,見張繡士兵將魯山團團圍住,大疑,喚兵來探。恰好那徐晃乾糧用盡,劉表的援軍還沒有影子,只能硬著頭皮衝下山來,只見那徐晃坐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只是每次鄒氏為繡軍所阻,不得不回身救之,這一來一去沖了數十回,殺敵數百,卻始終為鄒氏所累,無功而返。

    那曹操向來愛才,見徐晃如此人物,大喜,命典韋帶兵從小路殺上山去,勸徐晃來降。徐晃見山下衝上來一支軍隊,還以為是張繡來偷襲,撥馬來戰典韋,典韋見徐晃勇猛,見獵心喜,雙方大戰三十回合,徐晃畢竟撕殺了一天,人困馬伐,不小心失手,為典韋所擒。徐晃見張繡有如此大將,心想死在此人手上倒也不冤。那典韋見徐晃斧斧生威,剛才一戰雖然僥倖獲勝,回想起來還是心驚膽戰,只怕若是一個不察,早丟了性命,對徐晃也是敬佩有加,忙扶起徐晃,把來意說了一遍。徐晃低頭不語,尋思:自和陳豐結拜以來,早已決定終生追隨左右,只是目前的處境,若非有曹操幫忙,只怕自己和鄒氏都死在這裡。思慮再三,乃朝南而拜,拜畢對典韋說:「若曹公可將鄒氏安然送往長沙陳將軍處,晃原降。」

    典韋回報曹操,cāo大喜,遣使讓張繡退兵,張繡見cāo勢大,又恐宛城有失,退兵而去。曹操親自接了徐晃,令夏侯敦帶人將鄒氏送往襄陽,自此,徐晃降cāo。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