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後宮權欲沉淪路:九重鳳闕

正文 第二章 太后風采(1) 文 / 燈火闌珊

    太后所居住的慈寧宮位於後宮的偏西北,地處寧靜,建築優雅別緻,供諸位守寡的太妃以及太嬪們居住。

    由於諸位寡居的太妃多是崇信佛法,所以慈寧宮之中佛堂最多,吉雲樓、一心堂、蓮華室,都是諸妃平日裡無事的時候,敬奉佛祖的。連花木都多是梧桐、銀杏、松柏等花樹,以求寧靜祥和。太后本人一向也是不好熱鬧,偏愛精心禮佛,再加上長年累月的身體不適,所以如今後宮之中的筵席熱鬧都不再參加了,連昨晚上的新年皇室家宴都只是到場了片刻就回宮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這裡還是不可避免地熱鬧起來。按照規矩,需要由皇后帶著眾位妃嬪姐妹前來給太后,以及各位太妃太嬪們請安行禮。外廷的百官家眷、命婦、王妃也都要入宮來向太后朝拜恭賀新春。

    來拜見太后,雖然沒有必須穿戴朝服的規定,可是大多數的妃嬪都自然而然地選擇了朝服鳳冠。畢竟,太后不是皇帝,不需要依靠自己的姿色來討好奉承,像她這樣地位的人更加欣賞的是妃嬪賢惠純簡的美德。當今的太后又是以賢明聞於當世。兩年前,齊瀧曾經因為見到慈寧宮的幾處建築都有些陳舊,怕太后居住不適,便提議將慈寧宮重新翻修一遍,以示孝道。都被太后堅決地推辭了,對齊瀧說:「……為政之本,貴在無為。土木之功,不可兼遂。此闕初建,南營翠微,曾未逾時,玉華創製。雖復因山藉水,非無架築之勞,損之又損,頗有工力之費。終以茅茨示約,猶興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不無煩擾之弊。是以卑宮菲食,聖主之所安,金屋瑤台,驕主之為麗。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無道之君,以樂樂身。願陛下使之以時,則力無竭矣;用而息之,則人斯悅矣。」認為「如今國事繁忙,多處用兵,不可因這等小事徒耗錢糧……」於是,後宮和民間都讚揚太后的節儉賢德。

    而且,太后是當今皇后的親姑姑,是大將軍王奢的姐姐。當然沒有妃嬪會在這樣的場合去搶皇后的風頭了。

    皇后帶著一眾妃嬪一大早就到了慈寧宮。

    平日裡端莊肅穆的慈寧宮此時也難得地喜慶起來,無論帷幔、窗簾都換成了節日時候的大紅色錦緞,繡著金紅的牡丹花和如意華紋,連香爐、柱子等物上也貼上了富貴的燙金色的福字……

    走過四扇雙交四菱花隔扇門,早有一眾宮娥、嬤嬤候在那裡,掀起大紅撒金的軟氈簾子,眾位妃嬪進了慈寧殿。

    房間裡暖洋洋地燒著數個炭盆,一種寧靜祥和的香氣緩緩地從屋角的四座鎏金銅香爐裡散發出來。將屋子籠罩得迷離朦朧,恍如仙境。

    正中的一溜兒雕花籐椅上,數名儀態端莊的年老貴婦端然正坐,當中的一個氣度沉靜,容顏端正,眉目之間依稀可以看得出幾分與皇后相似的影子,正是大齊當今的太后。

    作為整個大齊階位最尊貴最顯赫的女性的太后今年已經五十二歲了,從衣著打扮就可以看出這位素有賢名的太后是真正的節儉淳樸,為了新年的喜慶吉祥,她身穿一身銀紅碎金花的對襟裌襖,裝容素雅,頭上挽著一個平常的髮髻,戴著一枚雕刻成祥雲狀的玉石簪子,光彩成色都是普通。身上也無多餘的裝飾,只有頸中戴著一串檀香木佛珠,服飾妝容尚且沒有身邊的幾位太妃華貴。也許是長期吃齋念佛潛心靜修的緣故,她的容顏看起來還是如同四十幾歲一樣,長年的身居高位使得她儀態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尊貴的氣度。

    此時的她看到皇后帶著眾位妃嬪進來,臉上現出慈和的笑容,「都來了啊?」

    旁邊正在與她說話的幾位太妃也轉頭看著眾人,臉上情不自禁地顯出喜色。對於這些久閉宮中的太妃來說,今天是極為少有的熱鬧時候了。

    皇后帶著妃嬪依照宮廷的禮儀,向上首太后和諸位太妃行禮請安。

    太后寧靜地示意平身,然後,準備在一旁的司禮太監高聲唱出給諸位妃嬪的年禮賞賜。

    眾妃叩首謝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