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圈子圈套3

大道小說網 第49節:第五章(9) 文 / 王強

    小譚自然聽懂了尤教授的教誨,他還悟出尤教授言語背後的更深一層含義,分工與合作從來是密不可分的,分工越精細、合作越緊密,顯然尤教授與邢眾在術業有專攻的同時也在緊密地合作,他正是把本來自己可以辦的企業交給邢眾去辦了!小譚心花怒放,滿桌佳餚他還沒碰卻好像已經飽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慶幸自己的運氣不錯,尤教授居然主動替他破了題。小譚心裡有了底,興奮地說:「您說得太對了,現在有句挺俗的話,說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他與誰同行,呵呵,我要是能和您、能和邢總同行,不管自己多笨也離成功不遠了。我和邢總接觸過,一直很佩服他,今天聽您這麼一說我更覺得他很了不起,您看,邢總的信遠聯集團有沒有可能和我們共同主辦面向第一資源的高峰論壇啊?」

    尤教授並未直接回答,而是似乎覺得小譚孺子可教,又接著給小譚上課:「你們是在盯著第一資源的noma工程吧?這個項目已經醞釀很長時間,前後多次的論證會我都參與過,目前仍然還有一些重大問題存在不少爭議,核心就是幾個事關『以誰為主』的問題,其中之一是以中為主還是以洋為主,有些人認為不僅技術平台和應用軟件都應該採用國外的,就連運營和管理模式也要盡量照搬國外同行的,對此我就有不同看法。我認為,這個行業在中國的確比歐美國家起步晚,引進吸收和學習借鑒都是應該的,這十多年我們也一直是這麼做的,但是正因為如此,我們反而具有得天獨厚的後發優勢,我們才可以在這十年間沒有任何歷史包袱地實現跳躍式發展,一步到位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最有效的模式,國外同行有誰有我們這樣的發展速度?有誰有我們這麼大的市場規模和業務量?我們怎麼去學?所以,我的觀點還是一百多年前的那句老話,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我不反對採用國外業已成熟的商品化軟件,但是怎麼把國外的軟件用好應該由我們自己說了算。」

    小譚抓住時機附和道:「太對了,像ice的軟件已經被國際上同行業的很多知名公司採用,第一資源搞一下『拿來主義』就可以直接獲得成熟產品,比自己從頭做起效率要高很多,但是ice的軟件到了第一資源的手上怎麼才能用好,就應該由信遠聯這樣瞭解第一資源情況的公司來保駕護航。」

    尤教授頭一次讚許地點點頭,說:「對嘛,你看連你這個外行也能想到這一點,但是我們有很多內行卻還是執迷不悟啊,總要找國際上的那幾家咨詢公司進來,說他們手裡有很好的方法論,可再好的方法論也要看是什麼人來用嘛,相關的會我都去聽了,那哪叫什麼咨詢顧問啊?都是一些毛孩子嘛;那哪是來給我們提供咨詢的?分明是來我們這裡學習的嘛。我又要拿邢眾他們打比方,邢眾的那些骨幹哪個沒有和第一資源泡過十年八年?那些咨詢公司的人誰有這種經驗?」

    「是啊,咱們受的洋罪還少嗎?」小譚說完才意識到自己正是個賣洋貨的,忙拉回到他最關心的話題,「所以我就想,您的研究中心和信遠聯集團出面,我們ice也一起參與,共同和第一資源總部以及各省公司的高層來一次深入的交流,讓他們都能認識到這種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價值。」

    尤教授沒理睬小譚,埋頭吃著自己的菜湯拌飯,小譚仍不覺得餓,但發現這一幕很像是一位樂善好施的莊主在款待一個饑民餓殍,萬一尤教授也做此聯想就不妥了,忙抄起筷子吃起來。沒多久尤教授就消滅了第二碗,小譚也趕緊放下筷子,尤教授說:「你吃你吃,我說什麼你聽著就行。峰會這種形式是不錯的,你們和信遠聯之間的合作我就不方便參與了,商業上的事我也沒興趣,你不是管戰略合作的嘛,你去和他們談吧。峰會的主辦方最好是我們學校和第一資源兩家的名義,可以由我們研究中心做承辦方,信遠聯和你們ice都作為協辦方,第一資源的人可以由我們研究中心出面約請,高層有不少都是我以前的同學和同事,中層裡面我的學生就更多了,經費嘛可能得主要由你們ice來承擔,我對你們還有個建議,就是最好從國外把你們的那些知名客戶請一些高層過來,由他們來和第一資源交流類似項目的經驗,你們盡量退到幕後,一定不要安排什麼產品宣講之類的,現在大家都對過於商業化的東西很反感,由你們的客戶替你們現身說法就好得多,很多時候做綠葉比做紅花效果更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