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仙道煉心

大道小說網 第十章 拂袖歸山 文 / 李郎憔悴

    第十章拂袖歸山

    李瑟送罷楊盈雲,回到京師。這時已是仁宗朱高熾改年號為後的洪熙元年,開始了他一系列的改革,朱高熾赦免了建文帝的舊臣和永樂朝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並允許他們返回原處,又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儒的冤案,永樂朝解縉的冤案都在這個時候得到平反。

    李瑟回到家中,找到解縉,道:「解先生,大喜啊!您終於可以揚眉吐氣,恢復身份了。皇上一直以為你死了呢!他受您大恩,這下您再入朝中,當可重振雄風了。」

    解縉道:「我是角先生,請不要叫錯了。已死之人,豈能再活?後世史書如何寫?當今皇上如何做?難道赦免我的欺君之罪?再說,官場上的事情,我已經看透了。年老之人,還是享些清福吧!」

    李瑟見說服不了他,只好任他去了。

    朱高熾又選用賢臣,削汰冗官,任命楊榮、楊士奇、楊博三人(史稱三楊)輔政。廢除了古代的宮刑,處處以唐太宗為楷模,修明綱紀,愛民如子,他下令減免賦稅,對於受災的地區無償給以賑濟,開放一些山澤,供農民漁獵,對於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罰,採取妥善安置的做法,這一切都使得百姓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明朝進入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期。

    李瑟看在眼裡,不禁為當初的眼光感動欣慰。楊榮與楊士奇,擢升為了尚書,朝中大臣說李瑟功勞也很大,也請皇上升他的官。

    李瑟原來是大理寺少卿,四品官,朱高熾剛即位時擢升三級,已經是從一品官了,若要再升,就是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之一,為明朝中央最高級官職正一品了。

    可是楊榮與楊士奇二人卻反對李瑟陞官,此時,又有一些官員說李瑟在漢王反叛的時候,放走了很多的叛賊。其中魔教的頭子張玄機和李瑟關係密切,請皇上詳查,治李瑟的罪。

    李瑟大驚,回到家中悶悶不樂。

    角先生對李瑟道:「楊榮與楊士奇是為你好,難道你不知道嗎?」

    李瑟道:「此話怎麼說?」

    角先生道:「功高震主,你知道下場嗎?」

    李瑟這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朱高熾在朝廷上斥責了要求查辦李瑟的大臣,並升李瑟為太師,道:「昔日你師叔輔佐父皇,今日希望你也能如你師叔一樣,為朕分憂。」

    李瑟大驚,誓死不受,頭磕出血來,也不想就位。

    楊士奇出來解圍,笑道:「陛下,李少師所求的不是官職,他是想要別的。」

    朱高熾大笑道:「好,那我就把我小妹妹賜婚於你。這下你滿意了吧?」

    李瑟這才謝恩。

    公主朱無雙下嫁李瑟,風光滿京城。

    這次婚禮,轟動了běijing城。朱高熾為了報答李瑟和朱無雙的護駕之功,超過公主的下嫁的規矩,另外特別賞賜了很多的禮品。

    明朝規矩,公主下嫁後,駙馬就不能做官了,做官了的也得辭職,朱高熾特別下旨允許李瑟可以不必辭官。

    李瑟度過了豪華風光的新婚之夜後,第二日,下人說角先生請求在他的書房見面,有要事請教。

    李瑟來到書房,見角先生已經走了,只留下一幅墨跡還沒有干的文章。

    角先生寫道:「古今以來,豪傑之士不少,其知幾者幾何人哉?吾於漢獨得張子房焉。子房事載於史冊,不必贅論,盍相與論其幾乎。夫漢祖之臣,莫逾三傑,而子房又三傑之傑者也;項羽傑於高祖,而為高祖所滅,子房之謀也,是子房非特三傑之傑,並傑於高祖、項羽矣。且高祖為是三傑之目者,忌之之萌也,子房知之,蕭何、韓信不知也,故卒受下獄之辱,夷族之禍;子房晏然無恙,夫禍不在於禍之日,而在於目三傑之時。天下未定,子房出奇無窮;天下既定,子房退而如愚,受封擇小縣,偶語不先發,其知幾為何如哉?誠所謂大丈夫也矣。」

    李瑟繞屋盤旋良久,續道:「吾於宋得一個焉,曰陳圖南。五代之亂,古所未有,不有黃雄起而定之,則亂何時而已乎?圖南窺見其幾,有志大事,往來關、洛,豈是浪游,及聞趙祖登基,墜驢大笑,故有『屬豬人已著黃袍』之句,就已字觀之,蓋可見矣。既而拂袖歸山,白雲高臥野花啼鳥,chunse一般,遠引高騰,不見痕跡,所謂寓大巧於至拙,藏大智於極度愚,天下後世,知其為神仙而已矣!知其為隱者而已矣!孰得而窺其窔奧?方之子房,有過無不及。人亦有言,英雄回首即神仙,豈不信歟!」

    李瑟擲筆上朝,堅決請辭官職,朱高熾本來是希望李瑟能夠為他分憂的。李瑟道:「陛下,臣在朝在野,陛下但有所喚,無不應命。何必壞了祖宗規矩呢?」

    朱高熾再三挽留,見李瑟辭意已決,才勉強答應。

    李瑟彷彿覺得出了一口長氣,倍感輕鬆,他轎也不做,悄悄一個人走出京城。

    街上百姓議論紛紛,都是關於他和公主的風光大婚之事。

    李瑟聽了,心中也覺榮耀,可是一些市井小民卻說起他的下流段子,說他是淫賊出身,否則如何能如此風光。

    李瑟聽到這裡,有些鬱悶,雖然他悄悄的散了許多的錢財救治那些窮苦的百姓,但是這些百姓都不知道,而他們熱衷討論的都是關於他的風流韻事。

    李瑟如魚入水,ziyou自在的感覺沒有了,便回到家裡。

    角先生正在客廳,見他回來,迎上前去,道:「你做的好。你的官升的太快了,早惹人注目了,現在辭的好。」

    李瑟道:「我知道,太子朱瞻基年少有為,是個人物,他那麼出色,我和他不熟悉,他難免會忌諱我,我若是不檢點,就會壞在他的手上。伴君如伴虎,這個我還是懂得的。」

    角先生點頭稱是,李瑟又聊起百姓說他是淫賊,他的風流韻事的事情。

    角先生歎道:「世人都以道德為準繩,禁錮人性,我自以為當世大儒,卻淪落到改名換姓的地步,愧對列祖列宗,你是淫賊,我是yin物,我們同病相憐啊!」

    李瑟這才明白他為什麼要叫角先生,這是yin具的稱呼,他原來是自嘲。

    李瑟道:「今天我見到皇上,看他臉色紅光滿面,可是過猶不及,這不大好啊!他可真是個明君啊!以前當太子的時候,就千方百計實行仁政,現在當皇帝沒幾個月,就做得這麼出色。」

    角先生道:「是啊!他崇尚儒學,褒獎忠孝,還在京城思善門外建弘文館,常與儒臣終日談論經史。他還善於納諫,給楊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勵他們進諫,現在朝政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見,皇帝可以擇善而行。先帝雖然要殺我,但說句道話,他其實也算是個好皇帝了,但是和當今比,差的遠了。」

    李瑟道:「嗯,皇上在後宮之中也不戀女色,除皇后張氏之外,就譚妃一人。千古帝王,有幾人能如此?」

    角先生道:「是啊!可惜這樣的皇帝命不久矣,幸好太子也很出色。否則我當初就不會奮力為太子說好話了。」

    李瑟大驚,道:「先生何出此言?」

    角先生道:「你不必多疑,這是楚姑娘告訴我的。我豈會能知人生死?」

    李瑟道:「我果然沒有看錯。看來還是要早脫身為好。太子不遜色皇上,他又不需要我們,我們也可以放心的去了。」

    李瑟意識到眼前的形勢,首先便要說服眾女,否則她們貪戀眼前風光,不與他配合,那就不好辦了。

    古香君聽了李瑟的分析,道:「難怪楊姐姐和我說什麼『鳥盡弓藏』,看來一個人的風光是有限的啊!不能永遠風光,勉強不來。」

    古香君既然被說通了,其餘眾女也都同意了。李瑟便開始籌劃。他把鹽幫交給了梁弓長管理,這是全天下人都矚目的行業,李瑟囑咐梁弓長要好好經營,多做善事,不要總想著賺錢。

    回春堂的生意李瑟慢慢減小店舖,只留下幾個大的,因為可以救治百姓,所以李瑟表面上是賣給別人,但是卻暗中操作。

    至於六大門派,江湖既然沒有能威脅他們的敵人,也用不著李瑟了。雖然失去了李瑟這個大靠山,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李瑟一切打點後之後,便上書請去西北治理流民。西北流民氾濫,朱高熾雖然有許多優惠的政策,但是仍有不少流民鬧事。

    楊士奇等重臣為李瑟說話,朱高熾雖然捨不得,但還是批准了。

    流民其實說白了,就是大規模的失業群體,當然,在明朝時期,流minzhu要是因為天災**而失去田地,又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沒飯吃,沒人管,只是想討條活路的老百姓。他們沒飯吃,自然要造反了。

    中國的老百姓相當的勤勞,忍耐力極強,而且膽小怕事,雖然不時會流露出自私和狡猾,但是他們畏懼政府、畏懼反抗、畏懼暴力。能夠讓他們拿起武器的,就只有死路的威脅。

    明代的流民現象主要是因為明朝土地高度兼併和明朝所謂「戶籍制度」造成的。

    明朝初期實行「戶貼制度」,以後改為「黃冊制度」,把戶口簿作為征派徭役和納稅的重要依據,明朝政府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頒布了不准農民離鄉的禁令,便於管理。因為農民依靠土地賴以生存,所以倒還安居樂業。

    但是因為皇莊的氾濫,是很多農民失去了土地,造成了許多的流民。皇莊是由皇室直接管轄的田莊,是有歷史傳統的,西漢時候有「苑」,唐、五代時候有「宮莊」,宋代有「御莊」等等。

    明代的第一個皇莊是在永樂初年,現在仁宗時候有仁壽宮莊,清寧宮莊、未央宮莊等,不過在當時還是王室擁有的少數宮莊,但是就是如此,也造成了不少流民的產生。

    李瑟帶領眾女西下,他有大批錢財,在西北廣闊的土地上,資助那些流民開墾土地,那裡土地廣闊,各地的流民知道此事,都乞討來到這裡,就這樣李瑟開創了一個ziyou自在的另一片天地。

    過了幾個月,碧寧和冷如雪各產下一個嬰兒。碧寧先生的孩子,是一個丫頭,李瑟忽然有了後代,高興的不知所措,那種感覺是沒有孩子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眾女看他那麼高興,雖然有些嫉妒二女,但也很高興。眾女請李瑟為孩子取名字,李瑟道:「就喚李寧兒吧!」及後冷如雪生下一個男孩,李瑟道:「安寧,安寧。就叫李安吧!」

    李府喜氣洋洋的當口,卻忽然傳來皇帝駕崩的消息,李瑟等人雖然早有預料,但仍不免一番感慨。

    朱高熾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位好皇帝,對科舉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當時由於南方人聰明而且刻苦,進士之中多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純樸,忠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眾的較少,為了保證北方人可以考中進士,朱高熾規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公元一四二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熾由於心臟病突發猝死於宮內欽安殿。死後被謚為孝昭皇帝,廟號仁宗。

    有人曾提出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因此對於他的貢獻提出了質疑,但是殊不知成祖在位期間有大部分時間都在北征,朝中的政務一直是交給朱高熾來掌管,因此他又充分的時間來推行自己政策,為自己即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加上這段時間,朱高熾對明朝做出的貢獻就毋庸置疑了。明仁宗朱高熾一代仁君的稱號當之無愧。

    再說楊盈雲和李瑟分別後,遠遠望著他消失的背影,面露微笑,可是李瑟的背影再也看不見了,楊盈雲忽覺悵然若失。她一下坐在溪邊的岩石上,心潮起伏,許多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了上來。

    不知過了多久,楊盈雲喃喃道:「他哭了……男子的眼淚不輕易流,可是因為如此才珍貴啊!他為我流淚了。可是我從來沒有流淚過。他說人生有許多的體驗我沒有經歷過,不算一個完整的人生,是啊!我從來沒有為誰流淚,這是幸還是不幸?」

    楊盈雲癡癡地,想到:「他說只有有了孩子,男人才能稱為男人,女人才能是女人。我什麼都沒有,難道不是女人嗎?是啊!我不是女人……」楊盈雲想到這裡,忽然覺得身體嘎崩一聲,楊盈雲嚇了一跳,這才清醒了。

    楊盈雲醒悟過來,盯著她的身體,忽然淚流滿面,道:「我又是女人啦!」

    楊盈雲陷入到極大的迷茫當中,她千思萬想,不能明瞭,便在附近的山中找到一個山洞,靜修起來。

    某一天一個夜晚,楊盈雲渾身顫動,睜開閉了幾個月的眼睛,嘴角掛著微笑,道:「我知道一些感受了。真是奇妙啊!」楊盈雲站起,喃喃道:「我終於可以回山了。」

    楊盈雲剛踏上通往隱湖的台階,便聽見梵鐘響起,

    在隱湖小築的山門前,一個慈眉善目的女道人候在那裡。楊盈雲走到跟前,跪下道:「多謝師父在門前迎接。」

    流雲大師道:「你知道我為何迎你?」

    楊盈雲笑得宛如嬰兒般天真甜美,道:「師父因為不知道我是進還是退。若是退了,何必再進山門?」

    流雲大師道:「那你是進是退?」

    楊盈雲道:「其實這個困擾千年的問題,都是庸人自擾。人就是神仙啊!如果一個人能夠用心體驗完整的人生,豁達開明,不以為別人比自己微小或者龐大,不以世俗的道德要求別人,人人平等,尊重生命,那就是神仙般的境界啊!」

    楊盈雲跪下,磕了一個頭,道:「師父,我要去和他生個孩子。我想要一個我的……我的孩子啊!」

    楊盈雲歡快地奔下山,她張開雙臂,投入到愛的廣闊的天地中。像是一隻快樂的鳥兒,在ziyou的天空中翱翔。

    流雲大師在檻邊上,看著楊盈雲消失在視野中,忽然啞然失笑,輕聲道:「我明白啦!」舊時的往事在她腦中流光,一個小嬰兒,似乎看著她微笑,流雲大師也笑了,心中滿是母愛。

    梵鍾想起,有人喊道:「快來人啊!師父仙去啦!

    仁宗皇帝死後,漢王朱高煦父子起兵造反,太子朱瞻基即位號宣宗皇帝,他御駕親征。

    張玄機等魔教之人,曉得若是再出江湖,李瑟等人也不會袖手,再說和李瑟也有約定,便沒有出山幫助漢王。漢王朱高煦兵少勢微,被擒拿入京,宣宗皇帝廢他為庶人,囚禁在西安門內,漢王夫婦,飲食供奉仍舊是王爺的待遇,住所被稱為逍遙城,

    漢王被禁數年,寧王上書,請赦漢王父子一家,朱瞻基沒有答應,漢王大為怨恨,宣宗朱瞻基親往察視的時候,見漢王坐在地上,便斥責了幾句。

    朱瞻基轉身想要回宮的時候,漢王竟然伸出一腳,把宣宗勾倒地上。宣宗大怒,站起來後,命令大力士抬來銅缸,覆壓在漢王身上。缸重三百餘斤,漢王**掙扎,銅缸竟然移動起來。宣宗急忙命人燒炭熏缸,過了一會兒,炭熾銅熔,漢王縱橫一世,最後竟然如此慘死。

    宣宗登基許多年之後,楊榮和楊士奇被委派去陝西賑災,大隊人馬在一處荒山野嶺處,忽然下起了大雨,道路泥濘,寸步難行,眼看天色漸黑,離前面的驛站又很遠,眾人都很焦急,這時偏偏又迷路了。

    在大雨中,眾人正感難受時,忽然看見遠方有燈火,大隊人馬來到跟前,原來是一個山莊。

    山莊主人非常好客,安排眾人住下,好吃好喝,眾人大喜。楊榮楊士奇過意不去,請求拜見主人,

    僕人把二人帶到客廳,只見客廳中的陳設都是世間罕見的,二人見多識廣,又有許多都沒見過,二人都有些驚訝,等到主人出來,風采卓越,三人相視大笑,楊榮道:「原來是駙馬爺,難怪招待我們這麼周到。」

    三人坐下喝酒聊天,李瑟吩咐下人進內室請楚夫人剪一個月亮。下人一會兒拿來一個紙剪的月亮,把它貼到屋裡東牆之上。過了一會兒,紙月亮上就有奇異的光自行發出,清清楚楚地照亮全室,連臉上細小的毫毛都能分辨出來,楊榮和楊士奇驚歎不已,猜測不出怎麼回事。

    三人聊天的時候,跑出一個男孩和女孩,互相打鬧,幾個美婦出來把孩子拉走了。其中有楊榮和楊士奇認識的王寶兒。

    等天亮時將要離去,楊士奇問起公主的情況,也好回去和皇帝稟告。李瑟微笑不語,只是吩咐了下人幾句,一會兒,公主懷裡抱著一個剛滿月的孩子出來了。

    見過禮後,公主就出去了。三人一直談天到天亮,才依依不捨的分開。

    走到半路,楊士奇忽然想起一個事情,便帶人回來,可是再看那山莊所在地,全是險峻的懸崖,哪裡還能蓋得了山莊呢!

    2006-1-2

    全書完

    後記

    從能識字起,就喜歡讀武俠小說,對於作者感覺很神秘,而瞭解的途徑就是作者的後記了。可惜所讀武俠小說雖多,但後記頗少,因此每每慨歎扼腕。

    在這樣的慨歎中,卻從沒想過自己還能有一天寫上武俠小說,而且還有讀者,這於我是大驚喜的事情,或許意味的更多。

    可是在一本書終結的時候,提筆想寫下過往的艱辛和快樂,卻惘然頓住了,其間風流雲散,物是人非,又怎是三言兩語所能言明的?而其中不知又有多少我的讀者,和我一樣長大成人了。

    書中的主角李瑟,是一個善良的普通人,儘管很聰明,但靠他本身的資質,還是不足以取得書中的那樣的金錢和權勢,可是書中這麼寫,並不是因為是虛構,而是因為在封建ducai的社會,取得成功最主要是靠裙帶關係和後台,而他的師叔恰恰是皇上的導師,因而他的成功也就不足為怪了。

    而書中的三位掌門,很多人頗以為怪,其實現實裡卻很多他們這樣的人位高權重,又有什麼可以奇怪的呢?現實中很多真實的言語和事情,當寫到書中的時候,反而沒有人相信了。

    李瑟的性格,大家爭議頗多,這點是好事,起碼做了一不好的反例。在生活中,前日想的,今日卻發覺錯了,因為我也在成長,而《仙道》寫的恰恰是人物的成長,所以,李瑟還年輕,還是讓他在婚姻中繼續修煉吧!至於以後的事情,不是我所能預料的了。

    特別要感謝一代無責任男和獨孤人龍,無賴**師,觀世青蓮,殘愁等朋友,謝謝他們在我寫作的過程中無私的鼓勵和幫助。尤其是我的斑竹丹羅先生,義務幫助我管理論壇,還起著監督我的責任,但是不堪如我,仍舊偷懶,辜負了他的美意,想來汗顏。

    一直以來,以為在書的結尾的後記中,會有很多的話想說,可是臨到頭來,卻是萬千言語在心中。最後還是祝願我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快樂和幸福吧!謝謝你們一直以來耐心的支持,李郎真的內心非常感動,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