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第一節 離國復 文 / 問心劍
流血夜過後的善後工作贏無傷進行得很順利。
永隆死後贏無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出兵符,派萬章去接收羽林軍,下令封閉九門,只准入,不准出。並再次利用兵符和尚方寶劍取得了城外羽林軍的控制權。在控制好didu及周圍的軍權的同時,朝堂之上贏無傷也沒受到多大的阻力,首先是朝中的老資格,有實權的人物基本在政變那晚被殺得差不多了,而且政變第二天贏無傷聽從謝炎的建議,下令休朝三日。在這三日之中將改朝換代所要的一應事物迅速準備好,這也多虧了謝炎,他們謝家百年數代都在謀劃此事,所做的準備確實充分,贏無傷在這方面基本上沒有操心,只是一心計劃如何收在外領兵平叛的五虎上將手中的兵權。
在禁衛士兵守在家門口「保護」三日後,在士兵的「護送」下前去參加離國復國大典的的官員在離國之主贏無傷面前自然沒有任何反對。(少數幾位較為頑固的博士贏無傷很聰明的選擇不讓他們前來參加)於是,離國的復國大典在一片姬氏王朝的故臣的歌功頌德之下開始了。
「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端,協成五命,申以福應,然後能立巍巍之功,傳於子孫,永享無窮之祚……姬氏王朝。立國百年,火德銷盡,水德當代,我贏氏大離上應水德,取而代之……百年之前,贏公之武,縱橫天下,莫能當者,本王不肖,以前賢為楷模,自當開疆闢土,一統天下……於是改元更號,海內更始,新室既定,神詆歡喜,申以福應,吉瑞累仍。《詩》曰:『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此之謂也……」
紫辰宮大殿之上,這一篇換代開國詔書朗朗讀來,眾臣無語,只是高呼「大離千秋,大離千秋。」
其中只有博士盧志書在暗自高興,這一篇鏘鏘萬餘言的詔書正是出於他的手筆。三日前,羊滏來到他的家中,要帶他走,他還以為羊滏是為那一晚的事前來興師問罪,嚇得他魂不附體,雙腿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最後還是兩名侍衛將他架了出去,不過讓他沒想到的事是羊滏前來並不是興師問罪,而是傳贏無傷之令,宣他入宮去寫復國詔書的。他打點精神,在三天的時間裡趕出了這一篇詔書,請贏無傷過目之時,贏無傷只說了一句話「文采不俗」,雖然只是這樣短短四個字,但是盧志書卻是無比的高興。有了新任主子的評價,以後的日子,就應該好過多了,更何況,贏無傷身邊的第一謀士,即將成為丞相的謝炎在看他草擬的詔書的時候,曾有意無意的說過太祝的職位還是空的,他可能有望擔當這個官職。想到這裡,盧志書不禁露出微笑,太祝,與太宰等官為六太。,太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掌六祝之辭,以祈福祥。身為博士,於朝中慢慢熬資格能到太祝手下的下大夫就不錯了,更何況是太祝,況且這還是初次提拔,以後恐怕有可能坐上奉常之位呢。盧志書暗自想到。
宣讀完詔書,經過授冠,接璽等一系列煩瑣的禮儀過後,便是冊封有功之臣及大赦天下了。功勞最大的謝炎官封丞相,金印紫綬,封安邦侯,世襲罔替,食邑三千戶,秩比萬石。原she聲校尉羊滏封太尉,金印紫綬。食邑兩千五百戶,原虎賁校尉萬章封衛尉,秩比萬石,等等,不一而足,盧志書也如願以償的封太祝,秩比兩千石。文武百官各加官三級,,賜吏爵人二級,民爵人一級,女子百戶羊酒,六十歲以上老人賜帛,大赦天下。建元武安。
百官本以為改朝換代,他們這些前朝遺臣會大受壓制,甚至失官掉命,沒想到,贏無傷非但一切照舊,更是加官賞賜不斷,本來不安的心思一下子安定下來,叫吾皇萬歲的聲音也就更加大了。心裡也開始感恩戴德了。
大典過後,贏無傷賜宴群臣,一頓宴會吃得「君臣盡歡」,直到酉時方才散去。
紫臣宮,新任皇帝贏無傷暫時居住的上書房中,新任丞相謝炎與贏無傷正在小聲交談著。
「謝先生,didu城內的局勢已經基本控制,不會再有大的亂子了,現在是時候專門對付各地郡縣及領軍在外的五虎上將了。」脫掉笨重的禮服,贏無傷仍然穿著平素常穿的長袍。
「皇上,現在君臣上下之分已然分明,皇上再稱微臣為先生,微臣是受之不起啊。」謝炎沒有回答贏無傷的問題,反而在稱呼問題上計較了起來。
「皇上,哼,有什麼值得尊貴的。」贏無傷冷笑一聲,道:「先生竟然也被這樣的凡俗禮法所束縛,真是……」贏無傷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下去。
謝炎長歎一口氣,沒有回答贏無傷的話,把話題轉向了贏無傷適才提的問題:「公子,郡縣不必操心,現在戰禍四起,駐守郡縣的軍隊基本已經調空,這幾條小泥鰍,翻不起什麼大浪的,主要還是五虎上將的問題,他們手中的兵力達二十萬之多,雖分散於四面八方,但實力仍不容小視,我們應當小心應對啊。」謝炎雖然沒有回應贏無傷之前的話,但話語中已然把稱呼由皇上改為了公子。
贏無傷臉色果然好看了些,皺眉道:「我們的計劃進行得如何了,假造的文書怎麼樣了。」
「詔書已經發出去了,這一點是完全沒有問題,執筆的是盧志書,以前永隆的詔書也是由他寫的,璽印什麼的也沒有問題,絕對是真的,現在的難處就在於各大臣給五虎的私信,這麼大的事,他們不可能不寫信告之的。現在我們知道的和五虎有密切來往的大臣雖然不少,但是誰也不敢保證沒有漏過的,不過還好,燒他們府第的時候把文書,信引都保存下來,照著他們以前來往書信臨摹,問題應該不大,但是也有可能被他們看出破綻,五虎畢竟是五虎啊。」
五虎上將,其實並非官職名稱,只是對勇猛如虎的將軍的尊稱,永隆手下有五名最出名的大將,分別是衛將軍高定,驃騎將軍楊望才,右將軍董元廣、征東將軍鍾麟、前將軍尹憫,五人雖職位不同,但都有萬夫不擋之勇,永隆曾在朝會之上親口將其五人並稱五虎上將,之後,眾人也多稱其為五虎上將,本身的官名反倒無人稱呼了。這一回眾諸侯叛亂,永隆也是調他們前去平叛,五虎不愧為五虎,除了在侯傲雪和幾個兵勢較大的諸侯國那裡沒佔到便宜之外,其餘皆是連戰連捷,甚至有兩個較小的諸侯國為其所滅,一時,五虎聲名威動天下。
贏無傷端起桌上的茶,無意識的撥弄著碗蓋,良久方才說道:「不管那麼多了,那些假冒的私信一定盡快發出,私信比詔書還慢的話難保五虎不起疑心,萬一有破綻的話,最多只有一兩人會發現,五虎分處天南地北,無法互通消息,我們到是不必擔心他們全部不中計,只要有兩人能遵從我們發出的詔書,回京為永隆奔喪的話,就算其他人發現了,對我們也構不成致命的威脅,最多是以後要多費點力氣去與他們交戰罷了。」
「嗯,公子言之有理,我等下就去那邊吩咐他們加快進度,送信之時用最好的馬,保證在詔書抵達之前把這些私信送到五虎手中。對了,公子,還有一件事。」
「哦,什麼事。」贏無傷抿了一口清茶,似乎不怎麼中意,搖搖頭把茶碗放回桌上。
「公子現在已經正式入主紫辰宮,以前永隆的後宮將如何處置。」永隆風流成性,後宮妃子無比的龐大,公主、也有數十位之多,如何安置這些人,也確實是麻煩事一件。
「這個,永隆的后妃就放出宮去,回娘家也好,怎麼也好,至於那些公主……」贏無傷停了下來,腦中現出遏雲公主的倩影,「公主就配於眾大臣吧,這個交給太常寺辦吧。還有什麼事嗎。」
「沒有了,看來公子是有事要做了。」謝炎也放開了,微笑著調侃贏無傷,「看來是月上柳梢頭啊。」
「不是。」贏無傷露出一絲微笑。
「那是何事?」
「送琴譜。」贏無傷朝外走去,淡淡的留下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