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模糊了記憶

大道小說網 十四 校園風流 文 / 冷可然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目為元佑黨人,紹聖後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是婉約派的正宗。

    滿庭芳

    山抹微雲

    天連衰草

    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征棹

    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

    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

    寒鴉萬點

    流水繞孤村

    **

    當此際

    香囊暗解

    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

    此去何時見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

    高城望斷

    燈火已黃昏

    柳永,字耆卿。1034年登進士第,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

    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為人放蕩不羈,常出入秦樓楚館,是有名的風流才子。據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他「為舉子時,多游狹邪,善為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於世,於是聲傳一時。」當時有人說,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言其流傳之廣。柳永是北宋第一位專業寫詞的作家。其詞多寫歌ji愁苦,離愁別恨,羈旅之情。詞寫得纏綿細膩,但格調不高。擅長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能以俚語入詞,使詞的語言通俗化,口語化,因而有人稱柳永是詞中白居易。在詞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胡適稱柳永的一首《蝶戀花》詞,在他的詞裡,要算風格最高的了。

    獨倚危樓風細細。

    望極離愁,

    黯黯生天際。

    草se山光殘照裡,

    無人會得憑闌意。

    也擬疏狂圖一醉。

    對酒當歌,

    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一首寫離愁之苦的相思艷詞。主人公一個人,久久佇立在高樓上,細細的風迎面吹來,無盡的離愁,極望生天際。夕陽下,草se山光雖美,可誰瞭解作者相思之苦呢!

    為了解脫無限的離愁,放縱飲酒,對酒當歌,結果呢?強樂還無味。這正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到底為什麼這樣苦,這樣受煎熬呢?最後一語道破:為伊消得人憔悴。原來是為了她!作者最後表示,為了她,衣帶寬了,人憔悴了,值得!甘心情願終不悔。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被詞論家王國維稱為「專作情語而絕妙者」,「求之古今人詞中,不曾多見」。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她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出。

    張先(990∼1078)

    北宋詞人。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父張維,好讀書,以吟詠詩詞為樂。張先於仁宗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明道元年(1032)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以秘書丞知吳江縣,次年為嘉禾判官。皇□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任為通判。四年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嘉□四年(1059),知虢州。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家居。此後常往來於杭州、吳興之間,以垂釣和創作詩詞自娛,並與趙□、蘇軾、蔡襄、鄭獬、李常諸名士登山臨水,吟唱往還。直至逝世之年,尚有詞作。

    一叢花令

    傷高懷遠幾時窮?

    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

    更東陌飛絮濛濛。

    嘶騎漸遠,

    征塵不斷,

    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

    南陌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

    又還是斜月簾櫳。

    沈恨細思,

    不如桃杏,

    猶解嫁東風。

    陳克(1081—1137?)字子高,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寓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紹興中,呂祉帥建康,闢為都督府準備差遣,敕令所刪定官。紹興七年(1137)六月,隨呂祉去淮西廬州(今安徽合肥)撫軍。八月酈瓊叛,與呂祉同時遇害。事見《景定建康志》卷四九、《鹹淳毘陵志》卷一八。《南宋書》有傳。趙萬里輯其《赤城詞》一卷。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稱其「詞格頗高,晏、周之流亞也」。

    菩薩蠻

    赤欄橋盡香街直,

    籠街細柳嬌無力。

    金碧上青空,

    花晴簾影紅。

    黃衫飛白馬,

    日日青樓下,

    醉眼不逢人,

    午香吹暗塵。

    綠蕪牆繞青苔院,

    中庭ri淡芭蕉卷。

    蝴蝶上階飛,

    烘簾自要垂。

    玉鉤雙語燕,

    寶甃楊花轉。

    幾處簸錢聲,

    綠窗chun睡輕。

    葉夢得(1077——1148),字少蘊,號石林居士,蘇州吳縣人。紹興四年進士。翰林學士、吏部尚書、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工詞,詞風早年婉麗,中年學東坡,南渡後多感懷國事,轉向簡淡宏闊,晚年簡潔。著有《建康集》、《石林詞》、《石林燕語》等。

    水調歌頭.九月望ri,與客習she西園,余病不能she。

    霜降碧天靜,

    秋事促西風。

    寒聲隱地初聽,

    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

    寥廓關河千里,

    一醉與君同。

    疊鼓鬧清曉,

    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

    平生豪氣安在?

    走馬為誰雄?

    何似當筵虎土,

    揮手弦聲響處,

    雙雁落遙控。

    老矣真堪愧!

    回首望雲中。

    漢武帝時期才提出了「三綱五常」,女性的地位在漢唐還是比較高的,有很多女性人物活躍在政治、軍事等領域。,只是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程朱理學之後,女性的社會地位大大降低了,大大的被禁錮了。

    首先介紹一下漢朝皇室婚姻狀況:

    查閱一下歷史資料,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漢朝皇室的婚姻就是「亂」和「yin」:

    1、不分輩分的近親婚姻:惠帝(劉邦的兒子)的張皇后,是惠帝的親外甥女;宣帝(漢武帝的曾孫)的霍皇后是昭帝(漢武帝的兒子)上官皇后的姨,屬於外家曾祖母輩等等。

    2、兩女共事一夫:有的是姐妹共事一夫,有的是姨甥、姑侄共事一夫。成帝甚至娶了兩對姐妹花。

    3、父子共妻:漢高祖劉邦的妃子趙美人原來是劉邦女婿的張敖的小妾。西漢諸王中互「相轉」贈妃子的事情更是常見。

    4、漢代也基本上不存在守節的事情,再嫁的人很多,最典型的是漢武帝劉徹的母親王皇后就是二婚後進入皇宮的,而且在民間還有女兒,平陽也是再嫁給衛青的。

    5、諸侯王**,yin其女者更是有之。

    6、同性戀、雙xing戀,皇帝好男寵以西漢為最,高祖之籍孺、惠帝之閔孺、文帝鄧通、趙談、武帝之韓嫣、李延年,最有名氣的是哀帝之董賢(成語斷袖之癖就是來至這兩位)。女同性戀記載較少,估計都出在皇宮中,曾記載漢武帝的陳皇后失寵後,有女巫著男裝往於宮中,「巫著男子移冠,素於皇后寢居,相愛若夫婦」。

    世俗說的「髒唐臭漢」不是說漢、唐皇帝比其他朝代的皇帝更荒淫,而是說其皇室內部的兩性關係的紊亂。

    民間的婚俗:

    1、北方的燕趙、南方的吳越等地有「以婦侍宿」的習俗。

    2、包「二爺」、「二奶」的事情也是比較常見的,竇太主也就是漢武帝皇后陳阿嬌的母親,也是漢武帝的姑姑,就包養了一個姘頭董偃。

    3、離婚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漢俗,夫妻間三個月不同床即可視為離異。

    4、男子休妻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陳平之嫂、李充之妻不過是因為口角了幾句就被休掉了,還有些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點事情就被休掉的,如在丈夫的長輩面前訓斥狗,甚至是喝水沒有及時回來,都成為被休的原因。

    5、在漢代女子甚至也可以被封侯的(漢代當侯爺貌似很容易,我真的替李廣難過,也搞不太明白。)女子的封號有兩種,一是侯,二是君。如呂後的妹妹(劉邦的小姨子)、蕭何的夫人等都被封侯,漢武帝的外祖母、漢武帝同母異父的姐姐等都被封為君。

    ***********************************************

    《漢武狼煙》中的女性的簡介

    有關《漢武狼煙》(以下簡稱《漢》)中的女性有很多不能簡單用好與壞來形容,與李十三的關係有的是作者已經確定好了,有的還有變數,要同讀者商討的。

    1、楚丹:小說中的楚丹起初對李十三是深而痛之的,簡直是除之而後快,時間是感情最好的催化劑,隨著兩個人在一起的榮辱與共,李十三身上諸多的優點逐漸吸引了楚丹,對於李十三的好色,在楚丹乃至那個時代女性的眼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李十三干的不是採花的勾當,楚丹是完全能接受的。

    2、灌婷婷,一個官宦出身的千金小姐,對於李十三的才藝還是非常欣賞的,但也許是灌婷婷背負的太多,所以她不可能在李十三成名前就接受李十三,也許大家認為灌婷婷有些功利,就算是吧。至於讀者接不接受,要聽你們的意見的。

    3、趙蕊是典型的溫順型妻子,對李十三的妻妾也不醋,也算是李十三妻妾中少有的吧,趙蕊初期就像一個花瓶,後期的後勤經濟多有她和卓文君打理。

    4、卓文君嫁給李十三理論上已經是三嫁了,敢作敢為。

    5、納敏,南宮公主和匈奴軍臣單于的女兒,雖然生活在匈奴,但性情卻像中原漢家女兒,對於李十三同自己母親的荒唐事情,納敏因為生活在匈奴,加之漢代的男女習俗,她還是能接受的。

    6、如意在幕後一直默默的支持李十三,當然有她自己的目的,至於目的這裡就不先交代了。當然她也知道從最開始幫助李十三就為自己織了一張網,飛蛾撲「火」。

    7、匈奴女將蘭雅,是李十三最後征服匈奴的強敵,同李十三斗智鬥勇的過程中,漸漸的被李十三所征服。

    8、隆慮公主和劉陵,兩個與李十三有過肌膚之親的大漢的淫蕩公主,作者想給後者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不知道讀者是否能答應,對於前者,作者是沒打算讓李十三收之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