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鬼吹燈同人之雌雄雙盜

正文 有關張三豐 文 / 獨孤一葉

    早在元朝的時候,宗教界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參加舌戰,結果道教遭到慘敗。

    從此,道教日漸衰沉。

    但一個世紀後,張三豐在武當山創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波,並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

    傳說他出生的時候,其母曾經夢見元鶴從海天飛來。當時是元定宗二年。

    張三豐五歲時得了眼病,醫治無效,就被送到碧雲宮當了和尚。當時的主持張雲庵見到他深為驚奇,稱他有「仙風道骨,自非凡器」,不過眼睛裡有魔障,必須跟他學道,才能好了。

    不到半年,張三豐的眼病果然痊癒。

    他留在山上繼續學習道經,據說能過目不忘。

    七年之後,因其母思念,他就拜辭師父回到家裡。

    轉眼到了十四歲,這年他考取了秀才。第二年,因為才華出眾,就被元世祖忽必烈看中,準備擢用他。但他卻不想做官,四處遊蕩,不務正事。

    十八歲的時候,張三豐離開家鄉到燕京(現在的běijing)遊覽,結識了當朝宰相廉希憲。

    廉希憲非常賞識張三豐的才識,上奏推薦他做中山縣令,為官從政。但不到兩年,因為他放蕩不羈,難受官場約束,加之職微權輕,抱負不能實現,就斷絕了仕途之意。不久,家裡傳信說他父親患病加重,張三豐便急速趕回懿州老家,侍奉父母。

    父親病逝之後數年,張三豐每日以誦『洞經』度ri。幾年後又遇到全真教的邱道人,二人暢談玄理,意氣相投,滿座風清,遂生方外之想。

    邱道人去後,張三豐便將家產全部交給族人,囑托他們代為掃墓。僅帶兩個童子開始巡遊名山古剎。

    後來他創立了武當絕技。武林中素有「南尊武當,北重少林」之說。少林拳奉達摩為始祖,武當拳則以張三豐為開山。

    他死後被葬在哪裡卻成了一個千古之謎。有人說他被葬在三青山,有人說他羽化成仙,根本沒有留下屍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