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鬼蠱邪術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一章 英雄(一) 文 / 子午石

    這時候小耿給大家講了個故事。

    以前在臨河村有個叫汪英雄的秀才,和父母親三個人一起住在墳場那快地,家裡也沒有其他人了,在汪秀才二十剛出頭的時候父母雙雙因為那場大瘟疫去世了,被村裡草草埋在了墳場。偏偏汪秀才左近又沒什麼親戚,村子裡一合計,得,既然是臨河村的人,也不能虧了他,弄不好哪天還要出個功名呢,恰好離墳場不遠處有間草房還沒被拆掉,這裡雖然離村子人家聚集的地方遠了點,但也總勝過露宿在荒郊野嶺的吧,就安排他臨時先對付著,這英雄看自己也沒別的去處了,這地方怎麼也是個安身之所,自己一個單身漢,沒什麼可挑的,也就應允了。

    汪英雄是個好學之人,搬到「新」房子以後也遲遲不忘讀書,私下裡盼著有朝一ri能夠金榜高中,過上富足的好日子,他每日就靠走街串巷地給東家寫點對聯,給西家寫封家書地糊日子,倒也能勉強生活。

    一ri,英雄到遠處給人連寫了好幾封信,回來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快到家時心中一陣奇怪:怎麼家裡還冒出裊裊炊煙來了,莫不是走的時候沒熄滅灶火?不應該啊,就是沒熄灶火,現在一整天過去了,柴火也該燒精光了,自己門是沒鎖,反正家裡也沒啥東西怕丟的,是不是有人趕路跑進去歇歇腳啊。想著想著就推門進去了,只見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女正蹲在灶台下燒火呢,穿著打了補丁的粗布衣裳,面容姣好,看見英雄回來了,那少女慌亂地站起來說:「公子您回來了。」

    英雄一愣,說:「你……你是誰啊?」

    那女子說:「公子實在是抱歉,我叫周芳,家裡老母親剛去世,父親也走的早,是來投奔臨河村的舅舅的,誰知到這兒一看,舅舅家的房子都不見了,我又累又餓,就跑到公子家來了……」

    英雄問她:「你舅舅是誰啊?」

    周芳說:「他叫王定業,就是臨河村的。」

    英雄點點頭,臨河村的確是有這麼個人,可是在鬧瘟疫的時候王定業一家四口,夫妻二人加上一兒一女全都得了瘟疫死了。英雄歎了口氣把事情經過給周芳說了,周芳一聽頓時痛哭起來,英雄也是感慨這一個姑娘家孤孤單單的,是蠻可憐的,想想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不免心中也有些發酸,當下趕緊勸勸周芳,周芳哭了一會看英雄臉色不對,一問才知道這英雄也是個苦命人,又是一通痛哭,哭夠了她讓英雄坐好,然後從鍋裡端出飯菜一一擺到桌子上,英雄一看都是左近采的一些野菜,是一盤野蕨菜、一盤野豆莢、一盤野山藥、一盤溜蘑菇,還有一大碗燉地瓜,不免心中歡喜,心想人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周芳啥都沒有還弄出這許多美味來,真是不一般啊。

    吃完飯英雄看著周芳洗洗涮涮,心中暗暗有了主意,他匆匆跑到村裡把村長和村長老婆給領到家裡來了,村長一進屋看到周芳連連點頭說:「不錯不錯,是個好姑娘。」

    周芳被他看得嬌羞,直往英雄身後躲,村長老婆拉著周芳的手說:「姑娘今年多大了?」

    周芳低頭說:「十八。」

    村長老婆說:「姑娘家裡還有什麼人啊?」

    周芳說:「我父親走得早,前些日子母親剛過世,沒有什麼其他親戚了。」

    村長說:「和我們秀才的身世倒是挺像,咋不知道王定業這老傢伙還有這麼好的外甥女呢!」

    周芳低聲說:「我家離這兒太遠,這麼多年和舅舅家也沒怎麼走動,母親卻一直惦記著,臨去的時候囑咐我來投奔舅舅,誰知道舅舅他……」

    村長老婆拍著周芳的手說:「苦命的孩子啊,咱臨河村遭了場大瘟疫,好幾十口人都沒了。」

    她把周芳拉到門外悄聲地說:「姑娘你看汪秀才怎麼樣?」周芳低頭不語。村長老婆說:「汪秀才是個勤快人,心地也好,讀書也刻苦,保不準哪條就中個狀元了,是當大官的料,別看現在日子緊點,將來肯定不一樣!」

    周芳羞澀地說:「我倒不是圖他這些,我看我們兩人都是苦命人,大家能碰到也是緣分,相互照應照應也好,姨娘您給做主好了。」

    村長老婆大聲笑起來:「看你們倆早就你情我願了,英雄還扭扭捏捏地非要讓我們老兩口趕過來。」

    周芳說:「英雄做的也沒錯,總不能沒個媒妁之言就這麼在一起了,傳出去也不好聽。」

    村長老婆說:「我就知道周姑娘是個明事理的人,不過呢我有句不太好聽的話不知道合適不合適說?」

    周芳說:「姨娘但說無妨。」

    村長老婆說:「我看你小肚子微微隆起,是不是有什麼疾患啊?」

    周芳笑笑說:「姨娘是擔心我嫁過人,有了別人的孩子吧!您放心,我是清清白白的,斷不能辱沒了周家的名聲。我從小就患有腹疾,所以才有此相。」

    村長老婆連忙給周芳賠不是說:「都怪老婆子胡說八道,我這張嘴啊,該抽!」

    周芳忙拉著村長老婆的手說:「這可使不得,我知道姨娘都是為英雄好,這,這我感激還來不及呢,怎麼能埋怨您呢!」

    當晚,村長和村長老婆就用帶來的紅紙紅布把英雄的家簡單裝飾了一下,帶點喜氣,汪週二人就算拜堂成親了。那時候禮重,但臨河村瘟疫剛過,周圍也逐漸沒什麼人講究那些繁文縟節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