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上將

竹簡二 董卓亂 群雄起 第四十二章 潘鳳面聖 文 / Y冷冰凝Y

    第四十二章潘鳳面聖

    「今日朝會,有事便奏,無事便且各自退去。」

    劉宏揉了揉雙眼,感慨著身體的日益衰退,如此一個早朝卻是讓他感到甚是疲憊,若非司空荀爽言有解大旱之對策,他卻是決計不會出現在這早朝之上。

    荀爽等人卻是坐於殿下,老神自在,卻是沒有說話的意思。

    這漢朝朝會之時卻是不同於明朝,更於清朝完全不一樣。漢朝朝會是坐著的,雖然現在看來比較像跪,其實是坐。那個時代跪的話是直起上身的,所謂「長跪」。都是站著的,接旨時才跪,不過只有滿清有"奴才",其它都是臣和陛下的關係.滿清的」大臣」叫自己奴才,叫皇帝公開是「皇上,聖上」,和皇帝在一起私人場合叫「主子」,只不過是主奴的關係。

    「陛下,大旱持續數月,司隸等地亦是曝有旱情,受難之百姓數以百萬,還請陛下予以定奪。」站出之人卻是三公之一的司徒陳耽。

    靈帝本便由於身體不適心情不暢,一聽此言更是惱怒異常,慍聲道:「那以司徒之意,當如何解決?莫非要朕為天子便能掌管天下降雨之事不成?」

    陳耽卻是接言,說道:「陛下貴為天子,受難百姓乃陛下之民,懇請陛下放糧於百姓。」

    如果原本靈帝只是慍怒,那麼此時便是大怒了。錢財為身外之物不假,但劉宏是誰?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愛財的皇帝,而地方糧食由於早年大災,加之黃巾之亂早已空虛,開倉所放之糧自然是國庫之中,如此一來便是要靈帝以「自己」的錢財來賑災,他如何能夠同意?

    「以汝之言,朕便當取一國之財物以濟災民?」

    陳耽身居司徒之位,自不是什麼不懂察言觀色之輩,然其性剛烈,卻是亦然言道:「非如此,陛下只需取部分財務,購入糧食便可。」

    靈帝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荀爽眼瞧何進一眼,其卻是依舊不言一語,再觀陳耽,其欲要再言,荀爽深知不好,忙站起言道:「陛下,老臣有一策,可解此急。」

    靈帝見荀爽站起,知其定然有言,說道:「荀司空但言無妨,朕以是愛民如子,然國庫空虛,汝身為司空亦是知道,非朕不欲救民。」

    荀爽早遭黨固之禍,而禍主便是這劉宏,若非何進死命相招,他亦是決計不會再入朝堂,如今身為司空,掌管一國水利、工程之事,雖不管錢糧,但卻有資管國庫之權,自是知道國庫之實。舉國錢財皆入靈帝私人腰包,國庫又如何有剩餘錢糧?

    「不知陛下可否還記得當初槐裡侯、韓鴻臚所言之潘鳳?」荀爽卻賣起了關子。

    槐裡侯乃是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其黃巾之亂時大破黃巾賊數陣,殺敵十餘萬,卻是受封與左車騎將軍,領槐裡侯。

    漢靈帝卻是深思片刻,卻是無有印象。好在身邊張讓見靈帝不曾想起,卻是在他耳邊低言幾句,靈帝方才言道:「潘鳳?韓鴻臚,這潘鳳可是你所言獻計破黃巾何儀,並以四百騎破萬餘黃巾精銳的潘鳳潘無雙?」

    韓馥雖不知荀爽提及潘鳳有何事,但想必其為潘鳳之師,定然不會害他,站起言道:「稟陛下,確是潘鳳潘無雙。」

    何進一聽荀爽之言卻是來了興致。其幕下荀攸、戲志才二人盡皆大才,然此二人卻常自言才能不如潘無雙、荀文若、郭奉孝多矣,其自是慕名而派人去請。然當其派人去之時,乃知此三人卻是外出遊學,好在有師荀爽在,也不算白跑一趟……

    何進雖為屠戶出生,但卻最看重青年才俊之士,常請各青年才俊與自己府內飲酒。

    荀攸與戲志才雖為何進府主簿,然荀攸卻更是由於早舉孝廉,更司職黃門侍郎之職,卻是有入朝議政之權。而戲志才身為何進之謀士卻是以大將軍府屬官之身份入堂。

    二人卻是深的何進之信任,而何進為攏二人之心,卻是讓其二人住於大將軍府,自是不知道潘鳳、郭嘉、荀彧三人已學成歸來,一聽荀爽之言皆是驚喜不已。

    「槐裡侯言其有大才,汝亦言如此,想必其真有大才,只是不知司空為何為言道他?」靈帝卻是因為張讓提醒,想起了這潘鳳為何人。

    為了潘鳳,韓馥當初不僅動用了太傅袁隗之關係,更是私會十常侍。加之皇甫嵩的據本上奏,自是在靈帝心中為其留下了個印象。

    對於為何如此放下顏面去幫一個義子,就連韓馥自己也是深感不解,只得以與其有緣二字解釋。

    十常侍雖然貪財無厭,然若是收了他人錢財,卻是能將所求之事辦的妥妥當當,且韓馥乃是九卿之一,雖官不甚大,但其乃是袁氏門生,於士林之中卻是有些名聲,其來求於自己,雖不能言於他人,但也是倍感面子之事,自然也是放於心中。

    「臣之計策卻是出於此人。」

    前日,荀爽便於潘鳳、郭嘉、荀彧三人商議畢,由於潘鳳黃巾之亂之時便有大功,且其為韓馥義子,名聲亦是由皇甫嵩等人漸漸傳出,自是先出仕於朝堂的不二人選。而後便是尋個機會使得荀彧、郭嘉亦一同出仕,合三人之力,共保漢室江山。

    只是荀爽卻是不知道潘鳳與郭嘉荀彧三人卻是早有定計,此事,他卻是決計無從得知。

    「哦?難道此人已經遊學歸來?」靈帝一聽也是來了興致,言道:「此人如今卻在何處?」

    「便在宮外。」

    「陛下,司空大人既然言其有策,我等自當一聽,若是能用,卻是可解陛下之急。」何進卻是跟著言道。

    「大將軍既然有言,且命其速速入殿。」何進下令道。

    殿內雖然多數人不識潘鳳,但卻亦是從不少民間傳聞中聽其名。特別是軍中將領,更是聞其雖為荀爽之徒,卻是武藝出眾,所統之兵雖只有四百之眾,如今卻是多為大將軍府所部精銳。

    當初那近四百騎兵卻是後隨皇甫嵩征戰黃巾,常以無雙所部自居。然此四百騎隨潘鳳多敗黃巾,雖為百戰,亦是精銳之中的精銳,更兼潘鳳灌之於榮譽信念,更是讓此軍不同於他軍。

    後黃巾之亂解,此軍卻是雖皇甫嵩入得京師,被何進連同荀攸、戲志才等人一同求走,如今卻是大將軍手中之精銳,便是那張義,如今卻也已是裨將之職。

    然此軍雖只於潘鳳手下不到二月,卻是常言潘鳳之勇,加之此軍亦是之武藝得潘鳳閒時教導,卻是強於諸軍,使得何進更是對潘鳳帶兵之能所佩服,從而更喜潘鳳此人。

    「你便是潘鳳?」那公公的聲音卻是讓潘鳳想起了前世泰國的特產,好在這些太監模樣倒也不差,也沒有形容的那麼妖,比之其他人也不過少了鬍鬚罷了,倒是沒有讓其產生厭惡之心。

    「再下便是潘鳳。」潘鳳於宮外等候,自是知道不時便會有人來喚,見宦官前來卻是從囊中取出一片金葉塞於那公公手中。

    「陛下令你入內,便隨我進去吧。」那太監見潘鳳深明做事之道,卻是笑容滿面,說話的語氣也是少了幾分倨傲。

    待得潘鳳走入宮內,諸大臣卻是一驚。

    好一個英武俊美的後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