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二十三章 「杜版」手槍與「朱哥」連弩 文 / 金哨本無路

    崇禎和王承恩隨身的武器是四把「杜版」44式手槍和兩把「朱哥」連弩。

    「杜版」44式手槍是後裝線膛手槍,使用「杜版」銅殼子彈。要實施這次「虎口脫險」的計劃,沒有合適的隨身武器防身是萬分危險的。這年頭匪徒到處都是,地方上的民團攔路搶劫也是習以為常,更不要說遇到大順盤查軍兵了。總之,一定要有好使的隨身武器。為此,方以智曾經建議多帶幾顆拉火式手雷,王承恩一聽就樂了,近戰的時候等你掏出手雷再拉火,腦袋早搬家了,再說這玩意又重,帶不了幾顆。沒辦法,王承恩只好讓「杜版」44式手槍提前出籠。

    保命的武器性能一定要有保障,不能炸膛是肯定的,同時要保證射程、射擊精度和火力連續性。

    保證射程就要有一定的口徑,最終把口徑定在了約20毫米,槍管的長度定在約200毫米。

    保證射擊精度就要上膛線,王承恩想起後世吳運鐸在《把一切獻給黨》裡描述的辦法,讓「崇禎木工所」的林師傅先做出螺旋模型,然後交給方以智,用失蠟法做出銅製的帶有內螺旋溝槽的導向套筒,再做出銅製的螺旋桿,同時製作可以裝在螺旋桿一端的鋼製刀頭,王承恩就可以在「崇禎木工所」定做的木製拉床上對槍管拉制膛線了。方以智假公濟私安排下去,趕工幹好精鐵槍管和王承恩索要的一應工具,王承恩就在自己府上幹起了給槍管上膛線的活。那台木製拉床說是拉床當然是誇張了,所謂拉床不過是一個用來固定槍管和導向套筒的架子,說拉也不科學,應該是擠。

    在拉床上固定好槍管和帶螺旋溝槽的導向套筒後,在螺旋導向套筒和槍管中注上油潤滑,然後在螺旋桿一端的方口內裝上一個圓頭方尾的精鋼淬火刀頭,刀頭的圓周上沿著圓弧的四等分處各凸出一小截刀尖,此時把裝好刀頭的螺旋桿插入導向套筒中,當刀頭接觸到到槍管內孔時,就用錘子敲打螺旋桿的尾端,慢慢在槍管中擠出四條螺旋痕跡,反覆擠三五次,直到暢順之後停止。擠出第一道螺旋紋後,再換上一個稍大號的刀頭,擠出更深的螺旋紋,如此者多次,循環往復,一根帶有四條來復線的槍管就宣告製成。

    其次當然是子彈,子彈的火帽問題自然也難不倒王承恩。「杜版」44式子彈是用銅殼,在銅殼的尾部鑽有一個小孔,在銅殼中塞入一個長約15毫米的木塞,木塞由兩半拼成,兩半的中間開有直徑約4毫米的半圓槽,合成一個直徑4毫米孔徑小孔的木塞,小孔圓周便是用樹脂粘接而成的燧石砂粒和發火藥,這個設計繼續沿用了「杜版」拉火式手雷的設計思路。彈頭是錐形彈頭,有錐形鉛彈和錐形銅彈兩種,殺傷力以錐形鉛彈頭更大,但是殘留鉛渣傷膛線,所以多配銅彈頭。由於彈殼大於彈頭,彈膛大於槍膛,當子彈上膛時,卡在彈膛中不能前進,當撞針快速撞擊子彈時,先是穿過銅殼的小孔,之後與木塞小孔圓周的燧石砂粒摩擦發火,引燃發射藥,進而發射彈頭離膛。發射藥燃燒的時候,壓緊木塞,木塞再壓緊撞針,封閉氣體,銅殼也受壓膨脹,封閉氣體不致洩漏,因此氣體洩漏很小,發射效果不錯。只是這種摩擦發火需要較高初速,因此彈簧要求較高,王承恩只能設計一種由四條銅製板簧捆綁而成的增強型板簧,這樣撞針就有了足夠的衝擊力,使得發火可靠性大為提高。即便如此,仍然有百分之十幾的啞火率。

    子彈的裝藥也大有講究,王承恩將黑火藥造粒和乾燥的法子跟方以智介紹之後,方以智讓手下如法炮製,弄來了最好的黑火藥。王承恩和方以智每日裡工作到很晚,就是在家中裝配子彈。這是本時代最有殺傷力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不能隨便就擴散了。

    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撞針極易損壞,每打30槍就得更換一根撞針,沒有辦法,鐵和燧石摩擦的結果就是撞針被拉毛,直至報廢。無奈只能多配備撞針,一把槍配備二十支撞針。壞了就馬上換掉,不過就是一根釘子一樣的東西罷了。但想想在火線上,敵兵四至,可還要手忙腳亂換撞針,才能開槍,心中便鬱悶不已。

    好在這款44式手槍威力還行,射程到了大約100米,精度也不錯。如果簡單作為自衛,在這個年代,這款手槍的殺傷力已經是出類拔萃了。經過在井下的反覆測試,又在細節方面略事改進,時間倉促,瑕疵還是不少,但也只能將就了。

    崇禎的連弩主要是備用,在手槍沒有槍彈,或者不能發出槍聲的情況下,連弩就得派上用場。連弩是十隻弩箭連發設計,也就是抄襲後世考證出來的「諸葛弩」,這種弩無非採用了連桿結構,這實在沒什麼技術含量。於是這款沒有技術含量的連弩就由「崇禎木工所」榮譽出品,崇禎邊試邊改,結果在這個過程中被大順狗仔隊發現了,崇禎只好仍是推說是自己的「朱家哥哥」天啟所創。這個連弩叫「天啟弩」好像有些不妥,不過可以叫做「朱哥弩」。後來大順也依樣畫葫蘆,製造起「朱哥弩」來,其中難免以訛傳訛,有人知道是叫「朱哥弩」,也有人以為是叫「諸葛弩」,反正發音上沒有差異,你不知道人們到底是叫正版的「朱哥弩」,還是盜版的「諸葛弩」。

    如今,崇禎和王承恩雖然外表看起來像個商販,但完全可以說全副武裝。前世的龔大明是一個「驢友」,在野外探險方面,龔大明是一行家。一幫驢友經常組織探險野營,將此奉為至樂,因此龔大明探險經驗豐富。

    一路往北走,發現情況就先停下,等警報消失之後,便繼續前進。好在一路沒有人跡,也是,整個河北被清兵來回蹂躪了四次,加上天災,早就人煙稀少,一些地方幾十里不見人煙,並不稀奇。

    走出去十幾里地,突然聽到一陣馬蹄聲傳來,由遠而近,好像直衝這邊而來。只見前面山梁下,一條大道橫在眼前,不一會看到前方出現了一些黑點,飛速朝這邊靠攏。兩人連忙躲在灌木之後,從包中掏出連弩和手槍,屏住呼吸,對準前方,以防不測。崇禎發現自己和王承恩在一處坡上,坡上頗多灌木茅草,便於隱蔽,坡下的大道約有四五米寬窄,對面則是一個亂石崗,龔大明昔時常與「驢友」狩獵野豬,對狩獵一套比如如何選擇狩獵藏身地點、風向氣味之類都有一套研究,心中有底,輕輕跟王承恩說:「別出聲,看我的,不要亂動。」。

    只見前面三騎越來越近,在後緊追的共有十騎,那十騎馬似是更為快捷,只見距離越拉越近。到得前方不遠,三騎中的一人道:

    「大剛,我們兩個攔住土匪一陣,讓二剛快去送信。二剛,你先走,請趙當家的盡快來援。快,二剛快去。」

    二剛一打馬,叫一聲:「劉叔,大哥,保重!」然後打馬飛奔而去。

    叫劉叔的和大剛攔在路中間,擋住土匪。土匪近得前來,一個頭目模樣、臉上有道長長的疤痕的漢子揮刀大叫:

    「牛金鎖,你帶林才五和許龍繞過去追上那小子,把他殺了。其他人跟我一起把這兩個料理了。殺!」

    劉叔喝道:「你們這幫殺人不眨眼的土匪,老子跟你們拼了。」,舉刀催馬就上。

    土匪們催馬向前,呈扇形包抄過來。

    那劉叔充分利用地形,手上功夫也煞是了得,連那刀疤臉的頭目在內,四個土匪對他,他左右招架,一時還不落敗像。那叫大剛的這邊,騎術和功夫都有所不精,幾個來回,便落了下風。三個土匪包抄上來,大剛顧得了這邊,就顧不了那邊,左支右拙,只見大剛架住一個傢伙的刀,另一個傢伙縱馬揮刀從旁邊砍來,大剛堪堪躲過,那個土匪反手又是一刀,只聽「卡嚓」一聲,大剛的一隻手臂被砍下,手臂藉著餘勢,直朝王承恩的方向飛來,王承恩從來不曾見過這種血腥場面,嚇得直哆嗦,臉色慘白,一陣反胃,直要嘔出來。

    崇禎聚精會神觀戰,倒是沒有留意王承恩,這會回過頭來,發現王承恩的不對,不過崇禎初出樊籠,束縛一去,沒來由便有一股江湖拔刀,快意恩仇的豪情。決心已下,便對王承恩說:「別怕,第一次見血都這樣。我們動手,我負責幹掉三個。你保住自己。」。

    崇禎端好連弩,手上瞄準,發出一箭,直取砍傷大剛的那人,只見那人腦門上突然多了一截弩箭,一個搖晃,摔下馬去。另外兩個沒有回過神來,崇禎又連發兩箭,一個土匪下意識避了一下,被射中了肩膀,另一箭卻是衝著馬去的,,一支弩箭從馬耳中射入頭內,那馬負痛不過,人立而起,把馬上的土匪摔了下去。王承恩看眼前的崇禎頓時滿是崇拜之色。他不知道龔大明和射箭隊的謝教練是鐵哥們,射箭隊訓練淘汰下來的報廢弓箭便有一把落到了龔大明手上,變成了龔大明所在「驢友」團的利器,龔大明手頭上的射箭功夫固然不及專業選手,在發燒友當中卻是排的上號。

    那邊劉叔剛才聽大剛一聲大叫,回頭一看大剛去了一臂,這一分心,立時便被砍了一刀,那一刀從背上直劈下來,直至腰部,頓時痛入骨髓,連忙縱馬往旁邊一閃。這一側的土匪一看有機可乘,拍馬趕上,舉刀就砍。崇禎看得分明,抬手就是一箭,弩箭直插那土匪頸脖,那土匪張口悶哼一聲,落下馬去。

    王承恩見崇禎如此神勇,心中恐懼去了七八分,急忙掏出手槍,瞄準另一個圍攻劉叔的土匪,「乒」的一槍,卻是什麼也沒有打到。來不及上子彈,又端起另外一把上好子彈的手槍,再次射擊。這次不錯,一槍打中了一個土匪的背部。這是一顆鉛彈,鉛彈在後背鑽進,變形的鉛彈遇到阻力便在體內翻滾,再在前胸鑽出,帶出一片血肉,這土匪當時就宣告報銷。

    崇禎心想,還沒到用上手槍的地步,怎麼便用上了這種殺器!要是招來更多的土匪怎麼辦!不過既然都用上了,王承恩總算可以幫上忙,斬草除根,還得盡快解決這幫土匪,一個也不能讓他們逃了。

    於是將連弩內剩餘的弩箭全部射出,登時又放倒兩個匪徒。眼看剩下的土匪頭目要逃,崇禎抄起手槍,一扣扳機,卻沒有打響,他媽的!關鍵時候啞火。只好拿起另外一把手槍,對著奔跑起來的馬就是一槍,這顆子彈同樣也是鉛彈,擊中之後在馬腹翻江倒海,這馬撲地便倒,將那土匪頭目摔向地面,劉叔縱馬趕上,一刀便結果了他的性命。這邊大剛也沒有放過摔到地上的土匪,受傷的以及沒有受傷的,一概便是頭上一刀,取了性命。

    劉叔沖坡上一拱手,道:「哪路好漢援手,在下多謝救命之恩!待在下殺盡前面三個匪徒,再來與恩人相見。」

    說罷打馬飛奔,去追繞道前去追殺二剛的土匪。

    大剛失了手臂,又沒有包紮,此時失血過多,搖搖晃晃,就要滾下馬來。崇禎一看,跟王承恩交代一聲:「我下去看看,你警戒。」,說罷從坡上奔下,來到馬前,把大剛扶下馬來。王承恩手持手槍,上好子彈,也不上前,仍隱在灌木後面,警戒四周動靜。

    待劉叔返回,崇禎已將大剛敷好傷藥,包紮完畢。劉叔身上又掛了新傷,好在都沒有傷及要害。劉叔翻身下馬,倒頭便拜:「多謝這位大俠援手,救命之恩,在下渾身難報。敢問恩公高姓大名?」

    崇禎急忙扶起,心中昂然升起一股江湖大俠的豪氣,道: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江湖道義,不必言謝!喂,你剛才追上那三個土匪沒有?」

    「已經殺了,這才回轉。二剛正飛馬趕去趙家堡報信。」

    說罷便一陣暈眩,昏厥過去。他背部負了重傷,就靠一口氣強自堅持,直到殺了土匪,心下一放鬆,加上失血過多,便再也支持不住,昏了過去。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