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六十一章 更牛的穿越來了 文 / 金哨本無路

    崇禎有點後悔,之前怎麼就沒有問問鄭芝龍關於日本的情況呢!鄭芝龍這廝,這麼重大的一件事,居然在軍機處議事的時候都沒有說出來,真是弱智啊!

    事實上,這的確有點冤枉鄭芝龍。畢竟鐵船之說也是手下道聽途說,鄭芝龍對日本有這樣的鐵船也很是忌憚,這不是馬上派人去詳細瞭解了嗎!在沒有獲得確切消息之前,哪敢在軍機處議事的時候胡說一氣。要是萬一傳言不實,就算皇上不追究,落在競選對手手上,就是攻擊的把柄。至於這次說到鐵船之事,也就是皇上說要聊聊天,在坐的就這麼幾個人,順便把這件事聊了出來,結果皇上聽了之後如臨大敵,面色凝重,連作戰方案都要改變。想那雞籠和淡水四周都還沒有開化,也幾乎沒什麼客商光顧,遠遠不如台南這邊,皇上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話說王承恩收到崇禎的密信,關鍵的幾句還是密碼。王承恩讀了之後,也是如遭雷擊,呆在當場。乖乖,幕府倒了,鐵船現身,水泥玻璃,肥皂也有了,這比咱還牛啊!不知道這鐵船是從什麼年代開過來的,甲午海戰的吉野號?還是二戰時期的驅逐艦?不會是21世紀的日本戰艦吧?要是來的是二戰的航母編隊或者21世紀的戰艦,那就沒得玩了!海上就會完全變成日本人的天下。皇上要是到了台灣,到時回不回得來就要打個大問號,搞不好還得在台灣開展游擊戰,最後三個穿越者北京一個,南京一個,台灣一個,弄成一個「兩岸三地」,那就好看了!

    想不到崇禎的一句玩笑話,竟然一語成讖!

    可皇上已經出征,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按照龔大明喜歡冒險的性格,必然是繼續親征。自己即使去信阻止,等到信到福州,皇上早已出海。沒轍,王承恩只好退而求其次,將剛做好的一批軍火交與劉繼雲,包括十具60火箭筒和五挺仿冒加特林機槍,以及200枚107高爆火箭彈,讓他帶1000新軍精銳,日夜兼程,火速送往福州。哪怕皇上已經出海,也要第一時間趕赴台灣增援。這十具火箭筒所用火箭彈和107高爆火箭彈,是剛剛試制的一批樣彈,戰鬥部用上了**炸藥,發射藥則用上了火棉。這些新軍火,原本壓根沒有想到過要用於攻台之戰。丫的,對付荷蘭那一千把手上拿著廢銅爛鐵的人馬,都不夠新軍塞牙縫的,殺雞焉用牛刀!所以新一代軍火完全可以當作王牌拽在手裡,不忙輕易打出去。再說**炸藥還不太穩定,安全性沒有完全驗證,萬一出點意外可不好辦。但是現在情勢不同,不存在還要保留什麼,不惜一切贏得戰爭才是硬道理。不過王承恩交代,高爆彈可不是鬧著玩的,絕不能讓火箭彈靠近皇上。

    崇禎也的確是太過於衝動了一點,當了皇帝,怎能像龔大明那樣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呢!一個人當了中央最高領導還念念不忘要去探險,這跟那個正德皇帝親自衝鋒殺敵一樣的荒唐。

    王承恩想想,現在自己能做的,差不多已經到了極限。消化甘油的穩定性問題雖然已經基本解決,不過總不能令人放心。氯酸鉀炸藥倒是穩定,可要製造氯酸鉀,就得有電來電解制備氯氣。薛鳳祚為組長的電氣小組,倒是製出了直流發電機,只是功率還上不去,用來電解還差得遠。現在看來,形勢嚴峻,各個小組的研製進程還得進一步提速。原來的情形就像布勃卡壟斷撐桿跳高項目一樣,每次大賽刷新一次記錄,一次刷新一公分,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半年多以來,王承恩以為這個時代的技術也是盡在自己掌握之中,但是現在的情形遠非如此,就算再提速也拼不過人家有現成的超時代技術啊,自己倒是精通無線電,可是元器件呢,還得一步步來。他大爺的,想多了也沒用,連對方現在究竟擁有什麼級別的裝備和技術都兩眼一抹黑。說不定皇上的選擇才是正確的,先亮劍再說,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

    崇禎在船上也是沒有什麼頭緒。日本的穿越客到底是什麼人,是什麼年代穿越過來的,是單穿還是群穿,反正肯定有人穿越了,很可能還帶了武器平台一起穿越。可是苦於不能獲得進一步有價值的情報。反過來人家可能對大明的情形一清二楚,沒準人家還有無線電設施,南京的虛實,甚至時刻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

    也管不了那麼多!無聊的時候,崇禎還是和汪幼清下圍棋打發時光,照例是授兩子,可走著走著崇禎就有點走神,自然是輸多勝少。每次輸棋的時候,就會聯想,聯想到兩軍作戰,你水平不夠,就算搶了先機,最後還是輸棋的份。這樣的聯想很扯淡,但是世事往往如此,他大爺的,就是這麼殘酷!

    崇禎到福州已是十一月十五,第一時間就去檢閱改造的新座船。

    遠遠望去,三艘新炮船船身變成了是一溜灰色,在眾多的船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方以智引領著崇禎上船,上船之後,發現甲板上變成了一片黑色,踩上去之後有點像後世走在柏油馬路上的感覺。

    崇禎忙問:「方愛卿,這是怎麼回事,甲板怎麼變成黑色了?」

    方以智見皇上相問,立時回答道:

    「啟稟皇上,甲板鋪上鐵絲網水泥之後,水師的人說水泥地面太硬,實心彈若是打在上面,會跳起老高,更能增加敵炮的威力,為此臣想起試制鐵船用到的瀝青,臣擅自作主,在福建收集瀝青,這種煉焦副產物倒也不難收集,臣在水泥上面再鋪了一層瀝青混凝土,水師的人看了之後覺得不錯,可以降低敵炮的殺傷力。因此甲板現在變成黑色。來不及稟報,請皇上恕罪!」。方以智一直在福州親自主持皇上炮船的改造,水泥甲板碰上實心彈,不但跳得高,而且滾得快,而且還會帶起水泥碎屑傷人,鋪了一層瀝青之後,就有了大大的改善。以至於引得其他船也欲模仿此法。

    崇禎笑道:「方愛卿想到如此妙法,朕甚是欣慰。愛卿何罪之有!」。鋪上一層瀝青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對付實心彈還是其次,如今搞不好要面對更加強悍的對手,要是高爆彈炸在水泥板上,那跳起的彈片殺傷力更加恐怖,有了一層瀝青混凝土緩衝,防護效果無疑會好得多。這麼來看,大明的才子腦袋是絕對好使的。

    隨即到艙中轉了一轉,發現給自己居住的艙室改裝得異常寬大,外面配有一個會議室,全部裝潢得豪華無比。心道美則美矣,卻超出了戰船的意義,真是浪費。但方以智也是一片好心,已經如此,也不好責備。

    再看看前後主炮,嗯,75毫米的榴彈炮,的確寒酸了點。不過配置了107火箭炮,也馬馬虎虎能頂點事。須知,現在假想敵可不是荷蘭17世紀水平的軍隊了,至少是19世紀的海軍,還沒準是20世紀和21世紀的海軍。按常理避其鋒芒才是明智之舉,君子不立危牆之側,何況皇帝是一國之主。可是後世的龔大明骨子裡是一個冒險家,有點風險反而更有一種興奮的勁兒。

    自從獲知這個驚人消息之後,攻台的密級提高了,保密工作提高到了聳人聽聞的程度。除了寥寥幾個人,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分兵攻台的新計劃,仍在有條不紊地按照原計劃準備。

    兵貴神速,崇禎也不耽擱,一邊派出先頭偵察船偵察,一邊大軍進發。120艘戰船浩浩蕩蕩,直奔澎湖而去。船隊開出一小時之後,船隊在海中分開,一路仍是直奔澎湖,一路直駛台灣的北端。

    可笑的是,大明的保密手段也就是自我安慰而已。無論崇禎怎麼保密法,這一切都瞞不過用雷達遠遠監視的「大和」號,橋本太一郎從容不迫地品著茶道,川菊真子跪在案几旁,左手微微捋起右手的長袖,白膩的右手在擺弄著有點眼花繚亂的茶道,橋本太一郎只顧欣賞著川菊真子纖長而好看的手指,好像這一次來到台灣海峽不過是一場海上巡遊,壓根就沒有把大明的船隊放在眼裡。

    二十天前,橋本接到了福州傳來的情報,說大明將會在一個月內攻取台灣,令人吃驚的是,大明的皇帝竟然要親征台灣。

    亂了,一切都亂了!

    幾個月前,身為極端右翼的橋本太一郎根據日本右翼的計劃,帶領右翼掌控的「正谷」號深海考察船和「大久丸」號捕鯨船,前往尖閣列島(釣魚島),以深海探礦的名義在尖閣列島海域進行深海探礦和捕魚。中國人當然明白,此舉名為深海探礦和捕魚,實則是宣示主權。顯而易見,不用等多久,中國人的什麼漁政船,嗯,甚至軍艦都會開過來,一場可以預見的對峙即將來臨。

    事有湊巧,深海探礦原本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卻不料真的發現了一個海底黑煙窗,深海攝像頭和相關探測儀顯示,這個海底黑煙窗噴射物富含銅、鎳、鈷。本著賊不走空的原則,當下假戲真做,先撈為快。否則搞不好下回再來的時候,早被中國人撈跑了。於是放出潛水機器人,撈起了海底黑煙窗。這一撈不打緊,沒想到引發了海底的火山突然爆發,只覺船上巨震,隨即閃起漫天藍光,所有的人來不及作出任何反應,就落了個人事不知。這幫王八蛋不知道,他們在撈「黑煙窗」的時候,也正是龔大明在把玩「球狀閃電」的時候。不能確定是不是「球狀閃電」激發了「黑煙窗」的能量,反正地球的某種能量和宇宙能發生諧振,擾亂了一點點時空秩序。

    等橋本醒過來,除了感覺異常的寒冷外,發現一切回歸了平靜,同來的「大久丸」也毫髮無損。只是奇怪,gps定位已經失效,衛星電話同樣失效,與東京的無線電聯絡也沒有任何回復。臨了還是靠著六分儀,才測定原來兩艘船飄到了南極附近。

    經過一番商議,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回東京。

    可是回到東京,還沒等入港,負責雷達掃瞄的就以為雷達出了問題,再遠遠的用望遠鏡一看,就發現原本高樓林立的東京變成了一個類似鄉鎮的窮鄉僻壤。這哪是什麼雷達的問題,壓根就不關雷達的事!進一步令人目瞪口呆的是,港口竟然儘是帆船。作為4000噸的「正谷」號和800噸的「大久丸」,比起遠洋集裝箱輪和遠洋油輪,當然算不上什麼,可是跟這些木船比起來,就絕對是龐然大物。

    為了慎重起見,兩艘船暫不靠港。先放下了一艘摩托艇,讓人靠岸打聽消息。等打聽消息的回來,驚愕莫名的眾人方才發現,竟然回到了德川幕府時代。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