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六十二章 機不可失 文 / 金哨本無路

    兩艘船到達東京,嗯,也就是現在的江戶,是1644年的7月17日。也許是人太多,帶的亂七八糟也多,噸位又太重,弄得時空隧道有點堵塞,日本這幫傢伙穿越多花了一些時間。

    鑒於東京變回了江戶,時間變成了1644年7月17日,橋本太一郎立即召集兩艘船上的一干人物開會。與會的主要成員都是右翼分子,一看到了17世紀,在驚愕的同時,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情緒激動,你一言我一語,開始野心勃勃地計劃起如何在17世紀稱霸全球。

    不過,議來議去,不外乎三種選擇。

    第一種,投靠德川幕府,改造德川幕府,然後統一日本,再然後對外擴張。

    第二種,投靠天皇,扳倒德川幕府,仿照民治維新,然後統一日本,稱霸全球。

    第三種,自立山頭,征服全日本,然後稱霸世界。

    當然也有不識時務的傢伙,比如「正谷」號的輪機長熊久保信就在會上提出,這麼好的條件,不如經商賺錢,個個都能成為天下巨富,何樂而不為哉!此話一出,立即便被眾人的口水淹了個半死。甚至有一個傢伙憤而脫掉了鞋子,作勢就要打這衰人,還是旁人拉住,這才生生忍住。這位想做富豪的人連忙噤聲,再也不敢觸犯眾怒。

    鐵桿右翼分子籐野大介站起身來,手舞足蹈,痛斥德川幕府閉關鎖國,目光短淺,又十分專權。跟著德川幕府沒什麼前途,投靠他還不如自立山頭。

    可是自立山頭之後,一想到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權,問題就來了。像美國人三權分立?還是君主立憲?右翼裡面有一幫人也是極度仇美的,有人甚至聲稱對外擴張的第一個對象就應該選擇北美,前世是美國佔領日本,現在有了機會,美國的那塊土地一定得把它佔了,絕對不能再出現一個什麼類似美國的強敵。

    橫路敬三建議道:

    「如果要來得快,還不如扶持天皇,搞君主立憲。反正12歲的紹仁天皇在德川幕府手裡也是個傀儡,現在換一個君主立憲的好聽名兒,紹仁可以充當一塊不錯的擋箭牌,掛著為天皇聖戰的牌子,該怎麼稱霸世界,還不是我們這幫穿越客說了算!」。

    天皇一直是日本的象徵,這個提議對於這幫好戰分子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

    既然要挺天皇,就得擊敗德川家族。

    算一算穿越的人數,「大久丸」捕鯨船上有59人,「正古」號上有94人,「正古」號本來不只這麼些人,只因一些對右翼不怎麼感冒的科技研究者藉故休假去了,一下子去了57人,佔了技術人員的一多半。剩下的至少都是傾向右翼的。這也好,立場不穩的傢伙不要也罷。

    再算一算裝備,「正古」號有兩架直升機,直升機上各配轉管式機槍一挺,一個深水載人潛水器,一個潛深500米的載人潛水器,一個可以下潛6500米的潛水機器人。裡面還夾雜有自衛隊的30人,配備十五具火箭筒、三挺機槍、三把狙擊步槍、三十把衝鋒鎗,還有甜瓜式手榴彈。相對於17世紀的火器,這些武器可謂遙遙領先。只是武器雖然先進,但是數量畢竟太少了一點。要是換成兩艘金剛級驅逐艦就再好不過了。

    當然現在這樣也不錯,也完全可以幫天皇找回尊嚴,讓日本稱霸世界,完成後世未竟的事業。

    夢想雖然遠大,面對現實還得冷靜,好戰不等於白癡。所以商量的結果是先去京都,在取得天皇的支持後,再對德川幕府動手。

    燃油不夠是一個大問題。本來「正谷」號的燃油已經是超級儲量設計,可以續航15000海里,比金剛級驅逐艦的4500海里還遠得多。可是到南極折騰了一趟,如今燃油已經只剩一半。這個時代沒有燃油補充,顯然需要在燃油問題上例行節約。雖然如此,還是動用了直升機,以橋本為首的「臨時穿越內閣」派了籐野大介前去京都拜見後光明天皇。

    紹仁天皇以為見到了神仙,當他看到一個可以飛上天的大鐵鳥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神祇既然要支持自己,卻之不恭受之有愧,傀儡當夠了,如今連神仙都看不慣了,看來有行將威風起來的希望。籐野大介說什麼,天皇大人應什麼,好啊好啊!如此甚好!

    橋本收到了籐野大介發來的電報,於是群情激奮,立時便把「正古」號改成了「大和」號,吆喝著「天皇板載」,駕著兩艘船直駛大阪。

    天皇將大阪一處海灣賞賜與了這幫號稱忠於自己的人,讓橋本的神船進駐此地。說是港口,實在是乏善可陳。不過對於野心家們來說,這僅僅是第一步,有了天皇這個傀儡,霸權之路前景一片光明。

    橋本拜藹了紹仁天皇之後,正式組建內閣,自任首相並暫時自兼海軍大臣,籐野大介擔任陸軍大臣。

    從八月份開始,籐野大介開始招兵買馬,訓練三千陸軍。問題是天皇即使不是一個窮光蛋,也決沒有大把錢拿來養軍隊。橋本這才想起熊久保信,讓這個夢想成為富豪的傢伙負責賺錢。同時出動直升機,搶劫了石見銀山,淘得了第一桶金。與此同時,穿越客中的科技人員重點開始研製軍械,順便也搞點民用產品供熊久保信賺錢。

    兩個月之後,裝備了新式霰彈槍的天皇近衛軍開始征伐德川幕府。

    天上有直升飛機和轉管式機槍,地面有衝鋒鎗和甜瓜手雷,加上火箭筒,一切抵抗都是徒勞的,天皇近衛軍如秋風掃落葉般,打得德川幕府毫無還手之力。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便是「大和」號的出馬,在「大和」這艘神船和天上飛旋的鐵鳥的神威面前,江戶港內德川幕府的炮船雖然作出了一系列毫無意義的抵抗,最後還是不得不俯首投降。

    滅了德川幕府,隨後收服各藩便只是時間問題。關於狗咬狗的故事,說起來又要費點筆墨,不說也罷。

    但是不能不說的是,橋本這廝才剛剛把德川幕府收拾掉,還沒有整合好日本國內的事,就開始盯上了鄭芝龍。鄭芝龍的水師橫行東亞,此刻成了橋本的心腹之患,要是不能滅掉鄭芝龍的水師,下一步出朝鮮、占台灣都要受其制肘。所以,下一步的頭等大事就是滅掉鄭芝龍的水師。

    不過明朝的事情好像有點跟歷史不符,歷史上的中國正在天下大亂,且讓他們亂去。等騰出手來,再沿著亙古不變的路徑,先取朝鮮,再佔東北。豐臣秀吉就是這麼想的,二戰的時候裕仁天皇也是這麼想的。

    可是從明朝傳來的消息,崇禎皇帝朱由檢並沒有象歷史上那樣上吊『自殺』,而是跑到了南京,韃靼人也沒有象歷史上那樣摧枯拉朽,一舉掃蕩明朝的造反頭子李自成,反而僵持不下。如今搞了個類似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有點亂!對此,技術權威弘谷重二懷疑是不是穿越到了另一個平行的時空,工程師們為此吵吵了半天,也沒有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關於明朝是不是也有穿越者,也是眾說紛紜,不過從瞭解到的情況看,好像真有這麼回事。

    橋本的眼光原本只是瞄準鄭芝龍的艦隊,對於明朝、李自成和韃靼人壓根就沒有放在眼裡。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明朝好像也有穿越客,這個不能不引起重視。

    橋本派出了間諜,攜帶了一台手搖充電的電台,以鄭芝龍夫人田川氏親戚的名義,混進了福州,可惜這台電台功率有限,只能定期派船在海上接收情報。另外,一個冒充和尚的間諜到了南京,搞到情報之後送到福州,再經福州再轉發回來。關於明朝有了霰彈槍和擲雷器,對於橋本來說當然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橋本也一點沒有將此放在眼裡。在這個年代,直升機加上轉管機槍,在對方只有霰彈槍的年代是無敵的,哪怕對方搞出了步槍,那又如何!

    這個日本和尚自稱鑒信大師,他搞點情報還真夠艱辛的。他那帶日本口音的漢話太蹩腳了,比後來的土肥原賢二差了好幾個檔次,所以也就讀讀報紙,聽聽評書,據此搞點情報。等到王承恩佈置錦衣衛來了一次間諜排查,這鑒信大師就一舉露餡,此乃後話,按下不表。

    話說橋本根據他收集的情報,料定明朝的穿越者就那點水平,掀不起什麼大浪。

    唯一值得擔憂的是燃油問題,帶過來的燃油可經不起幾下折騰。弘谷重二這傢伙聲稱很快就有辦法,可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從煤中提煉柴油,那得等提煉成功才能算數。

    可是顧不了這麼多了,原本的計劃是從容佈置,找機會直接衝進鄭芝龍水師港口,一舉將明朝的水師消滅。不過,在收到崇禎皇帝親征台灣的情報後,既然崇禎皇帝親征來找死,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新的計劃因而變成了海上截擊。假定崇禎這傢伙就是穿越者,嗯,沒有上吊『自殺』已經很值得懷疑,不管擒獲或者擊斃這個崇禎皇帝,反正此人必須除掉,這是重中之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絕不能放過。

    由於燃油有限,「大久丸」號留在了大阪。

    橋本此刻就在「大和」號上,雷達顯示,明朝水師兵分兩路之後,六十艘大船和三十艘小船一路往北,直奔台灣的北端。橋本決定讓「大和」號和明朝的船隊保持距離,等明朝的兩支船隊距離分開最遠的時候,才發動致命一擊。

    崇禎隱隱感覺到一種危險,不過至今為止,沒有發現什麼變故。派出的偵察船回來報告,雞籠和淡水一切如常。崇禎大大鬆了一口氣,看來日本人還沒有準備好。這就好。

    崇禎讓鄭鴻逵下令,船隊全速前進,直取台北。鄭鴻逵久經海戰,堅持多帶30艘小船,有備無患。這些小船作用不可低估,在歷次海戰之中,每當戰事焦灼的時候,小船的作用就會體現出來,幾條小船攜帶火油和易燃之物,快速逼近敵船實行火攻,往往因此獲勝。這次護著皇上親征,鄭鴻逵越發小心,可不敢稍有疏忽。

    崇禎握著孫元球打製的雙筒望遠鏡,不時眺望遠方。可是大海之上一望無際,再遠處海天相接,海面上什麼也沒有發現。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