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一百零二章 鷹字營 文 / 金哨本無路

    一過大年初一,楊恆就帶著三百人的「鷹字營」,奔赴阿里山的叢山中進行野外生存訓練。

    在楊恆的身邊,只有兩個手下,一個是瘦瘦的田得利,另一個是身強體壯的付三才。按照田得利的身體條件,本來是怎麼也選拔不上楊恆的隊伍的。田得利在左良玉軍中混過,沒有混出什麼出息,整編的時候差一點被淘汰到農墾兵團,多虧先遣兵團的上司覺得田得利雖然不夠強壯,人還是有點機靈勁,於是田得利混進了先遣兵團。先遣兵團要選拔出三千人作為台灣守衛團的時候,田得利又混進了守衛團,因為守衛團除了考校體魄之外,還考識字,田得利識得幾個字,勉強又被選上了。

    田得利之所以能夠在殘酷的選拔中混進楊恆的鷹字營,卻是得益於他生長在湖北深山。楊恆的這支「鷹字營」準確而言就是一支山地游擊隊,是專為熱帶雨林作戰而組建。不管怎麼樣,田得利在深山老林中長大,在山林中的生存本領畢竟要強點,於是田得利搭上了「鷹字營」的末班車。

    山中古木參天,荊棘叢生,三人不時得用手中的刀披荊斬棘,方能邁開步去。山林之中霧靄瀰漫,辨不清到底是霧還是瘴氣。楊恆隨身帶有預防瘴氣的藥劑,倒是不懼瘴氣。不過山林中霧靄重重,視線大受影響,行動極是不便。

    田得利居前開路,楊恆居中,付三才居後。在崎嶇而又荊棘叢生的山林中艱難穿行,三個人身上的軍裝被拉出了一道道口子,手上也被各種帶刺的植物劃出了血痕。說起來還是在前面開路的田得利好點,沒有那麼狼狽,雖然軍裝也被拉破了一點,手上也劃了幾道,但比起楊恆和付三才來,情形要好得多。

    「嗤」的一聲,付三才一不小心,軍裝又掛到了一截帶刺的籐上,本已劃得到處翻出棉花的軍裝又撕開了一個新口子,付三才的棉軍裝幾無完好之處,那情形比乞丐強不了多少。

    付三才叫道:

    「該死!這山路根本就沒法走,整個人變成了叫花子,身上被咬得到處是包,手上、臉上總是被這樣那樣的籐啊刺啊掛上,搞得到處都是創口。營長,俺真是受不了了,俺想不明白,這樣訓練跟打仗有什麼關係!」

    這付三才是跟著楊恆打過萊州之戰,然後又打了解放台灣之戰,可以稱得上新軍中最具實戰經驗的老兵,在選拔特戰隊隊員的時候,只因付三才手臂受了皮肉之傷,這才沒有去特戰隊。組建「鷹字營」的時候,付三才已經傷癒,自然被楊恆選入麾下。

    楊恆拍拍付三才的肩膀,看著他身上被劃得花花的軍裝,笑道:

    「打仗的時候沒見你叫苦啊,這不過是在山上行軍,這台灣的山,當然比南京的山不同,這裡人跡罕至,加上草木繁茂,當然是艱難一點。不過,三才,你想啊,若是敵軍逃入山林,難道就不追了嗎!」

    田得利也嘲笑起付三才來:

    「三才大哥,這不過是在山中走一走,這有什麼難的!在我老家,獵戶為了打獵,常常要在山上趴著,一趴就是好幾個時辰。打獵還要看打什麼,碰到白熊,那可不是好玩的,常常是九死一生。當然要是打到了白熊,那可就值錢了。」

    付三才咧咧嘴,叱道:

    「你這個田猴子,鑽山林俺比不過你,不過要打白熊,你不是俺對手。」

    付三才倒不是吹牛,田得利慣於用弓箭,步槍射擊通共還沒有訓練一個月,比起付三才來,自然是差些火候。不過話說回來,這兩天還是田得利厲害,利用弓箭射下野雞飛禽,三人除了摘些野果,就靠野雞飛禽用以充飢。這次訓練規定盡量不得用槍,付三才鬱悶不已,看著遠遠奔跑的鹿群,真想開上一槍,幹掉一隻鹿,那就可以喝上鹿血了,據說鹿血是大補之物。

    楊恆覺得這田得利在山林之間,確實是猴精猴精的,叫他田猴子,倒是有幾分傳神。

    突然,田得利做了個手勢,示意楊恆和付三才停下,然後在間不容髮之際,猛地揮出一刀,朝前方一顆樹上砍去。只見刀光一閃,一條寸許粗的蛇被攔腰斬斷,落在荊棘叢中,還兀自扭動不已。付三才天不怕地不怕,卻是有點怕蛇,那蛇血噴濺,付三才只覺得有點反胃。田得利卻如獲至寶,把猶在扭動的蛇提起,一刀砍掉蛇頭,喜形於色地道:

    「營長,這一條蛇夠我們三個吃一天了。」

    說罷開始熟練地剝起皮來,楊恆對蛇這毒物也是忌憚,忍著沒有嘔吐,還得表揚這位眼明手快的手下:

    「田兄弟,好本事啊!我根本就沒有感覺到樹上有蛇,喂,這蛇有沒有毒?」

    田得利用刀指了指蛇頭,說道:

    「這蛇的蛇頭是三角形,當然是毒蛇。不過只是牙齒有毒,砍了頭,吃它的肉,不礙事的。我在老家的時候,有時也能抓到蛇,燒烤之後,味道很是不錯的。可惜訓練規定不能生火,只能生吃了。」

    田得利想起一開始逮住一隻野雞,閉著眼睛將一隻血淋淋的雞腿連毛帶肉吃進嘴裡,在嘴裡嚼一嚼,然後一咬牙吞進肚裡。當時實在是一陣一陣的反胃。不過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好點,再之後就慢慢習慣生吃活物了。如今看到手中這條六七斤重的蛇,真是美味啊!

    田得利動作麻利,不一會就剝好了半截蛇,砍下一段,遞給楊恆和付三才,說道:

    「這蛇是好東西,吃了長勁。」

    楊恆接過,還有點遲疑,不敢下口。卻見田得利已經握著鮮血淋漓的一截蛇身,在津津有味地啃了起來。楊恆本來還覺得有點噁心,一看這位兄弟有點兒陶醉的吃相,頓時也覺得分外飢餓起來,咬咬牙,一口啃下去,嗯!味道好像不比野雞差。過了這一關,楊恆開始猛吃起來,完全忘記了自己原來對這種毒物存有三分忌憚。那付三才的胃口最好,平時吃得最多,三下兩下就把一截蛇吃下了肚去。

    這次野外生存訓練為期六天,「鷹字營」成員以三個人為一組,不許攜帶任何食物,五天之內須得在野外獵取食物維持生存,不論是捕獵動物還是採挖野果野菜,還不得生火。六天時間,不但要生存,還得來回行軍300里。這是南京發下來的訓練大綱,基本上是參照特戰隊的標準,只是在有些方面降低了一些要求而已。

    楊恆本來以為至少在兩三年內會常駐台灣,以為以後自己的任務就是守衛台灣,故而已經做好了長期駐守台灣的打算。

    在金瓜石順利開採出黃金之後,根據陳子龍的台灣防守計劃,楊恆開始訓練台灣守衛團,這守衛團乃是從先遣兵團選拔兵員。所選的這些兵員原來是吳三桂、黃得功、左良玉、劉良佐和劉澤清的手下,整編之後被正規軍刷了下來,成為先遣兵團的一員,先遣兵團的兵員當然比退伍轉為農墾兵團的兵員強上一個檔次,再在這裡面挑選一番,一支三千人的隊伍便拉了出來。

    這三千人也算是經過戰陣,一開始還不怎麼服氣楊恆這個年輕的教官,不過在楊恆赤手空拳打翻了幾個與之叫板的兵痞之後,終於讓這些老油子服服帖帖開始隊列訓練。這幫老兵在見識過楊恆的槍法之後,更是一個個夾起尾巴,一招一式地練起了射擊。

    訓練不到十天,皇上的聖旨到了,楊恆受命組建山地游擊隊——鷹字營,編製300人,從新軍駐台守軍和守衛團中選拔。十個人還選不了一個,當然算得上一支精兵。訓練的科目是崇禎親自擬定的訓練大綱,要求沒有特戰隊那麼高,但是也絕對算得上是一個魔鬼訓練計劃。在啟動「四川換呂宋」計劃的同時,「鷹字營」也同時組建。一開始,組建「鷹字營」的目的是協助土暴子,幫助這些不熟悉熱帶氣候的土暴子進軍呂宋,佔領馬尼拉以外的一些重要地區。但是隨著日本人佔領馬尼拉,不得不改變計劃,「鷹字營」的任務變得艱巨起來,根據最新的計劃,「鷹字營」奉命和1200新軍以及到達呂宋的部分土暴子,佔據呂宋重要地區,在呂宋主導遊擊戰,伺機攻取馬尼拉。

    待「鷹字營」野外生存訓練結束回到台南,已經是正月初十,日本人已經在進軍呂宋途中。要搶在日本人之前趕到呂宋看來是不可能了,最後只能採取分兵的辦法,分作三個方向,每一個方向由一艘車輪舸護送運兵船,分別駛向呂宋島北部、東部和馬尼拉南部,旨在避開日本人的雷達搜索。

    楊恆所帶的100人目標是呂宋島的東部,在海上繞過呂宋島的東北部,再在呂宋島的中部東面登陸,然後向馬尼拉進軍。

    關於日本人的鐵船裝有千里眼,雖然楊恆也是將信將疑,不過南京提供的日本鐵船攻防手冊已經白紙黑字寫著:雷達,具有千里眼功能,海上方圓三四百里的過往船隻皆在其監控範圍之內,若要安全渡海,必須遠遠避開。

    兩艘船漂在無邊無際的海上,經過了三天兩夜,一切平安。楊恆睡不安穩,早早就爬了起來。走上船舷,此時天還沒有大亮。轉眼間水天相接之處亮起了一道紅霞,紅霞的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亮。隨即,紅色的太陽冉冉升起,天際是滿天紅霞,水面上閃動著粼粼金光。日出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這是楊恆在海上看到的第三次日出了,每一次都被這滌蕩心靈的海上日出所震撼。然而一想到肩上的重任,便再也無心欣賞炫麗的日出美景。

    楊恆正要走回艙中,這是有人大叫:

    「快看,那是什麼?」

    楊恆心中咯登一下,心想莫非是日本的鐵船出現了?那豈不糟糕!

    田得利聞聲跑了過去,放眼一望,只見遠遠的海面上漂著什麼東西,口中嘀咕著:「看不清楚。」

    楊恆舉起望遠鏡,遠遠望去,卻是有人抱著木板,漂在海中,人數約莫有十幾個。楊恆連忙交代道:

    「應該是船沉了,那些人漂在海上,快,叫車輪舸過去看看。」

    車輪舸靠上前去,開始救人。救起十七個人,卻只有五個人活著,其他的十二人經不住水中寒意侵逼,早已死去。這五個人也是奄奄一息,在灌了薑湯之後,一問才知,這些人中,除了一個是錦衣衛,其他都是前往呂宋的土暴子。共是十艘船,開往呂宋,前日被日本人的鐵船炮轟,不知道有沒有跑掉一兩艘,至少有七八艘船被打沉。這些人僥倖活著,各自抱了木板,在海上漂著,萬幸的是,兩天後遇上了大明的船隻,這才得以逃出生天。

    繼續往前,又救起了十七個生還者,這些人都是身強體壯之輩,憑著頑強的生命力活了下來。日本人的鐵船打沉八艘船後,根本無暇顧及撈人,揚長而去,任由這些人自生自滅。

    楊恆氣極,卻也只能把仇恨埋在心中。如今的關鍵,是以最快速度登陸呂宋東部海岸。卻不知道其他兩路有沒有遇到危險。

    接下來的四天,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不過,兩艘船沿著呂宋東部的海岸線一直往南開,卻不知道究竟開到了什麼地方。水師船員對於開往馬尼拉的航線並不陌生,但是對於開往與馬尼拉同一緯度的呂宋東部海岸,誰也不知需要航行多久。

    實在沒轍,只有靠岸找人打聽,無奈不通土著的語言,依舊是不知到了何處。

    在權衡了一番之後,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自己探路了。楊恆最後決定留下10人和水師人馬看守船隻,自己帶著90個「鷹字營」的兄弟以及22個海上救下來的兄弟,一路向東行進。

    第二天,楊恆在望遠鏡中看到了一個村落,這個村落有二十幾間棚子,此乃此行見到的最具規模的村莊。楊恆想,也許在這裡,可以找到一個知道前往馬尼拉的土著嚮導。嗯!哪怕是知道方向,也比盲目行動好得多。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