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一百零三章 呂宋之旅 文 / 金哨本無路

    楊恆讓田得利帶兩個人越過前面的尖兵,逕往村中尋找嚮導。所帶兩人,一個便是福建人郭演七,另一個是來自潮州的林時發,只因呂宋這裡的華人絕大部分來自福建,呂宋華人中間講的便是一口閩語,此外,呂宋華人之中也有一些潮州人,本著不管是遇上來自何處的華人都能順利交流的原則,楊恆派出了三個代表,無論大明官話、閩語、潮語,全部通殺。

    遺憾的是三個人都不懂土著語言,村裡的土著懷著明顯的敵意,不論田得利如何比劃,土著只是警惕地盯著他們,不是搖頭就是嘰裡咕嚕一通,搞得田得利無比喪氣。

    田得利盡量保持著笑容,儘管笑容有點僵硬,可是畢竟可以傳遞足夠的善意。但是與一個一個土著照面,試圖問出點什麼,無一例外都碰了壁。問了半天什麼收穫也沒有,真是晦氣!

    田得利有點絕望,可還是不死心,這個時候他看到了一個少年,瘦瘦小小的,膚色黝黑,田得利連忙跑過去,準備在這少年這裡打開一個缺口。田得利極力擠出一絲笑容,然後從兜裡掏出幾塊餅乾,左手將一塊塞到自己嘴裡,右手將餘下的餅乾遞給少年。那少年狐疑地望了望田得利,接過餅乾,試著塞到口中咬下一小塊,在嘗到甜頭之後,眼中的敵意消失,終於露出雪白的牙齒嘿嘿笑了起來。

    田得利馬上趁熱打鐵,嘴裡拚命地重複「馬尼拉,馬尼拉」,那少年不明其意,田得利只好用樹枝在地上劃了起來,劃了一個方形的東西,很顯然田得利想畫出一個城堡來,不過田得利畫出來的僅僅是一個四方形,老實說很難令人聯想到城堡。田得利只好一邊指著自己所畫的四方形,翻來覆去地重複「馬尼拉」。除了重複「馬尼拉」,田得利想不出來還能跟這孩子說什麼。望著少年茫然的眼神,田得利真的絕望了,搖搖頭,很是心痛白白浪費了幾塊難得的餅乾。郭演七接過田得利的樹枝,在田得利畫的四方形的基礎上,刷刷刷,畫出了城牆垛,嗯,看起來有那麼點象城堡了,隨即郭演七又畫出一根指向四方城堡的箭頭,然後對著少年,咧嘴一笑,用閩語重複起「馬尼拉」來。悲摧的是,少年還是沒有反應,這一下郭演七也不再抱任何希望。林時發見狀,決定試一試潮州話,他也用潮州話重複起「馬尼拉」來,沒想到在重複到第五次之後,少年有了反應,少年嘰裡咕嚕了一陣,指了指後面的山上,然後一溜煙跑遠了。

    三個人望向山上,發現在山上,遠遠的隱隱可見一棟屋子,掩映在樹林之中,卻不知是什麼人在那兒居住,也許裡面的人知道馬尼拉是怎麼回事?三個人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三人毫不遲疑,直奔山上。到得近前,發現這房屋與山下土著的棚屋有所不同,這屋子用石頭磊成,石頭縫之間用的是石灰灰漿,屋子外面圍上了柵欄,雖然屋頂覆蓋的也是茅草,很明顯比土著用泥漿砌牆要高上一個檔次。尤其門前還鋪上了一路的石塊,田得利不知道「曲徑通幽」這個成語,不過這屋子建得有些講究,看起來裡面好像住的是隱士高人。田得利不由自主地整了整軍裝,然後大踏步上前。

    不等田得利走近,一隻狗開始「汪汪」狂叫起來。

    田得利對付守門狗很有一套,扔過去一隻餅,那狗聞到香味,立即撲了過去,一口咬住大餅,還兀自含糊不清地「汪汪」悶聲叫喚。田得利可不管那狗如何叫喚,拉開柵欄門,逕自前去叩門。

    此時大門「吱」地一聲打開,一個人走了出來。兩人一對面,都是「咦」的一聲,不約而同都露出了吃驚之色,此人一看就不是土著,膚色和自己一樣,大約四五十歲年紀,田得利心想這人八成就是華人,可千萬不要是日本人。那人看到三個與自己同樣膚色的年輕人站在門口,身穿統一的綠色服裝,手持自己從未見過的火槍,一時愣在當場,心想,難道這三個人來自大明?

    這時郭演七一抱拳,開口用閩語問道:

    「在下唐突,打擾了!請問閣下可是來自華夏?」

    那人聞言,臉上湧起欣喜之色,隨即意識到什麼,復又現出一副提防的神色,顯是擔心三人對自己不利。郭演七一看對方剛剛明明有了反應,於是繼續說道:

    「不知閣下因何隱居此地,閣下但請放心!若是在下所猜不錯的話,閣下與在下一樣,皆是來自華夏。在下斗膽,尚請閣下指點一二。」

    那人神色總算放鬆下來,也用閩語回道:

    「三位欲問何事?不知草民能否答得上來。」

    田得利三人聞言大喜過望,總算在異國他鄉遇到了華人,此時的感覺就像遇到了親人一樣。郭演七立即說道:

    「閣下勿要驚疑,在下三人都是大明軍士,此次來呂宋,乃是為了保護呂宋華人。在下等要趕去馬尼拉,在此迷了路,故而前來請教閣下,看如何才能去往馬尼拉?哦,敝姓郭,這位姓田,這位姓林,在下等有禮了!」

    三人同時一抱拳,那人連忙回禮,道:

    「三位軍爺客氣了!請進屋裡坐!敝姓林,不知這位姓林的老弟姓氏是不是雙木林?」

    一邊說,一邊引三人進門。田得利和郭演七隨這位姓林之人進了屋,林時發則留在門外警戒。

    郭演心想這人莫非也是姓雙木林?連忙答道:

    「正是雙木林,家鄉是廣東潮州。」,郭演七隻知道有不少潮州人到了呂宋,呂宋的華人之中,不是福建人則多半就是潮州人,卻不知道姓林之人是來自福建還是來自潮州?

    林姓中年人微笑道:

    「想不到還能遇上潮州老鄉,還是家門。那位林老弟,快進屋裡坐!」

    林發得知這位林老兄也是潮州人,故而用潮州話答道:

    「林老哥,在下就不進門了,在下得在外面看著點,以防不測。」

    田得利一看人家連老鄉都攀上了,趕緊起身說道:

    「林老弟還是你進來和林老哥聊吧,我來警戒。」

    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潮州人見了潮州人,情形更是不同。這位林老哥原來名叫林吟哲,聽說大明派兵前來保護華人,頓時老淚縱橫。說到忘情處,竟然自稱是林鳳孫子輩,渾然忘了昔日橫行海上的海盜林鳳是大明欽犯。

    據林吟哲所言,萬曆五年,林鳳見大勢已去,攜妻兒再次踏上了呂宋島。不過這次是逃亡,可不像萬曆二年那樣率領六十幾艘戰船遠征馬尼拉,此一時彼一時也!這次林鳳選擇在呂宋東部登陸,隱姓埋名,在土著地區定居了下來。仗著手中有火槍,仗著慷慨的施與,林鳳與當地土著相安無事,一住就是十多年。

    眼看三個兒子日漸長大,最大的兒子已經十八歲,這所居之地周圍都是土著,兒子們的婚配也就成了問題,林鳳是絕不肯讓兒子們娶當地土著女子為妻的。鑒於這十幾年來平安無事,於是三個兒子改名換姓去到了馬尼拉,憑著林鳳的一點老本,慢慢在馬尼拉做開了生意。不能不說,兒子們多少繼承了林鳳的商業才能,生意做得委實不錯,三個兒子都先後在馬尼拉成家立業。林吟哲是老二之子,生於萬曆二十四年,也就是1596年。林鳳沒有去馬尼拉,還是繼續住在東部的土著地盤,兒孫們每年都會回來看望林鳳,倒也讓逐漸老去的林鳳頗是安慰。

    不料到了1603年,西班牙人竟然找了華人造反的借口,馬尼拉的華人幾乎被屠戮一空。危急之中,林吟哲的父親冒死抱著林吟哲逃命,父子倆僥倖逃脫,而林吟哲的叔伯都死在這場大屠殺中,他們的子女也不見逃出,想必也是死於這場大屠殺。

    林鳳夫妻受此打擊,一年之內就先後謝世。林吟哲的父親也一蹶不振,在將林吟哲拉扯到十五歲之後,也一病不起,撒手塵寰。林吟哲獨自在此生活了三十幾年,這三十多年無人可以溝通,倒是學會了土著語言。說起來林吟哲三十多年所講的漢話,可能還沒有今天講的多。

    三人聞言皆是唏噓不已!

    可是說到怎麼去馬尼拉,林吟哲也說不上來。自從七歲跟著父親從馬尼拉逃命過來,一家人就再也沒有去過馬尼拉。林吟哲只知道馬尼拉在西南方向,至於究竟怎麼走,也只能是邊走邊問。

    楊恆見到這位林吟哲的時候,很是安慰了一通這位遺世獨居的孤獨者一番,並且告訴他連著名的海盜鄭芝龍如今改弦更張,當上了大明工商聯主席,所以林先生絲毫不必擔心什麼,要是林鳳老先生活著,那同樣也在大明保護之列。楊恆心裡也是敬佩林鳳的,若是當年林鳳一鼓作氣攻下馬尼拉,又或者大明不與西班牙聯手剿滅林鳳,林鳳也許能在呂宋割據一方,很可能就不至於會發生那場對華人的血腥屠殺了。嗯!世事如此,令人扼腕。

    林先生一看這位年輕的大明軍官輕易就將乃祖「反賊」的帽子給摘了,當下投桃報李,表示可以助大明遠征軍一臂之力。林吟哲告訴楊恆,離此地一天船程的一個島上,也有一些華人居住,這些人的祖上原是林鳳手下,後來林鳳失利,他們就不再奉林鳳為頭,竟然當了逃兵,所以林鳳素不與之往來。倒是父親到了馬尼拉之後,與他們有所來往。祖父去世之後,林吟哲曾經和父親去過一趟,知道這些華人常年要去馬尼拉販賣,若是找到他們,必能順利去往馬尼拉。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