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一百一十九章 北京的朝議 文 / 金哨本無路

    李自成在北京本是春風得意,在甲申年十二月前,好運都在李自成這一邊。真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嗯,要江山有江山,要美人有美人,要錢有錢,要高帽有高帽,要威儀有威儀,總之要什麼有什麼,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李自成雄心勃勃,遵薊大捷之後,就厲兵秣馬,調集大軍,正準備北上平遼。可是不等自己出手,清兵就採取偷襲之計,一舉拿下了山海關重鎮,給大順皇帝打了重重的一悶棍。

    不過這算不了什麼,李自成多年征戰的最大收穫就是練就了「殭屍流」的詐屍功夫。曾幾何時,大明官軍多次把闖軍打得沒有還手之力,最慘的一次是闖軍第n次反圍剿之時,洪承疇和孫傳庭把闖軍層層圍困,打得闖軍全軍覆沒。都以為闖軍這一次應該死翹翹了吧!不!李自成雖然只剩十八騎,要是平常人早就玩完了,可李自成練就了「殭屍流」**,打不過就詐屍。這個時候大明朝廷上下以為闖軍再也起不了風浪,直接便把闖軍無視了,然後崇禎皇上把撲滅闖軍的官軍主力盡數北調,準備和清軍大戰一場,期望一舉摘掉「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帽子。結果如你所知,大明十三萬大軍兵敗松山,兵力折損泰半。而李自成借屍還魂,一年間又聚集起闖軍幾十萬,風頭反而更勝以往,竟至一發不可收拾,直登龍庭。

    所以,李自成的奮鬥史就是一段史上最牛的百折不饒的傳奇勵志故事,甚至比後世紅軍萬里長征的艱難歷程更富有傳奇性。紅軍到達陝北至少還有三萬多人吧,各地還有星星之火,而李自成狼狽到了只剩下十八騎,竟然一樣可以鹹魚翻身,甚至於最終一舉奪取天下!這一方面證明了李自成屢敗屢戰、逆境中勃發的人品,另一方面證明了這確是上天眷顧。

    清軍攻佔山海關,在李自成看來那算不了什麼!丟了,再打回來就是。闖軍已經習慣了打下了再丟,丟掉了再打下。當然,李自成稱帝之後,畢竟考慮問題有所不同,丟面子是其一,失人心是其二。再說還有一個公債交易所呢,那就是民心的晴雨表,丟了山海關,一下子公債跌去20%。李自成憤怒,劉宗敏惱羞成怒,大順軍於是調集十三萬大軍,後來增加到十五萬,進攻山海關,偏偏久攻不下,只好待機再攻。本來,大明在正月裡提供的新一輪軍售,讓李自成看到了一舉攻下山海關的希望,因為這裡面有一種叫做火箭炮的大殺器,據說就是這火箭炮將日本人飛天的鐵鳥滅掉的,既然傳說中能下殺人雨的鐵鳥都能滅掉,用來進攻山海關那些無法上天入地的韃子,那還不是小菜一碟嘛!

    不料李自成又失算了,清兵又一次先下手為強,真是悲摧啊!劉宗敏帶去的十五萬精兵最後逃回來不過兩萬多人。李自成雖然身懷「殭屍流」絕技,畢竟傷了元氣,心痛不已!不過就算心痛,還得安慰劉宗敏:

    「愛卿不必難過!昔日征戰,兵敗之情形比這慘得多,不照樣挺過來了!還翻了本!目下京師附近還有十餘萬人馬,加上撤回來的老營兵馬,總計有十四五萬,清軍總計也不過十萬人馬,怕他何來!諒他一時半時也不敢進攻北京!」

    劉宗敏聽了李自成寬慰的話,心情總算好點,可還是得請罪,現在是臣子對皇上,大敗虧輸至此,劉宗敏再橫,也得在皇上面前做足請罪的樣子:

    「皇上,臣罪該萬死!麾下精兵強將損失不可勝計,實是臣帶兵不力,以至為清兵所乘,臣請皇上降罪!」

    說罷長跪不起,那副德行真是讓人感覺到誠懇之至。李自成心說,平日裡你劉大將軍桀驁不馴,連我皇帝的話往往當了耳邊風,這一次讓韃子把你打服了,這才搞這套負荊請罪的套路。唉!也難為他如此!君臣之間,戲還得做足,於是李自成親自從寶座上下來,一把扶起劉宗敏,說道:

    「愛卿是大順功臣,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並未傷及根本,再跟韃子打過就是了。如今新式武器已經到達,韃子還遠在三百里以外,劉體純傳來的情報,韃子似乎並無繼續進軍的跡象,我軍正好抓緊時機,重整軍馬,重新佈防,熟悉新火器,練習新戰術。崇禎此次還派來十個參謀,可以幫助我軍練習火器,和操練新式戰術。依朕所看,此次兵敗山海關,對方用了新式火器當然是其一,其二就是清軍用了新的戰法。崇禎曾經派人提醒新火器要用新戰法,朕聞崇禎在南京訓練新軍練兵之法甚是不同,朕當時還不以為意,如今看來,對於新式火器,我軍還不能運用自如。朕意,不妨讓南京派來的參謀參詳參詳。哦,各位愛卿,有何良策,不妨各抒己見。」

    牛金星本來是抱著當太平宰相的想法,不過這一仗慘敗,讓牛宰相怵然驚心,原來大順遠遠沒有到垂拱而治的地步,牛宰相出聲道:

    「我軍這次作戰不利,乃是因為多爾袞勾結倭寇,從倭寇那裡買了不少新式火器,比如開花彈大炮、機關鎗、迫擊炮這些,都是一些邪門的火器,依臣之見,恐怕比南京的火器還要犀利。想倭寇天上有鐵鳥,海底有鐵魚,這些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之事。偏偏多爾袞與倭寇勾結,從倭寇那裡弄來了一批厲害火器,故而劉大將軍一時沒有想到此節,臨戰之時,不免措手不及,所以落敗。不過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話,應該還有被打散的士兵陸續歸隊,這些散兵歸隊之後也許還能湊齊兩三萬兵馬,這樣一來,京城就有十七八萬人馬,再加上南京運來的新式火器,守住北京斷然沒有問題。」

    牛宰相這話一說,劉宗敏一拍大腿,說道:

    「多虧牛宰相提醒,臣怎麼就沒有想到這一節呢!多數士兵都集資買了平遼公債,他們要是不回北京,這公債就打水漂了。所以他們想當逃兵也不能!哈哈!哈哈!」

    看到劉宗敏這樣子,狀若瘋狂地大笑,想是大敗之後急需發洩,眾人雖是面面相覷,終究也有幾分同情和痛惜。李過忽然想到一事,因而說道:

    「皇上,既然清軍可以從日本人那裡買火器,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試試從日本人那裡買些火器?」

    李過沒有那麼多顧忌,仗著是皇上御侄,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這話一說出來,大殿中一時安靜得可怕。

    宋獻策對於高價從大明購買火器,一直有受制於人的感覺,因而說道:

    「啟稟皇上,李將軍所言,臣以為不妨一試,若是能從日本人那裡買到新式火器,也不失一個辦法。試想,不論是我們滅了清軍,或者是大明滅了清軍,接下來我大順和大明究竟是戰是和?《天津條約》所說的和平統一隻怕太不現實,到時候我大順和大明為爭奪天下,難免一戰。如今我們高價從南京購買火器,而南京還不把最新式的火器賣給我們,他們賺錢不打緊,我們卻只有受制於人的份。這樣太虧了!太被動了!臣建議早日與日本人取得聯繫,試探一下看能不能買到日本人的火器,哪怕能買到一點日本人的武器,即便是日本人平常的火器,也算是不在南京一棵樹上吊死,起碼讓南京不要以為我們只能從南京購買火器。再說,從兩家買,價格也好談一些,不至於總被南京宰。此乃臣的一點愚見,請皇上聖斷!「

    李巖一聽宋獻策要腳踏兩隻船,存了貨比三家的想法,當即說道:

    「啟稟皇上,臣以為此事應該慎重。倭寇與韃子勾結,居心叵測。想當年倭寇侵擾大明,其後又侵略朝鮮,萬曆朝幾次三番援朝,這才將倭寇從朝鮮趕出去。倭寇侵擾大明也好,侵略朝鮮也好,只能說明倭寇野心勃勃,對我華夏覬覦已久。倭寇或許自認直接進攻華夏頗為不易,因此才扶持韃子,試圖讓韃子窮兵黷武,禍亂華夏。其目的無外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倭寇之野心,便是入主華夏,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倭寇狼子野心,可謂比韃子更甚!此乃其一。這次大順失敗,倭寇實是幕後黑手,實乃我大順仇人,怎可在仇人面前低頭!」

    李巖直接稱倭寇,實是對倭寇恨之入骨:

    「其二,我大順若與倭寇往來,大明聞之,又做何感想!大明與倭寇在海上已經大戰了一場,元宵那起暗殺事件,日本人或是主謀也未可知。以臣所見,大明和倭寇已是勢同水火。大明若是得知我大順與倭寇互通款曲,到時心存芥蒂,不再供應火器,或者敷衍式地供應火器,我軍豈不被動!臣擔心的乃是,到時兩頭不靠。若是真的能腳踏兩隻船固然好,只怕到時兩邊都沒有著落。日本人要是見錢眼開的奸商那還罷了,奸商嘛,既賣火器給清軍,也賣火器給大順,只要有錢可賺就行。問題是,倭寇壓根就不是只顧著賺錢的奸商,他支持韃子乃是圖謀整個華夏,斷無再賣火器給大順之理。他若是肯賣的話,他又不是不知道大順有錢,為什麼日本人不來大順推銷,倒是跑到財力遠不如大順的韃子那裡去推銷呢!」

    一開始牛金星和劉宗敏都覺得宋獻策的話所說有理,連李自成都有點被宋獻策說動,如今一聽李巖一番話,方知原來那是一廂情願。

    李巖繼續說道:

    「皇上英明,想必已經洞察此節。臣以為,不受制於人的唯一辦法就是自製火器。臣建議重金招攬人才,大力開辦軍器局,如此才能趕上和超越大明。就算異日與大明開戰,這也是唯一可行的軍備大計。這是臣之陋見,請皇上指正。」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

    「李愛卿所言有理,如今韃子猖獗,倚仗的就是倭寇的火器。朕看了南京運來的火箭炮,威力未必就會輸於倭寇之物。朕與崇禎約定,共同滅了韃子,朕與韃子不共戴天,崇禎不負朕,朕亦不負崇禎,總之滅了韃子再說!至於滅了韃子之後,就算再和崇禎爭天下,總是兄弟之爭,那時打一個你死我活,彼此皆無怨言。」

    李自成話說得冠冕堂皇,但卻不得不如此。就算日本人答應賣給大順火器,接洽、訂貨到火器運到北京,沒有半年也得三個月。此時只有高舉一致對外的大旗,聯明抗清,若是存了三心二意,各懷心思,人心一散,恐怕北京都無法再守。所以李自成的策略就是簡單化處理,最大限度爭取大明支持,一切等度過目前的難關再說。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