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籠中對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琅的情商 文 / 金哨本無路

    讓崇禎大跌眼鏡的是,鄭芝龍推薦的人卻是施琅。

    對於這個施琅,崇禎和王承恩自然並不陌生。歷史上施琅與鄭成功反目,投靠清軍,後來清朝收復台灣就是施琅這廝為帥打下來的。後人對於施琅褒貶不一。崇禎還好,習慣了球員轉會返過頭來全力打原來的東家,但王承恩和公主對施琅的人品都很不屑。崇禎也想過破格提拔施琅的事兒,但是每當想到這主兒有反噬的危險,便不敢造次,用錯了人那可是犯大忌的。

    施琅在鄭芝龍手下也算得上一員悍將,施琅年紀不過二十四歲,自十七歲跟隨鄭氏,立下赫赫戰功,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左先鋒。崇禎調鄭芝龍的部分水師北上鎮江,委派鄭森為將,鄭芝龍擔心兒子統軍稚嫩,特別派了施琅輔佐。不料半年下來,鄭森和施琅很是不睦。鄭芝龍原也不是不知施琅性子太直,遇事不會轉圜,只是一出道就在自己手下,對自己心服口服.在鄭芝龍眼裡,施琅雖然性子莽直,但是打仗勇猛,這就夠了,你還指望猛將都會唱「將相和」嗎!鄭芝龍當然是壓得住施琅,但是施琅換一個領導,到了鄭森手下之後,鄭森於戰事所知有限,施琅難免與鄭森意見相左,竟至公然抗上。為此鄭芝龍還特地跟施琅耳提面命,交代好生配合鄭森。可是好不了幾天,施琅和鄭森又不對付了,兩人簡直就尿不到一壺去。如今皇上要推薦人選,鄭芝龍認為正好趁機把施琅調離兒子的身邊,反正新式的海戰已經大大不同,兒子要不要施琅輔佐都無所謂了。

    當然,施琅還是很有些才能的,帶兵就很有一套,辦事一向穩當,推薦給皇上應該不至於給自己丟臉。總不至於連皇上也駕馭不住吧!那就不是自己管得了的了。鄭芝龍存了這個心思,便把崇禎眼裡的這個爭議人物隆重推薦給了崇禎。

    崇禎原以為鄭芝龍推薦的必然是老成持重之輩,萬沒想到鄭氏推薦的居然是施琅!崇禎和王承恩交換了一下眼色,不約而同都被雷倒了。錦衣衛倒也報告過鄭森與施琅時有爭執,崇禎也沒有過分關注,鄭芝龍這次急於舉薦施琅,想是有點一山不容二虎的意思。

    施琅就在鎮江,突然一紙詔令讓自己趕赴南京,皇上要召見自己。施琅向來自視甚高,以為自己鴻運高照,機會來了!於是喜不自勝,屁顛屁顛地跑到了南京。

    到了南京,自有京官和太監將面君的禮儀培訓了好一頓,施琅這才由太監帶著進宮面君。施琅這廝不知道是不懂潛規則還是故作糊塗,甚至都沒有在太監面前打點一點銀子,這太監心中嘀咕,這位施將軍為人也太牛氣了點吧!

    施琅進殿,叩拜,三呼萬歲,一切如儀。施琅心中激動,終於蒙大明皇帝召見,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兒啊!

    崇禎見施琅方面大耳,眼睛細長,嗯,看起來似有富貴之相,平聲靜氣地說道:

    「愛卿免禮平身。」

    施琅站起身來,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大殿的格局是皇上居高臨下而坐,自己不敢目視皇上,這宮殿之中的森嚴,與昔日裡海盜上下級之間的目無禮法,差距豈止千里。

    崇禎首先想掂量一下施琅的斤兩,這傢伙脾氣很臭,要是沒什麼料,趁早另選他人。因此說道:

    「朕聽說你是一員猛將,往往衝殺在前,朕聞匹夫之勇,不足為恃。對此,你有什麼說法?」

    施琅一聽,自然知道皇上是考校自己,施琅久經戰陣,於戰陣之中可能也沒有今日緊張。不過施琅向來自信,穩穩心神,說道:

    「啟稟皇上,微臣以為,為將者必身先士卒,才能激發己方士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為將者身先士卒勇猛衝殺,己方所有士卒必然誓死殺敵,我方奮勇,則敵方往往為之奪氣,敵方一怯陣,我方威勢更盛,消長之間,勝負即分。多數時候,為將者勇猛,便可凝聚人心、漲我士氣,而奪敵之氣。有時未經力戰,敵即潰敗!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把不要命的勁頭拿出來,往往聲勢奪人,甚至傷亡還會小一些。微臣七年之間經歷大小戰亦不少,此乃微臣一點體會。」

    崇禎心道,這施琅並非是一個莽夫啊。能講得出這種道道已屬不凡。聯想到後世的中國足球也有「瘋狗足球」一派,推崇「搶逼圍」的打法,對手在「搶逼圍」之下,往往動作變形、技術走樣,呵呵,都是信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不過「瘋狗足球」對付弱旅管用,對付真正的強隊就不靈了。施琅這一套,打接舷戰管用,對付怕死鬼管用,打現代海戰就不靈了。

    崇禎笑了笑,說道:

    「施愛卿,你之所說也不無道理。不過,朕以為愛卿所言有些謬誤之處。身先士卒誠然是一種美德,為將者的勇氣也固然重要。不過,朕要告訴你的是,兩軍作戰,最終取勝的一方是整體作戰能力強的那一方。你需要帶頭衝鋒,只能說明你的隊伍組織度還不夠強,惟有你帶頭衝鋒才能維持正常的進攻組織度。而你打敗的對手也是沒有嚴密組織度的軍隊,被你衝擊之後,就亂了,然後就潰敗了。這麼說吧,就是你帶頭勇猛殺敵可以讓你的隊伍形成一個整體衝擊隊形,而你的對手太弱,根本形不成有組織的抵抗,所以你可以戰勝之。朕可以告訴你,軍隊的組織度是完全可以靠嚴格的訓練來提高的,只要訓練到位、戰術對頭,指揮員不需要衝鋒在前也能形成強悍的整體戰力。所以,朕可以不客氣地說,靠為將者勇猛贏得的勝利,是在兩支同樣缺乏組織度、同樣缺乏戰術的對手交戰情況下,才能取得的勝利,遇到真正訓練有素、組織嚴密的軍隊,光靠身先士卒衝殺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

    崇禎就差沒有說海盜無非就是烏合之眾了,要是拿後世葛優的話說,海盜打劫是一件「一點也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施琅聽罷若有所思,這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範疇,不過皇上說的好像難以辯駁。崇禎其實就是從足球中體會出來的,有一段時間力量型足球一度壓倒技術型足球,但是技術型足球最終還是佔了上風。打仗靠蠻幹慢慢不吃香了,這得提醒一下這位猛將。施琅聽得半懂不懂,只得回答道:

    「謝皇上教誨!微臣會認真思量皇上的話。」

    憑心而論,施琅屬於有勇有謀的將才,歷史上施琅創製樓櫓、旗幟、伍陣相離之法,對於鄭成功水師戰力的提升出力甚大。崇禎有心再考考施琅:

    「施愛卿,我大明水師收復台灣,那次與日本人在海上大戰一場,詳細戰報你肯定已經看到了,朕想聽聽你對這場海戰的看法,還有,對於大明水師發展,你有什麼想法?」

    施琅對於海戰之法極其用心,台海海戰之後,施琅潛心思考了很長時間,早有自己的體會,此刻見皇上動問,故而說道:

    「啟稟皇上,微臣以為,台海海戰是新式艦船、新式火器和新式戰法的開端,新式大炮和火箭炮出現之後,接舷戰已經過時,迫近火攻戰術也已經失效,代替的是遠射程、大威力的炮戰。所以依微臣之見,我大明應該建造快速、防禦力強的艦船,如能建造快速鐵甲艦更好。」

    崇禎對於施琅的回答還算滿意,局限在這個時代,能夠領悟到這些,也算是心思靈動了。可為何這傢伙做人咋就那麼差呢!直愣愣的,認死理,頂撞上司,情商咋就這麼低呢!崇禎可沒時間教他怎麼做人,就算點撥他,估計也就是好得了一時,這人骨子裡是不會改變的。這人能力還是有一些,能帶兵,那就讓他先把捕撈隊幹起來吧,這捕撈隊就算是二線隊伍,後世的時候,每個足球俱樂部不是都有二線隊嗎!嗯,跟這年輕人壓一下擔子吧:

    「施愛卿,朕準備搞一個海上漁業軍團,就是組建一個水師,平時就在海上打漁,這打漁採用改裝的拖網漁船,採用新式拖網,一條船一年下來應該可以捕撈十幾二十萬斤魚蝦,計劃組建一個500條船的漁業軍團,這五百條船之中有一半以上隨時可以改作戰船使用。漁業軍團實行軍事化管理,要具備捕撈和作戰的雙重能力。順便提一下,捕撈採用先進的捕撈技術和流水式作業,這裡有一份計劃,計劃讓你來負責這個漁業軍團。施愛卿,茲事重大,關係到我大明水師發展,也關係到大明的吃飯問題,施愛卿,你有信心擔起這個重任嗎!」

    施琅一聽說讓自己去捕魚,心說自己還懷著遠大理想呢!這捕魚算什麼事啊!當下不管眼前是誰,就有點想發飆。一看面對的是皇上,卻也按捺不住,口中說道:

    「皇上,微臣還是想帶兵海上征戰,微臣建議皇上下一步攻取呂宋,呂宋與台灣近在咫尺,微臣以為不難奪取。微臣請皇上准微臣所請!」

    崇禎一聽,無名火噌就上來了,他奶奶的,這施琅真是他媽的欠抽,當下臉色鐵青,直想大罵這不知好歹的傢伙一通。轉而一想,這廝的情商就是這麼低,罷了罷了,i服了u,還是做做思想工作吧:

    「施愛卿,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朕現在命令你,立即、馬上執行這個計劃,以最快的速度組建海上漁業軍團,具體事項,劉繼雲跟你交代。你要是將這個幹好了,朕自然會給你海上征戰的機會。懂嗎!」

    話說到這個份上,施琅再是莽撞,也知皇命不可違,連忙叩首道:

    「微臣謹尊皇命!」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