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釜底抽薪 文 / 金哨本無路

    對於日本人和張獻忠,巴爾維特都委實沒有信心。

    張獻忠關於甘當僱傭軍的自薦,巴爾維特雖然很是動心,卻沒有天真到被張獻忠這番話所蠱惑,張獻忠手下那可是幾萬的人馬,要是僱傭這幫人,指揮得動還好,若是弄不好把僱傭者也爆了,那就糟糕了。

    不過,比較起來,日本人佔據馬尼拉之後,把西班牙人的財富搶劫一空,至少有四百多萬兩白銀落入了日本人手裡,日本人對此隻字不提。相對於日本人來說,張獻忠還是有些可取之處的,一來就先把100萬兩白銀的見面禮奉上。這年頭,口惠而實不至的事見得太多了,說得天花亂墜,終究沒有真金白銀來得實在。

    巴爾維特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想收禮吧,又擔心上了張獻忠的當,只好問問其他人的意見:

    「你們看,日本人說要撤軍把馬尼拉移交給我們,張獻忠如今又跑來示好,你們說說看,如何處置才好?」

    卡托斯對於張獻忠這樣的匪徒鄙視不已,第一個就嚷嚷開了:

    「張的匪徒窮凶極惡,決不能讓他們留在呂宋,我們對付這幫匪徒,唯一正確的做法是向他們開戰,開戰,直到將這些該死的匪徒趕下大海餵魚。」

    「親愛的卡托斯,請注意保持紳士形象!」蘭斯卡不無揶揄地說道:「道義上,我們完全應該對張的匪徒開戰,不錯,這是正義的行動。張的匪徒侵入呂宋,理所應當讓這些該死的匪徒滾蛋。我想請問尊敬的先生們一個問題,我們和日本人一起把張獻忠打敗之後,張的匪徒被趕下海餵了魚,若是日本人賴在馬尼拉不走怎麼辦?我提請在座的先生們注意,日本人佔了我們的馬尼拉,搶了我們無數財物,殺死了我們的總督,侮辱了我們的女士,我想,在座的沒有人能夠否認,日本人是我們的頭號敵人。如今,我們不對日本人開戰,反而幫助日本人打他的敵人,在幫助日本人打敗了他的敵人之後,我們又得獨自面對日本人這些魔鬼,我們還嫌日本人給我們帶來的苦難不夠嗎!我可不願意幹這樣的蠢事。」

    卡托斯叫道:

    「我敢說,張的匪徒比日本人更加殘暴,要是讓他們立住腳,我敢說他們會把我們搶光的,他們這幫匪徒,比之日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張的匪徒現在不除掉,只怕將來整個呂宋島都是這些匪徒的天下了!我想,你們到時候會自食其果的。」

    蘭斯卡爭辯道:

    「可是就是你說的這些匪徒,至少他們懂得禮節,你看,他們提出花錢來買呂宋土地,或者租借土地。而日本人,只會搶劫,搶我們的城堡,搶我們的錢財。」

    看著這兩個人各執己見,巴爾維特直搖頭。亨特終於耐不住了,說道:

    「既然日本人和張的匪徒都不是好東西,我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幫他們任何一方。由他們雙方拼一個兩敗俱傷好了,最好他們兩方打得難解難分,然後我們就可以把他們都趕下海去。」

    亨特的想法當然是想取巧,既然兩方都對自己這一方示好,那不如坐山觀虎鬥好了,比貿然介入雙方的大戰看起來強得多。

    巴爾維特總算聽到了自己願意聽到的,要巴爾維特拒絕張獻忠送上的財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可是一百多萬兩白銀啊。亨特的說法和巴爾維特的意願倒是頗有相合之處,現在這種情形,自己這一方暫且兩不想幫,他們兩方愛怎麼打就怎麼打去吧!所以張獻忠送來的財物完全可以收下。至於收下這財物有什麼後果,巴爾維特甚至想,或者將來,劃一片荒山野地給張獻忠的殘部讓他們去開墾好了。

    自古財帛動人心,天下人概莫能外。張獻忠當日在大明的時候,干投降招安這種事,可沒有少給大明的將官行賄。以張獻忠的經驗,錢花得越多,事情就辦得越牢靠。對於這宗國際性的行賄,張獻忠自然要奉上拿得出手的財帛,所以下的本錢不可謂不大。張獻忠在大明搶下的財物雖然裝了滿滿十二船,可是折合起來也不過兩千多萬兩銀子,這一下就花出去二十分之一,張獻忠卻是連眼都不眨一下。

    史立言把禮物送出去之後,和曾叔對望一眼,兩人心中均是一陣輕鬆,原來人和人沒有什麼不同,哪怕他是藍眼睛高鼻子,只要有足夠的財寶,西班牙人見了財寶也會被財寶征服。史立言有得意的理由,可是史立言不知道的是,巴爾維特更為收了財寶得意不已,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兩家死磕,自己坐收漁利,一開張就收了這麼多銀子,別提有多美了!

    ------

    西班牙人雖然暫時不會摻乎兩方的大戰,張獻忠的壓力仍然很大。

    張定國帶著一萬一千兵馬圍困馬尼拉,曾叔和史立言原本帶著五千兵馬警戒西班牙人,自從行賄成功之後,便由曾叔領著兩千人馬繼續警戒西班牙人,另外三千人調歸張定國指揮,作為張定國的預備隊。張定國所部與聖地亞哥城堡的日軍對峙,也不進攻,只是團團圍住,城內的日軍既不反攻,也不撤軍,雙方就這麼對峙著。

    楊恆帶領六千兵馬負責保衛補給通道,這六千兵馬當中,有楊恆的鷹字營手下和部分明軍,合起來有五百人,此外還有一千抗聯兵馬,其他的則是張獻忠的手下。這六千兵馬要守住這麼長的補給通道,實在是有點單薄。可是沒有辦法,因為水土不服,至少有八千士卒只能在林加延靜養。林加延可是根據地來著,至少得有五千兵馬守衛吧,可是兵力不足,最後只是留下三千健卒,連同八千病號守衛林加延。

    而衛登則帶領四千兵馬守衛呂宋島北部的渡海接應點,準備接應渡海而來的張可望三萬兵馬。

    日本人首先進攻的就是衛登的登陸橋頭堡。

    日本人的策略,就是切斷張獻忠的後續援軍和來自大明的軍火補給,張獻忠若是沒了援軍,尤其是缺了軍火補給之後,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日軍從本土調來的四千兵馬和從馬尼拉撤出的一千兵馬會合,從東西兩面夾擊衛登的陣地。

    衛登手下只有五百明軍是主力,另外一千抗聯隊伍總算裝備了甲申式步槍和部分45式步槍,戰力還算湊合。至於張獻忠手下的兩千五百手下,還是拿的冷兵器,不過人手配備了兩枚手雷而已。

    東西兩面日軍各有十多門大炮,在對著衛登的陣地轟擊,日軍船上的大威力艦炮也在向陣地上傾瀉著炮火。日軍的炮火實在太猛烈了,隨即,日軍憑借優勢的火力和嫻熟的戰術很快就攻下了第一道防線。

    「這樣不行,日軍採取的是正面突擊和兩翼迂迴的戰術,我軍的火力太弱,張獻忠的手下只有手雷,又完全不懂熱兵器作戰戰術,只會死拼,這樣傷亡太大了,這樣守下去可不是辦法,衛副團長,還是撤軍吧。」衛登手下的一個連長勸說道。

    衛登歎息一聲,說道:

    「撤軍倒是容易,可是丟掉了這個登陸場,從大明來的援軍就得另找登陸場,在其他地點登陸的話,運兵船至少都要在海上多走20公里以上,海上這會兒可是日軍水師的天下,這一來,援軍渡海恐怕就凶多吉少了。我們沒有料到日軍竟然增兵了!而且他們採取的是斷我後路的做法。」

    本來,這是最好的一個登陸場,援軍從對面島上直航,在海上只須航行二十多公里,島上和登陸場都可以架上火箭炮,為運兵船護航。兩面的火箭炮至少可以控制十公里距離的海域,而需要水師護航的距離僅僅十幾公里,施琅的水師完全可以負起護航之責。但是如果丟了這個登陸場,那就不一樣了,援軍跨海的難度大增,甚至還會影響到槍炮彈藥的補給,按照計劃,相當一部分槍炮彈藥是隨同張可望的人馬一同渡海的。現在,形勢嚴峻了,日本人這是釜底抽薪啊。

    最終,明知已不可守,衛登還是選擇撤下來,無謂的傷亡毫無意義。

    只是,接下來,如何渡海成了一個難題。十天之後,張可望的三萬兵馬就將抵達南嶼鄉島,這三萬援軍將是決定戰局的關鍵,究竟怎麼才能渡海,恐怕得另想高招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