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 遠慮 文 / 金哨本無路

    對於李自成,到目前為止,還真沒有什麼既定的策略。回想當時的情形,崇禎和王承恩從北京倉惶逃出,一切都沒底呢!誰也不可能想到更為完善的策略,當時唯一的對策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所以就簽署了一份《天津條約》,現在看來,這份《天津條約》還是很有成效的,至少李自成沒有和大明——好吧,叫南明也行——對著幹,崇禎得以在南京有喘息之機,從而從容備戰,長遠佈局。當然,李自成因為沒有了無後顧之憂,花錢還能從大明買到糧草以及軍火,也得以抗住了清軍的雷霆攻擊。嗯,看起來是雙贏的樣子。

    可是馬上問題就來了,如果掃平了遼東,下一步該如何對待李自成。

    王承恩這些日子整天就跟技術打交道,講究的就是用最簡單的技術路徑實現技術功能,所以根本就不及多想,當下就說:

    「這個還不簡單,等我們取了遼東,然後乘勝對李自成開戰,兩面夾攻,憑借我們的武器和戰術,還不是摧枯拉朽!」

    作為後世的軍迷,王承恩當然熟知強者的邏輯:「協議就是用來撕毀的」、「公理在大炮射程之內」。所以王承恩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一路平推。

    崇禎立即就想到了太子還在北京呢,至少太子和自己是有血緣關係,故而說道:

    「可是太子還在北京,難不成我們再搞他一次營救?萬一不成功怎麼辦!」

    公主馬上鄭重其事地說道:

    「我本來一直應該呆在北京的,我曾經發誓,對於太子,不拋棄,不放棄,斷然沒有置太子不顧之理,所以,在太子安全離開北京之前,不能對李自成宣戰。」

    公主隨即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打下遼東,應該是不會虧本的,遼東那一片黑土地,拍賣的話,應該可以將開戰的軍費賺回來,搞不好還能盈利。可是,我一想到對李自成開戰,就覺得有點頭痛,要是一年半載能夠將李自成滅掉,那還好點,要是李自成再一次施展起殭屍流的功夫,或者繼續他的流寇本色,到處流竄,到時候幾年還剿滅不了,那就會荼毒天下,還不知道要花費多少軍費才能擺平這個李自成。所以我總在想,看有沒有什麼別的高招。」

    公主凡事都要算經濟賬,當然這也沒錯,到目前為止,穿越後打的仗基本上都是盈利的。按照公主劃下的道道,這大明基本上快要成為一間公司了。當然,又能打贏戰爭,還能盈利,沒有誰會不高興。不過,李自成殭屍流的絕技,可不能低估了,一想到這裡,崇禎心中突然冒出一個荒唐的念頭,然後就說了出來:

    「說到李自成,都說歷史上李自成沒有死在九宮山上,有人說李自成禪隱夾山寺,在那兒當了三十年住持,此外還有其他的說法,不一而足。依我看,李自成最有可能是跑去了朝鮮,他的殭屍流獨門秘笈在朝鮮代代相傳,這才有了後世縱橫天下的李氏殭屍流圍棋。怎麼樣?我這個說法靠譜吧?」

    崇禎雖然講的是一個冷笑話,王承恩和公主還是忍不住笑出了聲了來。說起來明末的這些個造反者都是土匪加無賴,向來是奉行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流竄或者詐屍,什麼「假投降,真裝死」的招數都玩溜了,所以拿這樣的流寇真是頭痛不已。就算有裝甲車,那也開不上山啊。

    王承恩對此也深以為憂:

    「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寇荼毒地方,其危害足可比擬蝗災,過後顆粒無收,草木不生,怕就怕這些不事生產而只知道破壞的流寇做法,對於農業經濟的破壞太要命了。所以,我看不如搞一個行刺計劃,只要將李自成殺掉,其他人群龍無主,再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了,朝廷大軍一至,不難剿滅餘匪。」

    崇禎可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先不說能不能行刺李自成,就算殺了李自成,結果將是分成大小很多股流寇,到時候荼毒千里,要剿滅又談何容易!

    崇禎搖搖頭,說道:

    「我們是朝廷,還是不要用行刺這一招為好,萬一那些匪徒報復起來,對朝廷搞起暗殺,也是防不勝防啊。」

    此語一出,王承恩和公主都點點頭,這牽涉到自身安危,還是不要打開暗殺這個潘多拉盒子的好。

    崇禎接著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昨晚上在龍空閣裡,那些憤青一個勁地說要促成李自成去滅了日本,這當然是天方夜譚。不過,換一個方向倒是可以,我看就讓李自成往西北方向發展好了。有張獻忠佔領呂宋的成功案例在那裡擺著,說不定李自成真能接受這個方案。只不過李自成不到山窮水盡,是絕不可能自行放棄北京以及所佔的地盤的。說到底最後還得訴諸武力。」

    可不是嗎!李自成佔了大半個中國,而且李自成當大順皇帝好歹也當了一年,除了擁有龐大的軍力,在地方上的統治也多少有了一些基礎。最關鍵的是,李自成的財力比大明強太多了,李自成怎麼說手上也還有至少四五千萬兩銀子吧,這真叫人撓頭啊。王承恩苦笑著說:

    「真打起來,我們佔優勢是肯定的,最終打敗李自成也不在話下。不過,我們一旦和李自成開戰,日本人一定會向李自成出售軍火,李自成手上白花花的銀子可不少,這樣的話,白白便宜了日本人,這倒是個頭痛的問題。就北方的農業而言,小冰河期氣候也差不多結束了,今年氣候宜人,我們甚至將蕃薯栽種技術也無保留地推廣到了李自成治下,當然這是為了百姓不要挨餓,但是這一來李自成有錢有糧,完全可以跟我們耗啊。我估計日本人到時不光是會提供軍火,也會提供參謀人員,萬一跟我們打起消耗戰來,就像美國的南北戰爭一樣,一打就是四年,我們打內戰,最後還讓日本人佔盡便宜,那就犯傻了。」

    崇禎一想,對啊,在海上要攔住日本人又談何容易,日本人連蒸汽動力艦船都已經投入了實戰,大明有潛艇是不錯,但日本人完全可能會搞出更先進的潛艇,大明現在的蒸汽動力船才剛剛試航,要想在海上徹底攔截日本人的運輸恐怕很不現實。想到此節,崇禎不很有信心地說道:

    「要不然試一試和平統一怎麼樣?跟李自成談判,想一想可以給他一些什麼好處,沒準也能行呢,是不是可以試試?」

    公主哈哈笑了起來,揶揄道:

    「我們給他什麼好處?給他錢?他錢比我們還多!給他權?讓李自成這人來當皇帝,算了吧!他李自成不夠格。我看和談,倒也是可以搞,不過我們如果搞和談,絕對不指望李自成能夠接受我們的條件,也就是爭取民心而已。說了這麼多,我倒是想,對付李自成,現在就應該提前佈局了。辦法嗎,可以多管齊下,第一,要盡量想辦法將李自成口袋裡那點錢掏光,賣軍火是一樁,賣奢侈品是一樁,嘿嘿,還有一樁就是炒作『平遼公債』,劉宗敏已經賠進去幾百萬兩銀子了,可是這遠遠不夠,還得讓他們賠得更多,我的意思是說,得想個絕妙的法子,通過公債市場把李自成手上的銀子賺過來。」

    王承恩看著公主稚嫩的面容,一臉雀躍的樣子,雖然不忍打擊她,終究還是忍不住插話道:

    「這第一點,好像有點難啊,賣軍火,拉一個五百萬兩銀子的軍售單子了不起了吧,五百萬兩銀子的軍火可是一批大軍火,到時一旦開戰,李自成就會用這軍火反過來打我們。好吧,先不管他,奢侈品再來個三四百萬兩銀子,了不起了吧。至於平遼公債,總共就是兩千五百多萬兩銀子的公債,劉宗敏就算投入一千萬兩銀子,再虧也不過虧損七八百萬兩銀子吧。賣軍火,買奢侈品,加上公債虧損,也耗不了李自成兩千萬兩銀子,李自成手上還有三千萬兩銀子呢,就算是一千萬兩銀子打一年,他李自成至少也能打三年。呵呵,我們要打三年解放戰爭,在這三年解放戰爭當中,日本人至少可以從李自成那裡賺一千萬兩銀子。而我們,至少得花個兩三千萬個銀幣吧。錢花到打仗上之後,工業和技術上的投入就會大受影響,技術和工業發展將受到很大制約。而日本人拿這多賺的一千萬兩銀子,如果全部投在科技和工業上,那我們就會在技術和工業水平上落下一大截,這個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一算賬,還真是這個理。前一段時間急於把張獻忠這尊瘟神送走,後來就關注張獻忠和日本人在呂宋的交戰,再就是時刻操心遼東與清軍的對峙,還真沒有慮及收復遼東之後的戰略。如今坐下來一推演,根本就不是那麼簡單。

    面對王承恩的質疑,公主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繼續說道:

    「聽我說完,這第二嘛,就是策動和平演變。李自成我們沒有辦法買通他,但是其他人呢!那些投身大順的原大明官員和大明將士,我相信只要稍稍做點工作,就有一批人會投過來。至於李自成手下,也絕不會是鐵板一塊,老蔣收服軍閥那一套我只是知道一點,沒有什麼研究,不過完全可以借鑒一下人家老蔣的那一套做法。」

    崇禎後世讀有關民**閥混戰的史料倒是讀得不少,當下點頭道:

    「老蔣那一套收買的法子倒真是可以一試,估計效果會不錯。只要我們掃平遼東,李自成陣營裡就必定有一些人見風使舵,古往今來,這些人都不在少數。」

    王承恩也是熟知民**閥混戰史的,當下也笑了:

    「民國的那些軍閥,手下也同樣是軍閥思維,口裡信誓旦旦,都是忠肝義膽,為了錢財和前程,幹起『忘恩負義、反戈一擊』的事來,也真是歎為觀止。這些人還有理得很呢,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我估計所有的漢奸都是審時度勢的高手,偏偏他們還能振振有詞。所以,我也贊成山寨一下老蔣的這一套。」

    王承恩現在在技術上山寨任何技術都很溜,可謂毫無顧忌。在他眼裡,山寨一下老蔣的做法完全不算啥。

    一看這一辦法得到了一致叫好,公主興致愈加高了起來,公主眼中光彩更甚,繼續說道:

    「這第三嘛,武力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不過這武力還得有所節制,目的是逼李自成就範,只要他接受我們提出的建議,我們當然要給他出路。張獻忠的例子就是明鑒。到那時,李自成審時度勢,相信他也沒有更多的選擇,如果他不願意佔領外族地盤稱王,那我們也只好將他剿滅了。」

    崇禎和王承恩兩個人相視一笑,心說後世的陳博士穿越到了公主身上之後,公主都有點魔女的心性了。

    公主可不管這麼多,自顧自總結道:

    「所以,從現在起,我們的每一步棋都得有所講究。第一,遼東那裡,最好不要打成速決戰,要把握好節奏,以充分配合對李自成的經濟戰;第二,收復遼東之後,不急於對李自成動武,和談是一定要談的,除了和談,老蔣的那一套拉攏腐蝕也要同時進行;第三,通過經濟戰和分化瓦解,使得李自成的戰爭潛力急速下降之後,以武力迫使李自成接受我們為他定制的方案。我能想到的就是這些。」

    博士就是博士,你看這智力水平,自己拍馬都趕不及啊!崇禎此時真有點自卑起來,都說搞體育的「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比起陳博士的超級大腦來,真是汗顏之至!

    王承恩隨即又補充道:

    「公主所說的,就是先打經濟戰和民心戰,不錯!我們掃平遼東之後,先不急於威脅李自成,不過既然遼東已經被我們掃平了,李自成的『平遼公債』就沒有意義了,屆時公債持有者大可要求收回公債,按道理是該退的,煽動一下民意並不難吧!李自成可得頭痛了,要拿出兩千五百萬兩銀子回購公債,諒他也不會幹。回購,錢就沒了,不回購,就會失去民心。兩難啊!」

    崇禎為李自成感到悲哀的同時,也為自己的智力水平感到一絲悲哀——這兩人這兩人能想到的怎麼自己就想不到呢!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兩人畢竟是和自己在一起戰鬥,要是敵人那就糟糕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