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千古一裁 第二百一十七章 會戰前夕 文 / 金哨本無路

    關於明清議和的真相,對於清軍來說這是緩兵之計,對於明軍來說,其實也需要一點時間來完成整個軍事部署。

    多爾袞的議和書信送到崇禎手上,崇禎看了書信,笑了笑,並沒有一口回絕清軍的議和,崇禎明知是緩兵之計,卻正好藉機行事,只是推說要派專使過來議和,以示誠意。[.]

    於是,三天後,清使佟養和抵達旅順議和,王夫之受命告知佟養和,議和事大,自己做不了主,大明負責議和的專使在萊州,佟養和既是議和而來,大明專使在萊州恭候,大明水師將負責把佟養和一行送到萊州。

    到了萊州,大明這裡搞了一套繁複的禮儀,把談判的事兒搞得煞有介事,好像唯恐天下人不知道明清在議和一樣。大順朝在萊州的探子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打探到了明清在議和。

    大明派出的和議專使是杜濬和白衡度兩人,杜濬為正,白衡度為副,兩人也是做足了派頭,似乎真準備通過和議的方式和平解決明清之間的問題。

    清軍既然是主動提出和議的一方,若是不拿出一點誠意,想純粹忽悠大明當然是不行的,佟養和拋出的和談方案便是以山海關一線與明軍交換旅順。以清軍的立場,山海關本來就是與大順軍交戰的前線,與其山海關和旅順以及朝鮮三面受敵,還不如將山海關奉送給明軍,清軍既救出了阿濟格所部,又擺脫了三面受敵的局面,甚至還能引起大明和大順的摩擦。多爾袞打的如意算盤,這當然是一廂情願。讓明軍放棄戰略要地旅順,反而去山海關那兒夾在清軍和大順軍之間,兩面受敵,進退失據,顯然是莫大的笑話。最主要的,若是放阿濟格兩萬清軍一碼,日後就很難再找到這樣可以聚殲清軍有生力量的機會。

    你出你的牌,我打我的牌,佟養和拋出清軍的條件,杜白二人也不著急,你既然敷衍,我也陪你敷衍,談來談去,雙方看起來爭執辯論得很激烈,實際就是漫無邊際地扯皮,如此一來,佟養和倒是糊塗了,不明白大明到底是想幹嘛。雙方鬥嘴皮子斗了六天之後,第七天,杜濬終於提出了大明的條件。

    大明的條件,讓佟養和聽得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大明的條件是,首先,滿清舉族遷徙到黑龍江以北,其二,向大明俯首稱臣,其三,向大明賠償二百萬兩白銀作為戰爭賠償,其四,滿清以後每年向大明進貢五十萬兩白銀,其五,交出洪承疇、孔有德、耿仲明等由大明處置。如果清軍接受這個條件,大明可以放過阿濟格,不過二百萬兩銀子得先交付給大明,才能撤圍。

    雖然明知這個條件清軍勢難接受,不過崇禎心中的目標事實上就是這麼個目標,此次出征,志在將滿清徹底收服,使之無條件隸屬大明,然後遷徙到黑龍江以北,滿清要是好戰,大可以再往北為大明開疆拓土,大明對於開疆拓土不介意給予歲貢的減免,甚至給予獎勵。

    當然,這是崇禎自個兒在心裡yy。這一次和談,清軍固然可以讓自己的緩兵之計得逞,而崇禎正好有心演一場戲給北京的公債投資者看,以實現公主的金融戰目標。果然,明清和談的謠言在北京傳播之後,狂漲的公債立即掉頭向下,公主在此之前已經成功在次高價位成功賣出公債,賺了兩百多萬兩白銀。而留下的公債,在市場進一步下跌之時,也發揮了重大作用,兩百多萬兩公債毫不留情地往下砸,進一步引發平遼公債崩盤,如今公債又跌到了四錢銀子以下。

    這一段時間,雙方還在裝模作樣地談判著,雙方都知道這不過是虛與委蛇,不過戲還得照演。清軍在抓緊時間緊急製作超口徑炮彈和炸藥包,而明軍也在緊鑼密鼓地為接下來的會戰做準備。

    為了圍城打援,同時也為了聚殲阿濟格的兩萬多清軍,明軍光有步兵是不夠的,還得配備足夠的騎兵,在哈斯罕關倒是繳獲了三千多匹戰馬,但為了滿足戰役計劃的要求,至少得有兩萬騎兵參戰,趁著談判,明軍的海上運輸一直在往旅順運輸馬匹和騎兵兵士。此外,趕製出來的四輛蒸汽動力坦克也正在海運途中,為了這四輛坦克能夠順利上岸,還趕製了五艘簡陋的鐵絲網水泥登陸艇。

    為了加強陣前的火力,王承恩也想到了超口徑炮彈這個塹壕戰利器,超口徑炮彈的發射器採用60毫米炮管,只是基座大大加強,炮管的發射角度調節機構也做了相應加強,這就好比一架加強了基座的迫擊炮。而超口徑炮彈,根據用途不同,備有兩種。一種是「棒棒糖」式,大明的孩童如今都喜歡上了「棒棒糖」,孩童們愛吃的「棒棒糖」就是一根小木棒插在圓球形的糖果上,是一種流行的糖果,但是方以智監製的這種「棒棒糖」式的超口徑炮彈卻是殺人利器,這玩意外形酷似棒棒糖,一根剛好比60毫米小一點直徑的鐵管連著一個裝滿炸藥大球形鐵殼,鐵球的直徑從200到400毫米不等,重量從8公斤到30公斤不等,頭重腳輕,看起來不就像一個超大號的棒棒糖嗎!當然這種「棒棒糖」式超口徑炮彈的飛行軌跡比較難以控制,打中打不中有點撞大運的意思,它相當於後世解放軍用汽油桶拋射炸藥包的「沒良心炮」。對付面目標好使,想精確打擊那純粹就是抓瞎。

    另一種超口徑炮彈則是仿製後世德軍的尾翼穩定超口徑炮彈,這種炮彈只不過是在「棒棒糖」式超口徑炮彈的基礎上加了三片平衡尾翼。尾翼焊接在一個鐵環上,這個焊接,當然不是電焊,它只不過是山寨了後世八路軍製作炮彈尾翼的土辦法,原理其實也很簡單,鑄鐵鑄造的鐵環上刻了三個槽,三個沖壓好的尾翼嵌在環上,用鐵絲綁好固定,在尾翼與槽的接觸面上灑上銅粉和硼砂,再敷上泥巴,使焊料不致脫落,然後放到爐內加熱,燒到銅的熔點以上,就形成了銅焊,這是在爐內進行的銅焊。事實上王承恩也考慮過用沼氣和氧氣混合進行銅焊,不過焊槍的槍頭不是那麼容易搞出來,所以便因陋就簡,先搞這種爐內銅焊。從爐中拿出,冷卻之後敲掉泥土,銅焊就將尾翼牢牢焊在了鐵環上。只要將這個帶有三個尾翼的鐵環套上鐵管,推至鐵球殼體後端,就製成了一枚尾翼穩定的超口徑炮彈。

    清軍打白刃戰當然是大佔優勢,但是論起製造能力來,就完全不是大明的對手。即便是無人穿越,大明的工業能力也是世界首屈一指,哪怕是成化年間,大明一年的鐵產量,也超過全世界其他國家鐵產量的總和。可笑的是,清軍以為只要贏得時間,就能造出克制大明鐵甲戰車的超口徑炮彈和炸藥包,然後可以擊敗明軍。然而,多爾袞沒有想到的是,時間越往後,就越對大明有利。大明理論上有無限的兵源,過去是沒錢發軍餉,如今有錢發餉,明軍動員20萬兵力並非難事,更要命的是,大明的新式火器和裝備越到後來,就越是佔據壓倒性優勢。清軍要想戰勝明軍,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像癡人說夢。

    明軍計劃,在八月前,若是多爾袞不增援阿濟格,明軍首先將阿濟格所部滅掉。若是多爾袞來援,明軍先打援,擊敗援軍之後,再一舉滅掉阿濟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