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明總裁

千古一裁 第二百四十二章 翻盤手段 文 / 金哨本無路

    此刻的戰場上,明軍只有右翼這邊還能勉強維持一個整體的陣勢,右翼聚集了絕大部分的騎槍騎兵和六十名手槍騎兵,迴旋型的輪轉射擊還在繼續,堪堪護住了右翼。

    而左翼已經被清軍騎兵突破,雙方的騎兵混戰在一起,各自為戰.

    清軍騎兵像洪流一樣衝入關寧騎兵的陣中,左翼的陣勢一瞬間被沖了個七零八落。清軍之中臨時徵調的生番騎兵狀若野人,奮勇當先,出手既快又狠,每每與明軍騎兵兩馬相錯,十有**傷的是明軍這邊的騎兵,關寧騎兵也是遭遇過白甲兵,不過恐怖的白甲兵在清軍中畢竟不多,故而往日對戰雖然不敵清軍騎兵,關寧騎兵尚能抗衡很多回合。想想看,雙方都是身穿重甲,你砍我一刀,我劈你一刀,受傷和傷人是常事,卻很難一擊致命,須得許多回合,才能殺死對方。

    但是這幫生番韃子的身手一個個都不輸於白甲兵,最令人生畏的是這幫傢伙好像一個個都不知道死是怎麼回事,甚而拼著挨你一刀也不輕易收刀招架,仍是繼續他的殺招,竟然是拼一個兩敗俱傷的打法。這等打法讓許多關寧騎兵心膽俱寒,只是逃無可逃,只能硬著頭皮拚命抵擋,面對戰力佔優而且數量也佔優的清軍騎兵,關寧騎兵苦苦招架,傷亡直線上升。

    那些生番韃子也不懼手槍,你子彈射出,就算擊中了他,只要不是要害,他一樣催馬揮刀,逕直朝你衝來,揮刀便砍,手槍騎兵舉起手中馬刀抵擋,甚至都難以招架受傷的生番韃子。面對如此凶悍的韃子,一開始讓驕傲的手槍騎兵也亂了章法,輪轉隊形再也轉不起來,打光了手槍中的六發子彈,也許將眼前凶悍的某個韃子幹掉了,但是隨著第二個第三個韃子撲上,手槍騎兵根本都來不及換彈夾,就只好憑著手中的馬刀與韃子硬拚。此所謂以己之短攻敵所長,焉能不落被動,就這樣,四五十個手槍騎兵在混戰中死在了韃子的刀下,連手槍騎兵的營長也在殺死了一個韃子之後,死於另一個韃子的刀下。

    多虧手槍騎兵二連的迴旋陣型還沒有徹底停轉,二連連長陸先登帶著二連衝了上去,補上了缺口,一邊大喊:

    「相互掩護,轉起來。不管有幾個人,先轉起來再說。」

    二連的旋轉陣型還算完整,損失了十一個人,或者十四個,或者十五個人一隊,二連的這十隊迴旋陣頂到了前面,後面還剩不到兩百人,匆忙之中,在連長班長的吼叫聲中,湊起了十三隊迴旋陣,一隊多則十五個,少則十二三個。這迴旋陣是手槍騎兵反覆演練的陣型,就是以輪轉的方式保證手槍騎兵射擊、裝彈、射擊,保證可以輸出連續的火力。

    其實崇禎也不知道確切的荷蘭手槍騎兵的半迴旋射擊戰術是怎麼回事,不過是什麼戰術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實現戰術目的。所以,崇禎設計的這個迴旋型射擊戰術既有自轉也有公轉。自轉是小隊的自轉,小隊從十個人到三十個人不等,一圈下來完成裝彈和射擊的循環——轉到前方就射擊,轉到後方就裝彈。而公轉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由小圈串起來的大圈不停地旋轉,每一個小隊跑的都是螺旋線而不是在原地轉圈,令旗所指,大圈可以前進可以後退,可左可右,攻防兼備。若是有友軍護住後方,則每一個小隊在轉到大圈的後方時,都有更充裕的時間裝彈,畢竟手槍騎兵預備的彈夾只有四個,打完四個彈夾二十四發子彈就得往彈夾裡裝彈,這可不是換彈夾那樣在呼吸間就可以辦到的。

    手槍騎兵的迴旋陣這時候也就是能夠自保而已,堪堪還能護住後方的七八百騎兵的正面,加上右翼的騎槍騎兵,讓清軍騎兵在右翼的衝擊好幾次鎩羽而歸。但是整個關寧騎兵的陣腳已亂,絕大部分的關寧騎兵在捲入殘酷的混戰,越來越多的關寧騎兵倒在了韃子的刀下。

    韃子騎兵高速從關寧騎兵陣列中切過去,然後就見一片一片的關寧騎兵倒下,雙方短兵相接,關寧騎兵斷然不是對手。冷旭海明白,清軍佔了人數上的優勢,又是凶悍的騎兵,自己手下的步兵當然不能摻進去跟韃子的騎兵近身拼刺刀,如果那樣,那純粹是送死。

    冷旭海除了懂得不能把手下的步兵填進去肉搏之外,面對糜爛的戰局,也不知道究竟應該怎樣才是合理的戰術。可不管怎麼樣,冷旭海還是做出了決斷,冷旭海決定集中手下的主力增援右翼,而對於左翼,只是分出一千人進行佯攻。左翼不過是牽制清軍,左翼已經是混戰的局面,哪怕自己這五千手下全部投進去,也無法讓局勢逆轉。而右翼此時也甚是危急,如果右翼再崩潰,那就真的是兵敗如山倒了,那時全線潰敗,就憑自己手下五千步兵,根本就不夠韃子騎兵砍的。

    於是,冷旭海集中火力,在圍堵的清軍騎兵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終於殺到了右翼關寧騎兵的跟前。明軍搖搖欲墜的右翼頓時打了一針強心針,步騎的火力加在一起,一時讓清軍大感頭痛。

    ------

    崇禎坐在作戰室,心情這會兒緊張到了極點,一小時之前,接到了飛鴿傳書,報告說一萬二千騎兵被三萬多清軍騎兵圍住了,剛剛又收到消息,說冷旭海帶兵增援了上去,暫時頂住了清軍的圍攻。

    崇禎心急地問道:

    「那一萬騎兵幾時可以渡過河去?」

    旁邊的秦知勇立即回答道:

    「那不過是一條小河,我們的工兵營攜帶了充足的架橋器材,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就可渡河了。」

    這個工兵營是當初在孔雀山參加挖坑會戰的明軍,原是袁繼鹹手下,因了特別能挖坑的原因,被一紙調令調到了南京,然後就變成了大明專業的工兵部隊。工兵所配備的設施經過王承恩的設計,也達到了超時代的水平,模塊化、組裝式的浮橋,搭載在六輪運載車輛上,用挽馬牽引,對於這麼一條小河,半個小時搭起浮橋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不過就算搭起兩座浮橋,一萬騎兵通過至少也得半個小時。

    崇禎點點頭,忽而問道:

    「郭雲龍接到增援的命令,不知道此刻到了哪裡?」

    劉繼雲答道:

    「郭雲龍部五千槍騎兵和五千關寧騎兵是由南向北,他本就離戰場不過六十里,此刻應該已經到達另一條河邊,只是要繞過河流,就能到達戰場。」

    秦知勇蹙眉道:

    「據情報,多爾袞在戰場外圍還至少有兩路人馬,只怕郭雲龍部很可能會受到阻截。」

    崇禎真是急了,如今戰場上己方不過一萬七千人馬,不,只怕能剩下一萬二三千就不錯了,而清軍有三萬之眾!因河流阻隔,東線接應的一萬騎兵增援不上去,由南往北增援的郭雲龍很可能受到清軍的阻截,如今的戰場形勢十分凶險啊!

    崇禎有點不甘心,站起來,來回踱了幾圈,問道:

    「吳三桂呢?吳三桂在哪兒?」

    杜濬指著沙盤說道:

    「吳三桂收到前方戰報之前,在這個地方,離戰場九十里。收到戰報立即增援,騎兵至少要一個半小時,他手下的步兵也是不少,還有朝鮮新軍,只是步兵速度太慢,就算急行軍,要趕到戰場,只怕是五個小時之後了。」

    白衡度也指點著沙盤,憂心忡忡地說道:

    「此次清軍選擇在三面臨河的這個地方圍攻我先鋒騎兵,如今已經圍住了我軍一萬七千人,假設我軍在包圍圈內還剩下一萬二千人,三萬對一萬二,又是野戰,很難頂得住啊。此外多爾袞調集的打援清軍大概不少於兩萬,我軍現在已經到達戰場附近的援軍已經達到兩萬,吳三桂率領其他援軍加速趕去,無奈他手中只有八千騎兵,還包括四千朝鮮騎兵在內。就算吳三桂率領八千騎兵趕到,我軍在戰場上也不過四萬人馬,而清軍至少有五萬以上,此戰不容樂觀啊。就看郭雲龍指揮的槍騎兵和關寧騎兵的混合騎兵能不能突破清軍的堵截,衝進包圍圈解圍了。」

    劉繼雲畢竟年輕,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而且親身經歷了以寡敵眾對大順追兵的阻擊戰,故而慨然說道:

    「皇上請勿過分憂慮!槍騎兵對付清軍騎兵,應該穩佔上風,衝破清軍堵截料非難事,一旦浮橋架好,除了一萬騎兵,還有四輛『長安』裝甲車,裝甲車渡河之後,對於穩定戰局作用不可低估。再說車騎營的三百槍騎兵和四輛裝甲車也很快可以抵達河邊,他們一旦渡河,只怕清軍想一下子打垮我軍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等我軍援軍源源不斷開到,那時清軍的兵力也沒了優勢,誰勝誰敗還難說呢!」

    崇禎微微一笑,說道:

    「繼雲此話說的不錯,狹路相逢勇者勝,清軍未必就能討了便宜去。多爾袞既然調集重兵去圍攻我東線,遼東半島這邊的兵力必然空虛,我軍不妨趁勢大舉進攻,也好緩解那邊的壓力。」

    遼東半島這邊,自從消滅了阿濟格大部殘兵之後,就調了六千新軍和五千騎兵前往東線,加上策應東線進攻的郭雲龍一萬騎兵,遼東半島這邊的兵力還有七萬之眾,其中五萬五千是步兵,一萬五千是騎兵,其中一萬騎兵是黃得功的手下,原本是作為預備隊的。

    如果多爾袞調去東線四萬人馬,遼東半島清軍原有的七萬五千人馬在過往的日子裡已經損失不下於一萬六千人,這樣的話,僅僅不到兩萬清軍留守,加上金州阿濟格的殘敵,攏共也不到兩萬五千人馬,以七萬對兩萬五不到的清軍,加上戰車助陣,取勝將毫無懸念。

    不過,多爾袞留下的守軍不是一萬九千,而是將近三萬人馬。多爾袞調去東線的兵力是三萬人馬,加上從東北山區徵調的八千生番騎兵,以及東線剩下的一萬五千清軍,圍攻東線明軍的清軍達到了五萬三千之眾。

    多爾袞也是豁出去了,按照多爾袞的作戰計劃,在東線打一場運動戰,發揮清軍的騎兵優勢,圍堵加打援,收拾掉兩萬以上的明軍,清軍就能扭轉被動的局面,從而轉守為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