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二卷 邊境風雲 第六章 瑞奧戰爭 文 / 旋風貓

    第六章瑞奧戰爭

    當羅斯庫?拜耶赫夫親王在古雷拉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的同時,蘭諾的鄰居,位於古雷拉省東面的奧修聯邦,此時卻陷入了一場危機當中。

    挑起這場危機的,是位於奧修聯邦北面的瑞沙帝國。

    作為大陸上和蘭諾帝國實力不相上下的瑞沙帝國,長久以來一直都在謀求大陸南面亞比尼亞海的出海口。所以當格朗克公爵年初時發動政變的時候,瑞沙帝國才會配合格朗克一黨的動作,陳兵普蘭公國和蘭諾帝國的邊境,做出攻擊的態勢,以達到拖住部署在萊恩河戰區的,忠於蘭諾帝國皇室的維多特上將麾下三個軍團的目的,從而幫助格朗克公爵成功奪取蘭諾的政權。作為交換條件,當時瑞沙帝國向格朗克公爵提出的領土要求也包括了古雷拉省南部的一個港口城市。

    但是格朗克公爵的政變失敗了,蘭諾帝國依舊牢牢地控制在蘭諾裡斯大帝的後代手中。眼見從蘭諾身上討不到好處的瑞沙帝國,不得不將目光轉向了位於亞比尼亞海沿岸的奧修聯邦。

    顧名思義,奧修聯邦實際上是亞比尼亞海沿岸十幾個城市組合起來的聯邦制國家,主要城市包括維也拉、不拉佩斯、尼耶卡以及迪拉斯。由於聯邦擁有亞比尼亞海漫長的海岸線,所以國內城市貿易發達,大多都是典型的商業城市。首都維也拉更是舉世聞名的音樂之都。

    維也拉市位於阿爾比斯山北麓的維也拉盆地中,三面環山,多潞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拉森林,面積越400平方公里,人口500萬。是奧修聯邦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除了舉世聞名的音樂,維也拉城內的建築風格也足以讓所有人津津稱道,所有來過這裡的旅客都對這座充滿浪漫情調的城市讚不絕口。

    但是,教歷980年蘭諾帝國吞併了古雷拉省之後,維也拉的居民們便開始惶惶不安,因為強大的蘭諾帝國東部邊境距離這座城市還不到200公里。近幾年來,奧修聯邦議會在極力和蘭諾帝國保持和平的同時,也在不停的商討是否要將首都遷到國內第二大城市不拉佩斯。

    然而,讓坐在議會當中的那些貴族和商人們沒有想到的是,在教歷992年即將邁入秋季的時候,危險從一個未曾想到的方向悄然而至了。

    「各位先生。」波努恩議長環顧圓桌周圍的端坐著的議會議員們,緩緩地說道:「瑞沙帝國的近衛軍已經距離我們不到300公里了。」

    話雖然平靜,但其中的意思卻掀起了悍然大波,在做的議員們無不憤怒地叫罵著,詛咒瑞沙帝國的背信棄義。

    這也難怪,從十幾年前為了抵禦蘭諾帝國的擴張,奧修聯邦和瑞沙帝國就一直站在同一陣線上,從各種方面制約蘭諾帝國是這兩個國家共同的目的。但是十幾年後,讓這些議員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在西邊的蘭諾帝國時,作為盟友的瑞沙帝國居然從北面捅了他們一刀。

    瑞沙帝國近衛軍的五個團挺進的速度非常快,他們在9月底離開普蘭公國邊境之後,就長驅直入,猶如一把尖刀一般直插奧修聯邦的心臟維也拉。而由於奧修聯邦本就為數不多的軍隊之前一直都集中在西面與蘭諾帝國的邊境,當議會得知瑞沙的軍隊正在向首都挺進的時候,匆匆聚集在城市北面進行防守的,也不過只有三個團共四萬多人而已。

    和蘭諾帝國的軍隊不同,大陸其它國家的軍隊普遍採用團級的單位進行作戰,當然他們的一個團編製要比蘭諾的一個團大得多。奧修聯邦的一團約有一萬三千人,而瑞沙帝國近衛軍的一個團就有一萬五千人。

    侵犯維也拉的瑞沙近衛軍有五個團,也就是說敵人最少也有七萬人,這個數字讓與會議員腦門上都滲出了汗水。

    奧修聯邦沒有皇帝或者國王,議會議長就是他們的最高元首。但是和國王比起來,議長的權利要小得多,他最大的職責就是協調整個議會議員之間的關係,促使議會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統一的意見。而議會最終做出的意見,就是這個國家的最高法案。

    雖然只有大貴族和大商人才有資格成為議員,但這樣的體制無疑更加體現了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民主制」,這也是為什麼奧修聯邦之所以在蘭諾帝國的進逼之下,依然能夠生存下來的重要原因--一旦遭到了外敵入侵,當地的民眾和軍隊就會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堅決抵抗侵略者,貴族和商人們也會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而盡可能的為國家提供金錢和各種物資。但是這個體制也不能說沒有弊端--若是遇到緊急的情況,議員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總會提出和其他人不同的看法。比如說在維也拉北部有數座莊園的堪雷拉議員就堅持要求阻止敵人的進一步推進,以防止自己的產業蒙受損失;而大部分財產都不在維也拉的畢明斯男爵則乾脆的提出:放棄維也拉,重新集結軍隊後再和敵人周旋。

    具有同樣權利的議員提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這就需要議長和其他議員從中協調了。最終,在會議持續了十二個小時之後,奧修聯邦議會終於做出了最終的決定:維也拉北面的四個團在不進行正面交鋒的情況下盡量延緩敵人的進軍速度,一邊緩慢向維也拉撤退,一邊等待駐守在西面國境線上六個團前往支援。同時,議會將派遣使者同敵軍進行談判,盡量做到和平的解決雙方的「誤會」。

    然而,當議會好不容易得出最後的結論時,瑞沙的近衛軍已經再次向前挺進了50公里,並前已經和一直沒有得到確切命令的奧修聯邦第三團正面接觸了。

    戰鬥結束的很快,儘管奧修聯邦第三團的戰士們比他們的敵人更加熟悉這一帶的地形,而且四布的丘陵帶也讓瑞沙的重騎兵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但是在1:7的懸殊戰力之下,第三團的將士們即使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也僅僅只是讓敵人前進的腳步稍稍放緩了半日而已。

    教歷992年9月13日下午,當奧修聯邦的使者終於出現在瑞沙近衛軍總司令安德烈?列普寧公爵面前的時候,迎接他的是一萬多本國士兵冰冷的屍體,和七萬裝備精良、如狼似虎的瑞沙戰士。

    「曾經的盟友……你們,究竟想要什麼?」這是面色蒼白,嘴唇發抖的使者,在見到列普寧公爵時所說的第一句話。

    當瑞奧戰爭正在幾百公里之外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結束了棕毛鎮之行,返回伯格納市省長府邸羅斯庫?拜耶赫夫親王此時正也在會見一名來自帝都的使者。

    從帝都遠道而來的是國務尚書的兒子保爾?赫本。保爾因為在帝都動亂事件中立功,被女皇陛下冊封為男爵,國務尚書也趁勢說服了原本浪蕩不堪的兒子,給了他討了一官半職,讓他進入帝國政府工作。

    而在女皇將扶植瓦基拉行會的任務交給國務尚書負責之後,尚書大人認為這是一個讓兒子出人頭地的好機會,於是便讓保爾?赫本與瓦基拉行會的負責人進行接觸。

    正如之前所說的,瓦基拉行會今年以來遭到來自南方托雷斯行會的四處打壓,最近幾乎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境地,當得知帝國政府居然想要在暗中幫助自己之後,小鬍子會長拉克西裡立刻同意了政府的要求。再加上保爾?赫本的善於言辭,拉克西裡會長很快就簽訂了一系列的與政府進行合作的條約。

    瓦基拉行會和政府的條約中規定:政府不會對外宣稱與瓦基拉行會的合作,也不會給予瓦基拉行會在國內毛紡織市場中的特許經營權。但是,帝國政府會以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方式,幫助瓦基拉行會改進生產制度,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生產規模。同時,瓦基拉行會每年收入的百分之七十都會被上交帝國政府。

    這樣的條約實際上十分的苛刻,可以說是觸動了瓦基拉行會十幾年來的根本,但是已經走投無路的拉克西裡會長根本就沒有其它的選擇:要麼被其他行會吞併,要麼與政府合作。權衡之下,拉克西裡會長還是同意了這樣的要求。

    兩家的合作順利的經行,保爾?赫本隨後也發揮出了自己的才能。他發現瓦基拉行會雖然以毛紡織產品的生產、銷售為本,但是在目前看來,國內市場的毛紡織業市場大多都已經被南方個大行會把持,瓦基拉行會想要再繼續在這一行內生存,估計就算有帝國政府的幫助,也很難成功。

    所以,保爾?赫本乾脆提議,讓拉克西裡會長放棄自己的老本行,將行會的中心由毛紡織品轉移到最近剛剛流行的棉紡織品上。

    對於這一點,拉克西裡會長在一開始還是頗有疑慮的。雖然毛紡織品和棉紡織品都是紡織品,但是兩者卻有本質的區別:毛紡織品多數是由綿羊身上的羊毛為原料,而棉紡織品是以地裡的棉花為原料。兩種紡織品的生產工序根本就不一樣,瓦基拉行會過去也從來都沒有嘗試過生產棉紡織品。如果就這樣放棄自己的老本行,拉克西裡會長心理根本就沒有底。

    保爾?赫本也清楚不可能一次性就讓瓦基拉行會轉變本行,所以他又提議,先從古雷拉省購進低價的棉紡織原料,再通過瓦基拉行會原本控制的那些製衣作坊、零售商舖來製作和銷售棉紡的服裝、布料,如果市場反應好的話,再全面轉行也不遲。

    這個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拉克西裡會長便聽從保爾?赫本的建議,命人從古雷拉省進了一批棉布,然後分發給行會所控制的一些手工業作坊加工成各種服飾,最後拿到了帝都的市場進行販賣。

    那個時候,古雷拉省已經開始使用傑妮紡紗機了,所以瓦基拉行會所購進的棉布不僅價格低,而且質量高,和普通的毛料比起來更加經久耐用,同時棉質的服飾穿在人身上也更加舒適。所以當第一批棉料服飾進入法雷的商舖之後,很快就被銷售一空。

    嘗到了甜頭的拉克西裡會長終於同意了保爾?赫本的提議,準備將自己的行會全面轉型,專門從事棉紡織品的生產與銷售。但是當時的帝都還沒有製作棉紡織品的相關設備和技術,一些這方面的專家也被羅斯庫帶到了古雷拉省。所以保爾?赫本便決定親自到古雷拉省,向親王殿下求助。

    雖然在帝都的時候,羅斯庫也經常聽說國務尚書這個兒子的那些風流韻事,但兩人還是第一次見面,在得知眼前的這個金髮碧眼的美男子就是傳說中的保爾?赫本之後,羅斯庫對他之前在帝都所造就的那些傳說也深信不疑了。

    幸好,保爾?赫本不是來和羅斯庫交流獵艷心得的,他很快就向親王殿下說明了自己的來意,並簡單介紹了瓦基拉行會的具體情況以及女皇陛下準備暗中扶植這個行會的計劃。

    聽說瓦基拉行會是自己的妻子親自決定扶植的地方行會,羅斯庫自然不敢怠慢,他立刻向保爾?赫本詳細詢問了女皇陛下計劃的細節,以及保爾本人對瓦基拉行會的看法。

    雖然保爾?赫本對女皇陛下心中的具體想法仍不十分清晰,但是當羅斯庫從他的口中得知,女皇準備以扶植小行會來對抗大行會的計劃後,他立刻就明白,這是妻子正在為他所提倡的國內改革計劃進行鋪墊。

    羅斯庫在給阿爾琳娜的信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要盡早進行國內的生產改革,他自然也十分清楚,進行改革的最大阻力,就是那些現有利益的獲得者,這其中就包括各種行會。而現在阿爾琳娜既然已經決定向那些大行會宣戰,無疑是從行動上說明了她完全支持羅斯庫的改革提議。

    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認同,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讓羅斯庫感到高興了,所以他立刻就熱情地召集了眾多的專家,同遠道而來的保爾?赫本男爵一起,商討如何讓瓦基拉行會盡快的發展壯大起來。

    雖然拉克西裡會長的想法是仍然和以前毛紡織產品一樣,由瓦基拉行會負責從原料的生產、加工,一直到銷售的各個環節。但是羅斯庫卻並不認同這樣的做法:首先,瓦基拉行會所活動的地區雖然適合圈養綿羊,但是卻不適合種植棉花。就算將古雷拉省的優質棉種帶去那裡,也不見得會生長出同樣優質的棉花。其次,如果繼續讓瓦基拉行會掌握從原料生產到銷售的一切事務,那麼這個由帝國政府扶植起來的行會,和其他行會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羅斯庫深知,今後的生產模式,已經越來越趨向社會分工協作了,只有將原料生產、原料加工和成品銷售分割成相互獨立的三個部分,才有利於某個行業總體生產力的提高。

    所以在經過討論之後,羅斯庫最終做出了決定,今後將會由古雷拉省官方提供優質低價的棉料給瓦基拉行會,而瓦基拉行會只需要負責建立工廠、購買生產機器、提供工人,將這些棉料加工成服飾或者裝飾品,再將這些產品銷售出去,行會本身並不需要考慮棉花原料的種植。

    雖然赫本男爵並不清楚親王殿下的這個提議會不會被拉克西裡會長接受,畢竟這樣的生產方式已經和傳統的行會產業有所不同了。但是赫本男爵現在已經對自己能力頗有自信,他相信就算拉克西裡會長不同意,他也一定會「說服」對方的。

    事實也正如赫本男爵所預料的那樣,在得知了親王殿下的計劃之後,拉克西裡會長原本並不同意這樣違反行會傳統的做法。但是在帝國政府「不同意就停止貸款」的威脅下,拉克西裡會長的強硬態度僅僅過了三天就軟化了下來,不得不同意放棄對原料生產這一個環節的控制。但是小鬍子會長也隨即提出,產品的加工和銷售一定要由瓦基拉行會來負責,否則的話自己手下的那一萬多人就會因為失業而來找他算賬了。

    隨後的事實也證明,拉克西裡會長的憂慮完全是多餘的。隨著瓦基拉行會與政府合作的正式展開,他們生產的印花棉布、繪花棉布不僅暢銷整個蘭諾帝國,甚至遠銷海外。到了後期,瓦基拉行會下屬的每一間工廠都超過了500人的規模,而這樣的工廠遍佈了整個蘭諾境內。行會原來的那一萬人不僅沒有丟掉自己的工作,反而因為工作量太大而抱怨不停,使得拉克西裡會長每年都要擴招數萬名工人來維持眾多工廠的生產。

    當然,這些都是幾年以後的事情了,現在的拉克西裡會長,還正待在那座三層小樓裡,吹著自己的小鬍子,為自己多桀的命運唉聲歎氣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