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變革年代

第三卷 衛國戰爭 第二十九章 英德克人的手段 文 / 旋風貓

    第二十九章英德克人的手段

    伯蘭頓城的外牆沒有帝都法雷那樣厚實,但也是經歷過上百年的時間修繕而成的,特別是在蘭諾建國之後,這座城市四周的城牆每年都在加高加厚,似乎蘭諾裡斯大帝在世的時候便預料到最終會迎來這場與教廷國的戰爭。

    此刻駐守在伯蘭頓城中的,有整個第七軍團,以及第四軍團的第一軍和第二軍,共15萬人,再加上之前從南方各個村鎮一同撤回來的守備隊、伯蘭頓城原本的城衛軍,整座城市之內能夠用於守城的戰鬥人員大約在20萬左右。

    反觀教廷與英德克的聯軍,就算在之前的十幾天當中,又陸陸續續的有一些臨時徵召的新兵從教廷國內被調集到前線,彌補了過往戰鬥中的損失,但是整支聯軍總數仍然不過15萬,而且士兵們的素質參差不齊,很多人更是連攻城戰的經驗也沒有。

    雖然在抵達伯蘭頓城下之前,教廷軍的前鋒部隊取得了一次不小的勝利,全軍的士氣有所提升。但是從總體上而言,城內的蘭諾守軍人多勢眾,更佔贏面。

    因此在抵達了城下之後,聯軍並沒有著急著攻城,來自兩個國家的眾多將軍在第一時間內聚在了一起,開始商討接下來的攻城計策。

    大多數來自教廷的將軍和他們手下的士兵一樣,從來都沒有指揮過任何攻佔巨型城市的戰鬥,他們過去所遇到的山賊強盜,最多也只不過是修築一圈木柵欄把自己圍起來罷了,圍剿對方的時候只需要派大軍一衝,基本上就能夠成功。如今看著那高達二三十米的城牆,教廷軍的將領們無不愁眉苦臉,卻怎麼也想不出一個妥當的辦法來。

    如何攻陷一座城市?這個問題在普遍的軍事教科書中都有解答。在以往,面對石頭壘起來的城牆的時候,攻擊的一方要麼派出沖城錘攻破城市的大門,要麼派出士兵架起雲梯和塔樓,從城頭一步一步的殺入城內,進而奪取城門的控制權。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在城牆下方埋入火藥,用爆破的力量將一段城牆完全炸塌。

    自從大陸各**隊配備了火炮之後,這種新式的火藥武器也逐漸成為了軍隊攻城的主要武器。但說起來有些丟臉的是,教廷軍這一次遠征總共只帶來了五門火炮,而且是十幾年前的鑄造的老古董,能不能順利發射炮彈都是個問題,而就算將炮彈打出去了,那一個個實心鐵球恐怕也不會對敵人的城牆造成多大的損傷。

    正因為諸多的因素,諸位將領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如何攻擊眼前這座城市。

    「公爵閣下,您對目前的狀況有什麼建議?」

    說這話的是皮爾斯中將,他的性格比起其他教廷將領來要穩健的多,因此至今仍對格朗克公爵十分尊重,現在光憑教廷的將軍們以及不可能拿出更妥善的方案,因此他還是想著要徵求老公爵的意見。

    格朗克公爵摸了摸自己花白的鬍子,沉聲道:

    「我在幾年前曾經到過伯蘭頓城,也登上過它的城牆。這座城市作為蘭諾的南方門戶,防禦體系的建設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如今它的這道城牆,已經絕非是尋常手段能夠攻破的了。」

    有堅牆阻隔,再加上城內的大量守軍,想要攻陷這座城市肯定是千難萬難。格朗克公爵一早就明白這一點,才會在先前的戰鬥中想方設法地要殲滅蘭諾的第七軍團,消弱城中的防禦力量。然而那個時候格朗克公爵失敗了,第七軍團仍舊保持著大半實力,伯蘭頓也仍舊無法動搖。

    聽到老公爵這麼說,皮爾斯和諸位教廷軍將領臉上的神色越發的凝重起來,他們的攻城經驗雖然不多,卻也明白要想在人數不多的情況下攻陷這座城市,原本就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情。

    正常情況下若是無法攻陷一座城市,最好的辦法就是撤兵或者等待更多的援軍。但是如果此時撤兵,之前所獲得的戰果就勢必將還給敵人,而且也會導致教廷國臉面無光,教皇陛下肯定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至於援軍方面更是沒有期盼,教廷國內能夠調動的軍隊本來就少,此刻已經全部集結在伯蘭頓城外了。英德克雖然承諾會運送來更多的軍隊,但兩國之間相距太遠,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等到第二波援軍。

    原本按照教廷方面的計算,這個時候蘭諾西側的盧法王國,北面的加爾曼王國和普蘭公國,還有東部的瑞沙帝國都應該往蘭諾境內發兵才對。只要這些國家同時發力,蘭諾國內的軍隊肯定會分散開來,伯蘭頓城中也就不會留有這麼多的守軍了。

    可是那些個國家的統治者們一個個精明無比,在教廷軍方面沒有取得明顯的勝利之前,他們也絕對不會做出實質性的舉動。這就讓整個局面落入了一個悖論當中,教廷軍如果不取勝的話,其他國家的大軍就不會動,但是他國的軍隊不動,教廷國便會無法取勝。

    所以眼前的這座伯蘭頓城聯軍勢必要將其拿下,就算短時間內攻克不了這座城市,也必須先取得一場明顯的勝利,讓大陸上的國家都意識到,父神仍舊是站在教廷一邊的。

    此刻聯軍的境地倒和一年前的莫高人有些相像,明明知道眼前的這座城市很難攻下來,卻必須硬著頭皮往前衝。

    唯一的不同是,聯軍方面的指揮官都是文明人,他們可不會像莫高野蠻人那樣蠻幹。由於格朗克公爵的威信由於那一場失敗而大打折扣,如今教廷軍的諸多將領更喜歡用討論的方式得出最後的決定。

    有的將軍提議先用那五門火炮轟擊城門,因為城門和城牆比起來要脆弱得多。但是立刻就有另外一名將軍站起來反對,因為那五門火炮的準確率太差,十顆炮彈中可能有八顆都無法擊中目標。

    也有的將軍比較傾向於傳統的戰法,沖城錘、雲梯、攻城塔樓一併而上,總有一路能夠取得成功。但是也有人反駁道,目前聯軍兵力原本就比敵人要少,再分兵攻城,豈不是自尋死路?

    教廷軍的諸位將軍們嘀嘀咕咕了小半個鐘頭,每個人都會興致勃勃地提出兩三個建議,大家卻始終沒能跟拿出一個妥當的方案來,這種情況讓受邀而來一同參加軍事會議的英德克將領們很快就有些坐不住了。

    一直以來,聯軍的動向都是以教廷軍方面為主導,一些重大的決定都是他們作出的。但是這樣不表示英德克軍方就沒有任何的意見。

    眼看著教廷人討論不出一個結果,英德克人的代表布拉馬爾上將出聲向格朗克公爵問道:

    「閣下,您認為這伯蘭頓城與蘭諾帝都法雷比較起來,哪一個座城市的城牆更加堅固一些?」

    聽到這個問題,格朗克公爵的表情一滯,他雖然不明白對方為什麼有此一問,但還是立刻就回答道:

    「法雷是蘭諾的心臟,那座城市的城牆可比伯蘭頓要厚實得許多。」

    此話一出,教廷軍的將領們又是一陣嘩然,眼前這座伯蘭頓城的城牆就和教廷首都諾爾曼城一般高厚了,蘭諾的帝都法雷比伯蘭頓城還要誇張?那會是什麼樣的概念?

    不過在聽到格朗克公爵的解釋之後,布拉馬爾上將卻露出了一絲笑容,他又說道:

    「我聽說,蘭諾的帝都曾經被攻陷過一次。」

    帝都動亂的時候,蘭諾的女皇率軍進攻法雷,用新式火炮將城牆轟開了一個口子,這座城市也因此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女皇奪回。當時格朗克公爵就在法雷城內坐鎮指揮,城破後他便立刻就踏上了逃亡的道路,因此那場戰鬥對他來說當真是不堪回首。

    雖然法雷是被自己的女皇攻陷的,但這件事情說出去總是十分不光彩,所以蘭諾政府也沒有對此事大肆宣傳,卻沒有想到英德克居然通過其他的途徑知曉了那場戰鬥的細節。

    那件事雖然是格朗克公爵一生當中最大的污點,但他畢竟見慣了風浪,此時就算布拉馬爾上將提起來,公爵的臉上依舊沒有顯露出任何表情,他只是淡淡的回答道:

    「那個時候……女皇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批新式火炮,法雷的城牆在那種武器面前,簡直就是不堪一擊。」

    「那樣便好!」

    布拉馬爾突然大笑道:「我這裡也有一批火炮,雖然可能比不上蘭諾女皇曾經用過的,但對付眼前這道城牆,卻也是綽綽有餘!」

    話音剛落,滿堂皆驚。教廷的將軍們或多或少的都聽說過蘭諾最近研發出一種新式火炮,威力奇大無比,摧枯拉朽無所不能,就連瑞沙人都吃過那種武器的大虧。但是很多人並沒有親眼見過那種火炮,他們也往往會把此類的傳言當作是蘭諾方面故意放出來的虛假宣傳。

    然而讓所有教廷軍將領都沒有想到的是,這種新式火炮不僅真的存在,而且還掌握在英德克人的手裡!

    就連格朗克公爵在聽過布拉馬爾上將的話之後,表情也變得頗為錯愕。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約莫一個小時之後,所有的聯軍將領都走出了營房,來到了陣營右側的一處營地。

    那裡是英德克人的陣地,他們顯然早已經有所準備,諸位將領剛剛到了哪兒,便望見了一字排開的二十門火炮。

    粗看這些火炮,似乎和教廷軍營地中那五門老式大炮沒什麼區別,同樣都是精鐵製成的炮身,兩旁裝著便於運轉的木質輪子,但是仔細觀察以後,卻仍可以發現些許特殊之處。

    和老式大炮比起來,英德克人的火炮要更加小巧一些,炮身也顯得比較纖細,總體重量應該比老式大炮要輕了不少。而且從這些火炮閃光的外表上來看,它們應該都是不久之前才被製造出來的。

    「貴軍的這些火炮,和……蘭諾女皇曾經在法雷城外使用的那些,是同一類型的嗎?」

    看著眼前的這一排凶獸,格朗克公爵沒有辦法再像先前那樣冷靜了,他的聲音開始顫抖起來。

    格朗克並沒有見過蘭諾女皇曾經使用過的那些火炮,因為當法雷被攻破之後,他就急急忙忙地逃走了。但是格朗克公爵清楚,那種火炮的製造工藝絕對是蘭諾的機密,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能輕易造出來的。

    瑞沙帝國曾經在斯索瓦爾山口動用過一種名為「威武大將軍」的火炮,但是那些火炮是從東方的烈龍帝國手中買來的,其射程和威力也遠比不上蘭諾人使用的那些新式火炮。

    然而英德克人卻宣稱他們有同樣的武器,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布拉馬爾上將知道格朗克公爵心中在想些什麼,儘管他的心中有些得意,但還是這樣解釋道:

    「蘭諾女皇擁有的那些火炮究竟是什麼威力,我並沒有見過。我軍擁有的這二十門火炮都是通過我國自己的研究部門生產出來的,跟蘭諾可以半點關係也沒有。這次之所以請公爵閣下前來觀下評鑒一下,我國的火炮和蘭諾的火炮比起來,究竟孰優孰劣。」

    聽著對方的話,格朗克公爵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他雖然並沒有親眼見過當日法雷城外那些火炮的威力,但那些武器一次射擊就將法雷的一段城牆轟塌也是不爭的事實。格朗克此刻也想要看看,英德克人手中火炮的威力究竟如何。

    英德克火炮營地設立在一處高地的下方,教廷軍的將領們很快就在布拉馬爾上將的帶領之下,登上了那處高地,將整個火炮營地盡收眼底。

    這座高地上佈置了數百名英德克軍特有的長弓手,他們正時時刻刻地監視著高地下方的情況,顯然英德克人對於這二十門火炮是格外的重視。

    火炮雖然經過了改良,但是發射炮彈的步驟仍舊是幾十年來的那一套。只見每一門火炮都配備了三名炮兵,一名炮兵將圓形的炮彈搬運到已經填入火藥的炮膛當中。另一個名炮兵便立刻用特製的工具將膛內的炮彈塞緊,確保火藥和炮彈之間不留縫隙。第三名炮兵則手持火把,等待在火炮的身後,在所有的工作完成之後,只待長官一聲令下,他們就會點燃炮身後的引信。

    不一會兒功夫,一名英德克軍官便一路小跑上了高地,他來到布拉馬爾上將的身邊,告訴指揮官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

    英德克的陸軍上將再一次掃視身邊的諸位教廷軍將領,當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那二十門火炮身上之後,他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低聲道:

    「發射!」

    之前的那名軍官聽到這句話後,立刻就舉起了一面黃色的小旗,高地下營地中的炮兵們見了,紛紛伸出手中的火把,點燃了火炮的引信。

    單單就是點燃引信這一簡單的動作,那二十名炮兵都做的整齊劃一,顯然他們在來到這裡之前,已經進行過無數次演練。

    「轟隆隆!」

    雖然炮兵們點火的時間幾乎相同,但是引信燃燒的時間仍舊無法把握,所以這二十門火炮並不是在同時開火的,極短的時差讓火藥爆炸時產生的聲浪連成一片,就連站在高地上的教廷軍將領們也忍不住想要伸手摀住自己的耳朵。

    肉眼僅僅只能在一瞬間捕捉到那二十枚炮彈的軌跡,四五秒之後,就只見到遠方近千米之外的伯蘭頓城牆上冒出了一陣火光,又是幾秒過後,低沉而又連續不斷的爆炸聲從正前方傳了回來。

    緊接著,伯蘭頓的城頭升起了一陣灰白色的煙霧,炮彈爆裂時產生的硝煙和城牆石塊被炸碎後變成的飛屑混合在了一起,讓人光看著就感到一陣膽寒。

    還有一陣興奮。

    因為在硝煙和飛塵之後,教廷將領們已經可以隱隱約約地望見,伯蘭頓城門左側的一處城牆以經被炮火轟出了一個凹口。

    儘管那段城牆尚沒有完全倒塌,但是任何人都清楚,只要之前的攻擊再來那麼一次,那段城牆就再沒有倖存的可能。

    果然,不等布拉馬爾上將的命令,那名炮兵軍官手中的小旗又是一揮,營地中的炮兵們便再次飛快的動作起來,在短短的三十秒之內,他們就完成了第二次裝填。

    黃色小旗又是一揮。

    「轟隆隆!」

    同樣是一連串的巨響,大地彷彿都開始顫抖起來,遠方的城牆上再一次出現耀眼的火光,英德克人的火炮真的是又準又狠!這二十發炮彈十分精確的擊中了剛才的那段城牆。

    連續經受兩次沉重的打擊,就算是蘭諾人精心修築的城牆也不可避免的開始坍塌了。二十米高的城牆不斷地發出「吱吱呀呀」的呻吟聲,先是外側表面的石磚開始大塊大塊地往下掉落,緊接著內側的城牆主體也開始崩壞。中間的受到打擊次數最多的一部分首先開始轟塌,隨後其餘的牆體也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巨大的石塊不斷下落、解體,最後變成了一堆灰白色的瓦礫。

    這一景像在遠方的聯軍將領眼中雖然都看不真切,但是他們也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敵人的城牆正在垮塌!

    英德克軍自從跟隨教廷軍踏入蘭諾的境內之後,便一直沒有什麼作為,甚至連出戰的機會都很少。之前有一些教廷將軍都開始懷疑這支友軍只不過是來充場面的,根本不是對方口中所謂的精兵。然而英德克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居然弄出了如此動靜,也讓教廷的將領們大開了眼界。

    沒想到英德克人居然輕而易舉地就摧垮了敵人的屏障,教廷將軍們在吃驚之餘,更多的還是欣喜。

    感謝父神讓強大的英德克人站在了教廷的一方,攻佔伯蘭頓城在此刻已經不再是一個無法觸及的目標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